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利四法与赤石脂(181)

【8.38】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不已,复以他药下之,利益甚,医以理中与之,利仍不止;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故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他说这个伤寒,误治了之后,这个病人当然也好可怜就继续拉,拉个不停了,肠胃已经被打坏了。这个地方“汤药下之,利不止”这句话,宋本是写什么呀?宋本是写“服汤药,下利不止”,当这个人有拉肚子的时候,他同时有这么个症状是“心下痞鞕”,那你说,心下痞又拉肚子,我们比较适合的汤药是不是生姜泻心汤?这样子的一个情况我们用生姜泻心汤,这个后代教《伤寒论》的老师,在这里就开始教你止拉肚子的这个止利四法。

    我们现在说这个止利,这个“利”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条文的内容这个“利”都是没有病字边的,也就是它是比较是水泻而不是那种有掺杂细菌性感染的。如果要讲到这个“痢”的话,要在《伤寒杂病论》是另外一个脉络,如果是这种有细菌性感染的这种发炎的痢,这个痢疾的痢的话,那可能是厥阴篇的什么白头翁汤啦少阴篇的朱鸟汤,或者是这个本篇条文就有的大柴胡汤,黄芩汤。就是说如果是这个痢疾的话,是另外一个路数。所以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个利只是拉肚子,就是一般性的水泻的那种感觉,还没有到这个病字旁的痢。

    第一个法叫做什么呢?叫做“燮理升降法”哦,燮就是调和的意思。这个泻心汤法基本上的假设就是一个人中焦脾胃土虚了,所以不能够让一个人的阴阳调和,所以阳在上面下不来,阴在下面上不去,因此才会有这种上面热着闷着,下面拉肚子的这种阴阳不交的现象。因此在遇到拉肚子的时候,一般的老师就说第一个法就是泻心汤系,补中焦并且升降阴阳,这是第一个法。    然后呢,他说“服泻心汤不已”,吃了泻心汤却没有好,这宋本是写“服泻心汤已”,就是吃了泻心汤之后,“复以他药下之”,又遇到什么外面的庸医,又用别的药给他下了。因为我觉得这个拉肚子是这样子,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拉肚子就会有两路的思考。

    如果是水泻,通常他是比较可能是偏虚证,所以就是比较是补,填补肠胃的药多一些。可是如果是这个“痢”的话,我们有的时候会假设这个人肠道里头有太多不干净的东西了,那个什么湿热的浊邪要把它打掉,这个肠子干净了这个人才会停,所以就在这个辨证方式没有很清晰的时候,我想医术不够好的医生就会在这两路用药里面摆荡,想说“哎呀,人家吃了泻心汤没有好,那可能肚子里面需要来个通阴通用,把它洗得更干净一点”,然后就用下药来下它哦。

   我觉得在学医的时候这种毛病,在学得不熟悉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犯到的。然后他说,用了别的药下过之后,“利益甚”,拉的更严重了,然后接下来医生再给他吃理中汤,因为发现下药不对的话,那用理中汤调补脾胃。那然后用了理中汤之后“利仍不止”,这个是桂林本的文字是这样写的,宋本的文字是“复以他药下之”之后就直接接“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就是给了理中汤之后拉得更严重了。那么这两个桂林本跟宋本不同的文气,其实讲的是不同的故事。我们桂林本讲的是,其实你用理中汤,并不是错,只是这个拉肚子的整个问题,可能不是理中汤能够全包的,因此你可能还需要用到下面两个法才能帮他收功。所以在桂林本的文辞之中是觉得,让人读起来的感觉是理中汤并没有错。可是宋本的感觉是吃了理中汤“利益甚”,就拉得更严重了,于是我们宋本的研究者为了维护这个医圣的面子,就又要为他解释一番,说因为汉朝的时候的下药多半是巴豆剂,用了巴豆剂肠胃道是处在热的状态,那你吃了理中汤这个热药,那这个热上加热,当然拉得更严重了。那就是研究宋本的人就要帮他补充一下这个可能性,那我们就无所谓了。那这个“利仍不止”这四个字宋本是没有的。

止利四法:温中补虚法

  用理中汤,就讲到所谓的止利的第二个法了,叫做什么法呀?——温中补虚法。因为他的中焦太冷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个虚冷的中焦补起来,它才能够得到疗愈,这也是我们大家可以理解的思考。

   他说理中汤的这个理中,理的是中焦。其实治到这个中焦脾胃虚寒,你说理中汤也对,如果是下利清谷的话,那就开四逆汤。当然我们会说四逆汤,你可以说是中焦药,也可以是说下焦药,因为四逆汤的它的基本假设是因为你的肾太寒了,所以身体觉得吸收营养也没有意义,所以就什么东西都不消化了,所以这个下利清谷的四逆汤跟这个理中汤,如果我们硬是要分四类的话,四逆跟理中都是在这一类,那因为赤石脂禹余粮汤就是另外一类了。

