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语文到底是什么?一个“骨灰级青年”的语文生命历程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很强个体色彩的行为。强调生命体验就是从学习的普遍规律和汉语文的特殊规律出发,充分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表述权,即生存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唤醒自我生命意识,增进自我人性意识,使生命不断得到发展。


语言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与某个社会群体的认识方式、道德规范、文化传承、价值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特定的文化因素相关联的;语言运用的得体,既要遵循语法规则,又要遵循文化规则。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汉字单元文化和汉字审美意义的漠视。


作者:黄荣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本文来源:“语文学习”(ID:yuwenxuexizazhi)。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

我是1984年开始教语文的,至今已三十多年。回顾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生命历程,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历历在目。


“暗胡同”怎样“装电灯”?


20世纪80年代,语法教学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块教学的“热土”。我对语法也非常感兴趣,胡裕树、黄伯荣、丁声树、吕叔湘、张志公、张寿康等先生的语法著作都是我的案头书,所以语法教学就成了我课堂的一个“亮点”。


教书两年后,作为语文教学新苗被推举参加教学“比武”,当时我就选择了鲁迅的《阿Q正传》,课本节选了其中的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我当时“比武”的心理是,“我能用语法讲阿Q!”果然,这堂课获得了认可。


作为一名入行的新手,能通过自己的“优势项目”赢得比赛,应当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但在当天晚上,我特别尊敬的长者卢泰阶老师来到我的宿舍,问我是不是很得意。我一时语塞。他接着给我谈了他对语文的理解。卢老师谈的其他内容我记不清楚了,他临走时的一句话却至今还在我的耳际回响:语法是语法,语法不能代替语文,甚至可以说语法基本上不是语文!


卢老师的否定,对我这个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真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这不仅是对这一堂课的否定,更是对我关于语文理解的否定。当晚我几乎一夜未眠!此后,我便开始了追问“语文是什么”的漫长之旅。


不敢说今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语文,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有那么一点对语文的认知,就是从那个晚上卢老师的当头棒喝才真正开始积累的。


1993年,我将几年的探究心得浓缩在一篇小文章中:《“暗胡同”与“装电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该文在分析了当时语文教学的“三多”现象(“理性分析多”“知识点多”“教材花样多”)后指出: 


要想使学生在舒适柔和的灯光指引下,快速地走出“暗胡同”,而登堂入室,那就必须拆除多余的“电灯”。


一是充分尊重孩子们掌握语言的规律……让他们在多读原文的基础上下功夫,以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灵敏的感受能力。


二是删去那些不必要的所谓‘基础知识’的教学。诸如“古音异读三种”“成语结构七式”“文章开头十法”等等,从而使孩子们走出“暗胡同”,少一些碰撞。


三是编一套确实有指导意义的教材。……有令人信服的力量……有大量可供学生“听(看)取”“记住”的材料,与现行课本相比,这种材料应当增加十倍以上……有明显的阶梯……


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再来审视这篇文章我当时对语文的认知,虽然很肤浅,但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这是我对语文认知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它表明我从那时开始,与以知识(点)为本的教学渐行渐远。


“知识点”退位之后走向何方?


失去“知识(点)”这个教学之“本”,语文教育该走向何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火如荼的语文教育“工具论”全国大讨论,将我的思考引向了深处。于漪老师1995年6月发表在《语文学习》上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解答了我先前的许多疑问。


于老师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这无可厚非。然而,它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或拐杖。……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就是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具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读大学时曾观摩、研讨于漪老师的《茶花赋》《七根火柴》《春》等教学录像,工作了又读她的教案、文章,都有许多收获。但这次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我似乎理解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了语文与人生的关系,理解了语文教育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关系。


于是,我开始了如何发掘语言背后文化的教学探索,开启了思考语文教学与生命体验关系的教学探索。2000—2003年,我将所思所想写成《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素是生命体验》等10篇系列文章,从不同侧面思考“语言与文化”“语文与生命”的关系——


