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蔡基刚:高校英语专业定位的挑战与颠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颁布思考
本文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转自:外语教学思辨、应用语言学通讯
高校英语专业定位的挑战与颠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颁布思考蔡基刚
摘要:英语专业赖以生存的是五大培养目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系统的英语文学语言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研究发现,这五大目标或支柱由于没有专业独特性难以支撑英语专业这个大厦。英语专业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通用性人才,而非专业性人才。由于失去了专业独特性,英语专业自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我们认为,这是英语专业定位的偏差。要改变去语境化去专业化的弊病,首先要把英语专业改名为具体专业,这样才能从笼统的专业变成有学科支撑,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具体专业。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英语专业;专业独特性;语言能力;人文教育;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科学素养  一、前言
2020年5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正式颁布出版。《指南》规定:1)培养目标,“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涉外行业、英语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2)素质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3) 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基础知识,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基本情况;掌握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学术规范,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4)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英汉口笔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具有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 [1]
蒋洪新[2]归纳为“致力于培养语言基本功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国际视野宽广、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的英语专业人才”。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英语专业五大培养目标或能力:1)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运用能力;2)英语文学、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3)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4)较强的思辨能力(包括信息应用能力等)和 5)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说这是新时期英语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五大支柱。本文结合《指南》这五大支柱对英语专业定位的学理性或专业独特性进行讨论。 二、语言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英语专业五大培养目标,除了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运用能力)和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这两个柱子是体现英语专业的独特性,后面三个柱子是高校其他专业也在培养的。因此,考察英语专业的专业性或学理性主要是看前面两点。
首先必须清楚,英语专业不是一门学科(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等可以和社会需求不直接相关),而是一门专业。而衡量一个专业是否合格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否有学科体系支撑,即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个是社会需求,即培养的学生是否满足社会需求。
关于第一个条件,不知什么原因《指南》不再提“系统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而是用“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和“文学赏析能力”等表述替代。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还是一个专业吗?不过仔细想想,也合乎情理。按蒋洪新解释“核心课程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凝练的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2]。我们以此检查《指南》的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发现其中听说读写译课程占到19门(746课时).剩下7门(224课时)也只是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文化概要等。这样的核心课程还是英语专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吗?郭英剑解释,“英语专业的核心素养是用英语去言说与写作” [3],这下我们明白了:“厚基础”才应该是英语专业的核心素养。
当专业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工具的应用熟练度时,这还是一个有系统学科知识支撑的专业吗?当《指南》规定英语专业方向课程只有25%,而所谓的专业核心课程30%,公共基础类课程30%和教学实践15%时,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只能是空话。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只能是基础性的、媒介性的、通识性的、导读性和碎片化的。可以这么说,类似解放前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的英美文学专业课程设置[4],自1978年恢复高考出现英语专业来,从来没有在哪一所高校真正实现过。现在改为“语言文学文化基础知识”也是实事求是了。再转而一想也对,我国每年有将近20万英语专业毕业生,市场确实也不需要这么多花四年时间系统学习英美文学或语言学的研究者或教学从业者。
关于第二个条件,尽管提出了“语言运用能力”,比“语言基本功”进步了,但如何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并不是抽象的“理解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而是和具体语境密切相关的。要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课程体系就必须深入到具体的专业,帮助学生了解这个特定专业(如文学、医学、工程和法律)的内容知识是如何用英语语言构建和传播的。也就是说除了能“用英语去言说与写作”,还必须了解特定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术语,还必须了解这些特定领域不同体裁或语类(如文学中的文学评论,法律中的合同和庭审,医学中的期刊论文和实验报告)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如果四年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中没有这样的专业知识,没有这样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那么所谓的“用英语去言说与写作”的运用能力是空的,这也就是我们说,所谓的语言运用能力都是指日常交际场合,而具体领域(甚至英美文学领域)的运用能力从来没有在英语专业培养过。
有些人认为这些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话语方式可以到用人单位去培训。但是时代变了。上个世纪,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普遍较差,因此一些涉外企业(主要是新闻、外交、外贸和金融行业)使用英语专业毕业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随着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不少通过大学英语六级),企业都是直接招聘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而不需要“不好用,不实用”、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需要大学毕业就能立即上岗的人才” [5]。最近几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屡遭红牌警告。红牌不是指英语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竟市场还是需要大学生的),而是指他们中至少五成不去从事和英美文学或语言专业没有关系的工作,甚至不涉及英语的工作。学非所用,所用非学,说明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出了问题。 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指南》终于放弃了“英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的片面说法,终于采纳了重视“科学素养”的建议。但是科学素养内涵是什么,又如何培养,我们在《指南》的“术语与释义”没有看到任何的解释,更没有看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样,什么是人文素养?英语专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体现在什么方面?检测英语专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量表是什么?尽管英语专业领域一直在提倡人文教育、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甚至提出英语专业教学的第一理念是“坚持人文教育”[6] ,“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 [2],但很少给予其内涵的确定。曲卫国等[7]花了整篇文章在讨论人文精神,但除了得出人文精神已不能通过日益专业化的人文学科培养外,还是没有讲清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更不用说英语专业的人文精神。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导致我们的外语教育尽管一直在提倡人文精神培养,但都是口号性的和抽象化的。盲人摸象,各人理解不同,从人文视野到全人教育,再到中国情怀、文化素养和立德树人等。似乎没有一个专家和学者能告诉英语专业人文素养的具体内涵。最大的遗憾是《指南》在“术语与释义”中还是没有人文素养的定义。
