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准备一节精致的好课?


本文4139字,阅读时间5分钟


上课是个蛮玄妙的事情。我这个人上课没有什么天赋,什么级别的课,我都上砸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没上好课,而停止追求停止思索!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再见北小》,十年之前我在北京东路小学比赛,十年之后我是以评委身份再去北小的。


一堂课并不一定决定你能走多远,所以年轻老师,你完全可以跟我一样,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这几年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学期设计一到两节自己比较满意的课。那一堂好课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呢?6个因素绕不过去


1.精心设计一个情境 


情境由现象、问题、材料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追求一个顺畅的思维流程。从问题的产生开始,到问题的解决,追求一个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过程,追求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五年级的《大脑》一课,我设计了一个砸手游戏。我让学生将手平放桌上,突然扬“锤”砸手,学生缩手喊疼。“请大家分析这位同学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动作和语言?”


第二次砸手,我故作夸张姿态,锤子一举,学生手就缩了回去。“刚才锤子砸到手上感觉到疼了手才缩回去。可是现在锤子还没砸到为什么手就缩回去呢?”


学生分析说因为大脑有记忆功能,当眼睛看到举锤子的时候立刻向大脑报告,所以大脑在指挥人行动时有记忆功能、推理功能、判断功能。


第一次砸上去缩回头,这是本能;第二次是条件反射;在第三次砸手时,我要求手不能缩手,这说明大脑能控制人的行为。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明明知道危险却不退让的。”


“邱少云”。“妈妈要我端汤,我觉得烫手但没有扔掉……”       


这样的课堂学生觉得很有趣味。但是也有意外的情况。虽然你的情境设计很好,可是会有些意外让你的情境产生偏向,你要控制情境产生偏向。


情境创设关键就是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是安全的、自信的、热闹的,但是思维却是涌动的,它不会因为失败而灰心,也不会因为错误而批评。这就是情境当中的基本要求。



2.一套好材料造就一堂好课       


材料具有典型性和结构性,可以使我们在课堂上少走很多弯路。我们以前看到过这样一种材料处理方式,叫材料超市。实际上材料超市出的问题是什么?材料太多了。


其实科学探究不见得要有很多材料,而在于通过使用、隐藏、出示体现出材料的结构性。


我曾设计过一堂课《暗盒的变迁》。暗盒最初只是在一个塑料盒里面放一个玻璃球,某个角落设置一个障碍物,在球滚动过程中,听声音判断障碍物在什么位置,是什么形状的。


这是美国STC教材里面的。在一次教材培训的时候,一个深圳的老师就向我提出来:“我觉得里面根本就不是一个玻璃球,是一个接近玻璃球的八面体。”


说者无意,但却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都不知道盒子里面有什么的时候,凭什么要先告诉孩子们这里面有玻璃球和障碍物呢?


所以我重新做了设计:能不能判断出这盒子里面有什么?


但是摇来摇去叮叮当当就这么几种声音,传出来的信息太单调了,学生判断的难度太大了。这时候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丰富盒子里面的声音,如何丰富传出来的信息?


我就尝试着多放些东西:放两个铃铛,我们可以判断里面有几个铃铛;能不能放细沙子?能不能放铁弹子、金属球?再放一块磁铁,吸在一起的时候转动听不到声音,铁弹子远离磁铁的时候又可以传出声音了,同时外面的磁铁也可以和里面的相互作用。


如此思来想去,这个暗盒就丰富了起来。后来我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暗盒。比如我在长条纸盒里面放了一块泡沫,泡沫高高低低的,然后用针去做探测,通过针头露出来的长短来判断“海底”的地形。


但是不论怎么设计,我们要确定一个原则:就是不打开暗盒。因为一打开暗盒就意味着学生的探究贬值。


打开暗盒只会出现两个结果:对和错,这样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暗盒不打开,我就要立足于我的研究,找很多证据来证明我是正确的。只有好答案与不好的答案之分,没有对与错之分。


本课成功之关键就在于暗盒这一材料的设计,一旦设计出好的暗盒,你的课堂一定会很精彩。



3.让孩子们“卷”进来     


科学课堂除了让学生动手做,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每个人都思考起来,而这就需要你创设一个情景、一个活动,让孩子们“卷”进来。“卷”这个字说明了一种不由自主、情不自禁、毫不犹豫的状态。


比如说《看月亮》一课,看月亮不存在能力问题,但是却存在责任心的问题。学生责任心的训练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学生都认为晚上月亮才出来,但是我偏偏选择晚上没有月亮的那一天要求看月亮,这就打破了学生的惯性思维。


一早来讨论,孩子们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都是瞎吹的。只有一个学生举手说:“今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才看到月亮的嘛。”


“真的吗?明天早上再去看。”


一连看了几个早晨,到了二十九号月亮没了。“下面谁先看到月亮就给我打个电话。”


两天以后有学生打电话给我:“曾老师,我看到月亮啦。今天放学的路上,一个小月牙。”


结果第二天公布月亮信息的时候,全班一片哗然:“怎么回事,前两天早上看到的,现在是傍晚看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天放学是怎样的情景,孩子们一个个都仰着头回家了。


接着我要求把月亮落下的时间记下来,并且给月亮画个相,到了月圆之夜还要给老师写封信。


就这样,学生在不经意当中看完了一个月的月亮。在整个过程当中,我就是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来调节着学生的认知行为。


