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查体发现颈动脉斑块,能不能不管?能否让它稳定或缩小?
现在正是冬季查体火热进行中,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少查体项目中都有颈动脉超声,也经常看到报告中双侧有 1.8、2.1、3.0mm,甚至出现狭窄超过 57%、87% 等大小不等的斑块。不少患者看到「斑块」这字眼就急了,连忙拿着报告单跑过来问,医生,我该怎么办?

那么颈动脉斑块究竟是什么呢?不去管它行不行?怎么能看出来「软斑」或「硬斑」?有了软斑是否就意味脑卒中的风险?如果管,该怎么治疗?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是否可以消退或者缩小?别着急,这些问题您会在今天的文章中得到解答。

颈动脉彩超查体有什么意义?

1. 颈动脉是向大脑提供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担脑组织 85% 的血液。同时,颈动脉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是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颈动脉超声具有安全无创、重复性、准确性分辨率高、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利于观察颈动脉血流指标,评估斑块类型,有利于防治脑卒中。

2. 颈总动脉、颈內脉和颈外动脉,其内径正常值分别为:6~7.5mm,5~6mm,4.5~5.5mm。正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1.0 mm,IMT 及斑块的界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球部(窦部)IMT≥1.0mm 为增厚,局限性 IMT≥1.5mm 定义为斑块。

不难理解,颈动脉就像一条道路,血液想运输到脑部,有 85% 从这条路走。如果颈动脉有了斑块,发生了「堵车」,那么脑组织就可能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缺血、栓塞等严重后果。但有的患者还是不甘心,心里嘀咕着,我也没啥症状呀,不治行不行?

颈动脉斑块 ≥1.5mm,不管它行不行?

1. 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总动脉起始段、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等部位。

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依据狭窄程度分为 4 级:<30% 为轻度狭窄,30%~69% 为中度狭窄,70%~99% 为重度狭窄,> 99% 为完全闭塞。

2. 按照《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以及目前国际采用的标准( 2003 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颈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正常或<50% 时,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125cm/s;当管腔狭窄 50~69% 时,峰流速 125~230cm/s;当管腔狭窄 70~99% 时,峰流速超过 230cm/s;闭塞时无血流信号。

因此,判断严重程度,除关注斑块的大小外,收缩期峰流速是非常重要的判断颈动脉狭窄的指标之一,如果峰流速超过了 125cm/s,已经是当狭窄超过 50% 的重要标志,再不管它,后果很严重!


3. 数据表明,将近 1/3 的无症状成年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颈颈动脉狭窄 ≥50%  的总体患病率为 4.2%。中国为 7.0%。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严重狭窄时,颈动脉斑块导致大脑相应部位的低灌注,以及斑块中微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

颈动脉超声有斑块,就能诊断脑动脉硬化吗?

1.  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2.  除常规超声之外,近年来开展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应用超声测量斑块内应变的平均值(A)与颈动脉管壁应变的平均值(B),软件分析管壁与斑块的弹性比值(B/A),可以协助分析是否是易损斑块。

硬度越大,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越高,斑块稳定性越好;斑块硬度越小,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越低,稳定性差。

3. 螺旋 CT 血管成像及宝石 CT 能谱成像,优点是可以多角度、多平面的观察血管的狭窄和斑块的形态特征。通过测量 CT 值,将斑块分为 4 类:

  • 脂肪斑块,即软斑块,CT 值<50Hu;

  • 纤维斑块,50Hu<CT 值<119Hu;

  • 钙化斑块,CT 值>120Hu;

  • 混合斑块,又细分为脂肪合并钙化斑块,和纤维合并钙化斑块,若斑块表面破裂,对比剂进入斑块内则形成溃疡斑块。


CT血管成像缺点需要注射造影剂,肾功能受损是相对禁忌证,血管壁钙化也影响成像质量。

4. 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颈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侵入性、花费高,以及存在一定的脑卒中风险,较少单独用于诊断,通常使用无创检查获得初步诊断,必要时再进行脑血管造影。

除以上多种方法可测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外,研究发现轻度狭窄(<50%)的患者仍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因此,狭窄程度并不是评价颈动脉斑块病变严重性的最有效指标,是否是易损斑块即「软斑」更需要关注。

怎么能看出来「软斑」或「硬斑」?

反映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指标:如斑块内有炎性细胞浸润、斑块内出血、斑块内有大的脂质坏死核心,表面纤维帽较薄和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等。

根据斑块内组织学成分的不同,美国心脏协会将颈动脉斑块分为 8 型(非专业人士,此段可略掉)

Ⅰ 型为脂质点,表现为小范围的泡沫细胞积聚;
Ⅱ 型为脂质条纹,有大量的泡沫细胞、内膜平滑肌细胞、脂滴、有 T 淋巴细胞浸润;
Ⅲ 型为粥样斑块前期,有脂核形成;
Ⅳ 型为粥样斑块,脂核内脂质和胆固醇增加,可见脂质池;
Ⅴ 型为纤维粥样斑块,是特征性的病变,纤维帽覆盖于脂质池之上,有脂核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变性和出血坏死;
Ⅵ 型为复杂斑块,在纤维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可发生斑块内出血、坏死、斑块表面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形成等继发性改变;
Ⅶ 型为钙化斑块,由于钙质的大量沉积,斑块钙化变硬,趋于稳定;
Ⅷ 型为纤维斑块,表现为粥样斑块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脂核消失成为稳定斑块。

脂质核心占斑块的体积比>40% 是易损斑块的诊断标准之一。而易损斑块是指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和(或)迅速进展导致一系列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斑块。

再通俗一点,可把斑块比作「饺子」,皮薄馅大的「饺子」更容易破,卒中的风险越大!

