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联三百副》评注收藏版(201-259)
·
201、飞云洞 龚学海
洞辟几时?抚孤松而不语;
云飞何处?输老鹤以长闲。
[简注]
飞云洞:在贵州黄平东坡山,又名飞云崖,似洞非洞,内部极宽。洞内石乳倒垂,形成各种天然的怪异形象。清代鄂尔泰曾称此为“黔南第一胜景”。
龚学海,清湖北天门人。清代嘉庆年间曾任贵州地方官吏。
抚:敲,拍。此谓轻轻敲打之意。
输:输送、转运。此谓赠送的意思。
联语自问自答,点明飞云洞天然胜景之美。语气输缓,韵味悠长。见《中华对联大典》
202、湖心亭 陶澍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简注]
湖心亭:在上海旧城东北区的豫园,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该园水石回环,轩亭四映,奇秀甲于东南。
陶澍(1779-1839),字子霖,一字云汀,晚号髯翁,清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毅。有《印心石屋文集》等。陶澍小住园中,对各景点各题楹联以纪念。
此联描绘豫园湖光,作者抓住“野烟”、“渔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湖心亭的景物特点。烟水渔舟,是我国诗画中的传统题材,作者这样淡写轻描,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见《中华对联大典》
203、会景楼联 前人
曲槛遥通沧海月;
虚檐不隔泖峰云。
[简注]
会景楼:在上海豫园。曲槛:曲折的栏杆。沧海月:从东海中升起的月亮。
沧海,东海的别称。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初学记》六:“按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只称渤海,又通称之沧海。”
虚檐:空檐,指楼檐雕琢的花格子,虚空透风。泖峰云:湖中映入的峰姿云影。
泖,湖名。即泖湖,在上海松江县西。有上泖、中泖、下泖,称为三泖。元倪瓒《正月廿六日谩题》:“泖云汀树晚离离,饮罢人归野渡迟。”
联语文字细腻,视野开阔,对仗工稳,涵盖远近,动静有趣。见《古今名人联话》。
204、三穗堂联 前 人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简注]
三穗堂:在上海豫园。
“此即”二句: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上联是说:这里就是濠间了。
“在山在水”句:《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有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故谓有“遗音”也。
联语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富有哲理,极耐品味。
205、摩云书院 前人
化雨无私,忆往昔踏雪来过,曾话春风一席;
摩云有志,愿诸生凌霄直上,毋忘灯火三更。
[简注]
摩云书院:在四川彭水。
化雨:教化人,像时雨沾溉田地一样。后用春风化雨比喻善教。
踏雪:意即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唐孟郊《寒溪》诗:“晓饮一杯酒,踏雪过青溪。”此含往昔也曾立雪程门之意。
“曾话”句:指曾沐浴春风,得到教益。春风,比喻教导温和可亲。
灯火三更:指三更时分仍在灯火下学习。说明学习辛劳。
上联立意在“化雨无私”,下联立意在“摩云有志”,奖掖后学,勉励读书上进,语重心长。联语现身说法,寄希望于诸生。见《古今名人联话》
206、江心寺楼 李宗昉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简注]
江心寺楼:在浙江温州。旧时祀唐代孟浩然和南朝宋谢灵运两位著名诗人的像。
李宗昉(1779—1846),字静远,号芝龄,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黔记》等。
“青山”两句:见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化用自然。
孤屿: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写有《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双塔:指东塔和西塔。瓯江中有两座小屿,中贯川流,两屿上各有一塔。一曰东塔,一曰西塔。后填塞了中川,使二屿合而为一。
初日:初出的太阳。南朝梁何逊《晓发》诗有“早霞丽初日”之句。
晓风杨柳:见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楼”句:指谢灵运和初唐诗人孟浩然都曾题咏于此。
联语化用古诗词中佳句,切景切情,自然熨贴,妙合天成。勾画了江心寺楼的自然风物,表达了对“两诗人”的敬慕之情。见《古今联语汇选》(二)
207、县署大堂 张维屏
催科不免追呼,愿百姓早完国课;
省事无如忍耐,劝众人莫到公堂。
[简注]
县署大堂:在湖北黄梅县城。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清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嘉庆进士。1822年任黄梅知县,后任南康知府。有《松心诗集》等。
催科:按法令催缴赋税。
追呼:指官吏到门号叫催租。
国课:上交国家的赋税。
省事:减少事务。
忍耐:指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
公堂:县署断案的厅事堂。
此联一方面说催税免不了号叫,少一事赶不上忍耐一点,另一方面又用祈使语气,希望“早完国课”,“莫到公堂”。造语平稳,而国法人情尽体现于联语中。见《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黄梅分卷》
208、题陈园 前 人
闭门宛在深山,好花解笑,好鸟能歌,尽是性天活泼;
开卷如游往古,几辈英雄,几番事业,都成文字波澜。
[简注]
陈园:在广东广州西荔枝湾。
解:懂得。
性天:意指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明洪应明《菜根潭?概论》:“性天澄澈,即饥飡渴饮,无非康济身心。”
活泼:生动自然的样子。借以形容心性、思想、文章、做事等活泼生动而不呆滞。
开卷:指读书。
往古:古昔。
波澜:波涛。比喻文章的浩瀚壮阔。
上联写闭门谢客,与花鸟同乐,怡然自得,表现了退隐的情趣;下联读书鉴古,英雄事业令人敬慕,表达出开卷有益的感慨。联语淡雅风致,对仗工整。见《中华对联大典》
209、听松园 前 人
为词客,为宰官,为老渔,卅载风尘,历几多人海波涛,才得小园成退步;
爱诗书,爱花木,爱丝竹,四围溪水,喜就近佛门烟雨,且营闲地养馀年。
[简注]
听松园:在烟雨寺。南山之令嗣小蓬司马所筑。作为著书之所。
风尘:风扬起的灰尘。喻指世俗的纷扰。
人海波涛:喻人事的变迁。
佛门烟雨:指烟雨寺。
营:经营,治理。
馀年:暮年,晚年。
