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昌济:毛泽东恩师兼岳父,留学海外近10年,立誓为中国培养巨才|教育学|湖南|杨昌济|毛泽东|杨书祥...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老师,总是被人们视作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他的名字,叫杨昌济。
图/杨昌济
四个阶段
杨昌济,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原湖南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 (现福临镇影珠山) 下的板仓冲。因世居板仓,杨昌济又被后人称为“板仓先生”。
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1871-1890,这是他成长的19年,在父亲的亲自教授下,杨昌济自“弱冠”,就立下了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伟大志向。
二是1890-1902,这是他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12年。期间因为政局动荡,再加上家中经济拮据,他常年半隐居在乡下,从事乡村教书事业,虽然心中有大志向,但苦于无处发挥。
三是1903-1912,这是他留学海外的近10年。期间,他从中国到日本,又从日本到英国,可谓是学贯中西,对中西方伦理学、哲学、教育学,都有了非常透彻的学习和领悟,见多识广,为日后回国做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1912-1920,这是他践行“欲栽大木柱长天”理想的最核心8年。回国后,他拒绝了所有高官厚禄,一心一意留在长沙教书,就是要为中国,寻找和培育大才。非常幸运的是,他做到了。
从1871年到1920年,杨昌济的一生只活了短暂的49年,可谓是天妒英才。那么在这短短的49年时间,杨昌济是如何一步一步,实践自己“欲栽大木柱长天”理想的呢?
下面就从前往后说一说,关于杨昌济的生平,以及他与毛泽东之间师生情、翁婿情。
一、弱冠之年,立志教育
杨昌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朝秀才,他外祖父的家族同样是耕读世家,所以他从小就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以教育造福桑梓、惠及众生——特殊精神气质。
杨昌济从小受家人影响极大,而在所有家人中,对杨昌济影响最大的,当属他的父亲杨书祥。
杨书祥,字书樵,“廉直温厚”,但“积学不第”为“例贡生”,因此长期在家当塾师。
大约从7岁开始,杨昌济正式进馆“发蒙”,受教于自己的父亲。虽然是亲生父子,但杨昌济并没有得到丝毫优待,反而被赋予了更严苛的期望。即便是杨书祥患肺病,卧床不起,杨昌济仍然必须照学不误。
杨书祥的这种对教育的热忱,也深深影响了杨昌济年幼的心灵。
在杨书祥的亲身指导下,凭借超高的学习天赋,杨昌济在短短几年内,就熟读并掌握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还涉猎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重要内容,以及一些哲学、历史和文字的训诂知识。
应该说,杨书祥是杨昌济在伦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启蒙老师,不仅教会了他知识,更以身作则,给年幼的杨昌济展现了一个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后来,杨昌济自己回忆,在父亲的指导和提携下,“余自弱冠,即有志于教育”。这是杨昌济成长的第一阶段。
二、隐居乡下,胸怀大志而无处施展
杨家原本是一个颇为优渥的家庭,然而不幸的是,1886年杨书祥不幸病逝了,在此之前杨昌济已经失去了母亲。
父亲病逝后,杨昌济没有了老师的指导,被迫开始自学,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1889年,杨昌济考上了“邑庠生”,但不幸的是,第二年乡试却未能中举。
1890年,因为家中经济困难,杨昌济被迫开始一边在乡下设蒙馆授课,一边自学以准备科举考试。
后来,他又连续参加了几次“乡试”,但不幸的是,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老天就像是在故意考验他,自从父亲去世后,杨昌济不仅科举之路走得异常坎坷,就连人生也似乎迷失了方向。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杨昌济放弃科举之路,转而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但让他失望的是,1898年变法维新运动也失败了。
经历了科举和参政等数次顿挫后,杨昌济对人生彻底看破,他决定不再过问时事,潜居长沙东乡隐储山麓,一面闭门读书,一面给乡下孩子们教书,整整3、4年时间,逃离了所有尘世纷扰。
直到1902年,杨昌济迎来了新的机遇。当年冬,湖南地方当局招考官费留日学生,31岁的杨昌济听说后,果断决定报考。
他虽然常年隐居在乡下教书,但事实上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寻找一条出路。在当时的杨昌济看来,既然国内朝局如此混乱,应当出国留学。
当时他的哥哥等人曾极力劝阻,对此,杨昌济只是坚定地说:“如不能成行,则吾精神生活已告灭绝,实等于死。吾不能行,惟有死耳!”
