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陷入沉思的交易文章:凤凰涅槃般痛苦是成功交易者的必经之路

对一个行业来说,所谓行业的逻辑,无怪乎是指金字塔底层的失意之人托起了金字塔顶端的寥寥得意者,金融投机的世界里这种金字塔逻辑表现的更为明显,要么赚钱要么亏钱,结果就在那里明摆着,财富永远都是由金字塔的底层向顶端的极少数人集拢,因此,参与金融投机,注定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场苦旅。

交易市场的巨大财富诱惑足以把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等人性弱点放大到极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用金融投机的逻辑来解释的话就是,所有的交易都应该是反人性的,比如当大众越狂热的时候,说明市场离萧条就越近了。

其实,大多数的交易者并不缺乏智慧,但是在金融投机市场智慧往往并没有像在其他行业那样无往不利,许多其他行业的精英照样在金融投机市场输个底掉足以证明这一点,甚至很多优秀的人会陷入到一种强者的陷阱里面。

反人性往往是痛苦的,我们说交易心态不能培养只能磨炼,就算在学校里面学习十年怎么交易,也不如切身在交易里操作一个月来的深刻,所磨炼的就是自己的人性修为,近代医学认为,人的大脑分为下垂体控制的潜意识区域和大脑皮层控制的有意识区域,两个区域相互抑制,只能有一种占据主导,控制人体做出不同的决策,医学中已经证明当人面临恐惧的时候,人体的血液会涌向下垂体,此时动物性的潜意识会主导人的决策,大脑皮层受到压制,理性的有意识被抑制,人就会变得患得患失,急功近利。

也正是这种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区分了成功的和失败交易者,逃避痛苦也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了往金字塔顶端攀爬的机会,每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一定是经历过凤凰涅槃般的痛苦的,“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谁曾想过曾经叱咤市场几十年的交易之神,以此总结和了断了自己的一生,一生所追求的辉煌,最后却得到一个失败的结论,这是何等的悲凉。

当经历并且能够承受这种痛苦之后,不再随便急功近利,不再患得患失,市场的波动不再能够随便掀起心态波动的涟漪,大脑皮层能够时时抑制下垂体,每一次下单都在理性和规则的要求之内,盈利反而成了一种附属品。


其实,散户炒股最主要的东西在四个层面,大家一定不要盲从于五花八门的东西,而是要从本质上去认识炒股。

第一层面是思维认识;

第二层面是技术技巧;

第三层面是市场经验;

第四层面是越过市场。

先说第一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是方向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个问题根本进不了股市的门。

说这个层面之时,希望你把过去脑子中的种种概念丢掉。

中国股市绝对不是什么“价值”投资的场所,你要破的第一关是这个。不要去信那些胡说八道的股评家,那些基金研究报告。中国人的特性是只要有利可图什么都敢干(股市算什么,如婴儿奶粉做假这类超越道德与人性的问题都能做,什么不能)。

股市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场,来股市的人不论是你还是所谓的主力都是来捞金的,这是目的。而为了这个目的,其它都是手段。你要把这个“手段”当做“价值”,当做“目的”,你怎么玩过人家。

记住,在股市里就是大家互相玩、互相斗。散户为什么是羊?因为,散户还没有进入市场,初入股市之前灌输的都是错误的羊性思维,“价值投资”就是羊性思维。

散户入市说:我是来投资价值的,一个善良的童话。

主力入市说:我是来收割散户的,一个是丛林法则。

所以,如果在第一层面,你坚定的树立起这个思维,你就已经发生变化了。你再也不相信那些谎言,而是看清真实的市场。这就是一个为了赚钱,为了生存的战场,请用战争的思维入市。

有一天,看到一位朋友说,炒股没有其它,就是与自己的人性做斗争,我要纠正这句话,不完整。炒股不仅是与自己的人性做斗争,同时还要和主力们做斗争,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争。

你要记住,所有价值投资的问题都是小概念,比如什么茅台,什么阿里巴巴,你的生命太短暂,承载不了小概率,现实股市更多的是手段和诡计。

你能理解这一层,你就站在了很多散户的肩上,因为你已经没有羊的思维,你已经开始觉醒。

所有大佬价值投资的话都不要信,因为那是特例,身份和体量不同,将军级人物说的话办的事与你这个小士兵不在一个层面,不适合你,明白吗?

