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大有》:黄帝演易证明:羽人

 《大有》:黄帝演易证明:羽人


 

《大有》:黄帝演易证明:羽人


一.《大有》卦前传

 

1.释“大有”


传统释义中,基本上是将《大有》卦的卦名解释为“大有所获”的意思,是把“有”解释为物质财富上的有没有的“有”的意思。《大有》卦九二爻讲:“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用大车装载货物,货物装积在车的中间不至于危败。《周易正义》曰:“大车,谓牛车也。”《序卦传》也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这牛车上满载货物,确然是富有之象。然而,从孔子作《易传》以来,传统对于《大有》卦的释义完全是错误的。


作为《大有》卦名的“大有”,“大”是盛大的意思。“有”字的释义,我们要注意中国上古史中对于部落方国称名上的一种现象,比如在《今本竹书纪年》中有着诸多的对部落方国称做“有什么”的称名,如黄帝居“有熊”,帝喾灭“有鄶”,帝舜号“有虞”,禹征“有苗”,夏启伐“有扈”,后緡归“有仍”,伯靡奔“有鬲”,少康奔“有虞”,昆吾封“有苏”,王亥宾“有易”,夏桀灭“有緡”,商汤征“有洛”,商纣伐“有苏”等。只到商末周初以后,这种对部落方国“有什么”形式的专有名词,才不再见于《竹书》。这是说“有什么”曾经一度是对上古邦国的称名。


“九有”即“九州”。如《尚书·咸有一德》:“厥德匪常,九有以亡。”《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诗经·商颂·长发》:“苞有三蘗,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九有”是对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的一种概括,或者是曾经有过九个称做“有什么”的势力较大的部落方国,或者“九有”即是后来的“九州”。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之间发生了一次盛大事件,称做“大有”。这是《大有》卦卦名的正确释义。


2.释“大车以载”


《吕氏春秋》:“故皇帝立四面。”《太平御览·卷七九·尸子》:“古者黄帝四面。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孔子对于“黄帝四面”的解释是说黄帝面向四方,施教化于四方,治理四方。

 

 1997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帛书《十六经·立命篇》:“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君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吾类天大明。”意思是,黄帝质始好信,所以自己绘制了四张画像,面向东南西北四方,这样既可以同时接受来自四方部落方国朝拜,也表示黄帝是出于公心一视同仁地对待四方氏族。

 

 今人的一些解释认为是黄帝“布诚心于四方”,或认为“黄帝四面”是说黄帝宗庙明堂结构,或认为是远古走婚制。也有人说“黄帝四面”的本义就是黄帝有四张脸,如印度佛教中的四面佛。当然,黄帝不可能是一个人长了四个脸的长相。于是古今最简单的解释就认为“黄帝四面”是一个神话。

 

我们说,“黄帝四面”是后世有了文字之后,对于上古只有图画载体时期用图画表示的黄帝的名称“玄嚣”的“嚣”这个图画画面的文字解说。

 

《大有》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这个《大有》卦中的九二爻爻辞讲的,也是黄帝的称名“轩辕”二字,而将黄帝称“轩辕”,也是出自以文字对图画画面“玄嚣”的“嚣”字的误释。

 

在《周易·旅》卦爻辞中,“鸟焚其巢”不是“鸟类的巢穴被火烧掉”,而是王亥的旅居地点“焦”。在《周易·丰》卦爻辞中,“日中见斗”不是“日全食”,“日中见沫”不是“日偏食”,而是鸟类周而复始的影迹。《大有》卦九二爻辞中的“大车以载”也不是“牛车是大车,马车是小车”,更不是“满车装载物质财富”,而是轩辕黄帝的名字“玄嚣”的“嚣”的画面。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只讲了“大车以载”,并没有讲“中”的重要性,到了《象传》,才说大车“中间位置”的重要性。

 

“嚣”这个字,我们今天的写法是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个“书页”的“页”字。在图画载体时代,这四个口都不是方形的“口”字,而是四个圆圈的“○”。并且这四个“〇”不一定是上下分布,还可能是更像车子的车轮一样都分布在“页”字的下面。在车子远远没有被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时期,这四个圆圆的“〇”是怎么样也不会被人们理解为车轮的,后世有了车子,人们才具备了将这四个圆圆的“〇”理解为车子的车轮的“常识”。对“嚣”这个字的误释,演绎出了黄帝的名称“轩辕”,黄帝的族属“轩辕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黄帝发明车子。而对“嚣”字四个“〇”中间的“页”字,也被误释为一种叫做“轩冕”的头上戴着的帽子。在《大有》卦九二爻的《象辞》中,嚣字中间的这个“页”字,又被《象辞》作者理解为“积中”的一种满载的货物。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元年,帝即位,居有熊。(《白虎通·爵篇》:‘黄帝有天下,号为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初制冕服。(《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士冠礼》疏引《世本》:‘黄帝作冕旒。’)”殊不论黄帝时代有没有车子,更不要说已经是四个轮子的牛车。

 

