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兵、富国、立宪制、议会制,四条路线理解明治维新

未完的明治维新

未完的明治维新

  • 作者:[日] 坂野润治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 出版时间:2018 年 9 月
  • 1867年末,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上奏,要求把政权还给朝廷,实则意在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掌握统治日本的大权。1868年初,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目的在于废除德川家的特权,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其后...

文化

曾梦龙11 月 2 日


不论是“割据”“富国强兵”,还是“对等开国”,这些政治主张都是源自佐久间象山。

作者简介:

坂野润治: 1937 年生于日本神奈川,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学科,后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攻读博士课程。历任千叶大学副教授、御茶水女子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近代日本的构造》《西乡隆盛与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史》《日本宪政史》《未完的明治维新》《明治民主主义》《昭和史的决定性瞬间》《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近代日本的外交与政治》《大正政变》等,其中《日本宪政史》荣获 2009 年角川源义奖,《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荣获 1997 年吉野作造奖。

译者简介:

宋晓煜,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为中日文化比较、中日近代思想史、近代翻译史。

书籍摘录:

第一章 明治维新的基本构想(节选)

幕末与维新的理论支柱

庆应二年(1866)二月一日,越前藩藩士中根雪江前去拜访萨摩藩的一位实权人物小松带刀。谈话间,中根雪江向小松带刀详细介绍了大久保忠宽的“公议会论”,而大久保忠宽的主张是一年半前吉井友实从胜海舟处获得的。中根雪江的介绍如下:大久保之公议会分大公议会、小公议会两种。大公议会应议定与全国相关之事件,小公议会则仅议定各地相关之事件。大公议会之议场应设于京都或大阪,小公议会之议场则应设于江户及其他各大都会。且大公议会之议员应由诸侯担任,其中五名诸侯被选为常议员,至于其他议员,诸侯可自行出席,选任管内臣民出席亦未尝不可。会期五年一次,若临时有事需要议定,可召开临时议会。……如此这般。需要注意“至于其他议员,诸侯可自行出席,选任管内臣民出席亦未尝不可”这句话。一年半前,吉井友实从胜海舟那里了解到“有识之士亦可参会”的构想。这两句话所要表达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并且此处提到了选举五名诸侯为“常议员”的构想,这与西乡隆盛书信中那句“四五贤明诸侯结成会盟”非常相似。假如按照这一构想从当时的大名或大名的父亲中选举五位常议员,那么当选的应该是这几人:萨摩藩的岛津久光、土佐藩的山内容堂、越前藩的松平庆永、肥前藩的锅岛直正、宇和岛藩的伊达宗城。

1863 年,大久保忠宽开始提出他的“大公议会”构想,当时他的游说对象是松平庆永。翌年,这一构想获得了萨摩藩西乡隆盛、吉井友实以及大久保利通的支持。 1866 年又经由越前藩中根雪江的介绍,获得了萨摩藩小松带刀的支持。换言之,当我们考察发生于王政复古前的“萨土盟约”和“大政奉还”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重要史实——萨摩藩的王政复古派很早就开始支持幕臣大久保忠宽的“公议会”构想了。

若是单纯地讨论“议会论”,其实早在大久保忠宽宣传“公议会论”之前两年,即文久元年(1861),时任幕府蕃书调所职员的加藤弘之就已经写出了《邻草》一书。该书条理非常清晰,将欧美各国的政治体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加藤弘之对于绝对君主制和有限共和制持否定态度。对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万民同权”型共和制,他则给予了高度评价。加藤弘之并且指出,日本应模仿英国,采用君主立宪制。

加藤弘之的主张历久弥新,即使在王政复古之后大约 20 年,依然足以通用于福泽谕吉的交询社和大隈重信的立宪改进党。然而在萨摩藩等政治领袖的实际方针里,我们虽然能够看到大久保忠宽“公议会论”的影响力,却无法找到加藤弘之思想的存在。如后文所述,大久保忠宽的“公议会论”对于王政复古前的“大政奉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于加藤弘之的《邻草》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所主张的“割据”“富国强兵”并非源于大久保忠宽的“公议会论”。