我们没有找到人文素养在英语中对等的词,但英语中的humanism和humanity告诉我们,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根据Merriam-Webster的定义:
Humanism is a doctrine, attitude, or way of life centered on humaninterests or values, especially a philosophy that usually rejects supernaturalism and stresses an individual's dignity and worth and capacity for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reason. Humanity is compassionate,sympathetic, or generous behavior or disposition: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humane
汉译即: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和自由的维护,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的是关怀、同情、理解和宽宏。
英语专业在提倡人文精神时把这些内容体现出来了吗?当然,人文素养所指范围可能更大。笔者认为除人文精神外,它还包括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人文学科的研究能力等(见表1)。
表1 人文素养
总类内容
人文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学、语言、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和道德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等。
人文学科研究能力了解人文学科的基本研究范式,如口述史法、文献法、考证法、内省法、语料库法、心理实验法、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等
人文精神对于人的命运、存在意义、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自由和独立人格;关怀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尊重文化和制度的多样性,对不同意见抱以宽容的态度;谦卑、同情、关怀,仁爱和大度
如果说人文学科基本知识和研究能力(主要还是和专业方向有关的)多少还出现在《指南》中,但是人文精神这些内容基本上没有在以往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指南》中体现。或许是理解不同,但是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怀人的生命和命运,富有同情心,做人谦卑、宽容、大度和敬畏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而决不是抽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更不是空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在真正的人文精神熏陶下的大学生决不是表现为霸气和盛气,而是关怀、同情和宽容。
最近不少文章在讨论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认为,第一,无论是学科素养还是专业素养都是和学科或专业的属性相关,是因学科和专业而异。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同,人文学科里的语言学和文学,自然学科里的数学和化学,它们各自的素养又都有不同的核心内容。其次,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只是专业教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文素养教育并不是外语专业的终极目标,高校其他专业包括职业技工院校也都把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在专业教学中。第三、人文素养教育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专业学科教学中可实施的。如“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就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体现在医学生的誓言里,而且贯彻在整个医学专业教学中。这次疫情中,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本着这个精神逆行而上。当病人抢救无效而死去时,他们为遗体认真清洗,仔细包裹,默哀致礼鞠躬,让每位逝去者有尊严地离去,这就是关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那么我们外语人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呢?体现在什么地方?日益专业化的教学更需要且也可以培养各自独特的人文精神。 四、思辨能力和科学素养
思辨能力是最近几年英语专业界大力提倡的。但是什么是思辨能力?《指南》的释义是不充分的。思辨能力的核心是质疑(question),而质疑的前提或基础是知识、逻辑和证据,这三点恰恰是科学素养的真正内涵。《指南》对“思辨能力”的释义既没有提及“质疑”两字,也没有把思辨能力和知识等科学素养联系起来。
批判性思辨能力不是去语境化的,而是和特定学科知识建构和传播相关的,带有强烈的学科特性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要求的批判性思辨能力是不同的,即使英美文学和英语语言学,或医学和数学,批判性思辨的方法和要求也大不一样,从来没有去语境地对信息“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和解释”。这里我们集中讨论科学素养,因为批判性思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元素。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基本常识,信息素养和科学方法三个方面[8]。我们一直认为,对文科生来说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可能要比了解人文学科基本常识更为重要,学习英美文学和英语语言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以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大事件,或英美民法刑法,但不能不知道转基因、核辐射、病毒和细菌、人工智能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9]规定了普通公民要了解的物理、化学、地球、生命、人体、疾病、农业、环境和安全等16方面共88个科学基本知识点。文科生不了解这些知识,不仅不能有效地开展文学和语言的研究,也不能有效参与民主政治事务,而且也不能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健康地生活。信息素养和《指南》提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两个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但不能替代信息素养的。一个人可以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往往缺乏信息素养。信息有输出和输入两端。大学生主要是信息的输入端,他们通过课堂、教材、文献和互联网大量接受信息。表2第2点如何汲取原始信息,而不轻易接受二手信息,第3点如何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无偏见性,这是疫情中很多大学生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应该却又很难做到的[7]。表2 信息素养[9]
1具有通过图书、报刊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2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获取原始信息。
3知道信息可能受发布者的背景和意图影响,具有初步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轻信未经核实的信息。
4具有初步加工整理所获的信息,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中的能力。
大学生毕业后,其中大多数人成为信息的输出端,如科研人员的论文、外贸金融的报告、作家的小说、机构发言人的讲话、媒体记者的报道等。他们产生或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直接涉及到下面的输入端---信息的广大接受者和转发者。而作为信息的产生者和传播者,他们能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表3)关系到产出的信息的质量。
表3 基本科学方法
1数据采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度和信度?