上联叙述卅年的行事生涯,年方五十,就引疾归田,表现素淡的宦情;下联叙述爱好,喜与佛门为邻,治理园林,增添晚年的乐趣。联语淡雅清高,洒脱自如,表现了作者淡泊的情操。见《楹联四话》
210、题景李堂 彭邦畴
一序证前游,太白光芒神久在;
三章怀绝调,牡丹时节我刚来。
[简注]
景李堂:在江苏苏州虎丘白公祠内,因李太白有虎丘夜游序,而名景李堂。景:仰慕。堂中牡丹颇盛。
彭邦畴,字锡九,号春农,清江西南昌人。嘉庆进士。官至顺天府学政。有《赐珠堂文集》等。
一序:相传李白游虎丘时写有《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三章:指李白的三首《清平调》。
联语以“一序”、“三章”入联,扣“景李”之题,用“光芒神久在”一语,对李白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唐韩愈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赞语。“我刚来”,大有迟来之感。表示出作者对前辈诗人的仰慕与颂扬之情。见《古今联语汇选》
211、题露筋祠 周铭恩
千古死应无此法;
斯人奇在不知名。
[简注]
露筋祠:在江苏高邮县南。又称露筋庙。俗称仙女庙。宋米芾《露筋庙碑》说有女子露宿郊野,义不寄宿农夫家,为蚊所咬叮。血竭筋露而死。后人于其地立祠以祀。一说庙本祀五代时将路金。因路先有德于兹土,故为立庙。后讹为露筋。
周铭恩,字克生,号素生,湖南湘潭人。官知县。这是一副流水对。上联说死有多种死法,就是没有这样的死法,谐趣之语,值得玩味;下联说死的这个人奇在不知姓名,感慨之词,蕴含惋惜。
联语构思别致,造语新奇,纤巧可诵。陶澍的露筋祠联以古代两位孝女比之,联云:“谁与共三秋,有江上曹娥,溪边蒋妹;我来游此地,正湖心月白,门外清风。”见《中华对联大典》
212、格言联 金 谔
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
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简注]
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作为准则的话。
金谔(?--约1871),字一士,清江苏江阴人。官训守。有《烬馀诗稿》。
天空海阔:本指天地宽阔无边。后多用来形容气象广远,没有拘束。
心田:佛教语。即心。南朝梁萧纲(简文帝)《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
上联意在说,对于世间纷争的事,若能忍让三分,自会心胸开朗,不受拘束,安静是福;下联用比喻手法,意谓心存美德,后嗣克昌,家兴业旺。联语平淡而深沉,蕴含深邃,启智迪人。见《中华对联大典》
213、五咏堂 王惟诚
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烟云,适开胜境;
会心原不远,就此眼前山水,犹见故人。
[简注]
五咏堂:见前注。
王惟诚,字孚远,号太仆,清嘉庆进士。道光间任广西布政使。
造物:即造物主。指天,大自然。古代迷信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天上的造物主创造的。
适开胜境:独秀峰五咏堂自宋以后就荒毁了,道光十九年(1839),由当时广西巡抚梁章钜发起重建五咏堂,堂成后,许多官吏来此集会。
“会心”句:化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园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意谓领悟胜景,何必求远,就在眼前。
故人:指颜延之。
上联“造物本无私”一句:用否定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说明造物主有意“移来”自然风物,才使这里的山水奇甲天下。下联用“会心不远”,指出欣赏眼前山水之时,不要忘记在这里读书写《五君咏》。(五君即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的颜延之。
联语立意明确,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寄寓于客观的山水之中,创造了一种物我同欣的意象。给人以启迪。见《中华对联大典》
214、题义塾 费丙章
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
[简注]
义塾:在浙江杭州。义塾立法甚善。
费丙章,字会宣,号辛桥,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
孤寒:意为身世寒微。
伏案:指代埋头读书或写作。
功夫:此指成就的程度。
上联旨在激励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下联意谓要想取得成就,就看读书是否真的勤奋下了大力气。联语平白如话,但辞意恳切。见《楹联四话》
215、三苏祠 郭尚先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简注]
三苏祠:在四川眉山。为三苏故居。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明洪武年间把其故居改建为三苏祠。
郭尚先(1785—1833),字开元,号兰石,清福建莆田人。嘉庆进士。官至大理寺卿。有《郭大理遗稿》。墨池:指代写作用的砚池。化用晋王羲之守永嘉时临池学书,以池水为墨的故实,隐喻三苏父子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的成就。
烟:雾气。
露:露水。
茗鼎:三足两耳形状的金属煮茶器具。指煮茶。
云:指游于空的水蒸气。
联语以幽静的环境,清淡的情趣,烘托三苏祠人文景观的雅致,散溢着书画的芳香。见《三苏祠联选》
216、放鹤亭 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简注]
放鹤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纪念林逋。林逋: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钱塘(今杭州)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其诗大都反映隐居生活。有《林和靖诗集》。
林则徐:见前注。
遗草:犹遗稿,即指遗留下来的著作。
名花:此指梅花。
此联上联切“隐”,“隐”有无奈之慨,下联切“孤”,“转不孤”意谓虽“孤”而不孤之感。尤为工巧者,上联“世”与“士”相偕。林和靖本处士,不用“士”,而用“世”,更见意味,在世真能隐者,高洁之士也。
下联用“名花”而不用“梅花”,亦见蕴藉。孤山的“梅花”为和靖的专属,人人皆知,用“梅”则显呆滞,无玩味之处。用“名花”比喻德行,表现出林和靖德范为人所共仰。“孤”而不孤也。
联语即景着笔,虚实结合,义深言简,表达了作者对林和靖高尚情操的仰慕之情。见《楹联四话》
217、题故居 前 人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简注]
故居:在福建福州文藻山。
容膝:立足之地。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此指故居简陋。