虽然西乡隆盛等萨摩藩领导者一直以来颇为推崇的思想家是胜海舟,但是在西乡隆盛与胜海舟初次会谈之前,对佐久间象山的“学问见识”已经相当了解了。不论是“割据”“富国强兵”,还是“对等开国”,这些政治主张都是源自佐久间象山。

明治天皇,来自:维基百科

安政元年(1854),佩里舰队为缔结《日美和亲条约》再度抵达日本。双方交涉期间,松代藩出身的佐久间象山奉命负责警务工作,率大炮 5 门、枪队 100 人、刀枪队 50 人赶赴交涉区域。这次任务让佐久间象山得以通过亲身实践证实自己的观点——和平外交仍需武力威慑,而这正是胜海舟、西乡隆盛等人“对等开国论”的原型。

佐久间象山的“对等开国论”还体现在他的海防观点上。他认为,仅在各地建筑炮台难以抵御航速迅猛的蒸汽轮船的袭击,日本必须也拥有蒸汽轮船才能让炮台充分发挥威力。围绕“炮台不在多,炮船不厌多”这一观点,他在著作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论是通过藩主议会创建举国一致体制,还是“割据”一方谋求“富国强兵”,其目的都是实现“对等开国”,而“对等开国论”的原型正是出自佐久间象山。

就在佩里再度抵达日本那年(1854),佐久间象山在《省諐录》的结尾写道:“余自二十以后,乃知匹夫亦与一国〔松代藩〕相关联;三十以后,乃知匹夫亦与天下〔日本〕相关联;四十以后,乃知匹夫亦与五世界〔世界〕相关联。”正是因为他的远见卓识,西乡隆盛才盛赞道:“若论学问见识,佐久间尤为出类拔萃。”

说到佐久间象山,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他的著名观点——“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尽管横井小楠非常清楚佐久间象山对“西洋艺术”的理解深度,他却认为佐久间象山“已是堕入邪教〔基督教〕之人”。另外,笔者根据此书内容对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的主张进行了介绍。或许在横井小楠眼里,佐久间象山所理解的“西洋艺术”以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其上则是工学、军事科学等应用科学。从佐久间象山的思想中横井小楠很难找到“东洋道德”的要素。

确实,在佐久间象山看来,日本的儒学者都是无用的存在。用他的话讲,就是“存之无补,失之无损,此所谓无用之学也”。结果就是佐久间象山并不认同“东洋之学”,他所说的“东洋道德”仅仅是强调忠孝的重要性。

倘若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一样拥有极高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或许他就能够重新解读日本人的哲学、政治、历史,尝试将其与欧美文明相调和。然而他是一个彻头彻尾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学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假如彻头彻尾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样有可能在社会科学领域推导出优秀的结论。比如佐久间象山指出,不打无胜算之仗。

佐久间象山,来自:维基百科

1863 年初,朝廷督促幕府和各藩上奏关于“攘夷”的具体策略。为此,松代藩藩主专门向佐久间象山问策。佐久间象山却颇为冷淡地回绝道,“攘夷”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不可能想出具体策略。他在回信中斩钉截铁地说,不仅他自己没有能力想出具体策略,即使去问松代藩传说中的英雄真田幸村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哪怕是中国的诸葛亮再世、孙子复活,也不可能为此时的日本想出“攘夷”的具体策略。为何“攘夷”不可能实现?佐久间象山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展开了分析。首先他调查了世界陆地总面积,将其与日本陆地面积进行了比较,明确指出日本陆地“不及(世界陆地总面积之)二百分之一”。接着他又明确指出了日本与外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外国之学术技巧,自昔日所言三大发明以来,日新月异,天文、地理、船舰、枪炮、城制等,无一不妙。且蒸汽机之学正盛,海路有蒸汽机船,陆路有蒸汽机车。近日得阅精细地图(五年前在德意志出版)……诸国皆铺设若干铁道,以使蒸汽机车畅行于国内,短则数十里〔英里〕,长则上千里。以此一事,足可推知其国力之富有强大。由上可知,佐久间象山仅用一幅“地图”就算出了欧美各国铁路的长度,这是多么惊人的想象力!他用线和绷针一点一点测量地图中铁路的长度,然后根据地图比例尺换算出铁路的实际长度。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只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弥补信息的不足。

