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孩子变成乖孩子,这位妈妈这么做
1
视频中,一位3岁的男孩买菜做饭种花,样样做起来有模有样,游刃有余。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夸赞。

要知道,如此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之前也曾是枚不折不扣的捣蛋鬼呀!
从搞破坏变成家务小能手,这位妈妈用的什么办法呢?
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转换成贡献的力量,这就是鼓励。

正面管教里这样说,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召力。

换句话说,也就是帮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男孩的妈妈说,自己教孩子做家务只是不想让他搞破坏,没想到现在可以放手给孩子打理了,与其阻止孩子做事,不如教给他正确的做法。

孩子搞破坏,多数是出于好奇、 不会做。而这位妈妈教给了孩子怎么去做。孩子越觉得自己能干,就越受到鼓励。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有了归属感。于是就有了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想起一句话: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太多的父母只会在孩子做得好时,才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 孩子捣蛋时给予惩罚;其实,在孩子做得不好时,更需要鼓励。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2
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打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很多时候,情绪失控、 盛怒之下,免不了会责罚孩子。

同事娟说,自从添了二胎后,5岁的女儿果果开始变得无理取闹了。
三天两头地把妹妹的尿不湿、衣服、鞋袜偷偷藏起来;看妹妹睡得香,跑到床头,竭尽全力地拍篮球,试图把妹妹吵醒。

个人生活能力也似乎倒退了。衣服一定要妈妈帮她穿;吃饭要喂;还变得特别爱哭。

同事忙得焦头烂额,耐性消耗殆尽,无论怎么劝说,都没有效果。盛怒之下,少不了对孩子一顿责罚。

本来无理取闹的目标是求关爱,结果却在妈妈的一片责骂中选择了被迫屈服。

惩罚,不是教育,只是家长习惯性地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回应。

有研究表明: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它背后真正的需求是要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时孩子更需要鼓励。

太多的父母会在生气的时候解决问题。要知道,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不是“战”就是逃”。这个时候,是不可能作出理性思考的。

事实证明: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很叛逆,要么因恐惧而顺从,性格变得很懦弱。

3
前两天,江苏宿迁一位爸爸得知儿子考了7分后,没有打骂、 没有说教、 而是专程带着孩子买了1000元的烟花鞭炮为他庆祝。

这位爸爸说,儿子以前经常考0分,这次考7分不容易。所以,放烟花激励他。

儿子受到了鼓励,现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考试成绩也是突飞猛进,从7分考到了57分。周先生说,他放烟花的初衷达到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他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和信心就是“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这个孩子经常考零分,对待学习又不认真,无疑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简·尼尔森说,鼓励是激发一个孩子上进最好的方式。

虽然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但爸爸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儿子找到了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对自己有了信心。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是孩子自信最初的来源,它就像一束光,穿越黑暗,照亮孩子的一生。

4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

每个不良行为孩子的背后,仅仅是一个想要有所归属,但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而已。

所以,越是不可爱的孩子,越需要被关注、被鼓励。

一是为不良行为做出弥补

当孩子有意或无意做出不良行为时,家长可以用一种友善的方式,启发性地与孩子讨论。先表示理解孩子的想法,再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别人的感受,最后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做出弥补。
这种以非惩罚性的方式让孩子做出弥补,就是鼓励。

因为,它教给了孩子社会责任感;孩子经历了一个从错误中学习并改正的机会;他们因此知道了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11月4日,山东淄博9岁小男孩在小区里骑车时,不小心剐到了一辆车的后灯。

这位妈妈没有责骂、批评孩子,而是以身作则,教给孩子要承担责任。她说“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机会,修车的钱会从孩子零花钱里扣除。”由于没有等到车主,她蹲下来写了张纸条贴在车灯上。
她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

二是将不良行为转换成贡献的力量

奇奇虽然喜欢阅读,但每次读完绘本,就不记得给书归位,弄得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书,书架上也乱七八糟。

妈妈就给他当家里的“图书馆管理员”,负责管理家里所有的书。
然后,在妈妈的指导下,他把家里的书各归各位,也不再乱丢书了。

负面的惩罚会激起反叛,当我们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不良行为转换为积极方面时,孩子们就会得到归属感,并发展出负责任的行为。

三是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

太多的父母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去收拾房间,但从来不教给孩子如何去收拾。孩子面对房间时,就会不知所措。

新闻,3岁男孩的妈妈就比较懂孩子,她知道孩子不会做,所以,愿意花时间教给孩子如何去做。
家长在教的过程中,要给孩子亲自示范,并明确要求。比如教孩子铺床,要告诉她“拉拉这里,褶子就会被拉平。”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做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有能力,也就越能受到鼓励。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父母就是那手持火把的引路人。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太阳,会鼓励的父母才会让它熠熠发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老二的出生,成了老大的不幸
父母应不应该对孩子感恩?
如何让孩子内心强大?教你这4招就够了
孩子离“熊孩子”仅一步之遥
微课第四讲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鼓励的三种语言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