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登高》和崔颢《黄鹤楼》,哪首才是古今七律第一?都是巅峰

在诗词的瑰丽世界中,常有人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然而,实际情况却往往是,人们习惯于通过比较的方式来欣赏诗歌,并且在诗坛上,的确存在着一些被历代诗人公认为“翘楚”的佳作,这无疑是事实。

例如,在众多人的眼中,被誉为“七绝之冠”的可能是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而被尊称为“五绝之首”的,则很可能是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到唐诗七律第一的争议,这个话题已经存在很久了。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杜甫的《登高》和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是为了硬性比较出哪首诗更胜一筹,而是希望我们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入地欣赏这两首七律的巅峰之作,对它们有更全面的理解。

我们先来看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充满了凄凉与孤独的情感。每一行诗句仿佛都能让我们看到那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他凄然北望,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伤。

这首诗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推崇,是因为其在对仗和押韵上的技巧,远超过了普通的七律,做到了句句对应,甚至字字相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在这里,“风”与“天”相对,“渚”与“沙”相映,“猿啸”又与“鸟飞”相对。这种对仗之工整、精巧,实属罕见。并且,所表达的意义也自然流畅,连贯一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对“不尽”,“萧萧”对“滚滚”。两次出神入化的叠字,更是无需赘述,读来令人震撼,是那种一见难忘的句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 “万里”与“百年”,又与上面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更为巧妙的是,这两句诗中并未使用“愁”字,却写出了深深的忧愁。这正是诗圣的妙笔之处:“万里”代表着离家太远的乡愁,“悲秋”象征着感怀岁月之愁,“常作客”是多年漂泊之愁,“百年”带着暮年之愁,“多病”是身体疾病带来的愁苦。

《登高》不仅对仗巧妙,而且很讲究韵律,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美。再加上意象开阔,情景交融,让整首诗更加生动。读完登高,口齿留香。

据相关记载,明代以前并没有名家称赞杜甫的《登高》是“七律之冠”。直到明朝的胡应麟读到这首诗,发现了它的独特之处,从律诗的文体特点、押韵对仗以及诗的深厚内涵这两方面着手分析以后,赞誉道:“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而。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我们现代人对胡应麟这个名字或许不太熟悉,他是明朝中期著名的学者和诗论家。看得出来,他对登高充满欣赏。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朴素无华,却独树一帜,与杜甫的《登高》一样,每一字每一句都令人铭记于心。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开篇四句如行云流水,气韵连贯。虽然在七律诗词中,语言的重复通常被视为大忌,但崔颢却大胆地三次使用“黄鹤”,重复再重复,却让人感到毫无违和感,也不觉得有任何不妥,这正是人们常说的:词不害意,大胆创新。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对仗工整,将虚幻的时空拉回到现实的景物中,有“晴川”、有“汉阳树”、也有“芳草”、更有“鹦鹉洲”。描绘的景物栩栩如生,营造的意境尤为美丽。

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空变换自然,景情交融,既包含对昔日景色的咏叹,又抒发出浓浓的乡愁,韵味十足。

可以说后四句天马行空,急转直下,回归格律,严丝合缝。这样大的调度,却毫不生涩,让人叹为观止。难怪后人称赞这首诗是:“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

相较于杜甫,崔颢这个诗人原本并不出名,但他却凭借这首诗被历史记住,而《黄鹤楼》名扬四海后,崔颢的名字也广为人熟知。崔颢比杜甫大八岁,属于同一时期的诗人,虽然崔颢写《黄鹤楼》的具体时间没有定论,但这两首诗问世的时间其实不会相隔太久。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遥想当年,那真是一个群星璀璨,文坛风云激荡的时代啊。

最早将《黄鹤楼》奉为“第一”的是南宋诗评家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相比起那种精工的、纯熟之极的七律,他可能更看重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气象。

而崔颢的《黄鹤楼》能有这么大名气,很大程度上还是“李白搁笔的传闻”促成的。虽然这一传言目前有人认为并不真实,但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这两首诗可以看出,李白对于崔颢这首诗进行了反复研究,模仿的痕迹好像也有迹可循。这样的喜爱、模仿对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大诗人李白来说,太难得了,也是唯一的一次。

纵观这两首诗,写作手法之妙,不得不提《登高》。“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这是诗圣杜甫一生积累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说他的遣词造句功夫、他对人生、对时间等等的感悟和表达也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特别是八句皆对仗,这是《黄鹤楼》在没有达到的。而《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不拘对偶,气势雄大。如果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形象鲜明,色彩缤纷,诗情中还充满了画意。

您最爱哪一首呢?谁的“七律第一”名号含金量更高呢?欢迎在评论区来聊聊您的看法。

好的,今天就聊到这儿了,这里是《致远书香》,我是宁曦,感谢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本文为《致远书香》视频文案,欢迎在评论区观看视频讲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七律时 为什么要学杜甫《登高》而不能学崔颢《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被评为唐代七律第一,《黄鹤楼》是否当得起?
同是千古名篇,崔颢《黄鹤楼》和杜甫《登高》,谁才是七律之冠?
崔颢的《黄鹤楼》,对仗并不工整,为何还被赞为唐人七律之冠?
《黄鹤楼》不合格律,为何被赞唐代七律第一,令李白都要搁笔?
崔颢《黄鹤楼》被称为七律第一,但首联却被网友质疑多年,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