彼我实力悬殊之际,仅凭日本特有的“德义”是不可能扭转局势的。用他的话说:“两国相战,我之国力不及敌国,纵使我之德义远胜于彼,亦难以得志。此即天下之正理、实理、明理、公理也。”78年后,东条英机在准备偷袭珍珠港之前真该反复阅读佐久间象山的这句话。

对于作为“自然科学家”的佐久间象山而言,若要与欧美列强的科学、工业、军事力量相对抗,就必须实现近代化、提高日本的综合国力。为此,在政治组织上实现“公武合体”就足够了。与其耗费大量时间变革现有的权力结构,不如以现有秩序为前提,向所有的支配阶级和被支配阶级普及自然科学教育,这才是捷径。

佐久间象山认为,上至大名的全体亲族、高俸禄旗本的二三子嗣,下至低俸禄的武士,都应根据身份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航海、测量、万物之奥秘、炮兵之技、商法、医术、器械、技工等,皆以西洋为主”。

“西洋艺术”的教育水平因受教育者的身份不同而有高低差异,即使是“农工商贾”,也要为其开办“学校”,普及教育。“估摸算之,学问之进步,三年可小成,九年可大成。”总而言之,佐久间象山主张在保持现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前提下发展全民教育。他已经产生了把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想法,即小学、中学、大学、留学。

为了装饰他的全民西洋教育主张,佐久间象山提倡“道德、仁义、孝悌、忠信均遵从汉土圣人之谟训(教诲)”。虽然他把自己的主张综合称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实际上东洋、西洋完全失衡,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成东洋、九成西洋”。

西乡隆盛,来自:维基百科

如上所述,西乡隆盛对他的盛赞可谓一语中的。可是,明治维新的日本从佐久间象山身上直接继承到的却是他的“海防论”。佐久间象山的“海防论”并非“专守防卫”,而是“积极防御”。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样,日本四面环海,当欧美列强驾驶着坚固而又高速的军舰来袭时,若是仅仅在各地建设炮台,那么几乎不会产生什么防御作用。他在《省諐录》中指出,只有当日方也从外国购入军舰,与敌舰势均力敌时,“海防”才有可能实现。

明治初年的日本军部明显继承了他的这一主张。明治四年(1871)十二月的兵部省(陆海军省)建言如下:战舰为运转灵活之炮台。皇国沿岸万里,四面皆有可能遭遇敌人之冲击,纵令排满炮台亦于事无补。故应大力扩张海军,建造超大军舰,弥补炮台之不足,保护内陆。 1853 年佩里来航之后没多久,佐久间象山就在监狱中开始宣传自己的“海防论”。 1871 年,他的这一主张终于得到了兵部省的认可。

在佐久间象山看来,数学、物理等原理,以及军事科学、工学等自然科学的高度发展造就了以铁路和军舰为代表的欧美工业实力。他的思想唯独欠缺了对经济学的关注,据他所言:“贸易理财之义,私以为本不必修习。”

倘若以此断言佐久间象山不主张“富国强兵”中的“富国”,就有些言过其实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富国”的重要一环——“殖产兴业”,他几乎没有谈及相关对策。因此,即使接受他的提议从外国购入最新式的军舰,只要日本国内的生产力不提高、日本的出口产业没有发生质的飞跃,那么将来日本除了借款别无他法。

提出“富国论”的是横井小楠。如前文所述,吉井友实给大久保利通写信,汇报了他与胜海舟、西乡隆盛的会谈情况。他在书信中列举了大久保忠宽和横井小楠的名字。横井小楠在当时就已经颇有名气,他的“富国论”与明治时代的“殖产兴业论”直接相关。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确认到底是谁率先使用了“富国强兵”这个表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早在 1860 年横井小楠就已开始使用这个词。不过与佐久间象山相反的是,比起“强兵论”,横井小楠所主张的“富国强兵”重点强调“殖产兴业”方面。

