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能布置点有意义的作业吗?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刚上小学的孩子请你帮忙解答一道作业题,你心想,小case,分分钟解决问题,结果你盯着题目看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人类已经无法阻止逆天的奇葩作业了!


最近一个博士妈妈在网上吐槽自己不会做一年级的数学题,又把这个话题推到风口浪尖。因为这些奇葩的数学题不仅难倒了研究生导师的她,还让刚迈入小学校门才两个月的女儿不肯去上学。她在朋友圈发问:是什么让刚入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孩子内心究竟遭受了怎样的打击,以至于提到“数学”两字,就扑在我怀里哭?那些所谓的“聪明题”,都很难,是严重打击女儿学习数学信心的“大杀器”,同时也给她一个心理暗示,做不出题就不聪明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经常会看到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吐槽各类奇葩作业,比如上面提到的,博士妈妈也做不出的数学题;比如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做PPT,拍微视频,做电子模型还要能出声;比如幼儿园孩子做十字绣、做端午香包、做各种剪报……所以大家打趣地感慨:家庭作业已进入全面拼爹妈的时代!


说起来,我也觉得奇怪,因为我们有很多文章都曾分享美国孩子的作业,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咋舌的,比如写一本书,做一个公共场所的模型,筹备自己的生日Party,甚至用我们工作时才学到的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可是这些分享换来的几乎全是点赞,甚至模仿。同样是发散型的家庭作业,为什么我们自己学校布置的就吐槽声一片呢?


当然,我绝不相信我们的读者有崇洋媚外这等浅薄的思想,所以,问题还出在作业身上。


作业不在奇,有用则灵


有一道公认奇葩的数学题,写出乘法算式(一组拟声词):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呜呜呜,呜呜呜;4.喵喵,喵喵,喵喵。正确答案分别是3×2;1×4;3×2;2×3。


这样奇怪的作业,难道不令人崩溃吗?可是我发现这些抱怨声后相同的一点,就是老师都觉得很委屈,因为这些题正是他们为了突出新意,创新形式,调动学生兴趣而布置的。的确,这些年我国在不断教改,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后,是无数学校和老师对教课方法、考试、作业等一系列的改革推新。可这样的创新,学生和家长并不买单,因为的确有点“三不像”:不像数学题,不像逻辑题,也不像脑筋急转弯。难道我们的创新就只能这样剑走偏锋,往奇和怪的方向发展?




这点我很想用《美国孩子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真的!》这篇文章来做比较,虽说是体育老师授课,但在他布置的家庭作业中,一步一步引导孩子筹备自己的生日Party,每步设计都非常详细,也很适合孩子去完成,并在筹备中运用了相应的算术知识。非常贴近实际,孩子做起来也兴奋不已,关键是难度刚刚好,而且很有用。


清除作业硬伤再谈创新


一直在天朝刷新奇迹的小明,最近又被大家笑了,说一道数学题:“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明明的3倍,爷爷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6倍多3岁,爸爸、爷爷今年各多少岁?”答案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即爸爸24岁,爷爷147岁!那么小明的爸爸15岁就生下他了,而爷爷是123岁时才生下爸爸。




这让我想起了一篇教育时评:谁来检查老师布置的“奇葩作业”,像这样完全不符合实际逻辑,让生物老师哭晕在厕所的算术题,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我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出疑问,除了老师单打独斗外,学校教研部门和地方教研机构是否也可以参与研讨这些家庭作业,共同提高质量呢?


不忘作业初衷


我问了很多身边的教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不死板、要动手、考脑筋的作业呢?”答案总结起来几乎都差不多,那就是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让孩子接触课堂之外的东西,同时培养亲子关系。对于这个初衷,我是点赞的,素质教育的确应该如此,可是从许多家长的抱怨声中,似乎又不是如此。


如果要培养动手能力,为什么要让3岁的孩子制作南瓜灯?他能控制好刀具,能有线条地切动南瓜吗?与其家长帮孩子做,不如让孩子用橡皮泥扭一个南瓜灯是否更实际?如果要让孩子接触课堂以外的东西,做了简报能不能不评比,让很多家长处于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私心而熬夜替孩子动手。如果是培养亲子关系,那么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孩子必然是主体地位,因为受教的主体对象是孩子,而并非父母家长。




创新听上去很美,那些奇葩题目看上去是有些不同,家长们替孩子做的各种作业也很漂亮。可最后,累了家长不说,也没让孩子得到真正的锻炼,甚至开始厌恶学习,完全是得不偿失。


诚然,就学校和老师而言,不论安排和布置什么类型的作业,其动机都是出于培养教育孩子、促进孩子成长的善意。但一个好的行为,既要有好的动机,也要有好的效果。唯此,才能好心办好事;反之,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理想。


教育无小事,尤其是基础教育,更是万丈高楼的起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教育就应该是按常理按套路出牌扎实打好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更多的是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而并非需要个性化极端化的开发“特异功能”。即使孩子们逐渐习惯并适应了这样超前教育模式,成为了所谓的天才少年,那请问当他们长大后都能靠这些所谓的“天赋”来开创出他们的人生道路吗?我想更多的是摇摇欲坠缺乏底蕴的空中楼阁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材料作文】奇葩作业,还是创新思维
折磨孩子的奇葩考题,正在重塑中国家长
陆毅微博求解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网友:原来家长的烦恼都是一样的
三年级(1)班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学生作业“星期一现象”的成因分析与解决策略
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爸妈该怎样正确辅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