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闻天回忆红军最关键时刻,若非毛主席力排众议,党史将发生巨变

1935年6月,红新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合,两军的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革命即将展开新的阶段。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党内却出现了分歧,并且随着事态发展越演越烈。

此时在党内负总责的张闻天也无法处理这件事,据他回忆,若不是毛主席在关键时刻作出决断,带领中共走出难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走向将会发生巨变。

中共内部产生了什么分歧?分歧的起因究竟是什么?

南下还是北上?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突破了重重阻隔,成功在夹金山北麓的小城懋功成功会合。

6月18日,中央领导人纷纷到达这里,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人的到来受到了军队的热情迎接。

这次大会师意味着中国革命队伍已经壮大起来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即将展开新的篇章。

在这之后,我国革命形势与政治格局都将发生不小的变动。

然而,就在这个形势大好的关键时刻,党内却发生了一些分歧。

中共中央到达川西北地区后发现,这里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很难满足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需要。

因此,红军必须再次转移,为此,党中央决定继续北上,前往川陕甘。

毛主席向张国焘等人说明了这项决定,为了进一步推进苏维埃运动,红军需得占领四川、陕西、甘肃三地。

毛主席认为我军主力应在岷江以东,以打击敌人新一轮的大举进攻,要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

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张国焘的反对,他认为占领川北难度太大,应该集中主力占领青海、新疆,或者南下川、康边界。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面对着“北上”与“南下”两个选择,这一选择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必得慎之又慎。

两河口会议纪念馆

1935年6月26日,为了解决分歧、团结思想,两河口会议正式召开。

张闻天主持了此次会议,而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张国焘等重要领导均在会议现场。

针对这次的会议主题,周恩来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他指出了北上川陕甘的必要性——川陕甘地区有利于军事机动,并且群众多,汉人也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队伍的壮大,与之相对的,该地区的经济环境也较好。

同时,周恩来也阐明,红军此时向南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南下,将会面对装备精良、势力庞大的敌军,而青海、新疆等地的条件则更为艰苦,因此,北上是红军此时的最佳选择。

如果北上,则会迎上胡宗南的队伍,为了战胜敌人,我军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北上。

在如此有理有据地报告后,张国焘说出了他的顾虑。他认为北上路途遥远、条件艰苦,还是南下更为保险。

会议进行到这里,几乎陷入了僵局,而毛主席随后的一番讲话,改变了会议的走向。他针对北上提出了实质性的战略意见,说服了在场几乎所有同志。

就这样,两河口会议否定了南下的主张,而是决定两军共同北上。

张国焘虽然同意了这一决定,但还是心存不满。随后发生的一切,正是他对此次会议结果不满的体现。

而张国焘之后的行为,差点为中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他究竟做了什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呢?

识破阴谋,继续北上

两河口会议后,中共中央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以确保北上战略的成功施行。

红军若能占领松潘,那么北上的进程将大大推进。然而,本该向着松潘进攻的张国焘却临阵脱逃了。

他一直畏惧胡宗南的部队,因此不敢进攻松潘,反而分出一部分兵力南下攻打大炮山等地,意图向西康进军。

此举导致松潘战役计划未能实现,而此后的几个月,张国焘则一直在暗中筹谋着南下。

中共中央为了挽回局面,尝试稳住张国焘,极力动员他北上。1935年8月初,中央再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从各个方面劝说教育张国焘执行北上战略。张国焘这次没有直言反对,也未进行深刻反省。

在这之后,中共中央对红军队伍进行了混编,红一、四方面军重新划分为左路军、右路军,任命朱德、张国焘、刘伯承指挥左路军,右路军则由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领导。

两支军队分两路开进,到达达班佑地区后一齐向甘南行进。原属第四方面军的陈昌浩、徐帅随右路军行动。

平稳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到了8月末,一篇文章再次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这篇文章名为《北上南下是两条路线斗争》,正是张闻天所作。