第二个层面,讲技术,技术一定要学好

但你必须认清技术背后的实事,技术是手段、手段、手段。

你不要把“技术”当作“神技”,当作旷世武功。

怎样让你理解“技术”呢!

技术可以比喻为武功。武功通常分为三部份:一是套路,二是内功,三是领悟。

股市中的套路就是技术技巧、而内功纯粹就是资金量、领悟就是如何运用,可认为是诡计。

我们小散户你只能学习第一部份套路和思考第三部份领悟。

没有足够的钱,你就不要想大佬做的事,武功中最核心的是内功。

你没有内功,你就以“快”取胜,这个快不是把“剑”挥快点,没有内功,你的剑快不了。我说的快是“跑得快”,进出都“跑得快”。

比如,徐翔是大神,很多散户都希望学到他的模式,这是完全不懂上面的东西。

徐翔的“精准”是因为他内力深厚(有钱),然后对市场心理、散户心理掌握得非常到位,领悟力很强(诡计运用好),经常和上市公司一起做庄割散户,就是这回事,你能学吗!

有钱后大佬的成功就是内外勾结的庄家模式。

大佬们的技术很“精确”,这种技术叫做庄。

所以,你一定要清楚对技术的学习,是学习别人的手段。深深记住这句话。

再重复一遍:对技术的学习,是学习别人的手段。

为什么要学习别人的手段。

比如:超短打板,我们学习理解了游资的手段,我明白了他的手段,我才能看到他何时出去抢东西,我才能跟上他一起抢,这是你学习技术的目的。

好好悟这一点。

散户想成功要借力,你不要认为你学技术是去打主力的,错了。

炒股要顺势,两层意思,一是顺大势,二是顺主力。

这才是你学习“超短打板”要明白的核心;这套超短打板技术是对当下游资发动进攻行为概率的总结。

但是市场是会变的,比如,当下监管严格了,游资的套路(模式)也会变,你要持续关注他们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把握是对市场综合环境的把握。

但有一条主线不会变,游资主力是为赚钱来的,有好处,他就一定会上,利益足够大,他就敢违规上。只要T+1的规定不取消,打板永远是进攻的信号。

如果不明白这些道理,你要死学技术,必然也会死于技术。

第三层面是市场经验

你为什么没有信心,不知道如何应对市场。这主要是对市场经验或市场的规律与逻辑了解不够。

所以,平时你要多看看这方面的资料和书。

比如:我在牛熊市炒股的套路是:

牛市:重捂股少换股,踏好热点板块轮动,吃完牛市主升浪。

震荡市:唯快不败,精髓之路:擒龙抓妖做超短打板。

牛熊市“技术、思维”反着用。中国熊长牛短,超短为主。

逻辑:重政策、重资金、重环境、重思维、重心理、重技术

操盘:买入逻辑,卖出技术,执行一定简洁、机械。

心态:市场从来不缺机会,错过又如何!牛股年年有,从来不缺席。

再比如:选股票任何时间都不能选主要均线(20日、60日、120日)在下降通道中的个股。

再比如:牛市初期为什么重点配置证券股票,因为牛市这个板块最先受益。

这些都是市场经验也是市场逻辑。

这些东西,不是太多,但绝对都是干货,其实我们也不是什么经验都要掌握,了解这些重要的就行。

在淘股吧,你也要多学习别人的市场经验。学习一定要有重点,有目标。再举一个例子比如:

“炒股养家”前辈非常重视市场心理的研究,在吧里有一段对股市反弹时期心理的描述:

