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脂肪变性

在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之外的实质细胞内一般不见或者仅少见少量脂滴,如果这些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则称脂肪变性或脂肪变。因为肝脏它是脂肪代谢最重要的场所,所以肝脏的脂肪变性也最为常见。

我们都知道,肝脏能够把糖类转化为脂肪酸,也能够从血液中吸收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少部分进行β氧化,大部分会合成脂蛋白输入血液中,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比如载脂蛋白合成障碍、中性脂肪合成过多、又或者脂肪酸氧化障碍,都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那肝脏脂肪变性具体的形态改变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肉眼改变,轻度的脂肪变性时,肝脏可以没有明显改变。如果呈现弥漫而严重的改变时,肝脏体积就会明显增大, 被膜紧张,颜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我们称之为脂肪肝。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肝细胞核周围出现小的脂肪空泡,并可随脂肪变性逐渐加重,脂肪空泡的数量逐渐变多,体积变大,并且脂肪空泡可以相互融合,分布于整个胞质中,严重者融合成一个大泡,将细胞核挤向一边,形态与脂肪细胞类似。如下图:

肝细胞的胸浆内,充满了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这些脂肪空泡使肝细胞的体积明显增大,所以弥漫性肝脏的脂肪变性,会导致肝脏体积的增大。但是为什么这些脂肪空泡在镜下都是透明的空泡呢?这是因为,在石蜡切片中,脂滴能够被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所溶解,只剩下透明的空泡,有时不易与水样变性之空泡相区别,故可将冰冻切片用苏丹Ⅲ或者锇酸染色来加以鉴别,前者将脂肪染成橘红色,后者将其染成黑色。

肝脏的脂肪变性,在肝小叶的分布和它的病因有一定的关系。肝淤血时,小叶中央部缺血更重所以脂肪变性先发生在小叶的中央部,而磷中毒时,小叶周边部,因为接受双重血供,受血液中的毒素影响比较大,最行出现脂肪变性。

除了肝脏以后,心脏,肾脏也是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一个器官。那么心肌的脂肪变性,由于心肌血管分布特点,心肌各部位缺氧程度轻重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也不一,重是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之为虎斑心。在心肌细胞的胞浆内,出现了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这就是心肌的脂肪变性。

除了心脏的脂肪变性,我们比较常见的还有肾脏的脂肪变性。肾脂肪变性的特点:

1、肾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可吸收漏出的脂蛋白而导致脂肪变性。肉眼观察肾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切片可见皮质增厚,略呈浅黄色。光镜下可见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质内,出现多数脂滴常位于细胞基底部和细胞核周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理学术语:脂肪变或脂肪变性(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的可逆性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好文分享|肝脏术中冰冻切片那些事(四)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矢车菊素-3-O-葡糖糖苷通过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发挥保肝作用
鱼类肝胰脏综合征为什么危害如此严重?有何症状?病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