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正强:什么是该减的“负”?
学生很累,学习很苦,上学很忙,所以我们要减负。减少作业,让学生不累,学习不苦,上学不忙,是这样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什么程度算不累了呢?怎么样算不苦了呢?当我们成人认为“不苦”,而学生认为“很苦”,听谁的呢?或者说学生认为“不苦”,而我们成人认为“很苦”,以谁为准呢?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学习可以不苦,上学可以不忙,当学生可以不累,学生会怎么认识学习这件事呢?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千百年来,有太多这样的认识了。天下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所有的优秀都与不同寻常的努力连在一起,而努力,则外显为学生吃得了苦,扛得住累,经得起忙。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能吃苦、能扛累、能经忙的人,一个能吃苦、扛累、经忙的人才是我们要培养的人。而这样的人,必须让他在经历苦、经历累、经历忙中得以培养。
否则,我们会得到一个废材,而非人才。
我们不想得到废材。
我们不想学生吃苦扛累。
所以,我们减负,始终处于一个左右不靠的局面:得到废材,心有不甘;看到孩子吃苦扛累,心有不忍。所以我们的社会出现了明面上做“减”,同时又在暗地里做“增”,这种“又增又减”的局面,会让我们的孩子崩溃的更快。
一个不想付出足够努力,又不想接受自己不优秀的孩子,心有多崩溃?
认识到位,行为才会正确。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讨论减什么“负”?“负”在哪里?
个人认为,“负”不在“苦”本身,“苦”本身不是“负”,而在“苦”前面的定语。比如“绝望”的苦与“有希望”的苦,“绝望”便是“负”,“有希望”便是“正”。我们要减的“负”是那个与苦相连的“绝望”,而不是“苦”本身,减去“绝望”这个“负”,还孩子“有希望”这个“正”,这才是减“负”的要义。
同理,累不是我们要减的对象,无意义的累,那个无意义才是我们要减的“负”,减去“无意义”的“负”,增加“有意义”的“正”,只要累得有意义,这样的“累”便是我们所倡导的。当然,这个“累”的度本身也在意义的内涵之中。
枯燥机械的忙要变成生动有趣的忙,所谓乐此不疲,便是生动有趣的忙的最好写照。
如果这样的思考成立,我们总结成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减的“负”不是指苦、累、忙本身,而是与苦、累、忙相连的绝望、机械、无意义,减去这些“负”之后,让苦与希望相连,让累与意义相连,让忙与生动有趣相连。
在希望、意义、生动中培养出一个能吃苦、能扛累、能经忙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才是有力量的,才可能是有担当的,才是我们教育所指向的。
如果我们形成如上共识,就有两个好处。
好处一: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去吃苦、去扛累、去经忙,这样,与中国的千年文化对接,气就顺了。
好处二:我们可以形成合力,作用于一个明确的点,让绝望、枯燥、机械暂离我们孩子的学习生活。
行文至此,再往下写,便要讨论如何“做”的问题了。举个例子,一年级的小朋友记拼音是很难的,比如b与d,比如p与q,为了让孩子们记住不出差错,老师们会有如下办法:
办法一:抄写,重复抄写。
办法二:背顺口溜,帮助记忆。
办法三:活动,选择合适的材料,拼摆拼音字母。
这三种办法,孩子都是“忙”,但办法三会显得生动有趣,孩子忙得喜欢、忙得开心,办法一忙得机械、忙得枯燥。
苦和累亦复如此。
孩子其实是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忙的,我们只要做到苦与希望相连,累与意义一起,忙与有趣共生,我们的教育便会成功了。

在《种子课2.0——如何教对数学课》一书中,俞正强老师以“植树问题”为例,讨论了“课业负担如何减轻”这个问题。

课业负担如何减轻?
——以“植树问题”为例

“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的经典问题。但这个问题,经常在课内与课外之间游离。游离原因这里不做赘述。我们以“植树问题”为例,来探讨通过改善教学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现实意义。

通常,我们这样教


例题:路长100米,每5米种一棵树,路两头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教学流程:

一、建立概念

距离、间距、间隔数、棵数。

二、建立关系

距离÷间距 1=棵数;

强调:距离÷间距是与棵数一一对应的间隔数。

三、区别类型

两头种:距离÷间距 1=棵数;

一头种一头不种:距离÷间距=棵数;

两头不种:距离÷间距-1=棵数。

四、审题

读题:植树问题;

区分类型:两头种;

提取关系式:距离÷间距 1=棵数;

把数字代入列出算式:100÷5 1;

解答。

以上便是植树问题一直以来沿袭的教法。

尝试:我们现在这样教


环节一:比较——平均分中的段和点

例1:路长20米,每5米分1段,一共分多少段?

要求学生解答:

(1)读题:平均分,用除法。

(2)列式:20÷5=4,分4段。

例2:路长20米,每5米种1棵树,一共种多少棵树?

要求学生解答:

(1)读题:平均分,用除法。

(2)列式:20÷5=4,4 1=5,种5棵。

讨论:例1、例2的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例2要多一步加1?

结论:例1、例2都是平均分,但例1讨论的是“段”,而例2讨论的是“点”,点数比段数多1。

环节二:讨论——不同的树有哪些?

问题:同学们,除了园林工人把树种在点上外,这世界上有没有什么人也是把东西“种”在点上的?

讨论整理:

(1)开会时,服务员把杯子放在点上。

(2)站岗时,警察站在点上。

(3)路灯装在点上。

……

环节三:练习(略)

环节四:变式练习(篇幅所限,具体内容请看书中的案例示范哦)

环节五:总结(略)

讨论:我们在哪里“减负”


曾经在一个四年级班里教学“植树问题”,这个班的学生多数在校外培训机构学过“植树问题”,所以面对上面的例2时,学生马上问:“是两头种,还是一头种,或是两头都不种?题目没讲清楚,我们没法做。

学生问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已经被训练得机械化了。我要求他们忘了以前学的方法——就是本文第一部分描述的通常的方法,跟着我去比较第二部分中的例1、例2。等完成本文第二部分的整个过程后,问学生:“今天我们经历的'植树问题’学习与大家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差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我们在校外学的是方法,你今天教的是道理。”

不论这个回答是否正确,学生感受的敏锐性令人钦佩。

在通常的教法中,学生要先记住间隔、间距等概念,接着记住关系式,再接着记住三种情况的三个关系式——记的容量很大。

在后面的教法中,学生不需要记住概念、关系式,只要回到平均分去就可以了。平均分的要素有“段”与“点”,像速度×时间=路程、效率×时间=总量……都是段的问题,而植树问题是点的问题。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平均分的问题。

这个道理明白了,气就舒了,负担也就减轻了。

我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课业负担的减轻不是一句空话,不是简单地规定少做题目,而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去研究教学本身。相信好的教学是可以让学习变得相对轻松的。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
部分内容节选自《种子课2.0——如何教对数学课》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微信编辑时内容有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课记什么,评课说什么
职业教育之师资
(精品)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
余映潮教例评析 9.诵读 品析 积累——《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师教改为什么放不开
说课稿模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