于是在次年春,杨昌济从长沙出发,赴日留学。在当时同路的30多人中,杨昌济是年纪最大的一个。途中,杨昌济改名为杨怀中,意思是:即便身处海外,仍胸怀中国。
图/杨昌济铜像
三、留学海外,十年终成
1903年到1913年是杨昌济在海外留学的时期,他不仅学习了西方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为日后回国投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3年春天,杨昌济来到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创办的宏文学院就读,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他得到了来自嘉纳治五郎本人的高度赏识,又升入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教育学。
期间,虽然忙于学业,但杨昌济并没有忘记故土,他非常积极地参加留学生之间的爱国活动。他与同样来自湖南的留学生杨度、周家树、杨毓麟等人,共同发起了“中国学会”来学习讨论各种学术问题。
应该说,在日本留学的几年,他一直都在为日后改造中国教育做准备。
1909年,杨昌济结束在日本的学习,经杨毓麟、章士钊的推荐,远渡重洋,来到位于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学习。
阿伯丁大学素以文科见长,杨昌济在这里攻读了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更可贵的是,他在忙碌的学业外,还深入考察了英国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各方面的情况,目的还是为了日后回国开展教育事业。
1912年前后,在结束阿伯丁大学的三年学习生涯后,杨昌济又不辞辛苦前往德国,用9个月时间重点考察了德国的教育制度。
从日本到英国,又从英国到德国,杨昌济对西方的教育制度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了近10年时间,杨昌济终于学有所成。
四、扎根故土,“欲栽大木柱长天”
1912年夏天,已经41岁的杨昌济结束10年留学生涯,满怀希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回国后,友人曾问他日后打算,建议他留在北京,说:“应居首都,湖南乃极苦之地也。”
万没想到的是,杨昌济一听这话,不仅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反而严厉呵斥:“我国正处于内则危亡腐化,外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吾誓必居长沙五年,教育青年!”
杨昌济这话并不是说给谁听的,而是内心真实所想。当年,他以32岁“高龄”远赴海外,为的就是学成归国,投身教育。如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杨昌济自然是一马当先。
图/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不久后,杨昌济回到了阔别10年的故土长沙。当时湖南都督谭延闿,听说了杨昌济精通中西学,又颇有社会威望,曾亲自上门,聘请杨昌济担任教育司司长。
但杨昌济果断推辞,他认为欲兴国邦,必兴科学,欲兴科学,必兴培育人才,当时他已经决定,要把毕生心血都倾注在对人才的培养上。
从1912年起,杨昌济先后担任了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第四师范、湖南商业专科学校、第一联合中学的教师。
正是在省立第一师范,杨昌济发现并培养了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多名好学生。
他们同样有才华,同样有志气,经常相约到杨昌济的住处,一起高谈阔论,这让杨昌济甚为欣慰。
而在这所有学会中,杨昌济最器重和欣赏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蔡和森,另一个就是毛泽东。
图/青年毛泽东(右一)与母亲文七妹
1915年4月5日,年仅22岁的毛泽东,拜访了自己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大方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家庭情况。对此,杨昌济在《达化斋日记》中高兴地写道:
“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而姿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杨昌济称赞毛泽东“资质俊秀”,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并以曾国藩、梁启超的例子,鼓励毛泽东勤奋读书。
事实上,毛泽东并没有辜负杨昌济的期望。他在阅读了杨昌济教授的《伦理学原理》后,曾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这篇文章受到了杨昌济的高度赞扬,拿到了一百分的满分。
图/《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扮演者
毛泽东虽然年纪轻,但字里行间,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是罕见的,杨昌济对此非常珍惜,并用尽一切方法去保护。
“强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是杨昌济在1915年前后写下的诗句,这个“大木”,指的就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
1918年4月,杨昌济结束在长沙的5年教书生涯,应蔡元培之约,来到北京大学教书。虽然远离了长沙,但他对毛泽东的关注和帮扶,并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深入。
他鼓励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发起了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他介绍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他引荐毛泽东,与蔡元培、李大钊等北大知名教授相识。他提供毛泽东在北京活动时的住所。
更重要的是,当他得知毛泽东与自己的女儿杨开慧交好后,并没有蛮力阻止,反而一如既往地信任和帮助毛泽东开展社会活动。
也许在杨昌济心里,毛泽东早已是自己女婿的最佳人选。
图/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
为了尽可能提携毛泽东等学生,杨昌济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19年底,杨昌济在北京不幸患重病住院,也许是意识到自己时日不久,他躺在病床上,强忍痛苦,提笔给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同时也是自己多年好友的章士钊先生写信。
他在信中说:“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这信中的语气,既有恳求,也有期望,更有自信。他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的朋友,更相信自己的学生。
信写完后,杨昌济如释重负,欣慰说道:“吾意正畅。”不久后,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溘然长逝,终年约49岁。
再后来,凭借杨昌济临终前的举荐信,毛泽东在1920年5月,成功从章士钊那里借到了20000元的巨款,这笔款项一部分用于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一部分用于毛泽东在湖南搞农民革命运动。
图/杨昌济
杨昌济的一生,是探求真理、培养人才、立志救国救民的一生。
身为教育家,他是成功的,他培养出了一大批可以“柱长天”的“大木”,尤其是他最钟爱的两个——蔡和森和毛泽东:前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后者名闻天下,成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
应该说,杨昌济是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精神导师,不仅帮助他们树立了远大理想,博学笃行,更为他们之后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与此同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也没有辜负杨昌济的期望,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伟业,也成全杨昌济“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崇高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仲谦:给毛泽东的作文打四十分,去世后毛主席为其墓碑题字悼念
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战:毛泽东为什么敢如此断言?那年他还是学生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恰同学少年》之杨昌济: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毛泽东年轻时有多拼?
杨昌济:欲栽大木柱长天(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