设计科学课堂的主活动还应讲究层层推进的活动结构。例如《简单电路》一课,五年级学生连接一个简单电路那还不容易,于是我增加了一点难度:点亮了以后把它画出来,要求画的方法要与众不同,这是强调创造思维,求异思维。然后看看这些成功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总结出来后再让学生判断一下几个问题电路。


这是第一个层次,学生的研究都是独立研究。科学课不全是小组合作,如果没有独立研究能力,小组是谈不上合作的。


接下来是第二个层次:两两合作,平等交流。每组给不同的电路图,要求两两合作把它连起来。在思维层面上,刚才是顺向思维由物到图,现在由图到物。


第三个层次就是小组合作,先比较不同电路的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画出能用开关控制的电路图。


独立研究时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两两合作时需要协商,小组合作时需要听从指挥。不同的组织形式也体现了思维层面的递进。活动结构设计的时候就要如此强调层次性和结构性。



4.有科学家和孩子的角度


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常用两种设计思维:一从科学家的角度,二从孩子的角度。


从科学家的角度也有两个方法,一从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入手,第二从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入手。


例如《恐龙》一课,我就从发现第一块恐龙化石谈起,这不仅是从科学史入手的,也有模拟科学家思维方式的过程。


人们确信地球上有恐龙的依据是化石,可是第一个看到恐龙化石的人他会怎么想呢,于是我就播放了“发现第一块恐龙化石”的录像资料并提出问题:曼特尔夫妇看到化石后他们会怎么想的,想完以后又会怎么做。这就是从科学家的角度去设计。


“他会量一量它的长度。”“他会想这是什么动物啊?”


然后我出示四种动物骨头让学生做比较,再让学生想一想全世界有没有这样的动物呢?于是学生想到了尼斯湖湖怪、天池湖怪、神龙教野人等。


我又展示南美洲的鬣蜥,科罗拉多的巨蜥等图片,告诉学生我们看到的恐龙,都是根据现有的爬行动物想象出来的。这样的课就是按照复原科学家的事件来展开的。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有三个方法。第一从孩子的惊奇入手。第二从孩子的错误入手,第三从孩子的经验入手。



5.关注细节


一堂好课在雕琢细节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对科学理解得更深、更透,对课堂把握得更稳、对学生把握得更准,于是我们能够走得更远、更轻松!


发现和关注细节,反映教师的睿智和思想;捕捉和利用细节,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功力。


比如《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有个孩子的回答提到了“溶解”,我立刻把这个词接过来:“什么现象叫溶解?”


“就是化了,不见了。”


当时我就追问一句:“像泥巴那样散下来,化了,算溶解吗?”


“不算,它要消失在水里看不见才叫溶解。”


一句追问就能把概念表达得更加清楚。在课堂上要进行一些阐述性的追问,这个追问可以让学生把概念描述得更加具体,可以让他把残缺不全的东西表述的更加全面。


蜡烛放到水里是不能溶解的,可是有个小孩偏偏说:“我这组蜡烛溶解了,刚才那么大,现在溶解一点了。”


这不是主要环节,不能和他纠缠不清,处理时要快。“那我们把它放到旁边等到下课再看。”


这样处理有三个好处,第一尊重了他,第二把这个事情就此打住,继续课堂的进程,第三个我要用事实告诉他。


捉住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次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会毁灭一个精彩的课堂。譬如《暗盒里面有什么》一课,前38分钟我自己都挺满意的,只要最后每组填好材料领用单上来领了材料就可以下课了。


可是这时我说了这么一句话:“请填好材料单的同学上来领材料。”哇,全班都上来了,条桌都挤翻了,材料滚的到处都是,小孩子抢了就跑。


后来我就想为什么会在结尾出问题呢?还是我那句话出了问题。一句不到位的话毁掉了一堂精彩的课,如果我当时说“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领材料”就没问题了。后来我上课总把这句话作为口头禅。             


细节还体现在材料的控制上。章鼎儿老师的《桔子》一课材料控制得多好啊:先让孩子摸桔子,然后剥开尝一尝,再让孩子榨桔子汁。


这时课堂多闹腾呀,章老师什么话也没说就让学生全部安静下来了:他拿出一盏小桔灯,在班级转了一圈。


我们细想一下,章老师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材料统统放到学生面前,学生还会理会吗?只会自己玩自己的。章老师有效地控制了材料,利用材料调足了孩子的胃口。



6.一堂好课就要常上常新


课堂没有止境,研究就没有止境;研究没有止境,课堂就没有止境。


《把固体放入水中》我上过四次。第一次的设计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开拓资源,从学生的错误入手,我找了大小两两相对的材料,共计12种。


合肥亮相后我就反思:材料究竟选择多少种为宜?之后材料越上越少,从12种到9种再到6种,追求典型性。


云南执教后我又做了调整:考虑教学结构和教学时间的磨合问题,同样的活动从串行安排调整为并行。


课题汇报课上我又做了思考:怎样在现象中提升学生的概念?


什么叫艺术品,挑剔、挑剔,一直挑剔到无可挑剔就成了艺术品。课堂也是这样,当我们对它挑剔到无可挑剔,这堂课就成了艺术品。


· 本文源自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宝俊:好课多磨
小学科学课堂论文(6篇)
《小小的船》教学札记
写作课:无体验则不写作
教育观点|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乐”起来
思品优质课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