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北大漠·丝绸之路行》(22)大散关
《西北大漠·丝绸之路行》(22)大散关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出发
吉林(9:56)—〖D74〗—北京(17:48)
北京西(21:52)—〖K1363〗—宝鸡(15日14:59)
列车晚点1小时多,下午近16点半到达宝鸡站,所以15日这天哪都不能转了。
大散关怀古
◎独孤龙
老子骑牛过散关,秦之四塞天下险;
明修栈道惑项羽,暗渡陈仓欺霸王。
曹操西征伐张鲁,郝昭忠勇拒诸葛;
唐皇悲怆长恨歌,吴玠吴璘保家国。
时间: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地点:宝鸡·大散关
门票:40元
早上(9:00)在宝鸡汽车站乘坐开往凤县的长途汽车,至观音山(大散关)19公里二里关,票价7.7元,约50分钟到达大散关旅游景区。买门票进入景区,开始游览。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等联结各国的路上交通道路。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东起长安(西安),西达埃及、罗马,南至印度,是古代东西方经济交流的主要通道。在我国境内,以甘肃河西走廊的部分线路最为集中,天水(成纪)、临洮(狄道)、临夏(枹罕)、兰州(金城)、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敦煌(沙州)阳关、玉门关……。宝鸡(陈仓)也是西北丝路从长安出来的必经之路,可以续接独孤龙(2010年7月29日至8月10日)的《西北大漠·丝绸之路行》河西走廊部分,上次走到西宁返回吉林,这次完成陕西境内的宝鸡(陈仓)、西安(长安)起点丝路之行。
宝鸡(陈仓)
宝鸡古称陈仓,据《三秦记》记载,陈仓以古陈仓山(今鸡峰山,似有谐音)得名。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宝鸡之名始自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沿用至今。
宝鸡地理
在陕西渭河平原西,陇海、宝成铁路在此交会。北倚渭北黄土台原,南踞秦岭。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毗邻天水和平凉。
大散关
中国古代关隘众多,其中战略位置重要的也不少。大散关,旧称散关,以山为名。位于宝鸡市西南,秦岭西段的散岭隘口。但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是周朝散国之地,因有此称。战国时秦置关于此,是“秦之四塞”中的西关,其他东为函谷关、南为武关、北为萧关。大秦帝国正因为据有关中之地四塞之险,进而最终扫六合,一统天下。宋朝以后习惯称大散关,为古代关中四雄关之一,古关中西南惟一要塞,自古为“川陕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古大散关遗址
根据记载:大散关城筑于散岭两峰间高处,今关城不复存在,只有关下竖立“古大散关”碑石一通,指明它的故址所在地。古陈仓遗址、今有古散关城故址。
陈仓故道
秦岭是呈东西走向绵亘于我国中部的大山脉,山高险峻,巍峨陡峭。《史记》云:“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它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部,它的西段横呈于陕西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之间,平均海拨2200米以上,成为阻碍南北交通的巨大屏障。幸而有南北纵向的山谷,才使有了南北通向的孔道,就是古代著名的“陈仓道”,或曰“故道”。而散关就处在这一孔道交接点上,踞其岭上,扼南北交通要冲,锁秦蜀往来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秦蜀兵战之必争之地,所以大散关成为天下之险。楚汉战争时期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即源出此地。
现在的宝成铁路和川陕公路都穿过古大散关下,这里仍然是秦蜀交通的要道。
大散关古战场
大散关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锁住秦蜀咽喉的千年雄关。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亲自率军西征张鲁,出散关入汉中讨伐的张鲁。时征西军将领有夏侯渊、张郃、曹仁、夏侯惇、许禇、徐晃,经过力战,克张鲁以降。至此曹操尽得东川,身为主簿的司马懿劝曹操乘机会进取西川,操叹曰:“人苦不知足,吾既得陇,复望蜀耶!”曹公的回答再次诠释了“得陇望蜀”这一始自汉光武帝刘秀的典故,也道出了人心的不知足。
三国时代,蜀汉刘禅建兴六年(228)冬,武乡侯诸葛亮兵出散关,北伐曹魏。围攻陈仓守将郝昭20余日不下,因粮尽而退兵。
宋高宗赵构建炎四年(1130),大散关最著名的战役暴发了,而此宋金之战,是最能诠释大散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说法的。当时宋将吴玠、吴璘兄弟驻守散关东边要地和尚原,金兵先攻和尚原,败退。次年金兵集结十数万,自宝鸡起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再攻和尚原。吴氏兄弟守军以箭阵射退金兵,大败金国梁王完颜宗弼(金兀术),又以骑兵袭击其侧后,绝其粮道,金兵惊恐,落败而逃。吴氏兄弟守军与金兵相峙20余年,全在散关之险,并保全了川蜀之地。直到秦桧卖国,宋金和谈,大散关竟成宋金国界,吴氏兄弟的部队含泪退出和尚原。
在大散关之西建有纪念吴玠、吴璘兄弟的吴公祠,并有塑像。大散关东南有元真人丘处机所筑清风台。
爱国诗人陆游在观察金人占领区时来到大散关,望着昔日的激烈战场,感慨万千,写下了气吞山河的诗句《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成了描绘大散关之险的最真实写照。
古大散关正门
古大散关
古大散关遗址简介
古大散关
古大散关正门对面的山
这是前往凤县的川陕公路
关山苍雪
前往烽火台、古战场石阶
秦之四塞之一大散关
拾级而上是古大散关遗址,这个石阶好陡的。
古大散关战场遗址
昔日战争古址与今日宝成铁路
昔日战争古址与今日宝成铁路
幽静的石阶通往古战场
漫漫拾级而上
烽火台、古战场旅游标识
古烽火台
简介
古烽火台上瞭望宝成铁路穿山而过,昔日秦蜀天险今变通途。
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明月逍遥。
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明月逍遥。
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明月逍遥。
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明月逍遥。
观音山观音阁
烽火台上大宋旗
烽火台上大宋旗
烽火台望观音山观音阁
烽火台箭楼口瞭望观音山
烽火台箭楼口瞭望宝成铁路
烽火台箭楼双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县草凉驿村拍摄游记
大散关
那些回荡在秦岭山间的故事
缘何再败?——详解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明代作家张鸣凤写连云栈道
郭清华【三国研究】侯素柏:诸葛亮与赫昭大战“陈仓”故城今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