等身书:与人身高相等的书。宋朝贾黄中幼时十分聪明领悟,才五岁时,其父贾玭(pín)每天早晨令他站正,展开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教他诵读。(《宋史?贾黄中传》)此指藏书很丰富。
联语平易而深刻,对“师友肯临”感到欣慰,对儿孙的期望恳挚情真,读之给人以启迪。见《中华对联大典》
218、自题联 前 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简注]这副自题,是林则徐遭诬陷被朝廷流放新疆伊犁的途中所作的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的颔联。全诗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是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道光皇帝听信谗言,罢了林则徐的官,并流放新疆。在受到极大的打击下,林则徐没有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而是“自念祸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在流放途中,他没有悲观和绝望,仍与妻子戏谈、吟咏。舒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怀。
苟利:如果有利。
岂因:那能因为。
避趋:回避和趋向。
上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自不计较;下联说,那能因祸就回避,是福就趋向。
联语直抒胸臆,悲壮感慨,表现林则徐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和把个人的生死、祸福都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见《中华对联大典》
219、李纲祠 前人
进退一身关庙社;
英灵千古镇湖山。
[简注]
李纲祠:在福建福州西湖荷亭。原在越王山麓,道光九年(1825),由林则徐发起,移建于此。并制此联。李纲(1803—1140),字伯纪,祖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他曾任南宋兵部侍郎、宰相。力阻钦宗迁都,并亲率军民击退金兵。后又主张用两河义军抗金,多次上疏攻战守备方略,均未被采纳。
进退:指做官和未做官。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庙社:宗庙、社稷。此指国家朝廷。《宋史?韩世忠传》:“性戆(zhuàng)直,勇敢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
联语由史生发议论,语气伟重,思深旨远,情寓理中,表达对李纲的缅怀敬慕之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220、题后乐亭联 前 人
宦游到处身如寄;
农事何时手自亲。
[简注]
后乐亭:在江苏府署后,乃一竹亭。后乐,取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此联集苏轼诗句。
宦游:外出求官;做官。此指在外做官。
寄:寄居,经常调动无定居。
农事:耕种的活动。
亲:指亲自种稻。
上联即事生发感慨;下联抒情寄怀。林则徐在署后空隙之地垦田种稻,“盖以教吴民也”。体现了作者在勤政的同时,关心农事的思想。于此,先忧后乐的精神自见。
221、福州贡院 前 人
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若;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摘仙才。
[简注]
福州贡院:原在福州城东南,是清代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场所。设有公堂,两旁为号舍,后有明远楼。
攀桂:犹言折桂。指考试高中。
八百孤寒:八百,约数。
孤寒,指出身寒微者。
修士;修身之士。指操行品德纯洁的人。此指应试的秀才。
煎茶地胜:此借喻考生应到贡院通过考试以定优劣。好比各种茶叶只有通过水煮,然后才能品出好坏。五千文字:指老子的《道德经》。
谪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上联写考试,由折桂之难,衬托学子读书之苦;下联写选才,以“煎茶”作喻,期望发现更多的奇才。联语于鼓励中强调竞争意识,典切工雅。见《楹联三话》
222、挽关天培、麦廷章联 前 人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晚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简注]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园,号滋圃,江苏山阴(今淮安)人。历官至广东水师提督。鸦片战争中,屡败英军。在琦善不发援军的情况下,仍孤军奋战,与壮士四百余人壮烈牺牲。有《筹海初集》。
麦廷章(?--1841),清广东鹤山(今高鹤)人。行伍出身。任广东水师提标右营游击,并参加九龙前哨战和穿鼻海战。赏戴花翎,加参将衔。随关天培坚守虎门时壮烈战死。
六载:关任广东水师提督六年。
金汤:金城汤池之省称。金以喻坚,汤喻沸水不可近。杜甫《有感》之三:“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长城:喻重要、坚固。常用作比喻保卫国家的军队。《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尔万里长城。’”意指失去重要的倚靠。
孤注:倾其所有以为赌注。此指战到无援军仍奋战不止。
躬尽瘁:化自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双忠:指关天培和麦廷章。坎壈:不平。比喻遭遇不顺利。此指为国献身。
异类:指英国侵略者。
晚节:指晚年节操。此含忠贞气节意。
此联虽只两行,却凝集着无限痛挽之情。对关、麦爱国殉节的赞颂,对琦善一流“忽坏长城”的谴责,对英军野蛮侵略的蔑视。凝成悲愤怨恨的字句,跃然纸上的正是林则徐的爱国情操。联语笔力雄劲,很有感召力。见《古今名人挽联选注》
223、白公祠 贺长龄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简注]
白公祠:即白居易祠。在江苏苏州虎丘山脚下。
贺长龄(1785-1850),字耦耕,号西崖,耐庵,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嘉庆进士。官至云贵总督。
李杜:即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
新乐府:指白居易所写的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著名作品《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为世人所称道,开中唐一代新诗风。
