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邢台运河记(十)

      依靠《水经注》的描述,我们依稀能勾勒出北魏清河过境邢台的大体位置:河流的北段,在威县东部、清河西部结合的地带,继而东北折向南宫和衡水的故城县境内。其南段在临西县境,《水经注》没有给出参照物。但是既然今天临西县城的前身,也就是北魏临清城,系郦道元生活的时期所建制,则'水西临清'这个俗称,传递的无非是'城在清水之西'这个含义。全局来看,北魏时期,清河在邢台从南至北依次穿行临西东、威县东、清河西、清河东北,大概是不成问题的。

      唯一让人不解的,是'东北径清阳县故城西'这句话。据郦道元所述,'清阳县故城'在清河流经路线上,介于信城县故城和东武城之间,所以这里的'清阳县故城'理应就在今清河县城的西北、北、东或者东北一带区域。然而,汉代清阳故城位于宋恩州城东南35里,这是《太平寰宇记》明确反馈的信息,经后世文献大量引用,几乎成为共识,其位置明显不符。如果说清河在流经今清河县城西北的汉代信城之后,又以90度角折返东南,造成大幅回环,不但有悖于常理,也和郦氏所用的'北过''东北径'等方位词相违背。我们更不能贸然说《水经注》记载有误,诿错于郦道元。

       既然古迹不存,就还得回到文献中去。对比《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就会发现,《太平寰宇记》的优点是记述详实,但失于芜杂,旁征博引而不加考订,头绪多而前后矛盾。比如在关于'贝州'这一部分的文本中,《元》已经告诉我们当时的贝州城在汉代信城县基址之上,又特意交待'永济渠,东南去县十里。'到了《太》这里,先是指出晚唐咸通元年,贝州长史郑仁凯将贝州向东南十里之外搬迁,形成北宋时期的贝州城,清河县亦随之迁入新址,然而却再次说'永济渠,东南去县十里。'导致了前后扦格。且这句话很明显原封不动地来自《元》,因为在叙述河道位置时,《元》和《太》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前者一般用'河道+方位词+去+参照物+里数'的句式,而后者多用'河道+参照物+方位词+里数'的模式,前者古雅而后者口语化。然唯独在叙贝州永济渠这一点上,两者语风高度一致,不得不让人怀疑,《太》在这一部分抄袭了《元》,遗憾的是,却忽略了时过境迁的现实情况。因此,在利用《太》进行清河县历史的研究时,尚需谨慎。

       如果撇下《太平寰宇记》,回到《元和郡县志》,则'清河如何经流清阳城'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元和郡县志》'贝州清阳县'条目下记:

        清阳县【紧,郭下】
  本汉旧县也,属清河郡。后汉省清阳县,其地属甘陵县。隋开皇六年重置,皇朝因之。
  甘陵在县城内,后汉清河王庆陵,庆即安帝父也。

       唐代元和时期,贝州城尚在今清河县城西北的汉信城,清阳县在郭下,属于附郭县一类的性质,但既然说'甘陵在县城内',证明清阳县还是有独立的城,只不过距离州城较近而已。且如果按《元和郡县志》的说法,则清阳县绝不能像《太平寰宇记》所说城址反复搬迁,在城、陵一体的情况下,庆陵尚在城内,清阳城何能有搬迁?

       既然没有搬迁,那么郦道元看到的清阳故城,应该就是这座出现在《元和郡县志》中的县城。从汉信城县'东北径清阳县故城西',说明这座城位于汉代信城县城的东北方向。之所以用'故城二字,是因为'后汉省清阳县',郦道元作《水经注》时,这座城已经不具有清阳县城的政治属性,而只是甘陵县的一个小城。这个时间,可能就是汉安帝时期。

       至于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中记述的清河县境内一众古城的资料,它可能是参考了其他文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书中关于清河县的很多说法,前与《元和郡县志》不符,后同明清地方志牴牾。或许只能寄希望于期待将来的考古发现能解决这一问题吧。

​扬尘天气下的邢台运河

​邢台运河春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读邢台大运河
[转载]古武城考(转自衡水日报)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四◎山东五
清河考古录
《水经.淇水注》所涉东武城县故城、修城故城、修国故城等考略
淮安历史:古淮阴不是山阳(今淮安区),多本古书图文作证!|山阳|淮安|淮安区|淮阴|清河|清河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