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优雅地选择一款适合你的重疾险?




 重疾险历史 


重大疾病保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86年瑞士保险公司承保的以急性病为主的“重大疾病”,承保的病种主要为天花、霍乱等传染病。


学术界上认为,南非是现代意义上的重大疾病保险的发源地,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出现在南非的保险市场——


是由Dr Marius Barnard(马里优斯-伯纳德)医生与南非Crusade人寿保险公司合作,在1983年8月6日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重大疾病保险产品。


作为寿险的附加险销售,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中风四种重大疾病提供保障。




促使Dr Marius Barnard(马里优斯-伯纳德)医生提出这一产品的创意来自于他的职业经历,他作为一名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很多病例深深触动了他。


其中,两个典型的病例如下:


病例一:


病人是一位34岁的女士,这位女士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还带着两个孩子。她患了肺癌,通过手术治疗,成功切除了肿瘤。


两年后,病人再次来到伯纳德医生的诊所,从她的眼神中,伯纳德医生再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经了解,这位女士手术后继续工作,以便挣钱为了两个孩子未来的生活,而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两个月后,她去世了。


病例二:


病人是一位患心脏病的男士,他在7年内频繁发病五到六次,经过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存活了23年。


在前几年,这位病人每次来医院复诊时,都没有什么抱怨。可是到后来,每次来医院都会听见他念叨一件事,就是钱。他没有办法重新工作,而后期康复的费用支出却一直存在,他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以至于尊严。


还有很多这样相似的病例,这些病例使伯纳德医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患者经过治疗活了下来,可是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在财务上却“死”了



这就是每一个病人都需要面对的难题,作为医生,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但却不能挽救一个家庭的“财务生命”。正是这些事情促使伯纳德医生与Crusade人寿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





 > 什么是重疾险 

重大疾病保险:在保险合同期间,被保险人罹患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者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即可得到保险金赔付的保险产品。重大疾病保险简称重疾险。


重疾险一方面补充了医药费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部分弥补了因患病导致的收入损失。



 重疾产品分类 


重疾险产品相对其他产品更为复杂,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这里按照保险期间的不同将重疾险产品划分为终身、定期和一年期。



若以其他标准分类,重疾险还可分为防癌险(按病种分类,保障病种只包含恶性肿瘤)、女性保险(按性别分类,被保险人必须为女性)、少儿险(按年龄分类,被保险人必须为少儿)等等。



 重疾险市场状况 


作为人身保险市场上最重要的保障型产品之一,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功能在不断地改变与完善。


一是保障病种数量增多。


最初的重疾险只对7种重大疾病提供保障,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则可保障100种重大疾病,并且很多还提供轻症保障。


从发生率来看,25种标准重疾已经占到重疾发生率的95%左右,额外再增加的病种对发生率影响不大,因此并不是保障病种越多就越好。



二是保障程度增加。


免体检保险额度不断提高,使得重疾保障更加有力。一些产品的赔付次数也不再只有一次,重疾轻症赔付次数达到四、五次。


保障责任也不局限于重疾轻症,很多重疾保险还加入了身故责任、全残责任、保费豁免责任、中症责任等。


三是产品设计更具针对性。


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风险,如市场上陆续出现老年恶性肿瘤保险(老年防癌险)、少儿险、女性保险等。以前,重疾险常常作为附加险,而现在,市场上的重疾险大多是作为主险独立存在。



 如何选择重疾险 


(一)为什么要购买重疾险


医疗手段可以挽救生命,却难以挽救家庭的经济。重疾险创始人马里优斯.巴纳德说:“人们需要重疾保险的原因不但是因为人们将会死亡,更是因为人们要活下去。”


所以,消费者购买重疾险是为了在被保险人身患重疾时为其提供经济保障。重疾通常有以下特征:


首先,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给正常的家庭生活造成影响。



其次,治疗成本高。


重疾险里所列疾病大部分可治或者说可以通过治疗使病情稳定,然而过高的医疗费用常常让患者财务艰难。除了治疗费用,重疾患者康复期内的费用、家庭成员照顾患者的隐形支出、营养品费用、护工等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剧开销。再则,由于医保“先支出,再补偿”的原则以及可报销药品清单的限制,医保在重疾中的作用有限。


最后,重疾可能会造成收入的中断。


罹患重疾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漫长的康复期也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失业风险。罹患重大疾病使患者在承受身体和精神创伤外,还要承受经济重创。


这正是消费者购买重疾险的主要目的——解决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以及弥补收入损失。



(二)重疾险的选择维度


重大疾病保险产品设计多样,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报告提供七个选择维度供消费者参考。



1.购买时间


什么时候购买重疾险最合适?