“语言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与某个社会群体的认识方式、道德规范、文化传承、价值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特定的文化因素相关联的;语言运用的得体,既要遵循语法规则,又要遵循文化规则。”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汉字单元文化和汉字审美意义的漠视。”(《中学语文建立“汉字单元文化”概念的探讨》,《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教材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作为“例子”的意义,从语文学科来说,许多课文本身的意义——它代表的人生的宽度、厚度、深度、高度,它标识的人类的情感向度,它标识的人类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传递给学生的最本质的教育意义。教学这些篇章就是传承人类高贵的精神,优质的品性,精粹的文化,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方式。(《“教材无非是例子”四疑》,《现代语文》2000年第6期)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很强个体色彩的行为。强调生命体验就是从学习的普遍规律和汉语文的特殊规律出发,充分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表述权,即生存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唤醒自我生命意识,增进自我人性意识,使生命不断得到发展。”


“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手段重在体验——以个体情感、思维进入语文,以个体情感、思维体验语文,以个体情感、思维表述(口头和书面)体验(表述本身即是一种体验)。”因此,生命体验“在汉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素”;“汉语文学习中的生命体验是一个值得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素是生命体验》,《现代语文》2000年第5期)


“在当下还未建立起汉语教学新的文化体系的形式下,语文教学理当要更多地注重汉语文化的教学。” (《全球化时代汉语诗性特征的价值想象》,《现代语文》2001年第11期)


“我们在引领学生解读文学时,尽可能地去除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的三重障碍,而以生命体验的方式化入作品之中,去破解‘人生之谜’;以审美的眼光化出作品之外,发现、感受生命与生活之美,最终获得人生的启迪,实现生命的重塑。”(《文学解读的三重障碍》,《语文学习》2003年第4期)


这些年我一直践行、倡导“生命体验”和“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语文教学,就是源于这种探索。《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黄荣华卷》等著作,就是这种探索的阶段性总结。


“骨灰级青年”意味几何?


2002年10月,我参加了上海市杨浦区“百花杯”教师教学比赛,以《悼念一棵枫树》《寒风吹彻》的教学获得了“百花杯”教师教学比赛语文单科一等奖。尽管不是第一次获得这个级别的奖项,尽管已年届不惑,但毕竟是到复旦附中后的第一次亮相,所以在向将我领进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汇报时,还是喜形于色。黄老师是高人,一眼就看穿了我。


他说:“得一次奖可算什么,也可不算什么。你算什么就是什么,你不算什么就不是什么。最关键的是,当别人不把你看作如何时你将如何?”


我一下子懵了!也一下子醒了!黄老师这一番话,对我又是一记重重的棒喝。


是啊,都四十岁的人了,跟一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去比赛,本身就是不自处、不自重、不自知的荒唐行为!


这种在比较中带来的心理落差与张力,对我有着极大的推动力,推动我自省、自修、自砺。环顾四周,无论是长者,还是年轻人,他们的学历、学力,都在我之上,我凭什么与他们并肩向前?于是,我更加刻苦学习,更加努力地探索。


2005年,我又一次与一些年轻人站在了一个平台上,虽然那是展示课,但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展示出与年轻人的年龄差异来。


这是于漪老师主持的“民族精神教育”展示课,同台展示的其他四位都是年轻教师,有的比我小十五岁。上完课后,从种种信息反馈来看,我的年龄差异并没有表现出来。我心里更清楚了,自己的课堂并没有什么优势。


2006年,于漪老师让我进入她主持的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学习。十五位学员中,我年龄最大,已是四十五岁了,而最小的同学不到三十岁!开始我常感觉羞愧,后来于漪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同样的话跟我说过两次:“在我面前,你们都是孩子!”说老实话,第一次我没有完全明白于老师这句话的意义,第二次我才理解了这句话背后的丰富含义。此后,我真心接受了基地同学送给我的名号:“骨灰级青年”


是的,“骨灰级青年”,多么意味深长——


在长者面前,你永远是一个青年。因此,应有青年的好学、上进,更应有对长者的尊重、敬畏。


在同龄人面前,你也永远是一个青年。因此,同龄人之间的较劲应变成真正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年少者面前,你依然永远是一个青年。因此,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虎虎生气、勇往直前的锐气,应永驻心间。