下跌初期:市场并不认同,仍然有新高,对新热点和强势股的回调反制仍然有创新高的欲望。

下跌中期:市场已经认同弱势。强势股的反弹受到抛压,超跌股崩盘后,抛压放缓,有资金会推动超跌股的反弹。

下跌末期:很多资金处于观望,认同弱势。但随市场出现一部份赚钱效应,部份资金在个别股上会展现出强大的动力,随市场变化,场外观望资金那份隐藏的激情会被点燃,此时的策略就是做最有爆发力的个股。

分析得简单有效。为什么做超跌股,为什么做热点、强势股,这些都是有逻辑可循的。

最后一个层面说越过市场与自己

其实就是和自己斗争的问题。以上市场的本质、技术的逻辑、市场的经验你都了解了,心里有底了,最后就是人性的问题了。

虽然,你明白了前三层。但是,市场是海妖,歌声美丽而有毒!它会不停的诱惑你,把你人性中的贪嗔痴引出来。你要与市场斗,也要和自己斗,还可能和运气斗,总之炒股没有这么容易的。

最后一步,就是要越过市场,把握好自己,也可以叫心法部份。

有朋友问自己的交易模式怎么建立,其实不要把“模式”想得很神,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些东西,在操盘上可以稳定盈利了,那就是你的模式,自古战场千古不同局,能得心应手,稳定交易盈利就是你的模式,何必拘于形式。

在震荡上涨中,唯有持续挖掘热点板块龙头,低吸龙头,才能赚大钱。有意愿兴趣的股友可以一起交流,波哥为你多视角解析市场,从最基础的量价分析到你的心态调节,以及会不定时曝光一些操盘手细节。

最后,重点说一句,大家明白了炒股其实就战场,就必须清楚,要赚这个市场的钱并非易事,核心是你必须比别人强,否则你如何抢别人的钱。在这个市场没有善恶,只有输赢!

同时,这个战场是很黑的,股灾是因为腐败而发生的,在股市你必须学会怀疑一切,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恐惧让你成为主力的俘虏

有一位股票市场投资大师这样描述下跌行情:“先是一只动物受惊吓,感到恐惧,开始奔跑,接着其它动物跟着跑动,到最后整群动物向一个方向飞奔。”当你买到股票出现下跌,而且非常恐惧,肯定它还会下跌!实际上,许多暴跌皆因投资者心理因素造成,也许并不是上市公司业绩发生本质的变化而导致了下跌。相反,行情暴涨有时也不是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增长,也许是人们牛眼看市,人心思涨造成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非理性形成的共振作用导致的结果,又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无论什么原因,往往机会是跌出来的,危险是涨出来的!当你发现手中的股票图形走好,觉得股市挣钱非常容易,实际上最可怕的时候很快就要到来。这时你对自己满意,也就是骨子里已经开始嘲笑别人。事实上,任何事情,当你开始嘲笑别人那样做非常笨时,过不了多久,你自己必然也会那样笨。如我们炒股,当与别人谈论股票时,甲股民讲,后悔死了,买了一只股票挣了一倍的利润没卖出,现在反而被套了一半。你往往心里会认为他为什么那么笨,不懂得挣了那么多钱卖出。而你过了一些时候,买了一只股票上涨了许多不仅没卖出,反而比他还笨,等过了一些时候,当你卖出这只股票时,反而是历史最低点。

因此,股市永远是“后悔”的世界,本应该最高点卖出,但实际没有卖出去。为什么?因骨子里的贪婪性认为它还会上涨。

庄家最怕你不贪婪、不恐惧,因为过度的贪婪和恐惧是庄家战胜你的武器。

在主力让你感到恐惧时,你若真的产生了恐惧感,实际主力的力量已经对你起到不利作用。反之,你心态平和,先让他们去厮杀,主力总有累趴下的时候,到那时,你虽然是弱小的代表,但也可毫不费力地战胜它,成为真正的主角。