如果管,该怎么治疗?

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及炎症反应等。

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包括最佳药物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和适当的药物)和血运重建术。

1. 控制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使糖化血红蛋白 <7%,控制血压 <140/90mm Hg。

2. 糖友血脂正常还需要口服降脂药吗?推荐颈动脉斑块患者基于危险分层,决定是否长期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到如下目标值:

极高危者 LDL-C<1.8 mmoL/L,高危者 <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 <3.4 mmol/L。若治疗前 LDL-C 在 1.8~3.5 mmol/L,则降低 ≥ 50%。

极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TIA);

高危人群:

1. 低密度脂蛋白 ≥4.9 mmol/L或总胆固醇 ≥7.2 mmol/L的人;
2. 糖尿病患者且年龄 ≥ 40 岁,即使低密度脂蛋白在 1.8~4.9mmol/L或总胆固醇在 3.1~7.2 mmol/L,仍属高危人群;
3. 有以下其中 2 项的,仍属于高危人群:

(1)收缩压 ≥160mmHg 或舒张压 ≥100 mmHg;

(2)非高密度脂蛋白 ≥5.2 mmol/L;

(3)高密度脂蛋白 <1.0 mmol/L;

(4)BMI(体重指数)≥28 kg/m2;

(5)吸烟


3. 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生活中经常有也有不少血压、血脂都在正常范围的患者,却突发心梗、脑梗,原因之一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Hcy 每升高 5 个单位,脑卒中增加 59%,而 Hcy 每降低 3 个单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约 2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已将 Hcy≥ 10μmoL 列入心脑血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在体检时一定要将同型半胱氨酸列入必检。补充叶酸可以显著延缓颈动脉斑块,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

4. 抗血小板药物。单纯抗血小板治疗推荐用于以下患者:(1)无症状但颈动脉狭窄 >50%;(2)有症状 ;(3)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

5. 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疾病的血运重建治疗仍有争议。目前指南推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应基于危险分层:围术期脑卒中及死亡复合风险 <3% 前提下,若患者预期寿命至少 5 年,且在最佳药物治疗下仍存在至少 1 项卒中高危特征的、狭窄 70%~99% 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考虑血运重建。

联合调整生活方式,力争斑块稳定

1. 限制精米、白面,吃血糖生成指数低的五谷杂粮;

2. 少吃含饱和脂肪的红肉(每周最多吃 400 克瘦肉),多吃鱼(每周 3 次鱼)和植物蛋白(每周至少吃 5 次豆制品或豆类)。
   
3. 多吃蔬菜(每天至少 1 斤)。
     
4. 戒烟。吸烟增加脑卒中风险,而戒烟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5. 每周至少 5 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每次 30~60 分钟。
 
6.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豆类、全谷类等。烹调会造成叶酸的流失,尤其在煮沸时损失更大,正常膳食摄入很难获取每日 0.4 mg以上的叶酸。每天 0.8 mg 的叶酸具有最佳的降低 Hcy 的作用。荟萃分析的结果提示,补充三年以上才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合并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每日单片固定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那普利 10 mg 和叶酸 0.8 mg),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补充叶酸。

总结:至于斑块是否稳定或者缩小,关键在于综合控制好,避免斑块量变到质变。

所以,你查体发现了颈动脉斑块,你怎么管的?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下方关键词  即获取相应文章
痛风指南                 血糖监测
荔枝病 |  二甲双胍        控糖时间 | 高血糖
正确测血压 |  糖尿病患者想吃水果 晒太阳补维 D
低嘌呤饮食 | 空腹血糖 | 纠血糖后死亡 | 擅自离院
 甲状腺结节鉴别 | 胰岛素注射四大技巧 | 痛风秘籍
 不能喝柚子一起吃的药 | 主任看见病历后发飙 
降糖药联用 这么吃竟能减肥?
非布司他 | 亚临床甲减
防脱发指南
征稿

编辑 | 江十一
本文首发 | 内分泌时间
投稿 | einsmeer@foxmail.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动脉斑块知多少
叶酸、VitB12对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ys C、Hcy、SOD表达的...
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D
我国脑梗患者为何越来越多,美国却在减少?有2点比补叶酸更重要
N颈动脉处有斑块,需要注意些什么?
从“颈动脉斑块”到“中风”只有一步之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