刺史:州官,即太守。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
湖山之曲:白公祠原在虎丘山脚下,依山傍水,水曲山弯。点明祠的地理环境。
此联从议论入手,论诗亦论人。联中指出唐代自李杜之后,有影响的诗人就算白居易了。他的《新乐府》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所以,人民怀念他,他的“三亩旧祠堂”才保存下来。联语平白朴实,议论中肯。见《历代楹联选注》
224、风洞联 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简注]
风洞:在广西桂林叠彩山山腰,南北贯通,一年四季岩风不断。
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舲,清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小重山房初稿》等。
此联从一个“感”字上着笔。洞内清爽如春,这是同洞外炎热比较之后而生出来的感觉。进入这清凉之境,便觉“如坐春风”,舒适快意,欢喜心生。联语仅八个字,却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淡雅朴实,突出了风洞的特点。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此联无入声字和两读字)
225、 岳阳楼 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简注]
岳阳楼:见前注。
陈大纲,清陕西高陵人。嘉庆进士。历知巴陵。
岳阳楼主楼三层,雄踞巴陵,下瞰洞庭,景色壮观。真个是“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胜状。“四面湖山归眼底”,这正是登临送目的真实感怀。
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岳阳楼因此凭添声誉。
《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凡咏岳阳楼之联,几乎无不化用这两句而生发感慨。“万家忧乐到心头”,化用自然。
联语清雅风致,景中有情,言简而意深。见《中华对联大典》
226、题荡喧楼联 萨迎阿
外域全归,坐揽关山皆胜境;
上游得据,笑谈西北有高楼。
[简注]
荡喧楼:在甘肃兰州。道光乙酉(道光三年,1825),长懋亭将军、杨时斋督部,克复西域四城。兰州同官,于黄河南岸,对金城关石金山下建楼三楹,题额曰“荡喧”。
萨迎阿(?--1857),钮祜禄氏,字湘林,清满洲镶黄旗人。嘉庆举人。历官伊犁将军,陕甘总督。卒谥恪僖。有《小太平室诗钞》。
外域:此指西域,即新疆一带。
全归:指收复四城,平服了新疆。
坐揽:闲坐挹取。
上游:指甘肃兰州居黄河的上游,喻指克复西域四城的战功居上。
据:占据高处。
高楼:指荡喧楼。
联语即事写景抒情,于功成志得之喜悦中,寓坐对关山之胜慨;故着笔很有气势。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27、黄鹤楼 前 人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简注]
黄鹤楼:见前注。
萃:汇聚的意思。
三楚:这里指长江流域的湘、鄂一带。“云鹤”句:化自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诗句。
二水:长江、汉水。
百川支流:指各个小河流都入长江和汉水。
联语即景抒情,大处着笔。作者抓住黄鹤楼雄峙江边蛇山的特点,极力渲染三楚之精神,更衬“一楼”之宏伟的气势。“云鹤俱空横笛在”切黄鹤楼的特色,“古今无尽大江流”切二水之壮阔。给人以奋发向上之感。语言清新,用典自然,是写胜迹之佳构。见《古今名联谈趣》
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简注]
河楼:在北京通县,为北运河的倚岸楼。俯视运河,景极雄旷。极目风物,别有一番山水画的景观。
程德润,清湖北天门人。嘉庆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
“高处”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溯:逆流而上。
沙鸟:岸边的水鸟。
七十二沽:沽为古河名,分东西二沽:东沽即潮河、蓟运河;西沽即北运河、海河。天津一带以沽命名的村镇很多,相传共七十二沽。
丁字水:在天津市内,东沽、西沽、大直沽、唐沽、草头沽等因沽水纵横成“丁”字形,故合称“丁字沽”,又称“丁字水”。
“夕阳”句:语见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燕云:指燕山升起的云雾。
蓟(jì)树:即蓟门烟树,为古代燕京八大景之一。
米家山:宋代著名画家米芾(fú),字元章,又称米南宫。善画山水。其子米友仁,得其传授,亦善画山水,自成一派,被称为米家山。
联语泼墨写意,形象地反映登楼胜览的感受。上联写河楼之高,登临可眺,七十二沽沙欧翔集,风帆竞发之景观;下联写晚景,燕蓟的云山烟树,宛如米氏的山水画卷。摘用古诗,工巧自然;绘景状物,画中有诗,别有一种美感。见《北京名胜楹联》
229、东城门楼联 陈桂生
地轴转洪涛,月涌星垂,三楚江声分浦溆;
天关开重镇,烟霏雾敛,六朝山色拥台隍。
[简注]
东城门楼:在江苏浦口,原为浦口镇城东门的堞楼。楼分三间,成“品”字形,背山面江,登楼可俯瞰大江东流。
陈桂生(?--1840),字坚木,号云柯,又号芗谷,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优贡生。官至江苏巡抚。
地轴:指大地。古人认为“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张华《博物志》)。古诗文中常称大地为“地轴”。
三楚:古代楚国地域有东楚、西楚和南楚之称。
浦溆:溆水是湖南沅江支流,有溆浦。此指水边。唐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天关:星名,属毕宿。此有天险意。庾信《哀江南赋》:“竞动天关,争回地轴。”
烟霏:烟雨飞散。
雾敛:云雾收聚。
六朝:见前注。
台隍:六朝时的台城,故址在南京鸡鸣山南。隍,即城池,城镇,此指建于高处的城池。
联语生动地描绘浦口城的地位和风物特征,突现长江景色的壮丽。“地轴转洪涛”、“江声分浦溆”形象比喻大江东去的气势;“天关开重镇”、“山色拥台隍”抒写浦口城的重要地位。全联起句突兀,结句有力,气势宏大,值得一读。
230、海棠吟社 麟庆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简注]
海棠吟社:在北京东城区半亩园。半亩园在紫禁城东北角,今黄米胡同十号。为清代李渔所设计的著名私家园林之一。后归麟庆。吟社,诗社。
麟庆(1791—1846),完颜氏,字见亭,号伯馀,清满洲镶黄旗人。嘉庆进士。官至南河河道总督。有《鸿雪因缘图记》等。
逸兴遄飞:谓超逸的意兴勃发飞扬。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风风雨雨:刮风下雨。
春光如许:春天风光这样美好。如许,如此,这样。
燕燕莺莺:燕子黄莺。
此联为诗社所题,上联写任他风雨相侵,也难抑诗人勃发的超逸的意兴;下联写如此美丽风光,招来燕舞莺歌,呈现一派生机活泼的春日景象。联语诗意淡荡,吟韵清扬。情在联中,而味在联外。见《北京名胜楹联》