“嚣”字的字源是什么?我们在《周易·乾·“易”“周易”释义》一文中,通过对史料与出土文物中的“日中金乌”的认识,已经解决了“〇”是什么的问题。仰韶文化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上大量的、形式多样的“〇”图像。考古工作者认为“图案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天体有关的日珥纹、太阳纹和飞鸟纹等,日珥纹围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周边、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周边绘出射线,有的还在中间加一圆点,有的将射线用阴纹表示”。“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即“〇”图案。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〇”图案成为彩陶图案纹饰中的重要对象。彩陶上的“〇”图案有时和变体多足鸟纹画在一起。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出土的大量彩陶上也有多种“〇”图案,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片上雕刻的“〇”由多个同心圆构成,“〇”的左右还刻画了昂首相望振翅欲飞的双鸟,被学者称为“双鸟太阳图或双鸟朝阳图”,实质上是“双鸟之〇”,寓意是候鸟的周而复始。与有学者们认为的“这种将鸟形或鸟纹与太阳的画面纹饰连在一起,应是先民将鸟信仰与太阳信仰糅合一体的独特展示”没有任何关系,其文化内涵的实质是《周易》。 

   

关于“日中金乌”图案的实质是“周易”,其在文字载体的记载上,《山海经》、《楚辞》相对较早,但相比于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这些载体上图案形式的“周易”,《山海经》、《楚辞》都要晚了许多。从时序上讲,晚出的文字载体对“日中金乌”的称名,都是依据了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遗迹上的“〇”即“周易”图案才被称之为“日中金乌”的。但最初的称名有没有出错?最初的文字释读者与图画释读之间有没有直接的绝对没有间断的传承?后来对这一称名的延续是不是以错就错?比如仰韶彩陶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发现,基本上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近现代以来“日中金乌”图案、纹饰发现之后称名为“日中金乌”的依据,就依然是典籍中已经有过的称名。这似乎没有问题,并且符合“二重证据法”。然而,有没有人敢于去想,典籍史料文字形成之初对“日中金乌”的称名可能就是错误的,其经典性实际上是极其荒诞的。

 

以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为例。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周围有12道等距分布象牙状弧形旋转芒,这些外端尖锐细长的芒,呈顺时针旋转齿状排列。外层图案是4只逆向飞行的鸟,鸟与鸟之间,首爪前后相接,引颈伸腿,展翅飞翔,排列均匀对称,围绕于内层图案周围。

 

从“太阳神鸟”金箔饰本身形象来看,内层12道弧形旋转芒的12道,表示1年12个月,弧形旋转芒则表示旋转飞翔痕迹。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飞去与飞回。整个图案,其候鸟特征十分明显。

 

“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这一点,十分关键,这是自有典籍文字以来被古人认定为“日中金乌”的“日”写入典籍的依据,成为后世认定古人存在“太阳崇拜”以及近现代以来“太阳图腾”说存在的依据,甚至成为后世设定国家祭日大典的依据,是把太阳与鸟建立联系、以太阳为母题的神话传说系列形成的依据。

 

金沙遗址金箔饰图案,着重点在于表现候鸟。无论是内层圆圈与圆圈周围12道等距分布的弧形旋转芒,还是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都是在强调候鸟在一年四季的季节中飞一个轮回的圆圈。“圆圈”的表意是圆周,是周而复始,不是太阳,不是“日”。这个“周而复始”的“周”,就是“周易”的“周”。

 

三足乌究竟是什么形态,古籍中并无记述。求诸出土资料,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三足乌的描绘,有的在圆圈中刻画一只飞翔的鸟,有的将圆圈刻画在飞鸟的胸部作展翅翱翔状,还有的则将三足乌雕刻成有三条鸟腿的奇异模样立于圆圈中间。这些描绘丰富多样,并无统一的模式,大概都是后世对于远古神话的一种想像式的解释和表现。在商周以降的图像纹饰中,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将三足乌描绘成绕圆圈飞翔的三只神鸟。战国时期和秦代一些铜镜上,有三鸟环绕一个圆圈飞翔的图案,俗称“三鸟环日图”,其三鸟均为一足,汉代瓦当上绕圆圈飞行的三鸟纹,表现的也是同类主题。这些三足乌,与“日”、“日精”、“太阳”都没有关系,其形式所表现的主题,都是“〇”、“周易”。

 

“周易”不是因了“文王演易”的周朝的朝代名称才称作“周易”的,不是为了今人要用《周易》揭示世界乃至宇宙的普遍规律定性为“周普”的意义而称作“周易”的。早在远古图像语言时期,图画表达的“周易”意义,就普遍存在于仰韶文化彩陶上、原始时期岩画上和青铜纹饰上。

 

伏羲创造易经八卦,伏羲本人并未能够完成对以鸿雁为主体的候鸟的全程追踪观察记录,伏羲完成了对《周易》理论上的创建,故而称做“周易”,未完成的部分,称做“不周”,“不周”所缺少的部分是“山”。这也是“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原型。女娲“补天”,就是补伏羲观察飞在天空的候鸟到南方去途中以及在南方生活的情形部分。鸿雁在北方的生活繁衍后代部分,称做“地”,是“仰观俯察”的“俯察”部分。鸿雁南飞在空中远途飞翔以及在南方的生活情景记录内容,属于“天”、“天书”部分,是“仰观俯察”的“仰观”部分。继伏羲“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之后,全程完成对候鸟鸿雁的追踪观察与记录的是黄帝玄嚣。“嚣”这个字周围的四个“〇”,就是“周易”的“周”,就是候鸟周而复始在四季中的情境,“嚣”字中间的“页”,表示的是记录、记载,是系列成册的完整而完备体系的记载。“嚣”字的读音是“喧嚣”的“嚣”,指事也是“喧嚣”的“嚣”,是因为黄帝完成对候鸟鸿雁全程追踪、观察、记录的形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去完成的,是与蚩尤、炎帝大战之后,调动整个大军涉过千山万水去完成的,因此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壮观的喧嚣着的巨大文化实践运动。

