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话是是怎么诞生的?从考古学、地质学反推神话原貌与脉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白银末裔。

受"层累的造就古史"学说的影响,对于流传的上古神话,深信必然有最初的原型(不一定是唯一的)或事件发生的,所以十年前就专注于考古学、地质学上的最新发现与事实,再参照最原始的神话,反推神话原有的样貌和脉络。

有不少人说应当按照现在流行的上古神话版本去做相关神话的阐发,但总体来说这样做只会偏差更大。

按照最一般的理解,史料的时代距所述史实的时代越近,则其可信度越高。而越晚出的史料,较之早期的史料,往往时代更加久远,事迹更加详细,体例更加完整。但这反而证明了其中窜入了大量的伪造的内容。

因此个人最感兴趣的炎黄神话中,那些关于炎黄姓甚名谁,说了什么,想了什么,实在不值一哂,基本只取这些神话的基本框架,而不取细文。但世间杠精喷子何其多,学识浅薄又不愿倾听他人想法的更是不可胜数,反驳的人言之凿凿列举的证据恰好证明了其学识不精的尾巴。

以神话中的常客们为例,诗经中只提到过大禹,是商人和周人的祖先;而到了论语中,就有了尧舜;到了战国,才有五帝之说;邹衍之后,黄帝成了华夏共祖;而比黄帝更早的伏羲神农,要到汉代才流行起来,至于盘古开天辟地,是魏晋才有的记载。

在国语中,各个地域和民族,是有其自己的祖先传说的;但到了《帝系》中,各地各族的先祖都变成了黄帝的子孙。

但这些都不影响对于中国上古神话的阐述,提及这些也是为了提醒眼睛亮的读者注意:此文也是一家之言,一种想法而已,仅给同道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而已。

言归正传。现存的神话文献里,不论是《山海经》、《天问》,还是《诗经》,都对于三代之前的神系做了一些修补和阐述,汇总到一起来看,大体讲了炎帝、帝俊、黄帝三大家族故事,以及四帝、治水两大体系,女娲、王母与女歧的神话则单独存在。

(图片来自于:邻州欧阳 )

女娲、女歧神话时代

按照文本记述的详略程度,以时间来算,大致可推断女娲神话诞生的时代最早,其次是女歧,再次是王母,到了父系上台之后,则先是有炎帝神话,之后是帝俊神话,最后才是黄帝神话。

至于四帝体系是出于四星宿崇拜,还是在五行学说兴起之后才诞生的,无法判断,只能单列于此。至于治水体系,大致出现时间比黄帝神话略晚。

如果从考古和地质史上来阐述的话,女娲神话诞生时,处于智人基因突变的关键时期,大约4—1.2万年前。最有可能的是4—2万年前和1.8万年—12640年(±100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这两个时间段都是间冰期,气温有所上升,覆盖大陆的大冰盖融化,女娲神话里的关键元素"造人"、"治水"、"补天"都能在这一时期有相关的史实证据。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2—1.8万年前)中国境内大陆冰架与冰川扩张示意图)

女歧神话所诞生的时代比较模糊,"女歧无合,爰生九子",对于这个女神来说,只能判断出其诞生的年代,依旧是女性生殖崇拜比较盛行的。而且与女娲神话共同参考比较的话,会发现两者都暗示了当时似乎存在巨人神话,不知龙伯巨人是否是相关神话的孑遗。

王母神话时代

王母神话最早的记载,出自商周时期的金文,至于金文里提及的"王母"是否就是《山海经》里的西王母,这个尚有争论。抛开争论,单就传说来说,"戴胜"这个标志着神权和祭司的特征足以证明,该传说诞生时最早也已经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15000年前),最晚则是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胜"这个物件,最初只是纺织的一个部件,后来在汉代演变为戴在头上的饰物。目前出土的最早胜实物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是作为织物过程中的工具存在的。但这一时期的考古证据表明在此之前织物技术就已经有了时间不短的发展时期,所以胜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没有定论,只能推测说比河姆渡文化出现的时间还要早。

织物是出现比较早的人造物,却极不易保存的。丝麻还好些,树皮衣、鱼皮衣这样的衣物保存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是成为文化遗存了,所以只能把纺织衣物可能出现的最早时间与神话诞生时间相提并论了。

炎黄、蚩尤神话时代

到了《山海经》里记述的炎黄时代,气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也极其剧烈。共工祝融神话所暗示的洪水泛滥,夸父逐日神话所反映的干旱,横跨了黄帝家族孙辈以下几代人的洪水灾害,无不反映着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剧烈。