止利四法:涩肠固脱法

    这里张仲景就勾起下一句话了。他说理中汤它把你的脾胃补暖了,变得有力量了,这是没有错,可是拉肚子的原因可能不在脾胃而在别的地方。而那个“别的地方”,我们就想啊,人的这个脏啊,在脾胃以下的话,那就剩下肝跟肾了,我们又不是说过了吗,这个肾阳虚衰,肾阴实的拉肚子,四逆汤主之啊。所以照理说理中汤、四逆汤不是中焦治完了,四逆汤治下焦,那就没了嘛,那张仲景说还剩一个下焦,这个下焦是什么东西啊?我们如果要把赤石脂禹余粮汤讲到很玄的地方,就是要去思考张仲景说的那个下焦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没有包含到四逆汤所治疗的那个下焦里面?当然我们一般说到赤石脂禹余粮都会说它是一个固涩的药,所以一般论的说法就是“涩肠固脱法”啊。用了这个涩肠固脱法,它能够让你的肠子好像那个已经坏掉的粘膜还什么东西就收住了,然后能够让肠子把这个大便,讲难听一点夹得住哦,不然的话就会一直掉下去,就是肠子太松的那种感觉。那这个有没有效呢?其实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止利四法:利小便实大便法

    如果你开了赤石脂禹余粮汤之后,他还拉,这个时候就要倒过去想了,是不是这个人的肠胃道啊——因为能够用的招也差不多用掉了,最后你就要想的就是——是不是这个人的肠胃道它整体来讲吸水功能不良?以我们今天的西医知识来说的话,其实肠子的吸水功能主要的力道是在小肠不在大肠。因此要加强肠子的吸水功能来做这个收功的动作,那当然历代的医家是没有什么争论的,就说给五苓散就对了。所以给了赤石脂禹余粮汤还不好,那就是要增加肠胃道的吸水功能,补小肠的吸水功能比较强的方子就是五苓散了,应该是比较方便的方子。

    所以第四个法就叫做“利小便实大便法”。当你把这个水抽掉了,这个人的大便就比较能够干成有形的东西了。这样子的一个四个汤剂的脉络。

    我们从前讲葛根剂的时候教到了那个“逆流挽舟法”,这个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芩连汤,就是讲当你太阳经受邪了,水气被打下来了,所以狂拉不止,你要把太阳经的邪气拉出去,让这个水气接回来,你的人体的水才不会再继续拽下来,所以最近的感冒,同学们千万不要说学了这个治利四法就忘了太阳篇的重头戏是“逆流挽舟法”,包括后面那个桂枝人参汤都算得上是“逆流挽舟法”的一个变化,所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后面的话其实日子久了,这四招谁不会用,大家都会用啦,问题只是用了一招没效再用下一招而已,大概这样的一个顺序。

赤石脂禹余粮汤

   我们看一看赤石脂禹余粮汤到底是在搞什么东西。赤石脂禹余粮汤呢,大陆的聂惠民教授编的那本医案集里头,她只选了一个医案,可是她那个医案我觉得选得蛮有意义的。她说有一个古时候的故事,那个人他医的病是滑胎,就是这个妇人怀孕老是流掉。然后那个医生就发现这个妇人有一个毛病就是五更泻,大清早的时候会拉肚子。这个三更半夜,那五更是清晨了。那我们中医一般说到五更泻的时候都会说是比较肾虚的病,所以治疗五更泻常常什么补骨脂啊,或什么的,就是用补肾阳的药为主。

    这个医生看到有这个滑胎的惯性的体质的妇人呢,又有五更泻,那个妇人就吃过很多温补的药都没有好,这个医生就说这个病,其实已经不是正经十二脉所谓五脏六腑的病了,这样的病已经是奇经八脉的病了,她这个是督脉太虚,冲任不固,所以抓不住胎儿,当然同样也会有这种呈现在五脏六腑的状况的话,就是清晨的时候会拉肚子的这种肾虚泻的问题。那个医生就提出一个字眼,这个字眼在解释这个汤的时候很重要的。他说这个病人是“尾闾不禁”,所以这个病难医。他说本来你要从督脉补到任脉、冲脉去,这个补八脉的药还是有,补督脉最代表性的药就是鹿茸,可是他说这个妇人又是屡屡坠胎,屡屡的会滑胎,然后又是这个有五更泻的问题。她的这个尾闾是不收的,那这样子的话,你就算给了鹿茸,还是没有办法补得进去,都滑掉了。