 

在图像语言的发达远远超过文字发展的时代,先民们自然地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周易观念及其内含。之后盛行的祭祀活动,于此相得益彰,都是纪念中华民族先民有过的追踪候鸟的仰观俯察壮举。考古发现中那些人面上绘着三角羽翅的人面图案,眼睛上长长的卷筒,以至大瞪着的眼睛,都是他们追踪候鸟时高度关注的表情写真,都是对于候鸟仰观其飞翔与天空、俯察其食宿于地理的描述。

 

《周易·大有》九二:“大车以载”,讲出的是名叫“玄嚣”的这个人。《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讲的是黄帝在战后用行动信守对西王母、九天玄女的承诺。《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讲黄帝代女娲后人西王母、九天玄女完成“补天演易”的历史史实。

 

3.黄帝事功考

 

黄帝一生做成了两件事业。一是赢得了阪泉之战与逐鹿之战的胜利,统一了诸部落方国;二是完成了补天演易这场壮烈的文化运动。

 

1).阪泉之战与逐鹿之战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皇王部四·黄帝轩辕氏》:“蒋子《万机论》曰: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安于下,主失於国,其臣再嫁,厥疾之由,非养寇耶!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於是遂师营垒,以灭四帝。向令黄帝若不龙骧虎变而与俗同道,则其民臣亦害于四帝矣!”

 

《管子·地数第七十七》:“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归藏》:“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汉艺文志考》引《太平御览·卷七十九》云:黄帝将战,筮于巫咸。罗苹  《路史注》引云:昔黄神与炎帝战于涿鹿。”

 

《路史·卷十四》:黄帝“年三十七,戮蚩尤于中冀。于是炎帝诸侯咸进委命,乃即帝位,都彭城。王承填而土行,故色尚黄,而天下号之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黄帝完成的第一件事业,与蚩尤之战,与炎帝之战,并取得胜利,统一诸部落方国的史事,史籍所载,较为一致。

 

2).黄帝、西王母羽人考

 

史书记载黄帝有许多创造发明。有实行田亩制,穿土凿井,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帐幄、衮衣、华盖、盔甲、旗、胄。制作陶器碗、碟、釜、甑,冶炼铜鼎,建造宫室、明堂,制造舟楫、车舆、指南车、记里鼓车。制造刀枪弓矢,发明熟食等。不说这些后世的制作发明,可能是后人一股脑儿地堆积到了黄帝头上,即便真是黄帝的功绩,这些技艺性的发明创造,成名成家可以,被确认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还显得缺少文化价值上的分量。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在《周易》,其主体在于道,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也当离不开对《周易》、对道的人文贡献。

 

黄帝与羽人的关系,有三部分资料可作为资证。一是道教神仙神话传说资料,二是典籍记载资料,三是出土文物资料。

 

以下道教神仙神话传说资料。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十年,景云见……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宋书·符瑞志》。)”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轩辕黄帝》:“黄帝将会神灵于西太山之上,乃驾象车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蚩尤旗也,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凤凰覆上。乃到山,大合鬼神……于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山海经》曰:虎颜,一云虎色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之山,有三青鸟常取食。此神人西王母,慕黄帝之德,乘白鹿来献白玉环。又有神人自南来,乘白鹿献鬯,帝德至地秬鬯乃出。黄帝习乐以舞众神,又感玄鹤二八,翔舞左右。” 

   

《黄帝内传》:黄帝“列席于王屋山,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遂敕西王母降于天坛。母既降,黄帝亲供侍焉。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与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又载“海内安然。王母遣西方白虎之神赐黄帝玄羽之衣,乃命帝会于孤竹之野。帝钦命斋戒,严驾而行,既至孤竹,见空中千乘万骑,或有丫髻青衣童子数百人,或五彩羽服,或乘飞龙,或乘飞虎,或乘鸾鹤,或执珠幢、锦伞、霓旌、绛节,或持如意、九曲几及前后歌舞妓乐,不可名状。俄见宝车一乘,驾五色斑龙,九头,上有羽盖九重,中有女仙一人,衣黄裳,戴金冠,隐隐而至。左右侍从有仙童一人,谓帝曰:此西王母也。帝接至。”又载:“帝誓剪蚩尤,乃斋三日,以告上帝。帝与蚩尤战,玄女授帝九天九地八门六甲之术……凡伎术皆自轩辕始。”又载:“后三载,于八月一日,母遣西方白虎之神为使命。黄帝时在大隗山,受母命,帝既斋戒,至洛阳,帝自白坡涉渡,至王屋,清斋三日,登山。即八月十五日至顶,上香祝祷焉。俄而西方天香馥郁,自天而下,遍闻山谷。青鸟先至帝曰:阿母降矣。俄而见空中千乘万骑,一如孤竹之仪。既降天坛,帝列席下,见仙众羽服,冠、简、环、佩、履、舄,帝乃频顾之。母曰:帝何为哉?帝曰:恐左右不谨。母曰:帝何不实耶?帝乃实对。母曰:天上之服,非凡间之有,此非朝礼星辰、国王、父母不可服也。帝曰:朕南面承尊,不敢以羽衣赐人臣。母曰:善。羽衣不拜帝王者自此始也。”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轩辕黄帝》:“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阳阴之术,兵法谓玄女战术也,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巳入神符。黄帝之阴阳术,即六壬太一遁甲运式法也,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