2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恰当和可复制?
3样本是否足够大,变量是否控制了?
4结论和观点是否基于足够的证据?
5是否客观地解释自己的证据或数据?
6对得出结论的适用性是否做限制说明?
7对结论的应用建议是否基于研究证据?
8观点是否受商业性或其他利益的影响?
如果信息生产者的信息不可靠或证据不充分,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不是基于论文中的证据,就会给信息的传播者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公众人物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方法。当科研论文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粪便途径和通过猫传染给人类时,一些媒体记者就在大肆宣传粪口传播,要求做好抽水马桶的消毒和下水管的消毒,要求对猫咪隔离,在社会引起多少的恐慌,甚至出现捕杀狗猫的极端行为。正如Science刊文指出“新冠相关低质量论文泛滥成灾” 、“许多论文都设计得很糟糕,没有很好的论据,或者报告的方式有失偏颇”“有些研究甚至将目的放在如何受到媒体极大可能的关注上,从而增加了研究结果不可靠的风险。”[10]
但是,我们英语专业学生有多少人能质疑这些英语科研论文和媒介新闻报道?脱离了科学素养培养,思辨能力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训练。这也就是英语专业最近几年一直在提思辨能力培养,但收效甚微的原因。 五、跨文化交际能力
说到跨文化交际,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指南》的释义是传统的、宽泛的和去语境化的。我们认为,文化就是特定群体所使用的传统习惯做法和固定话语方式。文化不是笼统和抽象的,而是和语境场合有关的。如大学校园文化、法律庭审文化、外贸协商文化、企业沟通文化、新闻发布文化、政府发言人文化等等,即使是大学校园文化还可以分出课堂文化、论文文化、答辩文化等等次文化。由于英语专业包括公共英语所开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往往是集中在大文化(如英美社会文化),一种通用的、笼统的和去语境化的跨文化,而对学生毕业后即将接触的专业和行业跨文化基本不接触,因此,这样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对学生受益很少很少,基于上属于水课之类。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与国外同行交流时,虽然英语讲得非常流利,但不得体,没考虑国际文化;一些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高校无法很好地适应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无法适应教学中作业和论文文化,引用不注明出处,造成剽窃嫌疑而遣返;不少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工作人员,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不比他们印度同行差,但担任CEO高管和领导的往往是印度人。
目前我们外语界开展的跨文化交际是花架子,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从没有实现过。开展跨文化交际不是简单地开设中外文化比较、英美概况和西方文明史等,这是片面的方向和对跨文化的错误理解。开展跨文化交际不是空洞地了解概况或开阔视野,而是提高自己专业或行业涉外文化的实践能力,是帮助学生如何融入自己即将从事的目的语国家的学习和工作的特定具体的文化。因此,英语专业或公共英语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和他们特定的专业方向结合。培养法律人才的,就必须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法律庭审文化和聘请律师文化;培养外交人才的,就必须让学生融入英美和其他国家的外交使节文化,外交发言人文化等等。如从事对英美国家的外交发言人工作,就必须到中国英美使馆实践,通过参加英美国家的各种新闻发布会来提高自己的发言人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赞成蒋洪新提出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2],但是在跨文化的国际交际中,更要懂得大度、谦卑和妥协。 六、讨论与结束语
目前我国有将近1000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专业点最多的专业。但这种发展不是的社会需求,而是各种利益的结果。英语专业之所以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因为英语专业赖以生存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系统的英语文学语言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个五大支柱都出现问题,这五个目标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因此,仅仅靠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单一支柱是难以支撑这个庞大的专业大厦,遗憾的是《指南》并没有对这样的危机有充分的认识。这五大支柱笼统、抽象和去语境化问题反映的是英语专业定位的笼统、抽象和去语境化去需求化的痼疾,即坚持英语专业不是一个专业教育,而是一个通识教育,培养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 [11]。如果坚持“大学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不同的目标。一个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解决道之源的问题;一个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解决器之源的问题”[6],那我们就无话可说了。但这种没有技术知识的社会精英人才,国家不需要,社会不需要,学生更不领情。这种培养目的和培养规格注定是要失败。须知国家眼中的精英人才是高端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专家而决不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通识性人才。