     像道家的经典,《黄庭经》(《黄庭内景经》)就有一句话叫做“尾闾不禁苍海竭”,怎么讲呢,他说一个人如果尾闾不固的话,这个人的元气是一直流失的,所以就算你的元气多得像苍海那么大还是会流干,这是中国道家的一个思考。好像就是我们道家的思考会觉得人的元气,当你丹田的气够了,它要往下走,然后从尾椎骨绕上来走督脉,有这么一个走法。如果尾闾那边好像开的,那这个气就没有办法收摄到你的骨髓里面去,那你这个人的健康基本上的一个可能性就没有了。

    讲到道教修练的话,可能听起来会比较严肃一点,但是当我们要讲到这个赤石脂跟禹余粮的药性的时候,就必须要探讨到这个尾闾不禁的问题。那当然尾闾不禁可能会造成这个任脉、督脉、冲脉都很虚,所以不能够收束住你的胎儿,当然这个拉肚子的现象,清晨拉肚子的现象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指征,那这个时候用的方剂通常也就是这个赤石脂禹余粮汤。

    这个赤石脂禹余粮两个药加到一起的时候,中医有时候会说这两味药是用来“固下焦膏脂之脱”。我们现在的人听到膏脂听到肥油,大概都会有一种不好的感觉,直接就联想到体重方面的问题,可是我们古代的观点里头,肥油这个东西是什么呀?那是人类很滋补的东西。所以基本上人类什么地方很油啊?健康的人是骨髓很油,所以好的油我们是要收到骨髓,是要收到肾里面去的。如果你的这个尾闾不禁的话,你这个人可能大便的时候那个大便里头有很多本来该被你吸收的东西都滑掉了,那你的骨髓就一直空在那里,那在根本上这个人的健康就不行了。

    所以这种膏脂这种说法,或者尾闾这个说法,或者就是一般我们说的肠滑嘛。其实肠滑就可以讲到比较轻松的这个方的使用点。比如说有些人他那个肠子的状况是一咳嗽呢就有噗嗤,一团稀稀的大便喷出来,那样子就叫肠滑,那样子其实就可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了。就是你肛门的最后一段,就在尾椎骨那一段,如果失去了收束的力量的话,那这个是赤石脂禹余粮汤在管的。如果你是不小心怎样就会喷出一小撮大便的那种状态的话,那种肠滑也是这个汤在管。

    我们这个汤在临床使用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单用它?那不一定。我觉得单用它的一种思考,是因为宋本前的写法是吃了理中汤更严重,是摆明就不能再吃理中了。可是我们今天的临床会发现其实很多赤石脂禹余粮汤证的人,他同时是具有理中汤证的,那尾闾不禁的人同时中焦虚寒,这样是很常有的。所以今天我们要煮这个汤的话呢,两个方合在一起用的机会是很高的。不要说你硬得是固涩了尾闾,可是中焦还是虚寒,那个大便还是要往下走啊,那你把那个地方尾闾塞住了,好像更惨,所以不要这样子。我们今天在使用的时候常常就跟理中汤合用就可以了,不用硬把这两个方掰得那么开。像后面要教到的那个旋覆代赭石汤的话,那根本就是一个治标的药。旋覆代赭汤在用的时候,那个病人的病根在哪里要另外用别的方来解决的,它那个方子不能够单独吃长期才要治根,所以就方与方的搭配来讲哦,我们也稍微知道一下。

本草:赤石脂

   赤石脂,《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同学就不要太当真,怎么讲呢?因为《神农本草经》在石脂这个条目上面是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的,因为有些版本是这个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全部放到一起,然后凑成一个整条,那有的版本是硬把它掰开来,说这几条给红的,这几条给白的这样子。所以我选到的这个掰开来的版本,其实并没有跟其他版本的《神农本草经》的这个石脂的内容有切得很齐,所以里面的内容我们姑且就不必太在意了,我们就稍微说一下这个药物的效果是怎么样,这样也就好了。

《神农本草经·赤石脂上品》:味甘平。无毒。生山谷。主养心气。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久服补髓益智。不饥。轻身延年。

   这个赤石脂,同学对它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先把这个本草经的内容做一个修正。《神农本草经》写的是“味甘平”,可是实际上我们在用这个药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个药性是温的,不会温到像人参黄芪那么温,但是它不是平性的,是温补的药。如果你以燥药或湿药的角度来讲它的话,这个药的药性是温而燥的。如果你的肠胃本身是已经是一个热证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太会用赤石脂的哦。

    赤石脂是用于一个寒而湿的肠胃,这是一个基本的药性上面的思考。当然到了后代它的味道,也有些医家写它的味道是酸的,因为到后代医家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有入肝的药性。因此,等到后代开始使用它的入肝的药性的时候,自然就把它说成是酸的药了。