 

《抱扑子·内篇·论仙》:“《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

 

以下典籍记载资料。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谓:“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记于鸟。”

 

《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山海经·西山经》不周山部分首提黄帝:“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密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五彩之鸟……惟帝喾下友,帝下两坛,彩鸟是司。”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人得道身出毛羽,可长生不死。”洪兴祖补注:“羽人,飞仙也。”

 

《论衡·无形篇》:“图仙人之形,体身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千岁不死。”

 

《论衡·道虚篇》:“好道学仙,中生毛羽,终以飞升。” 

 

《启筮》:“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

 

《博物志·外国》:“羽民国民,有翼,飞不远。”

 

《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引《天仙品》:“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鸟夷”:“一说居在海曲,被服容上皆象鸟也。”

 

《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译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韩诗外传·卷八》:“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通典·第一百四十五卷》:“故圣人假干戚羽旌以表其容,发扬蹈厉以见其意,声容选和,则大乐备矣……此舞之所由也。”                  

 

《淮南子·原道训》说舜“能理三黄,朝羽民。”高诱注:“羽民,南方羽国之民。”

 

《周易·渐》上九:“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吉。”

 

以下出土文物资料。

 

1966年西安南玉丰村出土西汉羽人器座作跪坐状,高15.3厘米,大耳披发,尖鼻阔嘴,眉骨、颧骨隆起。着无领右衽长衣,束带,赤足。背部有双翼,膝下有垂羽。双膝间有半圆形凹穴,用以插物,羽人双手作捧持状。1976年宁波市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战国时期羽人竞渡纹铜钺,金黄色,高9.8厘米,刃宽12.1厘米,长方形銎,刃部两角向上外侈,锋利如新。器身一面素面而无纹,另一面铸有一边框,框内上方为龙纹,双龙昂首相向,前肢弯曲,尾向内卷。下部以弧形边框线为舟,上坐四人成一排,四人皆头戴高高的羽毛冠,双手持桨作奋力划船状,羽冠的羽毛似乎迎风飘扬。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陶鸟形盉、鸟形象牙匕、双鸟朝凤象牙器、鹰形陶豆。广州南越王墓出土铜提筩,上有羽人划船纹饰。1989年江西新干新于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巨大青田玉羽人造像,高115厘米,为线刻圆雕,作侧身跽坐式,粗眉大眼,半环大耳,鸟状鼻,双臂卷于胸前,拳心向内,双膝微上耸,其中腰背至臀部阴刻羽纹,肋下有羽翼。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中出土镂顶石首,河姆渡也发现多件陶塑镂顶石首。这些镂顶石首的发现,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据学者考证认为河姆渡陶塑石首上横向排列小孔,是用来插羽毛的,即“羽人”习俗。汉代画像石中出现大量的羽人引渡升仙图,还有羽人侍奉西王母。西王母身边的女仙羽人,有羽人御龙,羽人御凤、羽人骑虎和羽人骑鹤等形象。

 

就连中国文字的雏形也是“鸟篆文”。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百家”之中,神仙家为一家,是道教的前身。《释名·释长幼》云:“老而不死曰仙。”作为人,要达到神仙境界,道教提倡的是修炼、服药、尸解。后世道家认为,得道之人能长生不死,来去无方,能进入神仙境界为神仙,因此“羽人”即“仙人”,或称“飞仙”,能够实现万物不能伤,乘风而行,餐风饮露,驾御日月,自由的遨游于天地之间,故又称做“真人”、“至人”、“神人”。

 

然而,这些都仅仅是一些美丽而虚幻的字眼,与道以及得道毫无关系。是一种由民族集体记忆形成一种可信度,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上古传闻故事衍化为神话的产物。这些再创作保留、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真相的一些隐微痕迹,同时,也有着掩盖中华民族文化真相的坏作用。羽人形象文化溯源,源自伏羲、黄帝。在典籍以及传说中,羽人出自西王母部落。西王母部落是女娲后裔。女娲在世时,其部落称大娲,女娲之后西王母部落时期,称少娲或小娲。与伏羲称太昊或大昊,黄帝称少昊或小昊相应。西王母部落女巫们的羽人形象,正是伏羲创立周易八卦时,身上插上鸟类羽毛,扮作鸟的样子,混迹与鸟群中观察鸟类生存规律的遗存,是西王母部落对伏羲行迹与遗志的纪念。黄帝、蚩尤之战期间,黄帝与西王母交往,西王母展示出羽人形象,黄帝从而得知伏羲演易、创立周易八卦真相,从而得知伏羲演易,在周易理论体系上的完善,以及未竟的对鸿雁的远途追踪记录事业,即“周易”尚存在“不周”部分,也即女娲补天的遗愿。战争结束,黄帝没有解散军队,竟然组织号令千军万马,学伏羲当年,身上插上鸟类羽毛,头人们头上插上长长的雁翎,千里万里翻山越岭地去追逐鸿雁。那一代人的壮举,历经的艰难,为此付出的牺牲,《夸父追日》有写实性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夸父追日》的真相是演易行为。“追日”的“日”字作为“太阳”去理解,是由文字载体表述图画载体者对“鸟与〇”即“周易”的误读。我们在《周易·丰·卦前传》中解释“日中见斗”、“日中见沫”,已经对中国文化中表示太阳的“日”与表示“周易”的“日”的混淆有着仔细辨析。《山海经》与《列子》中记载的《夸父追日》故事中的“日”