我们的答案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早越好。


一是健康风险伴随我们人的一生,区别只是发生率的高低。重疾发病越来越年轻化。这意味着年轻人罹患重疾的概率在增加,尽早购买一份重疾险来规避风险变得十分必要。


二是越早购买保费越低,保障期间越长,对消费者而言产品性价比越高。


三是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购买,保险公司的承保程序相对简单,而当身体的某些指标不合格时,很可能带来保险公司的加费、拒保和除外等非标准化处理。


2.购买顺序


重疾险的建议购买顺序为:先大人后小孩;先经济支柱后家庭成员。如果经济充裕,则最好为每个家庭成员购买一份重疾保障。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先保障家庭经济支柱,以避免家庭遭受经济重创。


3.期限选择


购买重疾险,优先推荐购买终身型重疾保险。究其原因:


一是一年期的产品不包含保证续保。保证续保是指保险期满后,保险公司无条件按照原费率、原条款,不经过再次核保,对被保险人继续承保。终身型和定期重疾在保障期里都是保证费率,但一年期消费型重疾不能保证续保。


二是定期产品可能在年老需要重疾险时,保单已经失效。


消费者患病往往是在年纪较大时,年轻时购买定期重疾险,可能患病时已经过了保障期限。而到那个年龄,可能市面上没多少产品可以选择,或者由于身体情况下降,可能面临拒保。



三是从财务角度分析,终身重疾专款专用。


定期重疾险相对便宜,理想状态下,剩余的钱可以做投资管理,到老年时拥有一笔投资款。但实际上老年人对财务的控制能力降低,可能会挪用这笔非专属投资款,使自己失去保障。


所以报告首先推荐终身型重疾险产品,但若支付能力有限,建议够买一年期消费型产品过渡,待支付能力足够时选择合适的终身型重疾险产品。


4.购买额度


应该购买多少保额的重疾险产品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消费者可以参照“双十原则”来决定,即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10%,保额是年收入的10倍。若以家庭为单位考虑,在家庭、个人财务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推荐保额为家庭年收入的3倍-5倍。


5.病种数量


重疾险是不是保障疾病数量越多越好?我们的答案是不一定。不要盲目依据病种数量来选择重疾险。


从发生率来看,25种标准重疾已经占到重疾发生率的95%左右,额外再增加的病种对发生率影响不大。如果某产品因为保障病种数量多而保费高昂,则消费者应该慎重考虑。


当然,在保费一定的情况下,保障疾病数量越多产品性价比越高。所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综合考量。




6.身故选择


含身故的重疾险与不含身故的重疾险相比,后者较便宜。但就性价比来看,含身故的重疾产品适合家庭财务责任重、债务多(比如房贷车贷等)的消费者,也适合家庭主要收入人。


而不含身故的重疾产品则适合对其他人没有太多支付责任的消费者,如单身者、家庭次要收入人或者无收入者。


7.给付次数选择


从现有的重疾发生率来看,分组多次赔偿重疾作用有限。不过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重疾可能治愈,或大幅延长生存时间,这样分析患上另一种重疾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一次赔付型重疾险相对价格低,现在看性价比高;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增加了保障范围,价格较贵,但未来有可能发挥更大作用。消费者应综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家族病史等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给付次数。





 总结 


选择一款适合于家庭成员的重疾险已经成为家庭理财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面对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等。



适时补充重大疾病保险,可有效对冲疾病给家庭造成的困扰。建议不同年龄阶段的朋友,根据家庭收入水平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保障。


来源:小智智能平台,编辑:博诚君

作者:邢老师,15年保险代理人培训班经验,《保险代理人》等多部著名杂志担任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念 | 那些关于重疾险不得不说的事儿
重疾险的选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白血病这事之所以被推到风口浪尖,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件事……
重疾险是什么?购买有什么条件?
保乎分享|重大疾病保险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保险微课】第002期——重疾险的发展史(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