    赤石脂它是什么东西?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红色高岭土,质地很细的那种泥土,红颜色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矿物药一向都是给人一种不太安心的感觉。你说我朱砂能够每天吃吗?我硫磺到底吃多少比较好?所以听起来让人觉得毛毛的,怕吃出事。

    但是赤石脂算得上是矿物药里头相当安全的一种。赤石脂是有补性的,如果要说补血的话,基本上红色的泥土粉多多少少都有铁的氧化物,多多少少可以补血。当然你说中国人最补血的是人工的胤丹嘛,就是用醋洒在铁上面生的那个锈,那这个是道教比较第一级的补血药。但是不用特别那么样子去造的话,第二级的补血药就可以轮到赤石脂了,这是这样一个使用上的可能性。

    主养心气,然后治这个下利赤白,石脂石脂本身是固涩药,所以拉肚子,或者是女人赤带白带这种病,多少都有收住那些东西流下来的效果,这是一个层面的说法。中国古时候在《神农本草经》的时候,什么五色石脂,五色灵芝,都是什么色入什么脏,既然是红的石脂那就自然而然会写它补心啦,白的就补肺啦,黑的就补肾啦,这是一个好像中国人用药的基本逻辑。那你说这个逻辑可笑吗?在赤石脂来讲,我觉得还好耶,并不可笑。

   因为张仲景那个治心脏病心绞痛那个方,乌头赤石脂丸,简称赤石脂丸,它的的确确可以说它就是用赤石脂当引经药的。当然你说花椒要入心也对啦,但是赤石脂在那个里面也的确是有引经的效果的,用了赤石脂,那个药性就固着在肉体的心脏这里了,因此我们认为它这个养心气的效果是有的。

那么赤石脂的药性,因为张仲景是这么用的,因此历代的医家,在所谓的前期医家,就是从唐宋到元明这一段的医家,对于赤石脂的感觉都是觉得这是一个固涩药,没有做太多的思考,那么只是他们在看待这个固涩药的时候,会一直有一个蛮疑惑的地方,就是赤石脂有一种效果是下胞胎。女人生完孩子剩下来的那个胞胎挤不下来的时候,可以用赤石脂来下胞胎。那些医家也会觉得怎么这样,不是一个固涩药吗?既然是止拉肚子的,你治坠胎的,那吃了之后,胞胎应该更下不来才对啊,为什么吃了之后胞胎反而能够下得来呢?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面来讲,医家也会觉得很头大,后来差不多大家就会引述这个李东垣讲的一句怪话,就是金朝金元时代的李杲,他就说“胞衣不出,惟涩剂可以下之”,说是要用涩药才能够下胞胎。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所以就大家都引用说,因为李东垣说这样,所以你看他是对的哦,就是这样的一个说法。

   但是到了明清,明代到清代之后,本草学家就开始会去探讨赤石脂另外一个层面的药性。比如说在某个版本的《神农本草经》,说赤石脂是治头疡的,就是什么头上长疮,吃赤石脂可以好。固涩药,为什么会治到头上烂呢?大家就要开始想那是什么东西,那当然我们本草学家也开始为赤石脂提出了一些象征的画面。像清代的邹澍,他就说赤石脂是一种两个石头的中间呢夹住的这个红色的粉。他就说,好像两块石头是被赤石脂这个东西粘在一起的,那赤石脂就像石头的粘胶,那石中夹的红粉这件事情,如果你用地球来象征一个人的人体的话,石头就像人的骨头,那石头中的红粉像什么啊?人的骨髓,所以就会说,其实赤石脂它就是一个把这个元气什么东西收摄到骨髓里面的药。收进骨髓之后,它就会让骨髓里面能量慢慢慢慢通到脑子里面,头上的一些问题就解决了,就是姑且这么说。

    这个说法其实也有另外一个偏过去的讲法,赤石脂其实是一个温补肝的药,你这个肝里面阳气越来越旺了之后,人的脑就会得补。因为后代人常常说赤石脂是酸温的药,为什么要这样子说?因为在中国人的观点里面,脑这个东西也是肾,就是脊椎骨上去算肾。可是唐朝孙思邈提出脑跟肝胆同进退的观点,所以我们也会说脑是属于肝,肝脑同源的这个论点。

    到底那个说法比较对,其实两个说法都有可能对,因为如果你临床开药真的开到脑病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用药的那个路数有的时候会动到肝,有的时候会动到肾,尤其是脑部的肿瘤的时候,你动到肝药的机会是很多的。或者是我们这个人肝气上逆冲头,蜘蛛膜破裂什么的,用代赭石把它降下来的时候,那代赭石很明显在降肝气不是降肾气的。所以那个时候你会知道,原来肝的这个气的压力会形成脑的压力,如果我们中医在说到脑瘤的这个病的时候,有的时候说到体质,如果你要从五脏论治的话,就是这个人看一下,他是肝阴实还是肾阴实,哪一脏阴实就治哪一脏,这个脑的这个肿瘤的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源的地方被解决哦,是这样的一个思考。