张闻天在文章发表前例行到编委会宣读文章内容,谈及北上战略的正确与南下计划的错误时言辞激烈,直接惹恼了编委中的另一成员陈昌浩。最后,这篇文章在陈昌浩的强烈反对下没有发表,而这件事也被传开了。

张闻天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毛主席指出这篇文章是书生意气,什么用也没有。

此时,张国焘的部队在阿坝草原滞留不前,令我军错过了许多战斗先机,造成了重大损失。

1935年9月3日,张国焘向党中央回电称:“茫茫草地,前进不能,坐待自毙。”其对待北上计划的消极态度不言自明。

9月8日,张国焘发密电给陈昌浩,要求他带队南下。这封电报被党中央截获,紧急会议随即召开。

如果处理不好,中共将面临四分五裂的风险,革命力量将蒙受巨大损失。

主持中央工作的张闻天陷入了冥思苦想当中,如果向张国焘妥协南下,则要面对无法想象的损失,而若是继续北上,则可能造成右路军自相残杀的局面,无法确保革命队伍的安全。

在这个紧要关头,毛主席再一次站了出来,当机立断,作出了决定。

毛主席陈清利害,做出了率领军队继续北上的决断。为避免夜长梦多,毛主席与其他同志当天晚上便带领红一、 三军团以及军委纵队等八千余人脱离了右路军,趁着夜色继续向北前进。

这一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伟大的,在中共日后的发展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张国焘试图代替中央,另立山头的阴谋彻底失败了。

他的右倾行为很快便受到了全体党员、红军的批判。朱德、刘伯承身陷张国焘的势力当中,却立刻与他作出切割。

朱德与刘伯承等都只认毛主席领导的这一个中共中央。哪怕面对张国焘的胁迫,朱德也始终坚持:“朱毛”一体,绝不分家。

张国焘的计划破产,只能率队南下,随即便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正如周恩来分析的那样,南方少数民族聚集,语言、文化存在差异,难以沟通,既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又要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南下的军队原有的八万多人很快便消减至一半。

毛主席的决定,保存了中国的革命力量。北上的选择,无疑是正确、伟大的。

在这之后,张闻天逐渐退出了党内“负总责”的岗位。毛主席的一系列决断中,都不乏张闻天支持的身影。张闻天不慕权势,一心追求真理,在中共发展的道路上,他起过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跟着真理走

张闻天曾直言:“真理在谁手里,我就跟着谁走。”这也是他一直追随主席的原因。

早在遵义会议时,张闻天就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支持毛主席的理念。

毛主席直言,如果没有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从中央北上之后,张闻天一直与主席并肩作战。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张闻天立即对此事作出了深刻的解读,他指出将抗日统一战线从局部转到全国,这一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毛主席正式成为党的领袖之前,张闻天发出的四百多封电报中,就有286封是与毛主席共同署名的,他对于权力、荣誉并无欲望,一心追求真理。

1938年以后,张闻天又在党内宣传、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张闻天继续当选中共中央委员。此后,他被派往东北指导工作。在此期间,张闻天为东北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解放战争胜利后,张闻天又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曾前往苏联任驻苏大使,又在1945年回国,继续在外交部供职。

一直以来,张闻天对于自己的过往都抱有谦虚审慎的态度,他曾经身处权力中心,却对此毫无留恋,转身投入到基层工作中。

他对自己过去的失误作出了深刻的自省,在张闻天76年的人生中,真理是那颗永不熄灭的火种,永远燃烧,永远明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主席回忆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打赢了最艰难关键的一仗,满盘皆活
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向中央要权,毛泽东不赞成张闻天让职,张闻天对张国焘的预言一一应验
UC头条:1935年的张国焘有多嚣张?
朱德从未领过元帅工资,临终留下遗嘱:我最珍贵的是那张毛主席像
「遵义会议」拨转航向,挽救红军挽救党
鸭溪谈话:时隔4年,毛主席重掌军事大权,开始真正挽救党和红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