我们常常会陷入某种摆脱不掉的窘境,你看好并买进一只股票,希望它马上飞涨,可是它却往往不会上涨,并且长期横盘,甚至下跌,然后击穿你的止损位,而当你按计划止损时,它却又会马上飞涨。碰到这种事,我们会说,下次等它回调再买入吧。当你又发现目标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再等等,它可能会回调。于是你等着,可它却牛气十足拒绝回调,于是你又一次感到失落,如此反复多次,你的信心开始动摇。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技术水平太差,于是你拼命地学习,结果是使自己原本不多的资金又少了许多,当你学习到了新的交易技巧时,你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之前的操作技巧太差了。于是你又信心十足地回到市场,可是好景不长,你又一次被套牢,此时主力不仅套牢你,而且还会充分利用市场上大众的恐惧心理在这么低的价位逼迫你交出廉价的筹码。你20元买入,下跌到15元你卖不卖,再跌到10元你还不卖、8元、6元……此时你真正地感觉到了“地狱”般的痛苦,而且,当人在恐惧的时候,又往往会变得非常愚笨,这时你一定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股市如人生,只有经历震荡才能走向平和,炒股只有经历盈亏才能步入成熟。

实际上,当市场本身出现过度恐惧的时候,正是赚钱机会到来的黄金时候。你本来手握着一只大牛股,但由于市场上不断的折磨或恐吓使你始终生存在迷茫中,明明手中持有的股票能得到可观的收益,却又在最低位拱手相让。相反,在股价处于高位时,主力又会充分调动市场人士的贪婪心理,打开他们的想象空间。

选股票好比驯马,当你一旦骑上它,开始的时候是不会听你话的,它一路狂跑,忽快忽慢,时上时下,折腾得你非常沮丧时方可罢休。但你只要不为之所动,它便不攻自破,当你要割肉卖出或没有赚到钱准备更换又一热点股票时,请你再等上三天,只要你能静心,一切干扰你的因素往往又会烟消云散。


交易要剖析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去做,更重要的是自己潜意识当中对“正确的方法”有一种本能的强烈的“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省。而这种“自我剖析”很多时候是血淋淋的:当必须承认自己并不优秀、当自己必须承认自己是个平庸的人、当自己必须承认自己的操作与身边的散户的拙劣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同时,原来自信心存在的基础完全崩溃了,心痛的感觉毕生难忘。然而这种心痛所带来的好处是彻底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再抱着“我比别人优秀,所以我会成功”这样幼稚的想法、不再认为“自己可以为市场把脉”,而转向“一切随势而动,顺水行舟”。

亚当理论是我所有理念和操作的基础,也是我在探索阶段对市场认识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一切的精髓只有四个字:“顺势而为”,其实自己转了很大一个圈才发现经典理论的经典之处,可惜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曾忽略过、不屑过,而去寻找什么“制胜绝招”。但这似乎又是个无可奈何的现象,也只有当真正深刻理解市场之后也才能明白何为经典。

一些成功者总是在找到市场的解决办法后将其细化、复杂化、延伸化和理论化来加以包装,让后来者“云里雾里”,感觉似乎很高深,人为的造成了理解上的距离,这一点上克罗做的最好,大道至简。我的感觉是成功的操作方法虽然表面有很大差异,但实质却非常近似,只是我不太喜欢这种细化和理论化的包装,几句话可以说明的问题却要用一本书和诸多“不知所云”的术语去解释,当然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

我有一个猜想,当初有人用“波浪理论”获胜时,其主体思路一定是简要可靠的,只是后人对其不断理论化和细化才使得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本来面目,以致使其只能起到“解释”作用而全无实战价值。

很多朋友在“寻找捷径”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盲目追随这种“潮流”而放弃对市场的基本认识过程,其实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交易系统”,或这些新兴交易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缺乏基本的市场认识,后果仍然是失败无疑的。这也就是我非常看重基础的市场理念的原因,任何想要绕过这个环节而去寻找成功的“金钥匙”都是不现实的,你是否见过某位大师是依靠别人成功的操作技术来获胜的,每一个成功者无疑不是在深刻理解市场之后才创建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认真而耐心的去体验市场和交易的感觉,去感受失败的痛苦最终才能够深刻的理解市场和自己,前人已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问题,并不需要我们自己去“自创”什么,只要在市场理念正确的基础上依赖一些技术分析和策略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就足够了。