   赤石脂这个补髓而入脑的这个效果,在唐代时期的方子我想比较代表的就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那个虚羸无比山药丸啦,就是类似的山药丸方子还不少,可是就惟独这么一个有赤石脂这一味药的这个山药丸,他会特别强调吃久了之后,药性通中入脑,鼻必酸痛,那个药气它会通到脑子来的,这也可以说是赤石脂的药性的一个指标。你说它补油,让人的身体收摄这个膏脂也好,让人的身体把这个营养啊,能量啊都收摄起来,储存起来之后,那之后这个能量是有可能沿着肝或者是肾的这个路径啊向上升达的哦。

   因此你不要说它是一个重镇的药,它的药性是一个很慢很慢的补药。如果你要吃赤石脂当补药的话,不是一天两天见效的哦。赤石脂当补药的时候,没有那个什么一剂知,二剂已的,就是慢慢吃慢慢吃,吃到有一天你的肾阳跟肝阳都升得起来了,就算是效果很不错了,就是一个少量久服的药物,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赤石脂。这个就跟我们后面要讲的那个旋覆花跟代赭石那个方向性是不一样的,旋覆花代赭石那个感觉,那个最后的结果都是往下的,但是赤石脂最后的结果是往上的。所以说它治头疡,入心,治心绞痛,像这些东西都不像是重镇药会做的事情。

    这是一个层面。另外一个对它的本草的象征物的解释,也是可以说是邹澍提出来的,他说这个药它在本草学之中你要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的时候呢,蛮特别的。比如我们说到什么磁石啦,朱砂啦,铅丹啦,代赭石啦我们都会说这个药是重镇药,是帮你安神啦,把什么气压下来啦,它有那个重量嘛。

    可是这个泥土粉没那么重,赤石脂算不算得上是重镇药呢?不算。你说它算不算固涩药?固涩药算。但是我们要说它固涩的力道呢,这个药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它不止是固涩,它是让你的尾闾能够收纳东西到骨髓,所以才固涩,好是在这个地方好,不然的话涩药那么多,轮不到赤石脂作为一个代表性的涩药。

    邹澍就提出来,其实除了涩药之外,这味药迥异于其他本草的一点的是,它是銲药。这个銲,当然今天你要写火字旁也是可以啦。他说这个东西的存在就像是把两块石头粘合在一起的这个中间那个用来拼接两块金属的合金一样啊。那么赤石脂的使用上面,它对于人体的影响,以及跟它在同一个方剂里面的其他药物的影响就都会有这个焊接的力道出现。

    比如说像这一类的讨论,邹澍他就说治疗心绞痛心中寒气凝聚的这个乌头赤石脂丸,他的病是胸口里面也痛,背上也痛,这个病情其实是一个心脏病,可是他说这个病或者药,在面对赤石脂的时候,他说赤石脂在处理的是一源而二歧的问题,就是病是同一个病,可是发起来了之后,那个症状是散开的,这一块那一块的,胸也痛,背也痛,这个时候就算散掉了,或者说我们在讲少阴篇,有一个治少阴便脓血的方叫做桃花汤,赤石脂红得很漂亮,煮出来的汤像桃花一样的。这个桃花汤他也说少阴病不是人累累的想睡觉嘛,水运化不良,这叫少阴病。可是这个少阴病又岔出一个症状是肠胃道发炎,便脓血。这也是少阴病的那个病分岔出去了。当人的体质有同一个病根可是岔出那种完全不一样的症状的时候,那个时候会动到赤石脂。

    当然邹澍这样的假设有一些牵强,他的书里头的讲法有一些他的病,我觉得他是有点硬掰,像什么赤石脂禹余粮汤不是就是拉肚子嘛,他偏要说拉肚子而心下痞,所以尾闾不固,有个病是岔出来变成这个心下痞了,我说这简直是胡掰了。所以不要太相信这件事情,因为一般来讲,我们在处理赤石脂禹余粮汤证那个肠滑的时候,是不管心下痞不痞的哦。所以,我们不必把这个话当真到那个程度。

   可是像这一种,中医的这种象征物的这种本草的认知学,就会跟别的学派的领域有一线之差,因为像是乌头赤石脂丸里头有一个用药的这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又用附子又用乌头。我们中医因为以这样的角度来认识赤石脂,所以看到一个方子里面有附子又有乌头,是觉得看得很开心。就是乌头要到外面去祛风邪,附子要在里面补阳气,有一个赤石脂把这个东西联属起来,内外的病,岔出去的病就要用这个药岔出去,那我们看了就觉得很美丽,就觉得感觉很好这样子。