231、三贤祠 前 人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简注]
三贤祠:在河南开封东南郊古吹台。祀高适、李白、杜甫。
苍茫:旷远无边。
旧苑高台:指梁苑和禹王台。梁苑又名“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禹王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曾住于台上,故名。又据说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师旷在此奏乐,后来梁孝王筑吹台,被称为古吹台。
两间:天地之间。《宋史?胡安传》:“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
啸傲:一般指诗人的豪放的性格。此谓无拘无束吟咏歌唱。陶渊明诗有“啸傲东轩下”句。
三人:指李白、杜甫和高适。
联语凭吊古迹,咏景抒怀,表达赞美三位诗人的感情,用语贴切而风雅。见《中华对联大典》
232、退思斋 前人
随遇而安,好领略半盏新茶,一炉宿火;
会心不远,最难忘别来旧雨,经过名山。
[简注]
退思斋:在北京半亩园。退思,退而自思。
随遇而安:指处于各种环境都能自安。
领略:欣赏。
宿火:隔夜未熄的火,埋于炉中的火种。《歧路灯》第五二回:“(谭绍闻)一直起来,剔了灯内灯草,拨开炉中宿火,坐在一条凳上,寻思梦中情景。”
会心不远:见前注。
“最难忘”两句引用“秦大士联”句。见前注。
联语意蕴深沉,超然洒脱的情态跃然纸上,表现出作者襟怀淡泊,宁静生活的旨趣。见《北京名胜楹联》
233、晴川阁 宋 鐄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日月过江来。
[简注]
晴川阁:在湖北汉阳。阁为明代范之箴所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此联撰于道光年间。
宋鐄,清江苏溧阳人。嘉庆道光年间在湖北任地方官。
栋宇:此指晴川阁。
逼:逼近。
层霄:即九霄。此谓高空。
仙人解佩:传说郑交甫在汉水岸边见二女,着丽服,佩珠,大盈寸。交甫上前索取,二女遂解佩赠交甫。这二位女子,即江妃。(见《列女传》)借用神话,说明晴川阁之美能使仙女下凡。佩,佩珠。装饰品。
词客题襟:指文人墨客抒写襟怀。唐诗人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等,在汉水旁以诗相唱酬,诗集名《汉上题襟集》。
坐倒金樽:形容久坐不愿离去,痛快畅饮。樽,酒杯。
青山排闼至:化自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闼,门。指青山如同推门而至。
川源:指汉水和长江。
鄂渚:地名。在原武昌城外西江中。渚,江中小洲。
汉阳树色:化自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句。卧吹玉笛:借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句,指黄鹤楼。
“还随”句:意谓黄鹤楼的笛声伴随月光飞过长江而来,在晴川阁中亦清晰可闻。
联语融神话、史实和自然环境于一体,思接往昔,心驰三楚,开合有致,虚实相衬,细致地描绘了晴川阁引人入胜的壮丽景色。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234、盟鸥馆 龚自珍
别馆署盟鸥,列两行玉佩珠帘,幻出空中楼阁;
新巢容社燕,约几个星晨旧雨,来寻梦里家山。
[简注]
盟鸥馆:在江苏武进。自珍来游,留题此联。
龚自珍,见“赠龚自珍联”注。
“别馆”句:指盟鸥馆,为毗陵(江苏武进)周仪伟先世所辟,结客极盛。后家道衰,买与别人。别馆,即别墅。盟鸥,与鸥鸟为盟友。
玉佩:玉制佩挂的饰品。
珠帘:以珍珠缀饰的帘。指馆内装饰华美。
空中楼阁:空中幻现的楼台观阁,即海市蜃楼。此喻高明通达,玲珑奇巧。
社燕: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称社燕。社,土地神。春社、秋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即春分和秋分前后。
晨星:星至晨而渐没,后常用以比喻稀少。
旧雨:见前注。
“来寻”句:自珍《己亥杂诗》:“踏遍中华归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家山,家乡。
联语立意婉曲,别有寄寓。作者游踪及此,感于馆堂易主,感慨良多,隐退情思涵蕴在“盟鸥”两字之中。正如周密《乳燕飞》词云:“知我者,燕朋鸥友”也。见《古今作家名联选》
235、多景楼 李彦章
天与雄区,欲游目骋怀,一层更上;
地因多景,喜山光水色,四望皆通。
[简注]
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的左边,是李彦章捐款重建的。
李彦章(1794—1836),字兰卿,号榕园居士,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官至山东盐运使。有《榕园文钞》、《榕园楹帖》。
雄区:指地势险要的北固山。
游目骋怀:眺望四境,放怀抒意。
一层更上:化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地因多景:多景楼居北固山高处,可俯瞰全江及附近诸山诸景致。
联语构思缜密,抓住“雄区”与“多景”的特点,点出该楼的地理优势。再从“高”和“空”扩展开去,表现更上一层方能极目千里,“四望皆通”的壮阔心怀。写景抒情,层次分明。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236、山谷祠 前人
直道莫能容,却听雨登楼,薄醉平生无此快;
大名长不死,慕落星结屋,论诗异代久相师。
[简注]
山谷祠:在广西宜山城中。祠建于明代。山谷,即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直道”句:指坚持正直之道是不能被当权者所容的。他在宋哲宗时任国史编修官,弹劾他修实录多诬,遭贬谪。
听雨登楼:黄庭坚被赦,欲回到家乡江西,从江陵动身,经岳阳,登岳阳楼,有感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诗一首。
薄醉:轻微醉意。
大名:黄庭坚的诗词在宋代很有影响,是江西派的开创人。在当时名气很大,有“苏黄”之称。
落星:坠落的星,指在宜州任上去世。
结屋:指为他建祠堂。
论诗:指黄庭坚论诗推崇杜甫。
异代:不同时代。
久相师:师,师法其诗歌创作的技能。
上联写黄庭坚遭诬陷而被贬谪之事,赞扬他的直道精神;下联写他的诗歌成就和影响,早就让人相互学习、仿效。联语从黄庭坚的道德文章方面作出评价,述史怀人,表达作者对黄的景仰之忱。见《中华对联大典》
237、于谦祠 魏源
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
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简注]
于谦祠:在北京西裱背胡同。原为于谦故宅。于谦(1398—1457),字延益,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兵部尚书。