 

伏羲这位“夸父”“追日”之后,第二次“追日”者不是少昊玄嚣一个人,他们是一批人,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有帝鸿、帝均、重、黎、共工等,都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中“追日”的“君子”。这一支庞大的军队做了什么?就是追踪鸿雁。大雁在天上飞,人们在地上徒步奔跑。他们从中原的虞渊起步,以接力赛的方式追随着大雁到得南方栖息地,又从南方追随着飞在天上的大雁回到北方。《淮南子》:“日出于禺谷,浴于咸池……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虞渊,是谓黄昏。”禺谷即虞渊。到得北方后,这支队伍随着飞回北方的大雁的归宿地的不同,在东北今天的韩国、朝鲜,西北到新疆这样一条漫长的地域上散开。就是《周易·乾》卦用九所讲“群龙无首吉”。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疆土面积,形成了今天我们在考古中发现的中华民族上古文化中鸟图腾文化的广阔的地理范围。他们一大批人,一支队伍,惊天动地、浩浩荡荡,成年累月地去追逐鸟。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这是《山海经》、《列子》中对夸父行为带有批评色彩的评论。今人有以下几种解释。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部族在一个地方定居了相当长时间,其原始的,破坏性的劳动,必定会使那里的资源受到破坏并趋于枯竭。土地肥力下降或盐碱化,狩猎和捕鱼范围增大而获得的数量却减少,诸如此类都是不可避免的,能获得的食物和其它物资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部族必须迁徙,移居到新的,更好的地方。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夸父部族应当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肯定已经认识到了阳光决定了季节,决定了农业以及其它的生产活动,那么,在太阳落下的禺谷里,阳光是最充足的,对于因资源不足而面临困境的夸父族人,迁移到那里去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幸的是,他们却走进了沙漠。沙漠之中,白天一片酷热,又十分缺水,干渴令人难于忍受。从记载上看,他们在沙漠中找到了河流,并把这条河的主干叫河(黄河),源头的分支叫渭(渭河)。这种河是在夏季由远处高上的冰雪融化汇集形成的,是季节河。随着时间推移,由夏入秋,气温下降,冰雪融化减少,就会变浅,干涸。当夸父族人发现河水突然迅速变浅,水面变窄,水量不断减少时,他们明白赖以生存的水源就要消失。是坚持前进,还是退回去?夸父决定:留一部分人在绿洲,其他的人在夸父率领下,向北,去寻找大泽。很有可能,他们看到了海市蜃楼,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是一样的:向北走,还是沙漠。沙漠是严酷的,又是漫无边际的。在跋涉中,体力迅速下降,又没有足够的水。最后,夸父和他所率领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有个叫杨公骥的,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作家萧兵在《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现代知识视角下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人们可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件中《夸父追日》的教学目的是:《夸父追日》是一则趣味性很强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充满了奇特想象。故事讲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传奇英雄夸父为了让人们能时刻享受到太阳的亮光,决定把太阳搬到地上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学习此文,学生的兴趣点会在何处呢?是在于夸父是英雄?还是感兴趣于故事的神奇在哪里?几经研读文本,推敲学生的心理,我们认为神话故事描述时所展示出来的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应该是课文的精髓。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应该在故事的神奇之处。为此,我这样进行本文的教学:《夸父追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神话。课文是根据《山海经·海外北经》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这篇课文通过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弘扬了一种勇者无惧的精神。本课谈话导入引出学习的内容《夸父追日》,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接着,质疑“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指导朗读:“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并围绕课题“追日”质疑,以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没有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相关的句子……

      

“夸父追日”,帝鸿、帝均、重、黎、共工等,那个英雄群体时代,他们一边在地上奔跑着追赶飞翔在天空上的鸿雁,一边进行时间季节时令的记日,以及鸿雁在飞翔途中的线路、编队、起飞、降落、觅食、栖息等细节的观察与准确记录。追踪候鸟、追踪鸿雁,全程追踪、发现、观察、记录,靠的就是两条腿,两只眼睛。观察鸿雁迁徙中在天上飞的情形,谓之仰观,观察鸿雁在迁徙中途、在南方、回到北方对栖息地、孕育地的选择情形,谓之俯察。同时记录下的季节时令,是天干地支的诞生。《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浴日”的“浴”字,不是“洗浴”的“浴”字,是“风俗”的“俗”字。是制订民俗的意思,“生十日”,即制订十天干,是十天干的诞生;“浴日”即把十天干计时知识普及化、规定为人们应该遵守的风俗习惯。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讲:“《易》曰:宓戏氏仰观象於天,俯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曰:“至於殷周之际,纣在上位虐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繫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班固是把“《易》更三圣”的“三圣”,指向伏羲,指向周文王,指向孔子。又有将“三圣”指向周文王、周公旦、孔子的。

 

对于《周易》的创立而言,“人更三圣”,只应该是指向太昊伏羲、少昊玄嚣与王亥、王恒。鸟图腾文化,首开于伏羲,完成于黄帝。是《周易》的创立、演化、最终完成上的一脉传承。

 