但这并不意味着炎黄神话是紧跟着上述三女神神话之后就诞生的。从文本的详略程度来看,炎帝神话出现的时间相当久远,最早可能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期就已经出现,最晚也不会晚于6500年前的海进时代。

这个时代里虽然出现了基于男女分工而有所区别的性别分化,但女性生殖崇拜与母系群落依然是主流,男性仍然是从属地位。而在6500年前的海进时代,气温整体比现在高1—2℃,海平面也比现在高3米上下,黄河和长江流域开始向父系血缘家族组织转化。炎帝神话里既然是以父亲作为主导,那就不可能比这个时间还晚,再晚一些的话就要和传说中自己的后代榆罔一起和黄帝打架了,没办法作为祖先神存在了。

帝俊神话之所以说是在炎帝之后,是因为该神话当中出现了明显的男性生殖崇拜与女性居于从属地位的现象。

鸟、日、柱状物(陶祖、石祖之类)、矛刀类武器血衅(以人血或动物血浇在器物上的一种祭祀仪式),这些明显的男性生殖崇拜事物逐渐取代了蟾蜍、娃娃鱼、鱼和各种蛇类成为了祭祀和神话的主体。这个时期不论是南方的河姆渡遗址、湖南城头山遗址,还是北方黄河流域下游的大汶口遗址、中上游的仰韶遗址,这类祭祀屡见不鲜,并且开始出现环壕聚落。

环壕聚落的出现,表明在剧烈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压力逼迫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了更为剧烈的战争。这也是炎帝神话后半部分、帝俊赐神器与人类英雄后羿下凡的原发根源之一。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你以为中国大地的祖先们还在林地里搭着帐篷,屈居于岩洞里,那就实在对不起我们的祖先了。在6500—6000年前的海进时代里,我国就已经进入了城邦时代。大约6000年前,湖南澧阳平原一带,在本地早就存在的土围子文化基础上,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城池——城头山古城,很快,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开始向长江中游扩散,先后有17座史前古城冒了出来,长江中游也率先进入了城邦时代。

其后,这种文化影响开始北上,先沿着淮河进入到黄河下游,继而开始向黄河上游的仰韶文化圈传播。这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频繁的战争和人口流动,也铁定诞生了数不清的英雄神话与传说,而那些被摧毁和遗弃的城址就此丧失了他们口口相传下来的神话,消失的一点痕迹都没有了,以至于我们这些后来者想要续都续不上,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家族神话割裂感如此强烈的原因。

(新旧时期时代部分著名文化遗存分布图)

虽然这个时候的中国大地上各种大小城邦多如繁星,但如今我们发现的却只是其中一角,而像三江平原、江汉平原、珠江平原这些地方按照类比也应该有着数量可观的城邦存在,可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他们。就像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比后母戊大方鼎还要大的浇筑模具的存在,知道还有比这个大方鼎更大的青铜器存在于这片土地上,可就是不知道在哪儿,也没有被发现一样,那种感觉实在难受。

也是在这一时期,汉族人的第一位超级祖先已经出现了。至于是不是传说中的帝俊,不知道。

(中国汉族超级祖先Y染色体单倍群分化扩张年代表)

即使远至内蒙南部和东北西部已经出现了有着成熟玉器与礼制的红山文化,知道了他们祭拜女神(这位失传的女神的故事我们也不得而知),西北的马家窑也好,江南的良渚文化也好,土墩墓、玉璧、玉琮这类后世汉族传统文化当中的典型文化因素都已经出现了,甚至三代时期的礼乐制都已经各自发展出了雏形,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中心也已经开始出现了青铜器,但是,我们的黄帝家族和蚩尤还是没有登场。

他们的登场还得再过800—300年,来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期这个全世界陷入"灭绝"怪圈的时刻。

灭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能精确到几点几分的,它是一个残忍而又不可避免的过程。

这次灭绝是针对于全世界的文明而言的,在中国境内,它开始于仰韶文化的衰落和崩溃,由此开始中国境内开始了一场时间跨度数千年的大规模重组。

仰韶文化崩溃后,许多中原子民,不断向甘青、巴蜀、青藏甚至云贵和新疆地区移民,使得中原文化向更远的地方扩散。起源于晋南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快速覆盖了豫西的洛阳平原,并对郑州、嵩山以南乃至渭河上游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新石器时代中期几大区域文化)