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也先入侵,英宗亲征被俘。于谦拥立代宗,率军民奋战保卫京城。英宗复辟后,于谦以“谋逆罪”被害。宪宗成化二年(1466)复官赐祭。并将其故宅改为忠肃公祠。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清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有《魏源集》。
砥柱中流:比喻能顶住危局的坚强力量。砥柱,山名。亦名三门山。原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流。因山见水中若柱,故名砥柱。
朱明:即明朝。明朝为朱氏所创,故称朱明。
残祚:残缺的国家。
庙容;即庙貌。祠中所祀的于谦像。此指祠堂。
奂:鲜明、旺盛。
史笔:历史记载。
联语以史论之笔,评价历史,缅怀贤臣,于肃穆庄重中表达仰慕之忱。见《北京名胜楹联》
238、文游台 前人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简注]
文游台:在江苏高邮城东北。相传苏轼、孙党和秦观在此载酒论文。故名。“先天下”三句: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江淮:指高邮。
堂庙:堂,殿堂。庙,宗庙。堂庙指代朝廷。
“与古人”二句:语见《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稽,相合,一致。《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居:相处,止息。
丘垤:小山丘。
联语化典故而立论,抒写仰慕前贤之情怀,寄寓先忧后乐之志向,恰是作者爱国思想的写照。见《中华对联大典》
239、抱绿渔庄 韦光黻
如此烟波,只应名士美人,消受溪山清福;
无边风月,好借琼楼玉宇,勾留诗画因缘。
[简注]
抱绿渔庄:在江苏苏州虎丘山东山浜。渔庄两面临水,别墅内有假山、亭阁楼台,往来游船画舫不断,风景独具一格。明清时期,这里经常有文人墨客集会,挥毫泼墨,作画吟诗。渔庄今已不存。
韦光黻,字连怀,号君绣,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有《在山草堂吟稿》。
消受:享受,受用。
清福:清闲之福。琼楼玉宇:传说中仙人的住所。此指华美的楼阁。
勾留:逗留,停留。
联语转承得当,浓淡有致。突出抱绿渔庄美丽风景,让人留连忘返,清雅可诵。见《中华对联大典》
240、咏炭 徐宗幹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简注]
徐宗幹(1796—1866),一字伯桢,清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嘉庆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卒谥清惠。有《斯未信斋集》。
联语咏平凡物,兴非常慨,颇含哲理。铭诸座右,自警亦可警人。见《楹联四话》
241、芋园联 李星沅
阅世倏中年,辛苦功名都历尽;
娱亲偕小隐,读书耕种总陶然。
[简注]
芋园:在湖南长沙。为星沅自筑。芋园谐愚园意。
李星沅(1797—1851),字子湘,号石梧,清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恭。有《芋香山馆集》。
阅世:经历时世。
倏:忽然。
娱亲:使父母欢悦。
偕:同。
小隐:隐居于山林。
陶然:见前注。
联语清雅有谐趣,感慨之中有自得之乐,体现作者超脱之情怀。见《中华对联大典》
242、题菜圃小亭 郭雄飞
笋瘦菱肥,无限天机凭管领;
蓼辛荼苦,者番风味耐平章。
[简注]
菜圃小亭:在陕西榆林。其时郭备兵于此。
郭雄飞,字次虎,清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进士。官直隶布政使。
天机:此指造化的秘密。
管领:领受。
蓼:草本植物名。叶味辛香,古人用为调味品。
风味:美味。
平章:品评。陆游《自笑》诗:“平章春韭秋菘味,拆补天吴紫凤图。”
联语造句妥贴自然。切“菜圃”二字,有自然之风味,表旷达之情韵,耐人品读,耳目为之一新。见《中华对联大典》
243、鸿雪轩 曹汲珊
客已倦游,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风归去;
人生如寄,留得现前指爪,不妨踏雪寻来。
[简注]
鸿雪轩:在江西永修吴城望湖亭旁。
曹汲珊,清末文人。官知府。
倦游:指游览已倦。
小住:暂时停留。
“便欲”句:见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形容急欲回乡的思想。
人生如寄:指到处奔波流浪意。寄,托付。
现前:眼前。
指爪:化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如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指爪,指痕迹。
上联说湖光山色虽美好,倦游而后便思归;下联意谓,纵是如寄的人生,亦不妨踏雪追寻往日留下的形迹。联语抒怀寄慨,别有寓意,其矛盾心境隐约可见。见《中华对联大典》
244、华亭寺 李棠阶
南浦绿波,西山爽气;
春风落日,秋水长天。
[简注]
华亭寺:在云南昆明西山太华寺大雄宝殿前。
李棠阶(1798—1865),字树南,号文园,清河南河内(今沁阳)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清。
南浦:指滇池,从西山的方向看,滇池在昆明之南。
浦,水边。
西山:本名碧鸡山,在昆明滇池之西,故又名西山。
秋水长天: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联语寄情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见《历代楹联选注》
245、太白楼 何绍基
诗犹称弟子;
酒不让先生。
[简注]
太白楼:在四川江油太平镇。太白,即李白。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清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国史馆总纂。有《惜道味斋经说》、《楹联集贴》。
此联宛如同太白在促膝谈心。联语雅俗相谐,妙趣横生。切人切楼切情,不能移易。见《中华对联大典》
246、吟诗楼 前 人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简注]
吟诗楼:在四川成都碧鸡坊,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所建。
花笺:相传女校书薛涛吸井水制作诗笺,别具一格,世称“薛涛笺”。
茗椀:茗,茶。椀,同“碗”。吟诗楼附近有“薛涛井”,水极清洌,人们喜欢汲此井水煮沸泡茶。
联语切景着笔,上联扣一“香”字,隐含女诗人的轶事趣谈,生发怀念之情;下联着一“活”字,变静态为动态,描绘了吟诗楼生动的景象。意境清新,耐人寻味。见《历代楹联选注》
247、厅堂联 前人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