正是在“骨灰级青年”这个名号的感召下,我一直不敢停下脚步。教书、进修、教研、读书,几乎占据了全部可用的时间。


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实践——总结的循环往复中,我才对语文教育有了一些真切的认识,并化为课堂教育教学策略:


坚持并倡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代经典,且以《论语》《古文观止》为核心,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赖以生存的文明知识体系,是以“经”为核心,以“史”“子”“集”为拱卫,弘扬天人同一的宇宙秩序。


要在全球化时代真正重构中华文明的现代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在教育中更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赖以生存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当以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展开教育,而不是以西方文化的存在方式展开。


坚持并倡导以生命体验的方式开展“单元贯通”教学,因为以单篇文章学习构建课堂的教学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以知识点(考试点)学习构建课堂的教学更是一种只见枝叶不见树木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与人类认知、理解、发现、创造的心理背道而驰。


而“单元贯通”的教学却可以尽可能打通文章之间、单元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建立“联系”而不“孤立”,“变化”而不“静止”的认知、理解世界的方式,进而形成不断发现、勇于创造的文化心理。


坚持并倡导以破解学生的心灵困惑为核心开展“过程性”写作教学,因为“有话可说”是写作的第一道理;激发学生内在的说话欲望是满足写作第一道理的第一道理。


因此,高中的写作教学理应将三年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的心灵困惑为研究对象,不断设计出能激发他们表达欲望的写作题目,并通过认真的写作与讲评,不断地为他们破困解惑,引导他们写作与心灵的同步成长。


 “语言价值的本真”在哪里?


2008年后,于漪老师一直带着我在她主持的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和上海市中学语文九郊县培训者培训班做一些事情。在近距离学习的几年中,于老师的仁厚与阔大,使我时时受益。


2014年5月,第三期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将举行结业式,结业式上将展示基地学员关于语言教学的思考。于老师提炼了一个命题:“语言价值本真的发现与回归”。


我主要负责基地高中学段的讨论。从2013年11月12日开始,至2014年5月12日结业式举行,整整半年时间,高中组学员就这个命题进行研究,讨论——总结——实践,先后循环三次。让大家特别感动的是,于老师几乎每次都帮助我们修改研究“成果”,有时是小修改,有时则是大修改。最后当我将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整合成完整的展示稿时,有两万多字。于老师看后又亲自修改了二十多处,还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十几条意见,要求将展示稿压缩到一万字以内。


语言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也可以说是语文教育的归宿。但很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大家似乎都将这个常识遗忘了,以至今天,许多语文课堂已完全没有了语言,这是极其糟糕的现象。通过这三次循环思考,所有学员都对“语言价值本真”有了很深的认识,我获益尤多。


作为对这一命题的延续思考,我去年完成了两篇长文:《还教育以真知,还学生以真知——对“统治”中学语文教育的几个概念的辨析》和《开掘进入语言内部的通道——关于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现在我正在就此问题写作第三篇文章:《语意的丰富性是怎样被遮蔽的——语文教学一大困境的认知与破解》。


回顾自己的语文生命历程,有喜悦,有痛苦,亦有无奈,甚感幸运、幸福的是,几乎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有贵人相助,牵引着我一直艰难地走到今天。


如果说在语文教育中有那么一点聊可自慰的东西,那就是我始终没有放弃对(语文)教育之真的探寻,200余节公开研究课和400多万字的著作与文章留下了我一串长长的歪歪斜斜的探寻脚印;


在确认语文教育必须关注语言文字及其背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义”之后,十多年来始终没有因外界众声喧哗、众说纷纭而动摇,反而更加努力地践行并倡导“生命体验”与“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教育策略;作为这一教育策略的实践总结,主创的《阅读“中国人” 书写“中国人”——彰显语文人文性的实践研究》教学成果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正因如此,我以“骨灰级青年”的名号标榜并鞭策自己继续向前,或许是恰当的吧。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把温儒敏先生的羽毛当令箭
汉语教师
我心中的语文课堂什么样?
努力激发学生爱语文
人生四十始悟语文
传授必需的语文知识——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