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鬼谷子《中经》正解

  【总论】

  中经是什么呢?

  庄子的学问有分内篇,外篇,杂篇,韩非子也有内外之分。而鬼谷子呢?也可以分内外,从捭阖却乱十四篇可为外经,而本经则为内经。中经这个名子,它就是处内外之间。

  本经阴符有七术,主要是集中讨论计谋的问题。而中经集中讨论的问题是:

  是人处在一个时世变异时,如何去振穷趋急,如何制人而不制于人,如何转危为安、如何去救亡使存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和本经一样,有七术。

  整个篇章其实是由八个部分组成:

  首先说的呀,是做为士的责任,士要做什么呢?

  第一,他们要承担救拘执、能言、施德等责任。

  第二,还要学会自保,学会制人而不制于人。

  而要完成这些责任,则需要掌握七术。也就是如何去见形为容、闻声知音、解仇斗隙、缀去、却语、摄心、守义等七术。

  快手:鬼谷之名。

  【原文】

  中經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物執窮者,不忘恩也。

  【快手:鬼谷之名】

  事有急,人有难,所谓中经之主题,就是把陷入困境急难的人,解救于危难之中,则被你救过的人,最终必然对你的恩情铭记在心,不会忘记当初相救之恩。

  而能救人的人,都是精通鬼谷法则的能言善辩之士,厚德高才之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了匡天下之志,也才有此本事完成这样的目的。

  自古以来,那些能够给养老辈,慈爱幼小,解人急难之人。一般都会有很好的名声。

  在危难之中出手救人,一般性被救之人都会全力相报。这就是中国传统之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老传统。当然这一句话的前提条件是,你所救的人之中,有那些厚德才高之人,这些人必定会相报。

  我们回头看这中经第一句话,说出了鬼谷子对其门下弟子提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那就是原文之中的振穷趋急。

  【原文】

  能言者,儔chóu善博惠。

  【快手:鬼谷之名】

  能言之士,能够解纷救难,所做所为都是一个“善”为标准法则,以善类为类,博行恩惠施之于天下之人。

  【原文】

  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執者,養使小人。

  【快手:鬼谷之名】

  施德于天下之人,他们能够做到劳心苦思,能够悉心见情,勤奋学习,内以修身,外以成事,故而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手,所做作为都不失大道之理,而必定会有所做为。

  有在危难之中,如果合于道理,就要营救他人,豢养众人。则被救之人和被豢养之人,因为感恩戴德,就会甘愿供驱使。

  说白一点就像战国四公子,他们手下众多门客,有的即使是鸡鸣狗盗之辈,但这些人都会在最特殊的时期产生作用。这便是符合中经法则的事例。

  【原文】

  蓋士當世異時,或當因免闐tián坑,或當伐害能言,或當破德為雄,或當抑拘成罪,或當戚戚自善,或當敗敗自立。

  【快手:鬼谷之名】

  在乱世之中,一些士人生不逢时,经历困境,在乱世里侥幸免遭兵乱,所谓的“阗坑”是指的兵难;

  有的人,变成善于加害妒忌他人的人,也就是在乱世之中变成小人;那些能言有德之人多被这样的人加害而陷入绝境之中。

  有的人,弃德而后立,成这一方之雄霸主;

  有的被抑拘成为罪人;

  有的贤者恪kè守善道,即使世道再也没有纲纪,他们不忘初心,守死善道。

  有的人,则是危机频繁,失败半生,但是君子穷而必通,曾经虽然遭受无数的失败,最终却能够自强自立。

  鬼谷子在这一段话之中,描述出了士在乱世之中的六种处境。然而人生无常,何止是六种,鬼谷子只是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罢了……

  好,我们看下而一句话。

  【原文】

  故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

  【快手:鬼谷之名】

  中经之道,贵在心中有术,制人而不制于人。控制他人者可以掌握主动权,而一旦被他人控制,自己的命运就会受到他人的制约与摆布。

  故有原文之中:“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

  那么要如何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呢?请看下文:

  【原文】

  是以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鬥隙,綴去卻語,攝心守義。

  【快手:鬼谷之名】

  “中经”之道,这是为了实现前文提到的,要完成责任和义务,要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就必须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第一,见形为容;第二,象体为貌;第三,闻声和音;第四,解仇斗郄;第五,缀去却语;;第六,摄心;第七,守义。”

