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发现、安抚孩子的恐惧和担忧?(深度)

在第一时间,照顾孩子的安全感

精神不受威胁,是每个孩子在成长时应受的保护

无论是忆及自己的童年成长、成为母亲照顾两个女儿的阶段,或现在每个月与他人的孩子相处时,我总是花最多时间在处理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安全」问题。在我的认知中,安全是人生快乐的基础。

记得之前看到老师描写的以下这段文字时,心中升起了好多有关孩子「安全感」的问题,希望能接绩您父亲当时的思考继续来讨论——

小时候,我家学区属于东门国小,可以走路上学,但是在上学第一天,我就被老师打,父亲立刻把我转到女师附小,甘愿每天骑脚踏车送我去上学,因为他担心我会害怕老师而恐惧学习。现在很多家长未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孩子对老师或上学的恐惧,而造成后来的学习障碍,是件很可惜的事。


身体不受侵犯与精神不受威胁,是每个孩子在成长时应受的保护。我认为身体的安全因为比较具体,而相对容易照顾;但要经营出一个让孩子在心情上感受得到的安全并投以信任的生活氛围,成人则必须维持高度的敏感。其中,「觉察问题」与「判断影响」已经不容易,更何况要与您的父亲一样,在最重要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不要随便取笑孩子,更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断定玩笑的意义

您在文字里提及,「现在很多家长未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孩子对老师或上学的恐惧」,「第一时间」所代表的关怀意义与有效性,最值得重视。有位家长来找我,说自己的孩子很「经不起玩笑」,别人无心的话,在他听来却十分严重。我问她何以断定孩子在学校所受的委屈只是同学「无心」的取笑?这位妈妈说,有时家人的玩笑也会惹恼这个孩子。我建议她不要随便取笑孩子,更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断定玩笑的意义,每个人的敏感之处都不一样,试着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

我记得自己童年时也会对一些玩笑难以接受、或是对他人的嘲笑至今还耿耿于陵,但成为大人后,我还是在面对孩子时犯了几次类似的错。当我看到自己因为轻忽而造成的反应之后,便更懂得尊重孩子感受的意义。


今年暑假过后,我曾对一个孩子说:「这几个月你长高好多喔!」那孩子突然提高嗓门,激动地迭声喊叫:「我知道我很矮!我知道我很矮!」她这么激动吓了我一大跳,但后来仔细想了想,我能理解她有这么过度的反应,或许是因为身型太娇小而有的压力。在外表美充满制式标准的环境中,多数孩子都饱受外表的讨论,即使我的话中没有任何恶意,但对她仍然是烦人的干扰。有个五年级的小朋友就曾因身高较矮而骗我说她是三年级,回家后觉得很不安,写信跟我坦白,说自己是因为受了同学取笑而自卑。对我们来说不可能有的问题,却经常是孩子的严重困扰。

另有一次,我带一年级的小朋友做面包,有个孩子看到面团时,调皮地握拳作势要打扁那个面团,可爱的样子刚好被拍到,我看了大笑,就把这张照片选人课堂的卫作记录播放文件。下一个月上课时,孩子们看到自己认真工作的模样,个个都显得很高兴,但这张被我视为可爱的照片一出现,那位小朋友却惊讶得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她脸上久久不去的尴尬,使我非常惭愧。我因为不够谨慎,错误地处理了「可爱」的意义,没有以孩子的感受来设想。

孩子害怕的根源,要及时了解才能有效处理

那位担心自己孩子太敏感的母亲在一个星期后又来找我,她说孩子晚上总睡不好,经常做恶梦,她不知道应该狠下心来「训练」这个一向比较胆小的小男生,或应该陪他、让他好好睡一觉。

我跟妈妈说,他现在才小学二年级,有很多事自己还处理不来,先了解他的难处,再慢慢教导。儿童因为表达能力还不够,常常不能详细而有条理地说明他们的需要和担心,所以,我们得主动以观察来表达体谅。一个人常做恶梦,代表有恐惧与担心,如果只对他吶喊「要勇敢一点」,或逼他自己睡以训练胆量,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成人不能让孩子觉得无助,如果是我,我会愿意陪他一下,先解决他的睡眠质量问题,再同时去寻找孩子害怕的根源。我跟她讲了一个例子,我的大女儿上六年级时,有一阵子很怕去洗澡,当我第一次看到她进浴室洗澡的速度完全不对劲,便立刻去了解其中的原因。原来,他们的课堂上正在读阿嘉莎·克莉丝蒂( Agatha Christie )的推理小说,而当时家里的浴室是使用故事中提到的浴帘,这让她怕得要命,但又不敢说。当我主动跟她讨论后,虽然问题一时并未解决,却帮助她把既害怕小说情节、又怕洗澡敷衍了事受责备的威胁解除了一半。隔天我也去学校找老师,与老师讨论孩子害怕的事,老师很快安排帮她换了指定读本,问题在最短的时问就得到处理。