作为现代人,我们时常看到一些西方拍摄的动物、鸟类观察的纪录片,观察者的胆量、细微、恒心与坚守,令人感动与敬佩。“夸父逐日”,第一次是伏羲一个人行动,行动者倒下了。由黄帝领导下的第二次是集体行动,是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追踪、观察、记录候鸟活动规律的文化运动。无论是伏羲第一次的个人行动还是黄帝第二次的集体行动,在技术设备条件上,都是及其原始的,然而从西方现代科学的概念界定到内含审定,他们的行为完全符合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考察,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时期他们用最为原始的的方式实现了今人才有的科学考察行动与成果。更为高端玄奥的是,现代西方人对于动物、鸟类的考察是纪实性地记录下动物禽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实景,而中华民族先祖们完成的是对道的发现,完成的是一部《周易》大典。


“夸父追日”,是创造易经八卦行为,是一段真实的历史。然而,作为历史意义文化意义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任何一家史书中都没有史书性质的记载。这大约是由于在该事件中黄帝所交往的是西王母,也就被不言怪力乱神的孔子删削史书时给删削得干干净净。

 

3).黄帝合符登天成仙考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轩辕黄帝》:“黄帝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

 

《云笈七笺·卷三》:“天真皇人下授黄帝六壬式图、六甲三元遁甲造式之法,法威天下,流传子孙也。故黄帝以道冶世一百二十年,于鼎湖山白日升天,上登太极宫,号日中黄真人。”又曰:“轩辕黄帝至于圆丘,其国有不死树,食其子与叶,人皆不死。有丹峦之泉,饮之而寿。有巨蛇害人,黄帝以雄黄却逐之,其蛇留一时而反。帝令三子习服之,皆寿三百岁。”又曰:黄帝“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广成子不答。帝退,损天下,筑特室,藉白茅,间居三月,方往再问修身之道,乃授以《自然经》一卷。黄帝舍帝王之尊,托猳豚之文,登鸡山。”《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汉书·郊祀志》有同样的记载。

 

《广博物志·卷四·时序·岁时》:黄帝“爰兴封禅,迎日推策。”

 

《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帝欲求见僦代季,岐伯曰:我师好僻居枯坐,我亦不能知其处。鬼臾区亦尝事之,受其道。”

 

《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一·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六艺论》云:《河图》、《洛书》皆天神言语,所以教告王者也。”

            宋《太平御览》引《尚书·中候》:“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河龙图出,洛龟书成,赤文象字,以授轩辕。”

 

唐《艺文类聚·子部》引《河图挺佐辅》:“黄帝修德立义,天下大治,乃召天老而问焉,余梦见两龙,挺白图,以授余於河之都,天老曰:河出龙图,洛出龟书……兰叶朱文,以授黄帝,名曰录图。” 

 

《史记音义》:“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 

 

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黄帝“游洛水之上,大鱼负图而出。”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宋书·符瑞志》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雾三日三夜云云,均见附注,此条即隐括为之。)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召史卜之,龟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雾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路史·后纪一·禅通纪·太昊纪上》:“黄帝应代有风后为之相,因八卦设九宫,以安营垒,次定万民之竁。” 

 

清《壹是纪始·卷一》:“术学始于黄帝。”

 

宋《路史·前纪四》:“予所叙古之帝王,其世治寿考无以稽矣。计其年,皆不乏三数百岁。黄帝曰:上古之真人,寿蔽天地。盖天真全而天一定,不滑其元者也。又曰:中古之时,有至人者,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而已。盖乘间维而基七衡,陵罔阆而隘八落者也。又曰:后世有圣人者,形体不蔽,精神不越,亦可以龄逾数百。”

 

《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 

 

《广黄帝本行记》:“闻广成子有道,在空同山,见之曰: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至道之精。” 

 

《通鉴外纪·黄帝》:“黄帝崩,葬桥山。”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轩辕黄帝》:“黄帝……自择日卜还宅升仙之日,得戊午,果有龙来,垂胡髯下迎,黄帝乃乘龙与友人无为子及臣僚等从上者七十二人,小臣不得上者,将龙髯拔陊及帝之弓。小臣抱其弓与龙髯而号泣,弓因曰乌号,铸鼎之地后曰鼎湖。其后有臣左彻,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朝奉之,臣僚追慕罔极,或取几杖立庙而祭,或取衣冠寘墓而守,是以有乔山之冢,黄帝曾游处皆有祠。五百年后乔山墓崩,惟剑与赤舄在焉,一旦亦失。”

 

《列仙传》:黄帝“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焉。仙书云: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乃升天。群臣百僚悉持龙髯,从帝而升,攀帝弓及龙髯,拔而弓坠,群臣不得从,望帝而悲号。故后世以其处为鼎湖,名其弓为乌号焉。”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紫阁图》曰:太一、黄帝皆仙上天,张乐昆仑虔山之上。或言黄帝时建华盖以登仙。”

 

《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第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有龙垂胡髯而下,迎黄帝。群臣欲从,持龙髯,髯拔,遂堕。”

 

《路史》记载黄帝:“八月既望,鼎成死焉。”罗苹注“《五行书》帝以甲戍日崩,一云戊午。”

 

《黄帝九宫经》:“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一百年,地裂。(《开元占经》四引《尚书说》:黄帝将亡则地裂。)帝陟。(《戴记·五帝德》:黄帝生而人得其利百年。《史记·五帝本纪》集解、《类聚》十一、《御览》七十九引《帝王世纪》: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帝王之崩皆曰陟,(《韩昌黎集·黄陵庙碑》引《纪年》帝王之崩曰陟。)《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御览》七十九引《抱朴子》:《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上注即本此。)”