其实我在反复强调“客观”、“务实” 、“规则”这些词语,但我同样明白也只有真正依靠自己领会了这些语言的含义,也才能真正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这也就是认同和共鸣的区别。说到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我的这些文章与前辈们所做的经验教训总结相比,实在太过粗浅,我所能够做的也不过是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对一些有缘的朋友可以起到清晰思路和启迪提示的作用,而且也仅此而已。

但凡感受过股市的人就总会有一种沧桑感,谁都无法免俗,我也是如此,股市犹如人生的浓缩,大悲大喜尽在其中。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股市中拼搏过的朋友,无论自己最终是带着成功的自信,还是失败的痛苦走出市场,有一点无须质疑:炒股让我们的性格更加成熟,让我们的人格更加充满魅力,耐力增强,不再冲动,对金钱名利已经看淡,更加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

炒股之路异常坎坷,因为我是过来人,你们所走的每一步,我都经历过,也都徘徊过,也都绝望过。但我是羡慕你们的后来者,因为老一辈的炒股人刚入市场的时候,国内根本没成熟的理念,也没成熟的老师来给我们传道,致使我们走了太长的弯路,绝大部分人都先后阵亡,剩下来的幸存者屈指可数,摸索了很久才上了正路。

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投资,如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内心会有一种感觉,比如感觉某个股票要涨了,但因为各种原因犹豫而没有下手,没想到这个股票果然马上上涨了。或者在市场下跌的初期,许多人感觉到风险要来了,也因为各种原因神经麻痹了,或者想等等开,最后市场果然下跌。

笔者认为投资和研究分几个阶段,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是对于基本面,对于事物的认知。之后,一个比较深沉次的阶段是对于自己想法的贯彻执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懊恼自己没有聆听内心的声音。许多人也常常会问,如何才能做到投资上的知行合一。

笔者粗浅的认为,执行合一的核心是建立自己完善的投资(交易)体系。当我们在执行层面无法做到知行合一的时候,往往说明这个投资体系还并不成熟,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这个投资体系还没有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种体系的建立来自于我们自己本身对于市场的理解,以及对于我们自己性格的融合和历史经验上的判断。

举例而言,一个长期的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买入低估值的好公司。而好公司出现低估值的时候往往是“生病”或者出现巨大分歧的时候。所以价值投资者需要的人格特征是能够逆势投资,并且具备很好的耐心。

巴菲特的那句“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那么,当一个投资者拥有价值投资的性格,并且在比较长的历史投资经营中明白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形成自己的体系时,他就能逐渐做到知行合一。当他看到白马股因为黑天鹅事件暴跌后,会不由自主的买入。并且在不断下跌中,他会保持乐观和耐心(可能会买入更多),直到公司基本面重新被市场认可,股价回升后卖出。而没有这种交易体系的投资者,可能会在股价暴跌时想“要不要买入”,但当股价走势图让所有人感到恐惧时,我们也会同样感到恐惧,又会说“再等等吧”。而当股价回升后,我们许多人又会懊恼说,那时候想买,为什么没有下手呢?

而在价值投资的另一边是成长股投资。顾名思义,成长股投资就是寻找市场成长最快的好公司。在这种体系下,估值从某种意义上被淡化。一个高速增长的公司,在一开始也往往会有比较高的估值。同样道理,一个拥有完善成长股投资体系的投资者,发现到市场上增速很快,行业大爆发的好公司时,会不由自主的买入。而当你的体系不完善时,即使发现这是一个好公司,却因为高估值而胆怯,希望股价回落到合理的水平。而往往,优秀的公司在股价的主升浪中,估值很难合理化(有时候,真的合理了,股价就跌了)。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又会想“为什么那时候没下手,我心理想着要买的。”同样的道理,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体系并不完善。

