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数学老师的思考与实践:如何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自然界的规律普遍存在,顺应自然、敬畏自然才能有天地的和谐之美。其实,世间万物都有规律可循,教育理应如此。

在教学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会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如今学校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常常偏离学生的情趣、爱好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


教育,不是付出的越多,对方越爱你。学习不是依靠老师压制,而是需要老师的适当吸引,引导学生喜欢学习!

通过反思,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我会帮学生列出简单的复习提纲框架;

然后让学生课后依照重点自由复习,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支撑的是人口大国的崛起。要实现教育支持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需要我们改变教学观念。

由原来的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这些是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和课程的改革,更与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具体的实践指导息息相关。

注重培养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虽然每个学生千差万别,与众不同,但是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寻找属于自己发展的方向。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是改革的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要以学习方式变革带动教育整体改革。

把“教为中心”变成“学为中心”,改变“重教轻学”的痼疾;改变包办有余,自学不足的弊端。把老师主宰、以讲代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按需指导。

学生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因此,灵活转换一种方式,给学生心里埋下问题的种子,鼓励他们主动学习,这或许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我一向觉得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行为,教师重在指引,关键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去探求知识和真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逐渐发现这种教育模式确实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探究是教育的主要方式。这意味着,探究方式将取代讲授方式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探究为主、讲授为辅的学习方式。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经历知识的重建或创造过程,从而发现自己的学术性潜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时,抛给学生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测算一个土豆的体积?”学生已有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基础,只要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问题就可以得以解决。


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实践,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生动活泼,我们的学生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数学领域的知识博大精深,学之不尽。小学阶段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中最基本的东西。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给予他们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获取正确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节课中,先向学生提出计算圆面积的方法: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从中把它剪开,将其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如果圆被均分成很多的份数,就会拼接成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此时就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用“无限逼近”的方法求出圆的面积。

S=πr2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实行个别化的教育,实现它的个性化。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我们在提倡教育平等均衡发展的时候,还应该均衡施教,探索多种教育模式来满足学生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课堂作业的分层不仅涉及数量上,如题目的多少,而且也包括深度的方面,比如题目的难度等。

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对同类型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困生只要作出一般解答即可,学优生不但要计算出具体的结果,更要有与之相应匹配的解题过程。


学生不仅是在数学课堂上能够获取知识,在生活中,他们也可以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因此课下要和学生交流接触,多去了解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才能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给予恰当准确的预设。

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对于不知道公式的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对于已经预习掌握公式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了解公式的来源。

由于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所以在推导验证公式时,会出现多样性,有的学生会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有的转化成其他的平面图形,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在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们都能有所收获,各有发展。


大多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不是没有成效,而是成效不在当下,它离我们很近或很远。因此不要过于纠结眼前的失败,学生们的未来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初我们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深深地扎进教育界,也都曾经梦想变成伟大的教书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践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让他们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提升能力,张扬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个学生收获充实的知识文化,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为学生多方面、可持续性发展和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的智慧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践和思考
网络研修收获
老师师德个人自查报告范文
如何让常规教育更加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