    相对来讲,比如说像日本的医家,邨井琴山在写《药征续编》的时候就说哪有人乌头跟附子同用的?不是就是同一种植物嘛,干嘛用两遍,你看仲景其他方有这样用吗?一定是写错,所以呢,乌头赤石脂丸里头那个乌头附子同用那个乌头一定是抄错了,所以我们把它改成乌梅。那乌梅有没有效,刚好乌梅也有效,因为乌梅是厥阴区块引经药,也可以把药引到这边来,所以乌梅也行。所以现在就说,这个论点就是说,当邨井琴山这样讲的时候,你会知道日本人对于人体的病机学和中药学,他的看法跟我们中国人是有一线之隔的。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中国人会觉得很理所当然就接受了,日本人会觉得很尴尬。这是那种哲学上面的不同产生的一种磨擦跟撞击的感觉。

   我们说赤石脂这个焊接药性,如果以人体来讲,什么桃花汤证这个便脓血,那便脓血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下利赤白,或者是虚羸无比山药丸,它是搞什么东西,或者是这个赤石脂禹余粮丸什么东西,其实多多少少会有动到它这个所谓的焊接气血的力道。

   赤石脂它的药性哦,我们如果要讲,历代在使用它的临床经验的话,大概有几个路数可以讲。一个是它治脾胃的病,一个治疗滑脱的病,它又是一个补血的药,一个止血的药,大概可以从这些理路来看赤石脂。我觉得赤石脂是一个很好用的矿物药,同学把它学起来,家常之中啊,用到它的机会还是不小的。

    赤石脂,其实它的这个用在疮科的地方,也不见得是内服,当然内服也会有些用。不过我们中国人如果什么地方有疮的话,赤石脂是直接是可以敷在那个疮上面的,所以这个敷在疮上面赤石脂是可以这个有解毒的效果,把疮里面的那个毒气吸掉,让你的疮愈合得比较好。不然的话那个毒气还在的话,就算那个疮医好了,之后还会长别的东西,有这样子的问题。

    说到它这个用药的禁忌的话,我说它到底是一个温的药,温而燥的涩药。如果一个人的拉肚子果真是那个病字旁的痢疾的话,那个时候是非常不适合用赤石脂的,因为这种痢疾,它那个湿热是需要排掉的。如果你拉的东西是白色的那种像痰的东西,或者是血,这种下利脓血,下利赤白。如果是一个寒证的底,比如说是少阴病这样子,这个是可以用赤石脂的。但是一个真正的热泻来讲的话啊,就不能够用赤石脂。因为用了的时候会把这个人的那个热邪、湿邪束在里面,那这样子更不容易好。

    我们讲到赤石脂的这种固尾闾的效果,我想我们中国比较早提出这个医案的是寇宗奭的《本草衍义》。里头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他的毛病是大肠寒。大肠太冷了,然后他的毛病是除了大肠寒当然就是有拉肚子问题,然后他说这个人会小便精出,这个男人他在小便的时候就会精液就跟着流出来了。这样子的病其实就是一个尾闾不固的病了。那他说吃了很多种的热药,都没有办法把他这个病补起来。

   后来有人教他这样子,他说你就用赤石脂跟干姜各用一两,然后胡椒用半两打成粉呢,用醋糊成药丸子,每顿饭前,或者空腹的时候就吃个50颗70颗这个药丸。那我想这个一两一两,那是宋代的两,就跟我们现在的两算一样好了。他说这样一帖药丸子是二两半嘛,赤石脂干姜各1,胡椒0.5这样子。  他说这人吃了四帖全治。效果算得上是好的。

    这一种的肠胃病,如果不是靠这个赤石脂的这种结构的话,要医起来还是难的。因此,我们要说这种类似地这种用方的方式的话,像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也有类似的方子,比如说这个赤石脂的这个粉,《千金翼方》有一个方子叫做赤石脂散。他说这个人的那个病是痰饮过剩,就是脾胃里面都是一滩冷水,然后“吐水无时节”,就是不停的有痰,或者说喝什么都要反胃吐出来。有这种吐水病的中焦过寒的这个寒饮过剩,他说这个冷的这个痰饮积在那个地方,吃什么东西都到肚子里都变冷,然后就不停的反吐。那方法就是唐代的三斤,就是用三斤赤石脂打成细粉,每天就这个粉就这样随便吃,酒吞下去,热水吞下去也可以,就这样子这样子吃着吃着来治疗这种,他说要吃差不多,吃完这三斤就会好了。