所以老柯认为,知行合一的最终形式让我们的投资体系机械化。这种机械化来自于我们内心对于市场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是要正确的),同时对于我们自己的认知(不同的性格,生活经历,适合的投资方式也不同),以及不断尝试之后给我们的反馈。

当我们的体系机械化后,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为投资体系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当我们看到符合我们体系的变量后,我们自然而然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做到行动和思想一致。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二十年来,量化基金大行其道。其背后的逻辑也是希望将优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程序化,在资本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然而量化基金的问题是,市场由于投资者结构,宏观基本面,流动性,甚至投资者年龄等变化,会导致市场风格,审美观不断变化。这也可能导致量化的程序无法长期在市场保持有效。

而优秀投资者最核心的技能是其学习能力,以及对于投资者人性的理解。毕竟,当尘归尘,土归土后,一切都是哲学。投资的最终也是一种哲学。

总结而言,投资/交易中的知行合一是建立于自己完善的投资体系和方法论,并且能够将这种体系机械化的基础。这种体系是建立于非常复杂的多因子之上,包括性格,对市场的理解,风险偏好等等。


在投资市场混迹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明明计划好了在这里买进或者止损,临了临了,手就开始发软了,各种企图与侥幸轮番轰炸大脑。

不同的人计划同样的交易操作,却因个体认知、秉性、习惯、反应、意志和执行力等差异,在下单的一刹那就产生了微妙变化。可以看出心灵交易的重要性,需要深刻认识自己,矫正那些不利于交易的德性。

不过必须要说明一点,我对心灵交易系统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据此,笼统地把心灵交易理解成是一种态度,一种看待人生和交易的态度。

之前提到一个外部法与内部法的概念。

外部法是一些外在的客观存在,相对来说是死的;内部法,着眼于交易者的执行力,相对来说是活的,更加不易把握。虽然你的想法每天都装在你的脑袋里,但是你认识它吗?分析过它吗?改进过它吗?你有没有受到某种思维局限,因而笃信某种正在运用的交易规则,当某一天风险突然降临的时候,其实害你的不是这种规则,正是你的笃信。

交易规则和交易系统虽只有两字之差,在应用上应该是有天壤之别的。正因为外面流行的大多数交易规则属于外部法,相对来说都是死的,所以我们把交易成败落定在使用它的人身上。

然而,如果有一种交易规则本身就是活的,就是会呼吸的,它的完整性可以不给交易者留下任何主观决策的余地,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交易系统了呢?

换句话说,心灵交易者在制定交易系统的时候,就已经把他的灵穿越到了交易系统中,这里面绝对不是某几个简单技术指标的堆砌,包括了认知理念、操盘思想、趋势特征、选股思路、行情演变、买卖原则、仓位控制、时间周期、应变策略等等。

与普通交易规则最大的不同是融入了心灵交易者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说的“态度”,令这种交易系统更贴近一种自然属性,没有烙上交易者任何认知偏见,它等待的只是市场的验证和下单时的临门一脚。

得到市场的验证,让时间来自然判断。在交易行为中,如果我们过早下任何结论都存在知识捆绑的嫌疑,都存在认知偏见的可能,或者都是一种笃信的前兆。

那么不妨把判断权交给老天吧,经过时间的过滤,有些东西常常会自然呈现本来面目。不是我们有本事,是行情给了我们一段赚钱的机会,我们运用交易系统充其量只是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尽量抓住它就好了,即便偶然判断失误也是非常正常的。

天然去雕饰,你活得坦荡吗?你是追求旁门左道,还是脚踏实地在投资路上磨炼?你与你的本心纯然是合为一体的吗?你洞察世事的态度与你的交易系统是合为一体的吗?

你,我,我们大家都默默思考一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记|把错误看成市场更大的反馈系统(20190526)
赌徒与投资的区别
复利是世界八大奇迹,如何在股市中知行合一实现财富增长?
交易者必读:交易无法知行合一怎么办?
炒股,让很多人失去了生活。
我对投资价值的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