  这七个原则是鬼谷子交给我们的七个术法。

  好,我们继续探讨下文。

  【原文】

  本經記事者,紀道數,其變要在持樞、中經。

  【快手:鬼谷之名】

  鬼谷子是说:《本经阴符七术》中记载的是一些基本理论,然而真正权变的要理,都在《持枢》、《中经》两篇之中。

  按照这个说法,我们想象得到:《持枢》、《中经》两篇的重要意义所在。

  可惜的是《持枢》已经是残了,还好中经有下文,我们继续看鬼谷子先生怎么说。

  【原文】

  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者,謂爻為之生也。

  【快手:鬼谷之名】

  我们看到这里出现了一个爻字,爻本是周易之中组成卦的符号,可以证明鬼谷子也当是一个研究周易的绝世高手。

  周易里的爻有爻位,也就爻数,用爻的位置来表明事物这位置关系,爻也有爻相,就是阴爻和阳爻分别象征的事物。

  见形为容,说的无非就是爻位,象体为貌,说的无非就是爻象。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鬼谷子用周易的爻来给我们做了一个好的比喻,我们通过爻位与爻象的道理,可以从表面推究事物的内在实质。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外形,可以推测他的容貌,就像用爻来预知未来一样。

  【原文】

  可以影響形容,象貌而得之也。

  【快手:鬼谷之名】

  因为一个人没有恪守道德的人,可以直接影响自身的形容相貌。

  我们可以轻易从他的外貌肢体语言等,知道他的为人处事,以及心理活动。

  【原文】

  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詩書,行不僻淫,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貌莊色溫,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隱情塞郄xì而去(改为待)之。

  【快手:鬼谷之名】

  而那些恪kè守道德的之人,他们眼睛不看非礼的东西,耳朵不听邪恶之言,口中谈论的都是诗书正理之类,没有乖僻混乱行为。

  他们能够真正做到以道为外貌,以德为容颜,相貌端庄、气质温雅。

  对于这样的人,不能光从外貌就能识别他们的。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按照我们现在所能掌握的原文去理解:

  遇到这样的有守之人,就要隐匿塞隙而去,这样的解说是不对的,严重违反了鬼谷子的法则。

  而有的解释则是说,这样的人都是隐姓埋名回避人世。这样的解释于语法结构上来说解释不通,毫无逻辑。那么到底要如何来去分析呢?

  我们回过头去看鬼谷子谋篇记载:“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这谋篇之中记载的事情刚好与这里相对应。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与之不断的拉近距离,知道他的真相。

  所以说我们应该相信一句话,叫作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鬼谷子的文章是千古传承,在这过程之中,如果有人刻意把文字改了一下,让后人误解,这是很可怕的,所以应该把文章之中的“去”字改成“待”字。待什么呢?才能合乎鬼谷之道。

  因为这样深藏不露的人不是大善人就是大恶人,如果是大善之人,我们要拉拢他一起帮忙振穷趋急,为天下谋福利,如果是大恶人,那么鬼谷子手中的中正之剑,就派上了用场。

  如果这样的人我们不去等待,姜子牙就没有机会跟着周文王,也就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之中的“三顾茅庐”,而曹操也不会把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绑上车,刘邦的夫人吕后也不会听张良之计请来商山四皓了。

  好!我们继续分解下一段原文:

  【原文】

  聞聲和音,謂聲氣不同,則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為四聲主者,其唯宮乎!

  【快手:鬼谷之名】

  在古代,宫商角微羽合称为五声,分别分配为五行。水为羽声,火为微声,木为角声,金为商,土为宫声。原文之中的商角不二合,指的是商金,角木为金克木,所以不不和,徵羽不相配,徵火,羽水,水火不相配。

  “闻声和音”,指的是听到声音是否与之相合。如果说人与人意气不相投,相互之间也就不会接受。就如同在五音中,商与角不相和,徵与羽不相配一样。

  能成为四声之主,为宫声,因为在五行之中为土,土在五行之中央位置以制和四方,正是因为如此,五音以宫声为主。

  【原文】

  故音不和,則不悲不是,以聲散傷醜害者,言必逆於耳也。

  【快手:鬼谷之名】

  声音不和谐,就没有感人的韵律,散、伤、丑、害都是不和之音,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不和,也就像五间不和一样,都是非常难听非常逆耳的。

  那么五音之中的散、伤、丑、害都是不和之音,分别代表什么语言呢?

  散,指的是言谈时心志不专,心神的散乱,导致了言语的散乱。

  伤,指的是以言语伤人之心。

  丑,指的是言辞不雅观。

  害,指的是言辞之中暗藏祸害。

  这几种言甜便是所谓的不和之间。

  好!我们继续下而一句原文的解析:

  【原文】

  雖有美行盛譽,不可比目合翼相須也。此乃氣不合,音不調者也。

  【快手:鬼谷之名】

  如果是声音不和,言辞不和,即便你有美好的言行,高尚的声誉,便你说的话却不能投机,不能做到像比目鱼或者比翼鸟那样互相吸引又互相和谐。

  根本原因也是因为气质不和,言辞不和,音不调协所致。

  所要要闻声何音,就要像土五行一样,居住中央,化制四方,才能做到两相求应,故而相生相应,同声也相应,相生相求,同声也相求……

  好了!我们继续解析下一句原文:

  【原文】

  解仇鬥隙,謂解羸微之仇。鬥郄者,鬥強也。

  【快手:鬼谷之名】

  这里的“仇”,指的是同伴。这里的“郄”,指的是强大。

  所谓“解仇斗郄xì”,“解仇”是调解弱小者之间的矛盾;“斗郄”则是联合弱小,抵抗强者。

  那么我们要如何具体的实施“解仇斗郄xì”呢,请看下面原文。

  【原文】

  強隙既鬥,稱勝者高其功、盛其勢;

  【快手:鬼谷之名】

  强者一旦得胜,我们就可以称赞胜者,夸大他的功业,虚张其声势。

  【原文】

  弱者衰其負、傷其卑、污其名、耻其宗。

  【快手:鬼谷之名】

  而失败的一方,则因力弱兵败,悲伤自己的弱小,认为失败玷污了自己声名,感觉有侮于祖先而痛心疾首。

  【原文】

  故勝者,鬥其功勢,苟進而不知退。弱者聞哀其負,見其傷,則強大力倍,死而是也。

  【快手:鬼谷之名】

  所以,得胜的强者,一听到人们称赞他的威势,就会轻敌而贸然进攻,只知进而不知退,必然易经乾卦上九爻的亢龙之悔。

  而作为失败的弱者,听到我同情他的不幸时,反而会努力支撑局面,以一当十,拼死抵抗。

  这无非就是“背水一战”的原理。因为无路可退,所以只能拼命的努力。

  【原文】

  郄無極大,禦無強大,則皆可脅而并。

  【快手:鬼谷之名】

  敌人虽然强大,我方的防御也对应的强大。

  侍强好斗看似强大,但对方的贸然进攻已经注定了有弱点,正是中了我方的策略,我们可以先以强大的防御而可立于不败之地,伺机抓着对方的弱点,让他们服从,最终可以吞并其国家。

  【原文】

  綴去者,謂綴己之繫言,使有餘思也。

  【快手:鬼谷之名】

  所谓“缀去”之术,是对于即将离开我们的人,要不断的称赞他,使得对方心里时刻不忘记自己。

  【原文】

  故接貞信者,稱其行、厲其志,言可為可復,會之期喜。

  欲令去後有思,故接貞信人之稱其行之盛美,厲其志令不怠,謂此美行,必可常為,必可報復,會通其人,必令至於喜悅者也。

  【快手:鬼谷之名】

  所以遇到忠于信守的人,一定要赞许他的德行,鼓舞他的志气。言语中表达希望他能够再次回来,以及未来某一天再度重相逢的喜悦之情。

  【原文】

  以他人之庶,引驗以結往,明疑疑而去之。

  【快手:鬼谷之名】

  以旁人心中希望和揣测,从侧面去引导将要离开的朋友,打开心扉打开言辞,必定可以让他开心愉快,以让他能够回想起往昔我们真诚的相待,希望他能够明白我们的用心。

  即便他款款而去,也因为知道我们的用心至诚,十分留恋于我们。

  【原文】

  卻語者,察伺短也。

  【快手:鬼谷之名】

  所谓“却语”,其中的“却”字,是缝隙的意思。《权篇》中有记载:却论者,钓几也。

  其实权篇中的却论就是却语,所谓的却论之术,就是要善于发现别人言语之中的缺陷漏洞,从而利用抵戏篇的道理来处理漏洞。

  【原文】

  故言多而必有數短之處,識其短驗之。

  【快手:鬼谷之名】

  俗话说得好,言多而必失,话越多越哆嗦,言语之中的失误之处越多。

  在这种情况,要找到它的失误处,并用实际的事情加以验证。

  好!继续下面一句原文。

  【原文】

  動以忌諱,示以時禁。

  【快手:鬼谷之名】

  既然已经揭示了对方的短处,我们要对它的短处加以讨论,这些短处是触犯了忌讳和时政。

  【原文】

  其人恐畏,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語蓋藏而卻之。

  【快手:鬼谷之名】

  通过上面的做法,对方必定内心开始紧张而害怕。从而会有求助依赖之心,因为遇到这种问题他需要找人帮忙,而我们却是刚刚好给他指出问题所在。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顺势捭阖篇捭而纳之的方法,与他交结捆绑他,从而让他安心下来。

  对刚刚说过的话,今后也不再说了,对方因此肯定会感恩你。

  【原文】

  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之人。

  【快手:鬼谷之名】

  己所不能,指的是自己的无能之处。多方之人,指的是那些方法比较多思路开阔有见识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还要告诫对方:不要把自己的无能之处,展示在那些有见识的人面前。