   

“黄帝合符瑞于釜山”,“迎日推策”,“术学始于黄帝”,我们知道了黄帝曾经蔚为壮观地补天演易,就知道了“黄帝合符”所合之“符”,不是道家符箓一类的“符瑞”,而是《周易》八卦的卦符。《周易》中《大有》卦所讲的“有部落”的集会盛事,就是这次合符事件。黄帝组织的追赶鸿雁行动,不仅要去追赶,要有观察有记录,归来之后,还要有资料汇总与归纳,更要有与伏羲八卦理论以及伏羲时期已经完成部分的接合,这种卦符接合的完成,爻辞的补充,称之为“合符”。“迎日推策”则是指卦宫、卦符的发生时间符合节气时序,“术学始于黄帝”,则是讲黄帝本人对于伏羲《周易》八卦理论与技艺的全面认知与掌握。在黄帝故事中,广成子、容成子、宁封子、鬼臾区、僦代季、岐伯、天老等,都是黄帝的访道对象,传统似乎都将这些人物误认为是黄帝曾经拜访的仙人、隐者,或曾师事的老师,事实可能是,当春天一些追踪鸿雁返回北方的人们追踪的不是回到中原的鸿雁,而是飞去今天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韩国的大东北以及甘肃、新疆等大西北的鸿雁,他们没有回到中原,依据现在的考古发现,他们甚至可能在当地定居下来,为了收集这一部分没有前来合符的夸父们手中的资料,于是黄帝“得道之要,复周游四海。车辙马迹,丹井遗书,往往而有”。 


“道为重,天下为轻。”或者说是“重道而轻天下”,无论是“帝退,损天下”,还是“黄帝退,捐天下”,黄帝本人最后的结局是丢开了天下、丢下他手下臣僚,丢下他的百姓,丢开了众多的“有部落”“登天”去了,就是进入了西王母部落“位列仙班”。黄帝走了,得道者走了,没有新的在西王母那里被授予天命的天子来做天下之主,造成的局面是帝颛顼被推举临时执政,共工凭武力占有九有即九州后,到西王母那里申领天命,手中的“天道”不予承认,被投之于渊。之后尧、舜、禹先后被推举临时执政,启得天下,又一次跑到西王母那里申领天命,依然不予认可。


在史料中,另一位能够进入西王母部落“位列仙班”的,是王亥被西王母部落杀害后,他的兄弟王恒,

 

二.爻辞释义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初九爻爻辞讲在黄帝与蚩尤交战初期,由于黄帝还没有与西王母这个“无的部落”交往,故而打了一些败仗,受到一些伤害。“匪”,语气词,怎么样?“匪咎”,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没有过错?艰难困苦、艰守不动就会没有过错吗?《象传》说,大有初九爻,没有交往才遭到伤害。《象传》作者给不出该初爻中讲的是谁与谁之间还未曾交往。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二爻爻辞讲,轩辕黄帝玄嚣远行拜谒西王母,没有过错。在《周易·旅》卦爻辞中,“鸟焚其巢”不是鸟类的巢穴被火烧掉,而是王亥的旅居地“焦”。在《周易·丰》卦爻辞中,“日中见斗”不是日全食,“日中见沫”不是日偏食,而是鸟类的周而复始。在这里,在《周易·大有》卦这个爻辞中,“大车以载”不是牛车为大车,马车为小车,更不是满车装载物质财富,而是轩辕黄帝的名字“玄嚣”的“嚣”。九二爻辞中只讲了“大车以载”,并没有讲“中”的重要性,到了《象传》才说大车“中间”的重要性。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公用亨于天子”中的“公”指“公孙氏黄帝”。“亨”指音乐。“用亨于天子”,黄帝与西王母共坐,观赏女巫们演奏音乐大典,这是被西王母授予天命的天子才能够得到的礼遇。“小人弗克”中的“小人”,指后世共工、夏启之流未真正得道之人。九三爻讲,公孙黄帝曾经与西王母共享天子才有资格观赏和学习的音乐典礼。在西王母那里,未得道小人得不到这样待遇。“公用亨于天子”的“亨”字《左传》作“享”。《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朱熹的解释是:“亨,《春秋传》作享,谓朝献也。古者亨通之亨,享献之享,烹饪之烹,皆作亨字。”《左传》错了,朱熹也错了,这里只能是“亨”字,不能是“享”字,“亨”指向音乐,“享”指向食物。夏启见西王母遭冷遇,不被赋予天命,没有得道与西王母一同观赏音乐的待遇,只有从西王母那里弄到了《承云》、《咸池》与善于歌舞的女巫,归来后连王宫都不在回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有一个筮例: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

 

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晋文公筮勤周王,讲东周第五任王周惠王姬阆与第六任王周襄王姬郑之间的事情。周惠王在世时宠爱庶子姬子带的母亲惠后,就想将原太子姬郑废掉,改立惠后所生的庶子姬子带。但周朝的诸侯王们全不赞成。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腊月姬阆病逝,太子姬郑担心弟弟姬子带为争夺王位不敢对外宣布姬阆的死讯,而是急忙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马上召集诸侯在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开会,宣布拥护姬郑为天子。姬郑至即位后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讯。

