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难当的,官。

Angel Boligan【古巴】|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469天



写了这么多期的坏官,今天写一篇好官。
好官,难当。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皇帝。这些皇帝,一般都是大智大勇、无所畏惧,否则他们就很难战胜诸多艰难险阻,有成就,有作为。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越是有作为,越是有野心,越是要建功立业,他们就越怕一件事。
怕什么?
史官对他们当政期间的记载
他们都想做千古圣君,流芳百世,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誉,如果自己的某些缺点被记载了,对个人形象是很大的伤害。
所以,封建社会,你不要以为皇上可以一手遮天,他们心里都忌惮着史官的记载。历朝历代都有这么一条规矩——皇帝不能去查看当代史。皇帝自己做的事,有史官秉笔直书,真实记载,皇上不能去看,不能违背老祖宗圣玉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本身的恣意妄为和胡作为非。
你看,唐太宗——李世民
他最想看什么书?就是记载他饮食起居、身边这些事的《起居注》。倒不是他闲着没事干,主要是他有一个心病。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把他大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杀了,夺取皇位。李世民就想知道,史官是怎么记载这件事的?如果实话实说,流传到后世,自己一代明君的美名可就没了。
于是,他就特别想看,为此,他还找了一个非常正能量的理由,他跟史官说,你得给我看啊,你记载了我不好的方面,我得知道我哪不对,这样我才能改啊。
但,史官死活不同意。有一任大名鼎鼎的史官——褚遂良,可能不少朋友也知道,他是谏议大夫兼任《起居注》的史官,还是大书法家。他就直接拒绝了李世民“正能量”的要求。
李世民有点火,带着威胁的口吻,问,我做得不对的事,你都记载了?要是一般的大臣,肯定就吓瘫了,你爱看就给你看呗。可,褚遂良脖子硬,回道,对啊,我要不给您记下来,那就是我的失职。把李世民给气的,眼看要出事,周边的大臣赶紧打圆场,皇上,就算是史官不记,天下人也会记下来的。李世明想了想,这才作罢。
你再看,宋太祖——赵匡胤
有一段时间,赵匡胤特别迷恋用弹弓打鸟。你想啊,一代明君,不能玩物丧志,况且玩得还那么“童真”。满朝大臣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这时候,一位御史看不下去了。
一次,赵匡胤一下朝就着急忙慌拿着弹弓去花园打鸟。这位御史,赶紧让太监通报,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上奏。赵匡胤很扫兴,但没办法,国事重要啊。结果,这位御史磨叽了差不多1个小时,说的还是一些鸡毛蒜皮,赵匡胤气坏了,你想干吗?你是不是故意的?
这位御史,胆真肥,皇上,我认为,再小的事,也比你拿弹弓打鸟的事大。这句话把赵匡胤惹怒了,他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把玉如意,打向御史,啪的一下,正中面门,打掉了御史的两颗牙。
这位御史,很淡定,他没喊半句疼,吐了口血,捡起两颗牙,揣进兜里。赵匡胤一瞧,哟,你想做甚?你还想拿着物证去告我不成?
这位御史,很自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上哪告皇上去?但,史书自有记载
赵匡胤一听这话,立马服帖了。赶紧赔礼道歉,又是送黄金,又是送丝绸,哎呀,我就一时冲动,你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你看,我能说出这个事,你能听到这个事,说明什么?史官没惯着他,还是记载下来了。
所以,此后,赵匡胤只要觉得自己哪做得不对了,就会心有余悸,坏了,这事儿史官会不会记载下来啊?