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简注]
厅堂:在安徽桐城徐勇烈故居。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
“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有“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
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尝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孤鹤:苏轼《后赤壁赋》中有“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句。见前注。
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造语极有气势,堪可壮厅堂之气象。对仗工整,意境高远。见《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
248、东坡读书楼 前 人
江上此高台,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简注]
东坡读书楼:在四川乐山凌云寺。
江上此高台:江,这里指流经凌云山的三江。岷江由此向南流经凌云山,大渡河与青衣江由西向东流经凌云山。三江合为一流,浩荡东下。读书楼建于凌云山顶,故有“江上此高台”一句。
坡颖:指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苏辙自号“颖滨老人”。他二人都曾在此读书。
而还:以来。
嘉峨:嘉,指嘉陵江,峨,指峨眉山。此泛指蜀中山水。亦含有他在四川学政任上对学子激励而有成之意。《清史稿?何绍基传》载:四川“士心翕感,文教蔚兴。”
“扁舟”句:现在凌云寺的岩壁上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的题字。东坡诗亦有“载酒时作凌云游”句。此句中的“我”指作者自己,何于咸丰五年(1855)到凌云山游历,后离嘉州去峨眉山,同年秋何氏又重返凌云山,并作了这副对联。
联语发怀古之幽思,抒纪游之慨叹,自然地生发出自苏氏兄弟以来“读书人几个”的疑问,转而暗示从自己掌四川学政后,蔚兴文教,奖掖各州县后进,取得“嘉峨并秀”的业绩。婉曲有致,于仰慕苏氏兄弟苦读成才之中,亦见自负之意。见《古今名人联话》
249、柳侯祠 杨季鸾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简注]
柳侯祠:在广西柳州。是纪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祠堂。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病死在柳州。唐长庆六年(821)始建祠,宋徽宗时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后,祠庙改为柳侯祠。
杨季鸾(1799--?),字子卿,一作紫卿。清湖南宁远人。咸丰初,举孝廉方正。官翰林院待诏。有《春醒阁诗钞》。
才与福:才,指政治才能、文学才华等方面才干。福,指生活福份。
难兼:难以同时得到。意谓柳宗元虽有才干,却仕途坎坷。
贾傅:即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先后被贬为长沙王、梁怀王的太傅。后人称之为贾长沙或贾太傅。
文字:指文章。潮儋(dān):即潮州和儋州。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宋哲宗时,新党再度上台,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再贬至儋州(今海南岛)。
同万里:形容贾谊、韩愈和苏轼政治命运相同,都被贬到万里以外为官。万里,是夸张说法。
“地因”句:意谓大凡一地都是因有影响的人物驻足过,才为人所重视。
河东:柳宗元的出生地,指代柳宗元。
江山永柳:江山,指地方,永柳,即湖南永州和广西柳州。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斗争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重被起用,改任柳州刺史。
各千秋:泛指很长时间。这里是说,柳宗元在永州写的《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文和在柳州任上赎回被典质的贫苦人的子女等好事,永远被人们所传诵。河东、永州和柳州也因柳宗元的文章道德而名垂千秋。
联语述史评论人物,客观公正。“才与福难兼”一语,抒写人生感慨;“地因人始重”一语,反映历史的真实。见《中国对联集成?广西柳州卷》
250、榕阴山馆 白让卿
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简注]榕阴山馆:在福建福州南台山。
白让卿,字季生,清顺天(今北京通县)人。官道员。
榕:常绿树。产于热带地方,树形高大,其阴极广。
山馆:即山中别墅。这是一副集句联。
上联前两句见范仲淹《岳阳楼记》,后两句见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前两句见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后两句见苏轼的《放鹤亭记》。此集名家句进行再创作,尤见遣句的工巧,是对联创作的一种方式。
联语清新自然,淡雅风致,好似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画中山水秀美,人物风致,诗情亦很浓郁。见《中华对联大典》
251、晴川阁 裘 恕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简注]
晴川阁:见前注。
裘恕,字行恕,号可亭,清江西新建人。道光间县学庠生。
“隔岸”句:指站在晴川阁上可眺望对岸的黄鹤楼。仙踪,仙人的足迹,见“黄鹤楼”注。
黄鹤、白云:见前注。
“看树外”两句:化自崔颢《黄鹤楼》诗句,见前引。
杰阁:指晴川阁。
上联写大江是否留住了黄鹤楼的美丽传说;下联写杰阁已收来晴川的美丽风光。武汉三镇的胜状奇观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联语情景交融,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堪称佳构。
252、杜甫草堂 顾复初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简注]
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顾复初,字乐馀,一字幼耕,又字子远,号道穆,别号曼罗山人,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拔贡生。官光禄寺署正。年90馀卒。有《乐馀静廉斋集》。
