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暖光声音】什么是反社会人格

暖光声音

18 July 2018

      “反社会人格”大多表现为紧张、抑郁、认为周围的人对他有歧视、遭人憎恨。这种认知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甚至到成年(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减少时亦如此,他们与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两性关系混乱,经常更换婚姻关系,对子女也不闻不问。

疾病简介

      “反社会”一般用于政治社会用语,但也从这一侧面突出反映了这个人群对社会的危害,因为这类人在监狱和劳教机构占相当大比率(40%-78%),不少是累犯或惯犯。也有一部分因发生反应状态而送精神病机构要求医学鉴定。

      反社会人格障碍虽然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但与一般犯罪是有区别的,尽管二者对犯罪行为均负有完全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科医生和司法工作者应区分“反社会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

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计划和有预谋地达成犯罪,反社会人格多数不能;

②犯罪者违法目的明显,反社会人格多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

③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时作案手法隐蔽和狡诈,企图逃避罪责,反社会人格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

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

⑤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

早期的专家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统亲属中有17%~19%为反社会人格。

疾病特点

第一:大部分具有高度攻击性

      反社会人格患者一般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但也不全是。一类为冲动-攻击型,一类为社会退缩型。研究者发现,15岁以前有暴力行为的人,比起那些15岁以前无此类行为者,更易于发生暴力。具有攻击型行为的那一类,更具有终生发生身体暴力的倾向。

第二:无羞惭感

      此类人无羞惭感,缺乏与焦虑相关的自主神经反应。专家曾对反社会人格和非人格障碍者各524人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观察,结果发现25%的反社会人格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其发生率与对照的那组正常测试者并无显著区别。

      所以专家对那些伴有焦虑和抑郁的反社会人格人群定义为“心绪恶劣性精神病态”。这类人与不伴焦虑的反社会人格患者比较,表现智力功能困难、存在自杀观念、易于激惹、伴发其他神经症特点,住院时间长,对治疗反应不良。他们认为伴发焦虑和抑郁的精神病态可能代表一种特殊的综合征。医学上建议将精神病态分为焦虑和非焦虑两型,前者为继发性人格改变;后者为原发性精神病态。

第三:关于行为是否有计划性

      已处于病态患者的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区分精神病态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自我为中心,但单纯型的反社会行为,一般缺乏预谋,而复杂型精神病态患者,往往在事情发生前有计划,而且可以达到行为的目的。因此单凭计划性有无而确定攻击行为的性质是不适当的。

第四:关于社会适应性

      反社会人格障碍常因其行为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著背离而引人注目。不愿意改变是重要特征。由于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经验中取得教益,因此发展达到疾病程度,是一种持久和牢固的认知上的模式。

发病机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通常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近年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学因素在犯罪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发现人格障碍与某些基因的多态性或基因突变存在关联。

      但更多专家认为:人的行为改变绝非单一基因变异所致,重视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体早期成长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防治尤具积极意义。

临床表现

      从精神医学统计:这类人在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物、偷窃、违纪、对抗长者、攻击人等表现。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法纪功能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自私自利,自我评价过高,狂热;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经常更换职场;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多种形式的犯罪,趋向伴发药物或酒精滥用。

      此类人一般不情愿寻求医生帮助,因此门诊极为少见,他们往往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有时他们被迫来就诊,其实大多表现紧张、抑郁、认为周围人对他歧视、遭人憎恨。这种认知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甚至到成年(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减少时亦如此,他们与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两性关系混乱,经常更换婚姻关系,对子女不闻不问。

本文摘自孙瑜导师《不可不知的人性》一书

作者 | 孙瑜 北京暖光机构首席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格障碍的类型
第四十三节 附录:阅读扩展—社会失败者、贫穷、攻击性、人际关系恶劣、反社会人格障碍【陈旭(屠龙有术)解密升官发财的规律278】
精神病态
人格障碍的形成三、环境的作用
小荷医典
什么是人格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