 

惠后的儿子姬子带并不甘心失败。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姬子带曾几次引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败。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姬郑发觉自己的王后翟叔隗与子带有私情,于是废黜了隗后。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西戎兵攻周,并且攻占了都城洛阳。姬郑仓皇逃出,避居于郑国的汜,然后向各国诸侯求救。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秦国穆公挥师东进。晋国文公刚刚即位,立足未稳,接到求救信后集合文武官员商量。晋文公问:“可不可以去救襄王?”谋臣狐偃对晋文公说:“可以去。要在诸侯中竖立威望,莫过于勤王。晋公要成就大业,诸侯的信任非常重要。”晋文公请卜者卜偃灼龟观兆。卜偃观察龟甲上灼出来的纹理说:“好。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晋文公说:“我担当不了吧。”卜偃说:“《周礼》没有改变。今日之王相当于古时之帝。”晋文公再请卜偃揲蓍,遇《大有》之《睽》。卜偃说:“很好。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公’则我晋公,‘天子’则周襄王。战胜之后我晋公同周王共享胜利成果。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好的?看卦象,上离为日,为我晋公;下乾为天,动变为‘泽’。陷入泽困中的天子,委身在日之下,天子已降下身份,要迎接我晋公的到来了。《大有》去,复来的是《睽》,正是襄王今日所处的境况。我公前去救援有何不可?”

 

晋文公终于下定决心前去勤王,三月甲辰日,军队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地,左翼部队迎接周襄王。四月丁巳日,襄王进入王城。在温地抓了子带,把他杀死在隰城。这次内乱史称“子带之乱”。

 

动乱平息后,周襄王在王宫设宴款待晋文公,晋文公向姬郑“请隧”,即要求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晋文公念念不忘的是“公用享于天子”,未曾想却被周襄王拒绝,说:“这是王室的规章。还没有取代周室的行为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厌恶的。”周襄王只是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个邑(今河南省焦作市市区、焦作市温县、武陟、孟州、博爱、修武县以及济源市一带)赐给晋国作为报答。晋国就是在这时候才开辟了南阳(焦作古称南阳)的疆土。

 

故事中所体现的“公用”只能够“亨于天子,小人弗克”的“小人”,是指晋文公,指晋文公得不到礼的待遇,只能退而求其次。“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事情的结局并没有使得晋文公和手下大臣实现其“吉孰大焉”之目的。

 

《象传》未能指出“公”为东王公,也未能指出小人即是《周易》中讲到的据有九州却未得道的共工、夏启,只是说小人要是去了西王母那里,会受到伤害。

 

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析也。

 

“匪其彭”,“匪”,语气词,多么,何等,“彭”,鼓声,引申为威武雄壮。“匪其彭”,何等雄壮!不会有过错。《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夔生于东海流波山:“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吕氏春秋·古乐篇》:“帝颛顼乃令鼍先为乐倡,鼍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象传》所说“明辨析”,也大有寓意。爻辞中讲了玄女指导黄帝发明夔鼓,用于与蚩尤之间的战争,敲打时发出彭彭的鼓声震惊四野。到了《象传》,又讲出黄帝发明指南车,在与蚩尤的战争中用来辨析方位。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厥孚”,指诚信、守信。初爻讲黄帝与西王母由于无交往而受害,二爻讲黄帝“有攸往”,讲黄帝远行去结交西王母。在黄帝与西王母、九天玄女故事中,西王母、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同时,展示了自己的羽人身份,女娲未完成的补天演易的遗愿。在六五爻,“厥孚交如”,是黄帝遵守与西王母交往中的诺言,并且是组织动用了整个军队,极其“威如”地去千里万里追踪、观察候鸟鸿雁的迁徙。《象传》说,黄帝诚信地遵守与西王母的交往中许下的诺言。“信以发志也”,并以此作为自己需要担当和完成的文化使命和壮举。“威如之吉”,以组织动用数以万计的军队轰轰烈烈地去补天,去演《周易》,西王母“无”这个部落所掌握的伏羲、女娲未竟的事业——不周《易》,不完整的《周易》,从此因黄帝的不世功勋而圆满和完备。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黄帝演易,本身是为了西王母这个因掌握“天书”而被称为天国的部落所要做的事情,因此从补天演易的开始,就得道来自西王母天国的参与、指导与技艺支持,此为“自天祐之”。从西王母天国而来的祐助,使得事件的进展吉祥而无所不利。《象传》说,《大有》卦上爻之吉祥,是因为从天而来的祐助。《周易》64卦,每一卦的上爻都处在卦与卦的转换关节上,因此很少有几个卦的上爻体现的是顺利通达和吉祥的。《大有》卦上九爻,也处于极位,容易过亢,之所以出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系辞传上·第十二章》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当然,不言怪力乱神的孔子口中的天,是伦理意义上的天,是自然之天,不是西王母这个掌握着道、掌握着天书的天国部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鸿志丨论蚩尤是伏羲后代——华夏先民
中国神话传说大全之三皇五帝
绝通天地式的华夏断代史如何能接近真实?
(1)[转载]黄帝,炎帝,蚩尤和三清的秘密关系
炎帝神农氏不会与黄帝轩辕氏和九黎蚩尤氏同时代,他们差了197年
黄帝一统(三)1:黄帝对上古中国的统一从东部开始,西部和南部是对神农统治的接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