你看,史官,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约束了皇上的“想干嘛就干嘛”。难就难在这,一旦,他不按照皇上的旨意,记录不符合皇上要求的史实,别说升职加薪了,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而,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这样脖子硬、胆子肥、了不起的史官。
你看,文天祥写的《正气歌》里,有这么两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就是歌颂了两位流传千古的史官。
你看,齐太史一家
齐庄公时期,史官是世袭的,就是固定由一个人干,然后家里的子子孙孙延续下去。
齐庄公本就昏庸,不理朝政,还特别好色。有一次,他看见大臣崔杼的老婆,长得漂亮,于是就把人家约进宫,行苟且之事。崔杼好歹也是要脸面有尊严的官员,头上绿油油的自然受不了,再加上齐庄公平时的所作所为,崔杼心一横,带着一伙人闯进宫,把齐庄公给宰了。
这,可是弑君的大罪过啊。
崔杼就很在乎史书怎么写。在崔杼的注视之下,史官拿着刀就在竹简上刻——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君崔杼一瞧,气疯了,你怎么能这么写?你给我改,赶紧给我改!这事能怨我吗?他搞我老婆……史官没理他,崔杼这个气啊,手起刀落,把史官砍了。
史官的二弟,拿着刀继续刻——崔杼弑君。崔杼疯了,好家伙,你们一家人是真不怕死啊,又一刀给砍了。
史官的三弟,接过刻刀,继续——崔杼弑君。崔杼想咬人,气得浑身发抖,转手又是一刀砍了。
史官的四弟,这位仅有十几岁的孩子,捡起刻刀,继续——崔杼弑君。崔杼已经万念俱灰,看看手中的刀,血都结痂了,三具尸体横竖横,他也下不去手了,手一挥,你爱怎么写怎么写吧,把刀一扔,崩溃而出。
待四弟记载完,竹简整理好,正打发人处理三个哥哥的尸首时,进来了一个人。这人的名字,历史上没有记载,只管他叫南史氏,就是记载齐国南方的一位史官。
南史氏抱着一捆竹简,一瞧现场,啊呀,兄弟,你三个哥哥都死了啊……四弟叹气,您都瞧见了,您到这来是?南史氏呜咽道,我听说崔杼要杀你全家,我怕这段历史没人记载,我赶过来,想把它补上……
你看,那时候的史官,信念多强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目的就是为了留下一部让后人相信的历史
这个故事,太震撼。
你再看,董狐
董狐,是晋灵公时期的史官。
晋灵公,也是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当时的大臣——赵盾,就劝晋灵公,你不能这样玩下去了,你得赶紧励精图治啊……晋灵公就恨上赵盾了。
不仅派人刺杀,甚至上朝的时候,还放狗咬赵盾。赵盾一看,活不下去了,赶紧跑吧,还没跑出国境线。消息传来,他弟弟——赵穿,揭竿而起,把晋灵公宰了,然后迎赵盾回朝。
赵盾回来之后,也很在意史官怎么记载这件事。董狐写道——赵盾弑君。赵盾很“冤枉”,说人是我弟弟杀的,我没杀啊。董狐说,你虽然逃了,但还没逃出国,对吧?你依然还是晋灵公的臣下。没错,人是你弟弟杀的,但你回来后,也没治你弟弟的罪,你跟弟弟算是同谋吧?
那会儿,赵盾一家可是权倾朝野啊,谁敢惹?随便伸个小手指头就能灭人九族。可,董狐不在乎,他就要是留一下一部真实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史官!
再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司马迁
司马迁梗着脖子替李凌说话,最后受了宫刑,留下了一部《史记》。司马迁和他爹都是史官,爷俩都很正直,都秉承“我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汉朝时期的史官,非常不容易,不仅要面对经常希望得到歌颂的君王,还要面对一些盲目自信的精英分子以及他们的攻击。
你看,一直到东汉时期,都有人认为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泄私愤,认为《史记》是一部诽谤皇上的书,是歪理邪说,甚至认为当时汉武帝没杀司马迁,是千古憾事。
在今天看来,汉武帝的功绩了不得。其实,汉武帝把文景之治攒下的家底,全给败光了,匈奴是打跑了,可大汉老百姓却民不聊生(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翻看一下王朔的《起初纪年》)。
其实,在老百姓看来,国家的强大、领土的完整,和老百姓能否过上好日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司马迁看到了,老百姓民不聊生,汉武帝穷兵黩武,那就得记下来。
所以,当时许多精英分子,像卫青、霍去病之流就很不满意,我们建功立业,我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我们是为了大汉的万年社稷。话说得没错,但,老百姓遭的罪,找谁说去?视百姓如蝼蚁一般。这不就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谁在意百姓的疾苦?
所以,司马迁胸怀天下,有这样的人文情怀,他就把汉武帝时期的功劳写上了,过失也写上了。
你看,史官秉笔直书的这种精神,千年以下都值得我们敬佩。
当然,像“崔杼弑君”“赵盾弑君”,史官也很清楚,杀齐庄公和晋灵公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两位都不是什么好鸟,一个跟人家老婆乱搞,一个更是昏庸无道。
但,史书就是史书
那些原因背景,可以作为备注写下来,但改变不了弑君的事实。这就是史官了不起的地方——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就历史而言,不能因为这事“情有可原”,就能“网开一面”。你看,法律也经常有情有可原,但,毕竟是犯法了。
所以,在我看来,史官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现在的法官,本质差不多。史官,只有具备了这种独立的精神,不受帝王影响,才能有公正、可信的记载。法官也是如此,权力不干涉司法,司法相对独立,才能够秉公处理。
当然,历史上,为了维护史官,也有诸多的一些规矩。
比方说,皇帝不能翻看。
再比方说,唐朝时候还有女史官。她们记载,皇上哪天晚上到后宫,临幸了哪位妃子之类的事,完后存入档案馆。如果哪天皇上到了档案馆,威逼利诱女史官,只要皇上来了,就罚金百两,从皇上自己的小金库里罚,意思就是让皇上注意这个事,别想当然。
写在最后:
我一直纠结,我们现在的史官是怎么做的?也应该继承了先辈的风骨吧,我这样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史官为何拼死记录真实历史?当权者篡改史书能欺骗后人吗?
史官的血
略谈史书的秉笔直书与谱书的隐恶书善
历史上敢说真话的史官,因为说真话兄弟三人接连被杀,不是司马迁
中国人的骨气,全在一首诗里写着
历史是谁书写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