1860 年,横井小楠上呈给越前藩的《国是三论》指出,政府应该开设农产品试验场,致力于养蚕、制丝、农具等的机械化,同时还应为原材料、工资、肥料等费用提供无息贷款。这些虽然会让政府承受一些负担,但是只要政府垄断了对外贸易,就能得到相应的补偿。一般情况下,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即出口导向工业化和进口替代工业化。其中,由政府主导推进的特色产品生产模式正是为了实现出口导向工业化。

虽然越前藩采用了横井小楠的“殖产兴业论”,但是横井小楠在写作《国是三论》时所关注的是正踌躇于“开国”和“攘夷”的整个日本。也就是说,他的立论主体并非越前藩,而是中央政府。

1873 年大久保利通创设内务省,开始把“殖产兴业”作为日本政府的核心政策,此时的“殖产兴业”添加了横井小楠未曾提及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比如,日本开设著名的“官营工场”就是为了让进口棉纱等被国货替代。然而若要实现进口替代工业化,首先得有足够的外汇,而要获得外汇,大前提还是要出口日本的特色产品。从这个角度看来,大久保利通堪称横井小楠思想的优秀继承者。

横井小楠的“殖产兴业论”不仅主张吸收欧美文明,而且主张承继中国尧舜三代的历史传统。这是他的“殖产兴业论”的一大特征。据横井小楠所言,儒学的“格物究理”原本就是为了鼓励人们探索自然之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增加生产,丰富民生。只不过到了后世发生了偏移,宋明理学转而变为抽象的思辨,探索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的静态关系。

用横井小楠的话讲,“山川、草木、鸟兽、货物皆可尽格物之用,开荒垦地,无不用于利民”,这才是儒学本来的姿态。他的这一理解直接被贯彻到他的“殖产兴业论”中。

因为对儒学本来的姿态有着自己的理解,当横井小楠以此为前提看待佩里来航前后的欧美文明时,中国文明与欧美文明也就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了。假如他像佐久间象山一样以宋明理学为前提看待欧美文明,那么他恐怕也会把“东洋道德”和“西洋艺术”相区分。但是对横井小楠而言,尧舜三代所代表的理想社会的文明与欧美文明是同一类型,因此不必区分“道德”和“艺术”。由于幕末开国时期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碰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在此用横井小楠自己的语句多解释一下。时至今日,近世西洋开辟航道,四海百货交相通达。若以经纶之道解答,参照宋儒(朱子学者)之说,则无一符合。然若参照尧舜三代(夏、商、周)之书,则皆有记载。倘使尧舜再生,治理当世,诸如西洋之炮舰、器械、百工之精、技术之功,必速尽其功用,广传天工,令西洋可望而不可即。当横井小楠把古代中国的理想社会和眼前的欧美文明视为连续的脉络时,他反而会把欧美列强要求日本开国一事理解为好意。更极端地讲,是中国古代圣人化身欧美列强要求日本开国。

阅读《沼山闲话》可以发现,横井小楠对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最为推崇,同时高度评价了尊重民意的英国议会政治。在他的描述中,美国自华盛顿以来一直致力于避免对外战争,吸收世界知识,“废除君臣之义”,维持“公共和平”,从这点来看与古代中国的理想社会颇为相近。

顺便需要读者诸君注意的是,横井小楠一方面极为推崇尧舜三代的功绩以及美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另一方面却全面否定了日本当时的神道、儒教、佛教。他指出:“我皇国如今,已无大道。虽为一国三教,然则圣人之教遭〔朱子〕学者之愚弄,荒唐不经,全无条理;佛教只欺愚夫愚妇,实非贵贱上下皆信奉之大道。既然吾国乃无宗旨之国体,又何以统一人心,施以治教。”

在当时的横井小楠看来,安政三年(1856)的日本是“无宗旨之国体”。既然如此,日本在 21 世纪大力宣扬的“传统”又该追溯至哪个时代?


题图来自:维基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治病到治心:兰学为何能在闭关锁国的日本杀出一条血路?
吉田松阴以邻为壑,儒学的普遍性规范在幕末日本走到尽头?
在国内无人问津的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史实轶事
日剧【仁医】中的历史人物——佐久间象山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五——诸侯和草莽
明治维新150年:将近700年的幕府制度如何被送进历史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