此时气候开始逐渐变得寒冷干燥,以此为界限,中国境内的区域文化发生了巨变,其中最为后世儒家诟病的人牲开始出现并成为黄河中游地区即中原地区祭祀礼制的特点。这也不是中国人祖先们第一次遭受气候巨变引发的灾难了。

3万——1.8万年前,如今桑干河地区的三大古湖相继解体,引发的洪水冲击如今晋城以北、承德以南、东到大海的光大地区,至于这是否就是女娲治理的洪水,不知道。

(桑干河流域图。3万年前,大同古湖、张家口古湖与涿鹿古湖开始崩溃,发生持续了数万年的湖水外泄。)

12640年(±100年)左右,一颗富铁的直径约1.5公里的陨石以19.3公里/秒的速度击穿格陵兰冰盖,其爆炸所释放的能量有700兆吨TNT当量,相当于一瞬间引爆470万枚广岛原子弹。这颗陨石成功引发了"新仙女事件",并带来了长达1300余年的小冰河期,世界各地急速转入严寒,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地球表面约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同一时期被焚烧。

(新仙女木事件中冰盖与大陆冰架覆盖区域示意图之一)

直到11500年前,气温才又突然回升。

这还没完。刚过了1600余年,气候又突然变冷,持续时间200—1000年左右,大量的冷水和淡水进入到洋流循环系统当中,扰乱了原有的温度调节系统。冰期带来的是冰盖和冰架在大陆与海洋上来来回回的扩张收缩,间冰期则带来了反反复复的洪水灾害。

从8200年前开始,气温就一直稳步升高,现在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阔叶林遍布长城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而5000年前这次气温转冷也基本破坏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早期文明,为接下来的文明大融合以及复兴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张,但中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此时只修了个西山城堡,不久就毁弃了,中原城市化的进程也中断了。但文明并没有就此止步,来自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南方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不断渗透到中原地区,在4500年前后,形成了几支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特色的地方文化,被统称为中原龙山文化。

在仰韶文化的子民们四处流浪的时候,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也因沙漠化,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一部分掌握了石墙筑造技术的红山文化人群,向南边的长城地带扩散,融入当地土著和其它移民之中,形成了阿善文化和老虎山文化。他们由于气候恶化,资源紧张,社会冲突加剧,建造了一系列形势险要的石头城堡,这也是后来石峁古城,后世中国北方各类城池的雏形。

时间走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后,由于文化区间空白地带渐渐消失,环境变化,人类社会动能加大,互相间发生普遍的碰撞,各区域间交流与互动乃至冲突增强,文化进入调整与重组期,尤其是聚落间和聚落内分化加强,奢侈品在上层之间的交流与争夺,使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速度加快,个别区域的中心聚落比如良渚等已初步形成具有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管理的城市功能,一场社会的巨变正在孕育中。

这时候,我们的黄帝和蚩尤此时也登场了。黄帝最出名的两件事儿,就是打了两场仗,在涿鹿击败蚩尤,在阪泉击败炎帝,这个神话事件反映出来的史实与历史上这段时期的社会演变吻合。

(中国青铜器发展演变示意图)

此时的中国,北至内蒙,南过长江,西过河西走廊—拉萨一线,绝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城址遗址,有的规模已经达到四百万平方米,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青铜、红铜冶炼制品,而长城地带贼出现了畜牧型农耕社会。其中山西陶寺遗址出现了首领墓葬,以及数百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

这意味着,装备军队用于战争的金属武器已经出现,以原始蒙古利亚人种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开始形成。首领制集团(军事首领、政治首领未知,但很大程度上是集军权、神权、王权于一身的存在)已经存在,超大规模城市聚落及卫星城镇也达到相当规模。

中期尤其是晚期大批城址在各文化区的普遍出现,不仅加快了区域性文化要素的汇聚与融合步伐,甚至影响到区域性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轨迹、性格与相互间互动的方式,直到作为礼器的青铜容器、马与马车等在个别中心性遗址中以垄断性面貌出现,社会开始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在上海图书馆做了题为《中国祖先神话》的系列讲座
一口气读懂的神话上古史:三皇五帝都是技术型人才?涨知识
上古神话的三大时代,哪个时期最精彩?
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上古战斗力最强的四大正神,女娲第四,东皇太一第二,第一太强
汉族的三个超级祖先,真的是伏羲、神农和黄帝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