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主义犯罪学三大理论之——差别接触理论

差别接触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又称异质接触理论、异质交往理论、差别连结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之一,由美国犯罪学家爱德文·苏哲兰(Edwin Sutherland)于1924年的《犯罪学·初版》(二版起改名为《犯罪学原理》)中首次提出[1][2]。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其他两者是社会控制理论和紧张理论)。


苏哲兰是美国犯罪学芝加哥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其理论受到同校社会学家暨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所提出符号互动理论(又称:象征互动理论、形象互动理论)的影响,因此差别接触理论与后来1960年代社会心理学上兴起的的社会学习理论极为相像。


  • 主要内容

差别接触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每个人对外在经验连结(association)的方式不同,当习得在特定情境中倾向犯罪的“定义”多于不犯罪的“定义”时,便较可能在此情境中做出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析释为以下几点:

  1. 犯罪行为是学习来的。

  2. 犯罪行为和其他任何行为的学习机制相同。

  3. 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

  4. 大多数的学习发生在个人亲近的亲人、朋友互动中。

  5. 各种接触因频率、持久性、优先性与对个人的意义不同,致学习的强度不同。

  6. 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技巧、动机、合理化思考、态度(倾向犯罪 vs. 反犯罪)等等。

  7. 犯罪的动机和驱力来自于个人学习到对法律和犯罪好坏的“定义”(英语:definitions)多寡而得(定义,亦即学习到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为是好的/OK的/不OK的/错的”)。

  8. 若个人学习到支持违法的“定义”多过反对违法的“定义”,就会有较高犯罪可能。


  • 批评

  1. 差别接触理论虽然可以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经常与犯罪人接触的职业,例如警察、法官、检察官、狱政人员,绝大多数却没有因为增加接触而犯罪。亦即无法解释“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的现象。

  2. 违法行为并不只是存在于与偏差或犯罪行为者接触并学习后才发生。

  3. 该理论无法解释生活在同一区域中,有些人犯罪,有些人却没有犯罪。

  4. “第一个犯罪导师”如何而来?许多犯罪行为是在一种自然而突发情况下发生,事前并无任何学习。例如义愤杀人的情况。


  • 预测犯罪的效力

尽管有上述的批评,差别接触理论仍被后续研究证实,与紧张理论(社会学上失范理论的犯罪学版本)和社会控制理论相较,是三者中最具有犯罪预测效力的理论,并且也是三者中最能作为犯人矫治计划之指导原则的理论。

Akers & Cochran (1985) 以美国中西部的中学学生为目标群体(有效样本N = 3,065),调查了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差别接触理论的社会心理学版本)各自对大麻吸食的预测效力(R 2)。结果:

  1. 根据失范理论的所设的变项,加总只能解释大麻吸食变异性的3%。

  2.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所设的变项,加总能解释大麻吸食变异性的不到30%。

  3.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所设的变项,加总能解释大麻吸食变异性的68%。


  • 影响

差别接触理论是20世纪美国犯罪学中最重要的三种理论之一(其他两种理论是紧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引起了很多有关同侪团体(peer group)问题的研究。


加拿大当代的犯罪心理学权威著作如此评价Sutherland的差别接触理论:“这个人提出了曾是犯罪心理学史上最有力的理论,但也正是这个人,促成了主流犯罪学走上反心理学的社会学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发现:掌纹判断未来
头盖骨异常,下巴和颊骨大,前额扁平,这样的人是天生犯罪人?
研究了一生犯罪的困惑:要给盗窃者留一份?...
变异性哮喘避免接触花粉和尘螨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路径与探索
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西方知名杀人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