    如果要治疗这种老人家的五更泻之类的病,其实我们中国都有很多变化的法,比如说赤石脂,你可以用少量的赤石脂跟多量的面粉就直接做成面条,现在不是流行什么萝卜面吗?看起来红红的,就做赤石脂面,那你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吃这个赤石脂面,或者是你一碗饭上面就撒赤石脂粉。这个东西也不要觉得很可怕,我们养鸟不都是这么喂的吗?就是那个红土,就这样撒在饲料里头,让它吃嘛,大概意思是这样子。这一类的这种大肠滑脱的病,用赤石脂的这种单味药或者是食疗法的效果是蛮不错的啊。这一路的用药的话,希望这个我们上完之后就能够把它记得。

   因为它是这个去湿的药,所以身体里头这种脾胃也好,肾脏也好,这种拔不掉的湿病,我觉得用赤石脂还有比较有力道的。虽然慢,但是效果是比较好的,所以同学可以考虑看看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用它,就当作是一个去湿药,当作是一个补髓的这个去湿药啊,也可以的。

   中国人历代在说这个方子,是治疗这个胞胎不下。那到底胞胎不下吃赤石脂会不会好,我想可能啦,我这只是一个推论,因为历代的中医都没有讲出一个让人觉得很口服心服的理论。可能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肝脏里头,它的这个湿气,或者什么东西去掉了,他的肝气比较旺了,这个子宫比较有能力把不好的东西排掉。因为这种子宫这个东西,你要算是哪一条经脉或者哪一脏,我想牵涉到的有督脉,有冲脉,有任脉,有肝,有肾啊都有,那这个加到一起的话呢,我想子宫的内膜我们中医的分类大概还是属于肝,就是你补到肝气通畅了,那这个子宫的内膜就可以把不要的东西踢掉了。

    你当然也可以反问我,那为什么不用别的补肝的药,那说不定也有啊,只是我们现在是在讲赤石脂这个专题,所以就只提到它这件事情。

    如果你说它的这个对于肠道的直接作用的话。你涂在疮上面是能够吸附毒素的,把疮里面的毒拔掉的。它算是一个拔毒药,因为它到底是土嘛,中国人总觉得土这个东西就是解毒的,如果你的那个冷的这个下利里面有这种毒的东西,就像桃花汤的话,我们有的说这个有毒的痢疾了,那你这个赤石脂下去,碰到肠道,那等于它还是从你的肠道内侧在帮你的肠道拔毒。又暖肠道又去湿又拔毒,从这样的角度来解释这个冷的下利脓血这个病机。

    它呢,红色的药,我们都会入到血分,那赤石脂的好是这样子,它同时具有止血的作用,也具有抗血凝结的作用。就是它又是一个止血药,又是一个化瘀的药。当然这种药也有其他药,比如说三七,也是又止血又化瘀的药物。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它的话,说不定这种止而能通的效果,也跟我们刚刚讲的这个下胞胎会有一点关系,它又能够让这个人的内部的这个东西愈合起来,那你愈合的时候说不定你那个就能跟你的这个子宫里面的那个胞胎分得开了,然后这样子的话就可以把它滑下来了,这样的一个角度。

    这个止而能通的效果,变成说赤石脂其实是一味很好用的止血药。为什么要说好用,因为女人的这个下血的病,有的时候你要辨证她的虚实寒热,没有那么好搞。就比如说前一阵子有一个同学她跟我讲,她妈妈月经完了之后,那个经血淋漓不止,有这样的病。我当然先问问,你的妈妈体质是寒底还是热底?她说我妈是寒底,那我说既然是寒底的话,那我们就用比较暖的止血药吧。她说用之后血下的更多了,还出了一个大血块。她就觉得不太对路,于是她自己看这个《傅青主女科》,把几个方子的结构,她自己想一想,就自己创了一个方子,就是里头有这个什么三七根,桑叶,生地,牡丹皮这样一个方子,才把她妈妈的这个血止掉,她也蛮高兴,因为她自己想通的,她说一碗药还没喝完,那个血就已经止住了,这样子。

   所以止血的时候,即使是寒底的人也可能是因为热的证而流血不止,那当然我跟那个同学只是口头上这样讲两句话,我没有办法直接看到那个病人。但是我也觉得,有的时候,这种阴阳的这个病证的辨别,到底是比较考功力的。那这一关来讲,就这件事我就觉得我没有过关。那当我们医术还没有到这个可以过关的境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保守一点把这件事情顾好呢?那我觉得在保守的范围里面,赤石脂就是一个很好用的药物。

    比如说在宋朝的《和剂局方》里头,有一个药就是专门治疗妇女的这个冲任脉很虚,所以她的这个经血很容易大量,或者是不停这样子。那有这种血崩的病,经血淋漓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说这个药,你就用赤石脂啊跟海螵蛸,海螵蛸就是那个乌贼鱼骨头,还有这个侧柏叶,侧柏叶是很有名的止血药,不会太寒的啊,三味药等分打成粉,那这个每餐饭的时候啊就和两钱药粉在热饭上面,然后就吃饭,这样子。