成人不能让孩子觉得无助,要与他们一起面对恐惧

对于这个小男孩的害怕,父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又过了将近一个月,孩子在学校被另一个同学挥了一掌,回家却没有告诉父母,而是由在场的导师打电话询问,妈妈才知道。奇怪的是,亲师两方当时也未做任何处理。事隔几天,打人的孩子的父母却告到学校来了,因为他们在孩子的书包中找到一封诅咒信,信是被打的这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合写的,信中说:「……你再来打啊!再来啊!……星期四你就会死……」


事情发展至此,所有成人的惊骇全都转移到「你就会死」的诅咒之上。写信这一方的家长讶异、难过于自己的孩子何以做出这样的事,另一方家长则暴怒自己的孩子怎能被诅咒。全班父母虽几度会议,但得到的结论也只是:「父母都太忙,疏于管教这个孩子,所以他习惯打人。」不过因为他的父母很难缠,连学校都头痛了,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我觉得这些事全是有迹可寻的,从恶梦、被打不说,到写诅咒信,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孩子面对自己无力控制的问题时所承受的精神威胁,也看到他们并不信任成人会与他们一起面对恐惧,所以采用了被我们视为幼稚的方式来解决。当我听到「你再来打我啊!」,」这种无奈的挑衅时,非常舍不得,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在情感上的孤立无助!

我想请洪兰老师以这个实例,谈谈「第一时间」处理教养问题的重要。看见孩子被打的老师、与接到电话的父母,是否在第一时间都错失了各自该做的事?

安全感是成长必要的条件,也是快乐的基础给Bubu的回应

安全感是孩子成长必要的条件,也是快乐的基础。我父亲常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心不安时,山珍海味如同嚼蜡。」他要我们「晚食以当肉:妥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归真反璞,终身不辱」。所以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太太松下梅之在《神的妻子》 (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所以他太太被称为「神的妻子」)一书中说道:「所谓辛苦是指内心的煎熬。没有东西、没有钱并不痛苦,是难关,只要有希望就不觉得辛苦,心的平静是幸福的根源。」这种平静来自安全感,也就是小罗斯福所谓的「免于恐惧的自由」。

研究发现,孩子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情绪,假如他表达情绪的后果是挨打被罚,这股情绪就会被压抑下去,往后再以别的方式爆发出来,例如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很多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勒索了、挨打了,回家不敢讲,因为他过去的经验是告诉妈妈:「老师打我。」大人就会说:「老师为什么打你不打别人?一定是你不好。」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再打一顿,从此以后,孩子不论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都不会回家讲。这种缺乏安全戚,觉得没有人在乎他、关心他的孩子,以后很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那些受了委屈没有人出来安慰他、自己又没有能力报复的孩子,会用诅咒的方式从口头得到满足。家长有守护自己孩子的责任,这不是说要替他出气,而是要坐下来听他讲出原委,把对错分析给他听,并教他下次应对的方法。

开玩笑和幽默不同,可能造成创伤与霸凌

我自己不开别人玩笑,也不喜欢别人开我玩笑,因为玩笑如果开不好,会变成刻薄、讥笑、讽刺,人又何必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呢?除非是很熟的朋友,你并不知道别人心中有什么创伤,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在成长的过程中部有一些不能面对或承受不起的创伤,「人怕伤心,树怕伤皮。」很多人搞不清开玩笑的底线,与其伤人不如不开玩笑;人可以嘲笑自己,但不能嘲笑别人。至于恶意的玩笑,像是捉弄,其实已经超越了玩笑的界限,国中生喜欢玩的「阿鲁巴」更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它的后遗性有时会毁了孩子一生跋,而且是残忍的霸凌。

