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花了15年,把孩子养成抑郁症后:毁掉一个孩子,忽略这3个求救信号就够了
点击播放 GIF

“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父母首先要反思是不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对,聆听孩子的声音,才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派妈

一位妈妈来做咨询。

哭诉着说:“我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却养了个白眼狼。”

原来,自打孩子上初中,母子俩就处得像个“仇人”,13岁的儿子对家人永远一副臭脸。

周末,妈妈做了一桌子好菜,叫他吃饭,他就是不来。

妈妈担心他饿着不长身体,多唠叨了几次。

谁曾想,孩子竟然朝她怒吼:“滚”

这让妈妈非常伤心,她无法理解,捧在手掌心长大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没良心?

孩子的这种做法当然不对,需要教育。

只是,父母需要了解的是:

叛逆的青春期才是正常的!

听话的青春期反而是病态的!

父母更要知道:

孩子的“叛逆”是他成长过程中发出的“信号”。

如果父母接收到这种信号并及时反馈,亲子关系就皆大欢喜。

如果父母没能接收到这种信号,没有及时关注修复和孩子的关系,孩子就容易从“叛逆”发展到“厌学”,甚至“抑郁”!

孩子叛逆,是对自我的保护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表现。

《百家谈》创始人王占郡曾讲过他女儿青春期时的一个故事。

女儿坐在汽车后座上喝咖啡。

他提醒:

“小心别把咖啡洒了,喝完放在卡座上吧。”

这话一说完,他就意识到说“错”了。

果然,女儿暴怒:

“我都要放在卡座上了,你干嘛说说说,你这一说,我放还是不放?”

青春期的孩子一言不合就暴躁,很多父母会觉得莫名其妙。

甚至觉得这是孩子不礼貌,不尊重父母的表现。

幸好,王占郡学过育儿心理学,他清楚知道:

女儿这“叛逆”其实就是青春期的特征,因为女儿想要自己“做主”,所以特别反感父亲的建议,表现也就很“不礼貌”。

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典型四大特征:

  1. 与众不同
  2. 自己做主
  3. 离开父母
  4. 寻找伙伴

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够提前给孩子足够的“自己做主”的舞台,加以健康引导,孩子就能比较顺畅地度过青春期。

但如果父母总和孩子“争夺主权”,孩子就会愈发叛逆。

事实上,孩子并不理解叛逆的对错,只是单纯地想通过叛逆的方式争取自己做主的权利。

在孩子看来,这是他“自我保护”的方式!

但如果父母没有正确接收到这个信号,反而通过“打骂”、“规劝”等方式试图让孩子“听话”,孩子的叛逆就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厌学”等严重问题。

孩子厌学,是求救的信号

孩子厌学,对父母来说,是无法理解的问题——父母为孩子提供了一切好条件,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不知道感恩,还反弹?

我就曾接待过这样一对父母。

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花大价钱买了套学区房,又费了很多心思,才把孩子放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按理说,这孩子应该要很感谢父母对他的栽培吧?

但孩子就是不领情,而且产生了厌学情绪。

父母很着急,花了那么多钱才拿到重点学校的门票,怎么可以厌学?于是,催促说教得更厉害。

结果!孩子产生严重的厌学生理反应——

一到学校就肚子疼,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去医院又查不出所以然。

最后,还是心理医生揭示真相:

原来,父母在“转学”的事情上,并没有提前和孩子沟通,他们只是“为孩子好”在准备好一切后,才告知孩子。

孩子觉得:

“我没有被尊重,我是委屈的,我是被忽视的。”

从成人的角度,我们当然理解父母“为孩子好”的含辛茹苦。

但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事情本身的对错,成长特征使然,他们只想“脱离父母自己做主”,想更好地和“同伴在一起与众不同”。

当这些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情绪、身体、思想甚至疾病来进行“反抗”。

事实上,这是他们发出的“最后的求救信号”——请看到我的情绪,理解我的委屈。

如果父母能正确接收信号,及时进行疏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父母若不能理解,并打压“孩子的反抗”,孩子就很容易走上极端——抑郁!