“异代”二句:化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龙蜷虎卧:意即龙盘虎踞。蜷,盘曲状。卧,俯伏状。在此形容祖国江山钟灵毓秀,产生一代代著名诗人。作者借赵翼诗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流寓:离家寄寓他乡为流寓。据《唐才子传》载:杜甫从陕西、甘肃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月白风清:见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联语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用问答的口气,既赞美杜子美的诗歌创作成就,又发出“先生亦流寓”的感慨,但毕竟有草堂留给后人千秋凭吊,隐含自愧之感,令人品味无穷。见《历代楹联选注》
253、崇丽阁 前 人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余怀浩渺,喜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简注]
崇丽阁:在四川成都望江公园内,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有“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句,故名崇丽阁。
引袖:举袖。
拂寒星:擦拭星星,使更明亮,夸张写法。
拂,掸去,擦拭。
苍茫:旷远无边。
四壁云山:周围群山云雾环绕,如同墙壁。
青来剑外:有青色来自剑门关外的感觉。
“停琴”句:谢朓《移病还园示亲属》诗:“停琴伫凉月,天烛听归鸿。”伫,长时间地站立。
浩渺:水流。无边无尽的状态。在此用于形容心情。
绿到江南:化自王安石《船泊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形容锦江的春色。
联语构思立意奇特,浑然一体。用“拂寒星”、“伫凉月”写月夜登楼的感受。绘出眼前山水壮阔深邃的景象。一“看”一“喜”,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思尽在此骈骊的联意中。见《中华对联大典》
254、安庆大观亭 李振钧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简注]
安庆大观亭:见前注。
李振钧,字秉亭,号仲衡,海初,别号燕生,清安徽太湖人。道光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有《味灯听叶庐诗草》。
赤壁:此指黄州东坡赤壁。
泛舟:苏轼《赤壁赋》中有“与客泛舟赤壁之下”句。此指作者乘船由湖北东下至安庆。
大江流日夜:见南朝诗人谢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句。
青莲:即李白,号青莲居士。
“举杯”句:李白《月下独酌》诗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
联语借苏轼泛舟赤壁和李白独酌的韵事,怀古寄意。虽有“无此乐”之寂寞感,但表露出乐在其中之心情。见《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
255、贺侯理庭公子新婚 严保庸
雀屏妙选今公子;
鸿案清芬古大家。
[简注]
侯理庭:生平不详。严保庸,字伯常,号问樵,清江苏丹徒人。道光进士。入翰林,任知县。后作传奇《红楼新曲》、《奇花鉴》等。风行都下。
雀屏:比喻选择女婿。隋末窦毅为其女择婿,于屏上画二孔雀,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李渊(唐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将女许与李渊。
妙选:中选的出色公子。
鸿案:东汉梁鸿,家贫好学,有节操。娶孟光为妻,尝至吴,为人舂米。每归,光为供食,举案齐眉。后用为夫妻和好相敬之词。
清芬:喻德行高操。
大家:同“大姑”。家,读作姑,对妇女的敬称。
上联赞美新郎中选,下联赞美新娘贤淑。联语化用典故,自然贴切,俗中有雅。见《中华对联大典》
256、陶然亭 蔡锦泉
客醉共陶然,四面凉风吹酒醒;
人生行乐耳,百年几日得身闲。
[简注]
陶然亭:见前注。
蔡锦泉(?--1849),字文渊,号春帆,清广东顺德人。道光进士。官至湖南学政。有《听桐山馆集》。
联语扣“陶然”意,绘景写情,抒“人生行乐”之慨,得一日闲暇之喜。形象生动,感情真切,大有醉亦陶然,醒也陶然,乐也陶然,闲也陶然之意。见《历代楹联选注》
257、挹秀亭 许祥光
庭前草色,槛外山光,须知我辈能豪,不在雕梁画栋;
墙及半肩,窗开四面,愿与吾民相见,常如白日青天。
[简注]
挹秀亭:在广西桂林。
许祥光,字宾衢,号冰渠,清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
雕梁画栋:借指装饰秀美富丽堂皇的房屋。
白日青天:即青天白日,指晴朗的天。喻清明。
上联意谓“我辈能豪”在于山水之乐趣,不在于富丽堂皇的骄逸;下联意谓无高墙阻隔,又四面开窗,眼前是一派晴朗的天。联语切“挹秀”二字,由景入题,生发议论,主旨鲜明,表达了作者积极的乐观情绪和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258、鸥波小榭 赵继元
不霁何虹?有雁齿双桥,青舫绿波相掩映;
在眉为黛,指螺鬟一角,霏云卷雨总空濛。
[简注]
鸥波小榭:在江苏南京秦淮河。
赵继元,字梓芬,号养斋,清安徽太湖人。咸丰举人,二甲翰林。
不霁何虹:不是雨后现晴哪来彩虹。见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雁齿:如雁行有序。形容拱桥栏杆形状。
青舫:青色的画舫。
黛:画眉的墨,黛画之眉称黛眉。
螺鬟:如螺壳状的发鬟。
霏:飞散。
空濛:形容烟岚,雨雾呈现的混蒙迷茫之状。
此联着意描写秦淮河的景物和风情,比喻形象生动。虹桥、画舫、绿波画意成趣,黛眉、螺鬟、云雨诗意朦胧。联语格调清幽,语词明秀,风雅可诵。见《中华对联大典》
259、望湖亭 贺寿慈
欲上危亭,但到半途须努力;
久居平地,那知高处不胜寒。
[简注]
望湖亭:在江西永修吴城镇鄱阳湖岸畔。远眺匡庐,近俯彭蠡。
贺寿慈(1810—1891),字云甫,号芗垞,晚号楚天渔叟,清湖北蒲圻人。道光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危亭:高亭。
高处不胜寒:语见苏轼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慌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胜(shēng):力能担任,经得起。
此联意谓登高不能半途而废,务须继续努力,在平地居久了,一旦到了高处,就有经不起寒冷之感。联语简明而意深,平淡中含浅显的道理,有普遍的教育意义。见《中华对联大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联300幅(三)
【请您欣赏】清联300幅一 02
怪体诗的读法
中国十大长联欣赏(珍藏版)
《清联三百副》241---260
清联300副赏析(260—309)全部完·内含链接:(1—25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