开玩笑和幽默不同。开玩笑是捉弄,而且通常是捉弄别人;幽默则是四两拨干斤,化解尴尬或危机,对象通常是自己。美国里根总统被刺,要被送进手术房前,对他的太太南希说:「亲爱的,我忘记蹲下来了。」 (I forgot to duck)对替他开刀的医生说:「我希望你们两位都是共和党员。」这是幽默,而且在中弹之后还能说出这种话来,这是勇气。但是嘲笑别人「长得很爱国」、「三好加一好」 (四好,谐音是「死好」),那不是幽默。很不幸的是,很多人分不出这个差别,以为引别人发笑就是幽默,却没有考虑到对方听了之后的感觉,这是刻薄、没有口德。

我小时候台湾物资缺乏,很少有机会穿新衣,接收别人的衣服难免会不合身,常常会被取笑。我母亲就告诉我,衣服是保暖用的,只要干净没破,都是好衣服;父亲则说嘴长在别人脸上,你无法叫他不要说,但你可以不要听,当你不理他时,他一个人戏就唱不下去了。我爸教我在心里唱黄自的《热血》,因为那首歌很亢奋,唱的时候你会微笑、精神振作;当你微笑着面对嘲笑你的人,他一定无计可施,只好走开。他没有达到羞辱你、使你生气的目的,他就输了。

父亲教我的方法果然好用,你不生气、不理他,他自讨没趣,下次就不会来捉弄你了;你越激烈反应,他兴致越高。所以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父母要聆听,用你的智慧和经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要让雪球越滚越大,免得日后无法收拾。

孩子之间的霸凌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

对于孩子在学校遭受霸凌,父母亲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教孩子如何处理,不能放任他受苦、叫他忍受,因为这会使孩子恐惧上学,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干丈。(有个孩子告诉我,他上课时最怕后面的人敲他的背,因为那会送来勒索的纸条,上面写着:「昨天跟你说的三百元准备好了吗?下课厕所见。」)若是孩子没来由地成绩下降,老师家长一定要细问,而且不能用法官办案的口气质问他,要态度和蔼,当孩子不害怕会挨打、放下心来,才会原原本本地告诉你。

我在做犯罪实验时,接触到很多少年犯,问起来很多都是先被别人欺负,但老师、父母没有出来为他伸张正义,他因为不敢去惹比他大的,就把怒气发泄在弱小无助者或猫狗等动物身上,这种孩子是可恨又可怜。。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的重要性是,在那个当下孩子是无助的,你若能蹲下来从他的角度看事情,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且为他分析这个行为的后果,他会听进去;最主要是「有人关心我」的这种感觉会减少他受委屈的痛苦,并且对你感激一辈子。

看到孩子被打的老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孩子;接到电话的父母亲,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弄清原委。千万不要打孩子给别人看,我非常不齿这样的父母,弄清事实后教育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勉之,敦孩子不要置身是非之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君子防患于未然。不要以为这是老套、或是孩子听不懂,这些话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父亲告诉我的,他不低估我的能力,我也没有辜负他教导的期望,最主要是透过教导,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人不是生而知之的,请大人务必耐心教导孩子。

轻易吓唬孩子,会留下影响深远的阴影

说到恶梦,我非常反对父母或老师去吓孩子。曾经有一个国中老师在课堂上放十八层地狱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吓到晚上不敢出门,睡觉做恶梦:也有安亲班老师喜欢讲鬼故事,使学生害怕得紧紧抱在一起,不敢乱走动,结果孩子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半夜不敢上厕昕,对月圆恐隧,因为那是吸血鬼出来的时候……这种恐怖电影或故事引发的想象力非常可陷,甚至比原来的电影更恐怖,而且说实在话,连大人也会被吓到。

一九六O年,导演希区考克拍了一部恐怖片「惊魂记」( Psycho ),剧情描述女主角珍妮·李在洗澡时被人格分裂的房东安东尼,柏金斯杀害。电影上映后,很多女生不敢洗澡,过了四十年,直到现在我一个人在家时,去洗澡还是会害怕。我家浴室有两道锁,我本来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前阵子去美国借住在一个同学家,发现她家的浴室也有两道锁,问起来,才发现我们当年都看了那部电影。其实,我们都忘了故事的内容,但恐怖的感觉还在,不知当时我大脑恐惧中心的杏仁核是活化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这样永久不忘。所以不要随意吓孩子,它的后效超越我们的想象,使我们后侮莫及。
作者:洪兰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爱南辕北辙
给娃最残忍的教育,是让他总活在“身后没人”的惧怕中,你中了吗
社交恐惧症——爱的缺失——内心最深的伤痕
你的大吼大叫养不成有出息的孩子!
别再让大人这样“逗”孩子!爱他就别害他
李圣珍老师让孩子摆脱恶梦(下)_为您服务教育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