  为什么呢?因为无能之处就是你的缺陷与漏洞,当你轻易展示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多方之人,必然会抓着你的漏洞,进一步就可以制约你。

  好!却语之术,到此为止,我们继续探讨中经下一术“摄心”之术。

  【原文】

  攝心者,謂逢好學伎術者,則為之稱遠。

  【快手:鬼谷之名】

  “摄心”之术,指的就是摄取人心,收服他人之心。

  遇到那些好学技术道术的人,应该主动为他扩大影响,让他声名远播。原文之中的“為之稱遠”就是使之声名远播的意思。

  【原文】

  方驗之道,驚以奇怪,人繫其心於己。

  【快手:鬼谷之名】

  然后以道德验证他的本领,让远近的人都惊叹他的奇才异能,都尊敬他。如此则此人将会与我们心连心。

  【原文】

  效之於人,驗去,亂其前,吾歸誠於己。

  【快手:鬼谷之名】

  他既然归附于我们,但却又去为别人效力的人,要将之与历史上的贤才相对照,让他思考其目前的所做所为,并对他说道:

  我的心里一直都相信你。从来没有改变过。

  这要去做的话,则贤人之心,都可以得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贤者,他们不是喜欢听好听的话。而是喜欢跟随那些聪明而又即将大有可为的人。

  这个道理在“忤合篇”有记载: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也就是说做为贤者不会轻易与人相合,要合的人必定是高明之的,所以当你向他展示你的高明之处的时候,他便有可能与你相合。

  【原文】

  遭淫色酒者,為之術,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

  【快手:鬼谷之名】

  遇到沉于酒色的人,就要用音乐触动他们的内心,从而勾起他们内心之中潜藏起来的初心与上进之心。

  并给他们讲明道理,酒色过度会致人于死地,寿命将会越来越短。从而让他清醒现在糊涂的日子,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原文】

  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之命,使有後會。

  【快手:鬼谷之名】

  我们还要让他体会其生平没有体会到的东西,见其生平所没有见到过的事。

  以美好的事务来让他享受一番,让他最终认识到在未来的生命历程之中,本有很多美好的生活值得去体验,何必痴迷于酒色,人生本来就有太多重大的使命值得去努力,做到这一步,痴迷酒色之人,有朝一日清醒,则必定会来投靠我们。

  鬼谷子在这里提出用音乐感动人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沉思的,因为有很多人,你用言语没有办法打动他,但是当你知道他喜欢什么音乐之后,开起个伴奏再给他说话,效果就不一样了。

  因为人的心中都有一根音乐之弦,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风波坎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那么当你想找他谈话的时候,就放起他喜欢听的那首歌。

  朋友们,这个计策这几天只要是大家有空就去找个人来做实验吧。很好用的,因为我用过。

  好!继续中经之下一计。

  【原文】

  守義者,謂守以人義,探心在內以合也。

  【快手:鬼谷之名】

  “守义”之术,义这一个字,不是仁义,而是适宜。守义,指的是人生在世,要谨守中正合宜的方法。

  比如与人相合,都是先探察其内心,跟随他的想法与欲望而可以与之相合。

  正如摩篇记载:

  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

  就是此理,好,我们继续下文:

  【原文】

  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制內,事有繫由而隨也。

  【快手:鬼谷之名】

  我们既然可以探知一个人的内心,得知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意图,从外到内牵系对方的心,遇到事情的时候,对方必然会跟随着我们。

  【原文】

  故小人比人,則左道而用之,至能敗家奪國。

  小心以探心之術,來比於君子,必以左道用權。凡事非公正者,皆曰小人,反道亂常,害賢伐善,所用者左,所違者公,百慶昏亡,萬機曠紊,家破國奪,不亦宜乎!

  【快手:鬼谷之名】

  小人比人,这里的“比”是“合”的意思,指的是小人使用探心之术,左道用权。

  所谓的“左道”,就是不正之道,非公非正。

  他们与恶人相亲,反道乱常,陷害忠良,有违公道,有违鬼谷道一的法则。也违反鬼谷子持枢篇“天枢”法则,这样的做法不适宜的。

  喜欢用旁门左道之人,最终往往会导致国破家亡。

  【原文】

  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道謂中經之道也。

  【快手:鬼谷之名】

  如果没有圣贤之智慧,就没有中正之义来守家,没有中经之道来守国。

  圣贤是特别重视“中经之道”的微妙的。因为“中经之道”确实可以使国家转危为安,救亡使存的。

  朋友们!中经之道到此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纵横家语录
鬼谷子说服艺术
战国第一人鬼谷子
图文详解鬼谷子七十二术
鬼谷子处世绝学:纵横术中的五大智慧,学做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鬼谷子七十二术 原文及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