    我觉得当我们的医术还不能够很清楚的辨别出这是人的血证是一个寒证还是热证的时候,那用赤石脂从中间治,效果是不错的。因为它是止血并且能够修补这个血管的破裂的一味药。所以大概是这样子在用它。比如说我们如果要以赤石脂当作一个收摄尾闾的主轴的话,其实很多药就很好搭配了。就像我们刚刚讲到这个寇宗奭这个《本草衍义》讲的,他是搭配这个干姜跟胡椒,如果妇女她的每次的这个月经啊,来得都太多的话,那她就可以把赤石脂跟一味补肾阳的药叫做破故纸,这个补骨脂啊是一个补肾阳又比较收摄性的药,那补骨脂跟赤石脂加到一起做药丸,那就可以治月经的量过多哦。

    如果是中医的一般偏方,治疗这个要涩住什么东西的话,像如果是小孩子拉肚子拉到脱肛了,那就是赤石脂跟这个灶心黄土,我们现在中药店叫做伏龙肝,加到一起呢敷脱肛,那也可以的。那这个如果是小便遗尿,当然经方小便遗尿第一个是看你肺寒不寒,甘草干姜汤主之。如果你不说这个小便遗尿,不说这个肺的这个水质上面的这个肺的寒热的话,你赤石脂跟牡蛎壳一起用盐巴糊成药丸,那也是可以用的一个成方。所以这类的东西还蛮多的,同学大概知道它的一个基本原理的话,你随便上网去google,我想你能够找到的方子是很多的。就知道它的药性的主轴,那其它的变化就可以,大家就可以自己发挥。

再谈赤石脂禹余粮汤

    我们如果再回到这个赤石脂禹余粮汤的话。我们说这个赤石脂,它是一个能够粘和涣散的一个药,一个人的气血涣散了,赤石脂把它收回来。这个禹余粮我们有讲到它治这个小便与阴痛,我们也说小便与阴痛就是这个人的气化还没有做完,这个人就忍不住的把这个水放出去了,所以身体想要把这个水抓回来,所以一小便尿道就抽,小腹就抽。那样子的一种症状的话,禹余粮是什么东西啊,是河里面的石头里面剖开来里面的黄粉,那这个石头在河里面被冲了那么久,就像一个中流砥柱一样,所以禹余粮的药性,我们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它的话,就是水中生土,就是在水里面产生出来的一种黄色的泥土粉末。

    这个水中生土的禹余粮就能够化水为土,你说这个人在拉肚子尾闾不禁的人,他的这个水噼里啪啦往下面掉。我们五行里头土气是什么呀?土气就是和缓之气,所以用了禹余粮之后,它的这个要下坠的这个水气,遇到这个中流砥柱的禹余粮,它就变成一个土气,它整个状态就和缓下来了。再加上一个固涩气血的赤石脂,这样子加到一起,禹余粮也是水中得到土气之后,水气就可以上转,赤石脂刚好也是补髓而上脑的药,所以这个水气就有希望从尾闾那边转上来。

    我觉得我们这个赤石脂禹余粮汤当然很单纯了,就是一个医病的药。如果在练功夫的人身上说不定这个药性对于某些修练还是有用的啊。就是矿物药来讲的话啊,就是调补尾闾的这个矿物药,那大概我们这个汤认识到这样也就可以了啊,那用的量都是蛮大的。  

   这个赤石脂跟禹余粮,这个煮到水里头,这个汉朝的这个剂量都是一斤一斤的下啦,因为到底不是什么溶于水的东西嘛,所以就煮了之后就喝那个汤,那我们在煮赤石脂禹余粮汤的话,你随便煮就好了,也不用包煎,因为禹余粮跟赤石脂都是吃到肚子里无害的东西。你看都可以拌饭吃了,那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以后讲到那个旋覆花代赭石汤的时候,就要包煎。因为旋覆花那个毛毛的,对人的那个喉咙还是有刺激性。而代赭石,你最好不要吃它的石头渣渣。代赭石它的副作用比较有,所以到旋覆代赭汤的时候呢,旋覆代赭你最好都是把它包起来煎这样子,但是这个地方就还好,不需太考虑这个问题,就煮一煮就喝了,颜色也蛮漂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赤石脂禹余粮汤(第六十四方)
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九条之赤石脂禹余粮汤善治以脱肛便血大便干之我见
中医治腹泻的奇法——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伤寒论》读书笔记167、168--下利不止,理中汤没有用可以试试固涩方,如果还没有效果就要用五苓散...
从赤石脂禹余粮汤体会仲景辨证论治的机圆法活 作者:康忠义
赤石脂禹余粮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