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44 李商隐七律《汉南书事》读记

李商隐七律《汉南书事》读记

(小河西)

汉南书事

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

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

汉南即汉水以南。狭义上说汉南可指襄州。也可泛指荆襄一带。例如白居易的《送冯舍人閤老往襄阳》有莫恋汉南风景好,岘山花尽早归来的句子,这里汉南就是岘山下的襄州。庾信的《枯树赋》有“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句子,这里似乎汉南说的是荆州。李商隐曾有《上汉南李相公状》一文,文中的李相公指李程,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其道治在襄州。

此诗应是李商隐路经“汉南”时所作。考李商隐履历,大中元年李商隐赴桂州,大中二年从桂州回长安皆路经荆襄。此外,李商隐大中五年七月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赴东川节度使柳中郢幕或许也经过荆襄。(从长安到襄州有武关道。再从襄州到荆州有驿道,然后溯长江而上可达蜀地。)此诗究竟作于何时呢?

首联: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

西师:西征之师,指唐王朝西征党项的军队。《资治通鉴》:“大中四年,党项为边患,发诸道兵讨之,连年无功,”。大中五年“四月南山党项依然大肆钞掠。”“(皇)上以南山党项久未平,颇厌用兵”。

哀痛天书:汉武帝长期用兵西域,国库空虚,士卒死散,晚年下“轮台罪己诏”,深陈悔意。《汉书-西域传》:“上乃下诏,陈既往之悔,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也,朕不忍闻。’”

《资治通鉴》:大中五年八月“白敏中奏,南山党项亦请降。时用兵岁久,国用颇乏,诏并赦南山党项,使之安业”。李商隐在汉南或听说了唐宣宗“赦南山党项”的诏书。

大意:数万西征之师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天子“赦南山党项”的诏书近期已下达了。

颔联: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

刀笔:古时官吏的书写工具(笔用以写,刀用以削改)。这里指“刀笔吏”。《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汉书-张汤传》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淮阳感怀》(隋唐-李密):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从军行》(唐-张祜):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韩信》(宋-王安石):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轮台:古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以南,汉武帝时派将军李广利攻灭,在此屯田设防。这里借指边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唐-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大意:何曾重用过“文人刀笔吏”?只任由将军们在边疆滋行事端。(史料:《资治通鉴》:大中五年,“(皇)上颇知党项之反,由边帅利其羊马,数欺夺之,或妄诛杀,党项不胜愤怨,故反”。意思是朝廷没有重用萧何这样的文臣宰相驾驭那些边将。党项之反与这些边将惹祸有一定关系。这里或许还有一层意思:在会昌年间李德裕对党项的政策是安抚为主。而这几年一些边将“欺夺”党项,惹下麻烦。朝廷缺乏李德裕这样的“刀笔吏”。大中四年后的宰相是令狐绹。)

颈联: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王道:古代帝王以仁义治理天下的政策。《北上行》(唐-李白):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咏史》(唐-刘禹锡):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祸胎:祸根。《上书谏吴王》(汉-枚乘):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奉和咏棋应诏》(隋唐-上官仪):固节修常道,侵边慎祸胎。《钱》(唐-罗隐):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

大意:从什么时候开始,开疆拓土成了帝王的“王道”?穷兵黩武自古就是灾祸的根源。(李商隐好像还是在说李德裕的安抚政策是对的。)

尾联: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

好生:爱护生灵,此指体恤百姓。《会》(南北朝-萧衍):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唐-杨巨源):好生本是君王德,忍死何妨壮士心。

千万:指千秋万岁。

玉楼:传说中神仙的住所,在昆仑山。这里代指皇宫。《十洲记》: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

白云杯:仙人用的酒杯。《穆天子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侍宴隆庆池应制》(唐-张说):愿似金堤青草馥,长承瑶水白云杯。

大意:陛下体恤百姓爱惜生灵可以千秋万岁,可以像神仙一样“长御白云杯”。(此祝唐宣宗长寿之辞。李商隐对宣宗下诏安抚党项的政策表示支持。)

此诗有点像杜甫写的《诸将》,属政治抒情诗。首联把唐宣宗的安抚党项的诏书比作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说虽然皇帝已下诏,不知道“西师万众”几时可以回?颔联说这几年“西师万众”不能回来的原因,是没有萧何一样的“刀笔吏”,任由武将在边塞“欺夺”党项。颈联说不知从何时开始开疆拓土成了王道,而忘记了穷兵黩武才是祸乱的根源。尾联极赞皇帝决定“赦南山党项”是“好生”之举,祝皇上千秋万岁!尾联的“好生”紧扣首联的“万众几时回。”

按上述理解,此诗应作于大中五年八月。当时李商隐在离开长安赴东川节度使柳中郢幕府的路上。李商隐选择的路应是经过了“汉南”之地,也就是襄州荆州一带。李商隐在路经“汉南”时,听说了宣宗的“赦南山党项”的诏书,想起当年李德裕安抚为主的党项政策,有感而发。(李商隐这一次投靠的主子柳中郢当年也是李德裕一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汉南书事》赏析
看图识唐诗(369)李商隐·汉南书事
静社|李商隐《汉南书事》读记
青螺解读李商隐七律(七)
锦瑟(和李商隐)[七律]
李商隐【七律】[七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