我们建议停止英语专业招生,而应改为英语类的具体专业招生。英语专业这个沿用了71年的名称和定位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学生英语水平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用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国别研究、英语教育学、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具体的专业名称替代笼统的英语专业。其最大优点是:1)摆脱了以语言技能命名的专业带来的定位问题,更好地找到学科体系的支撑,2)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根据需求不断动态调整。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选择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国别研究、英语教育学的学生少了,但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选商务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的会很多,但这是社会需求的结果。
《指南》改变了《国标》做法,承认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回到了22年前我国社会刚刚踏入经济全球化的时候制定的《意见》[4]。这是一个进步,不是倒退。但如果《指南》又把英语专业框死在“主要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以及国别和区域研究等为学习和研究对对象”,并宣称这是“具有跨学科特点”。我们认为这种跨学科是假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把复合型人才培养限制在人文学科内部的跨学科中是远远不够的[12]。谁规定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只能跨语言、文学或商务、财经和法律的人文社会学科,而不能跨医学和工程等自然学科?跨什么学科不能根据教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特长,而应根据社会的需要。
问题还是对跨学科或复合的理解偏差。笔者[4]曾详细阐明了两个复合,一个是用英语作为工具去学习和研究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国别研究、英语教育学等,培养的是专门人才。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复合,更不是跨学科,因为英语只是工具,不是学科,这种复合是一种类似用英语教数理化的“全英语教学”。另一个是专门用途英语 商务(或法律、医学和工程)的两个学科的真正交叉,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个学科[13]是用功能语言学、语类理论和元话语理论去研究医学和工程等另一学科的理论内容和知识是如何用英语建构和传播的,培养的真正复合型人才。时代已经变了。中美科技博弈和COVID-19全球爆发带来的去全球化倾向,改变了世界和世界秩序,也改变了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布局。高校专业再一次出现的大洗牌已不可避免。教育部最近大范围调整(撤销或新增)高校专业以及实施“强基计划”就是一个信号,明确限定了招生的基础学科,即数、理、化、生物、计算机、以及文(语言文字,不是文学)、史、哲等;明确规定入学后不能自由转换专业,如不能转学金融、经济和英语专业等。
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英语专业比今天充满着更深刻的危机;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英语专业比今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英语专业比今天迎来更好的机遇。外语人不能还是沉浸在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精英人才;不能还是片面提倡人文素养和人文性而轻视科学素养和语言的工具性,不能还在崇尚英美文学文化和人文学科内部交叉的研究而否定与工程、医学等跨学科的研究的可能性。当美国政客[14]欢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来学习莎士比亚,反对和限制他们来美国学习量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的时候,当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停招中国大陆留学生或缩小招生规模时,我们难道还是迎合他们的意见?
“《指南》的编写历经七个春秋”。从2013年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到今天的《指南》正式落地。七年中我国社会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其中我国政府制定了多少个类似“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创新人才”和 “一流课程与专业建设”等文件,但无论是《国标》和《指南》都没有把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充分反映进去,还是埋头人文学科内部交叉,崇尚人文素养的教育,热衷于通用型人才培养。《指南》和《国标》一样,诞生之日就落后了形势[15](蔡基刚,2019a)。2020年诞生的《指南》本应对英语专业定位有颠覆性的转移,把重点从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教育学的英语专门人才朝培养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的复合型英语服务人才转移,因为这是历史的使命,这是时代的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心得
文史哲大类包括哪些具体专业?
人大附中程岚:5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 论坛摘要
文献悦读 | 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辟谣!教育部的新课标,90%的家长都理解错了
从高考评价体系,说英语科关键能力培养(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