孩子抑郁,是最后的抗争

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

15岁女孩,不愿意去上学。

她家境不错,父母的身份地位也很高,不能接受自家孩子“连学历都拿不到”,于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也为了“家族面子”,他们不顾女儿反对,强行把孩子送出国留学。

花了很多钱,找了最好的学校,最贵的寄宿家庭。

在他们看来,他们为女儿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不顾一切帮女儿“镀金”。

但孩子很不快乐。

她打了很多次电话,求父母让她回家。

父母一直觉得这是女儿娇气的表现,从未放在心上。

直到悲剧的发生。

孩子在一个深夜割腕。

万幸的是,被寄宿家庭及时发现,捡回一条命。

父母无奈把女儿接回国,才发现,女儿在国外不但没有好好学习,甚至还沾染了药品,而且已经患上很严重的抑郁症,她拒绝一切交流,更可怕的是,她一点求生欲望都没有。

后来,妈妈只能辞了工作,专门在家守着女儿。

每天请心理医生上门,试图打开女儿关上的心。

她的父母非常懊悔:

“我们以前总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的情绪算什么情绪?我们都是为她好,谁曾想,这个为她好却把她给毁了。”

为人父母,没有不爱孩子,不为孩子好的。

但父母确实也需要学习,需要理解教育的真谛,给孩子他需要的爱。

青春期是教育的末班车

健康亲子关系需要爱和理解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进入青春期就像变了一个人。

以前多乖巧懂事,现在就多叛逆讨厌。

但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是教育的最后一趟末班车。

以往有着良好亲子关系的,能在这个阶段,培养更好的亲子关系。

以往亲子关系紧绷的,这个阶段,更是父母孩子弥补关系的最后机会。

面对想“脱离父母自己做主”的青春期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心理上的“放低心态”。

青春期的孩子,抱怨父母,反抗父母,是成长阶段的“天性使然”。

父母要从心态上认识到,这不是孩子的故意冒犯。

而是他正在挣扎着成长。

所以,父母一定要转变心态,“服软示弱”,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难的是,很多父母会觉得:“我是你老子!孩子怎么能挑战父母权威?”

事实上,孩子在反抗的时候,并没有去思考事件本身的对错,就是一门心思和父母作对。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放下身段,他反而会安静下来,思考事件本身的可行性。

一位早恋的孩子就坦诚:“我本来就没想早恋,但爸妈天天监控我,还找老师,我非常生气,干脆故意早恋给他们看,他们不管我了,我也就没什么早恋兴趣了。”

放低心态,给孩子充分的舞台发展自我意识,相信孩子自己成长的力量。

其次,行动上的“放下身段”。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讲过这样一个细节。

有一位妈妈抱怨自家孩子不尊重她,李教授指出:“那肯定是你太唠叨。”

青春期前的孩子,“喜欢并接受”父母耐心的“唠叨”和“陪伴。”

青春期的孩子,却“喜欢并期待”父母的“远离”和“信任”。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高一男孩对妈妈说:“我被同学撞了一下。”

妈妈着急给意见:“赶紧告诉老师。”

男孩瞬间生气:“以后再也不和你说了。”

但当妈妈共情回应:“被撞了?很疼吧?”

孩子反而愿意交流更多:“没事,我自己解决。”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放下身段,从“指手画脚的照顾者”变成“随叫随到的顾问”。

共情孩子的情绪,关键时刻说话点到为止即可,指导但让孩子自己处理事情。

孩子的成长不易,父母的教育更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6岁儿子抑郁自杀,父亲曝光细节:原来孩子的求救信号,就赤裸裸的暴露在眼前
这些,都是孩子“求救”的信号,家长注意
不听话!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 | 新心父母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好现象!这是娃发出的“求救”信号
(深度好文)对父母的灵魂拷问:孩子叛逆意味着什么?
厌学叛逆少女被送问题矫正机构,母亲再见孩子已在警察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