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诗词咏伶人 — 魏长生(首篇)
userphoto

2024.01.02 美国

关注

媚态绥绥别有姿, 何郎朱粉总宜施。自来海上人争逐, 笑尔翻成一世雌。(“燕兰小谱” 吴长元)

镜殿春风作意描, 阿翁瞥见也魂消。十香词好从儿唱, 赢得罗裙几度娇。(“燕兰小谱” 吴长元)

触处相关儿女情, 欢场喜见一番更。 梨园旧曲无人顾, 尽日闲愁白发生。(“燕兰小谱” 吴长元)

黯黯春云暖欲低, 桃花红蕊乱莺啼。 效颦愁女空娇小, 未许侬家旧姓西。(“燕兰小谱” 吴长元)

最好春光醉画楼, 重逢缟袂剧风流。一官憔悴名伶老, 穷袴当场相况愁。 (“日下看花记” 小铁笛道人)

英雄儿女一身兼, 老去登场志苦严。 绕指柔含刚百炼, 打熊手是玉纤纤。(“日下看花记” 小铁笛道人)

侠骨棱棱百感生, 仍余风韵动人情。 君堪与我参同契, 执酒诙谐意气横。 (“日下看花记” 小铁笛道人)

烂漫春消鬓未霜, 野狐参透境悲凉。 一声杜宇随春去, 无复歌台谢素娘。 (“日下看花记”小铁笛道人)

海外咸知有魏三, 清游名播大江南。幽魂远赴锦州道, 知己何人为脱骖。 (“日下看花记” 小铁笛道人)

清代伶人魏长生(1744-1802年)四川金堂人,原名魏朝贵,字婉卿,排行老三,人称“魏三”,曾经出身贫苦的他经历复杂,先后在各地混过川剧,秦腔,后来把一生的历练精华,文武技艺传给后世的京剧。 魏长生富于冒险,敢于挑战,具有组织能力, 三次进京, 参与“花雅之争”, 他的秦腔“双庆班”行当整齐,基本功扎实;剧目丰富,有改进, 有创新,有独门绝技。魏长生创造西秦腔(西琴腔),“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有别于“以梆子为板”的秦腔,演出时“善于传情”, 观众相应, 气氛良好。

小铁笛道人(苏州人士,曾在京师为官。因系“游戏笔墨”,“不必人人皆知”,故隐其名), 在其“日下看花记”中叙述道:“长生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其时皇族权贵礼亲王昭梿在所著的“啸亭杂录·郑”记述道:“魏长生甲午岁入都,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不仅雅部昆腔更日趋没落,连花部的京腔也大为失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见“燕兰小谱”,

作者吴长元,字太初,清乾隆年间浙江仁和县文人,与当时的吴兰庭并称“二吴”, 著有“清史列传”传世)。魏长生作为戏曲史上“花部”的优秀代表,从此彪炳史册,“海外咸知有魏三”。近代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书中将魏长生称颂为“旦角界开辟一新纪元的天才,得写实之妙者“。在四川会馆戏楼的一次演出中,乾隆皇帝和他一位皇妃竟认收男儿身却专工旦角的魏长生为义女格格, 人称“魏皇姑”。

魏长生后来在京昆弋班改唱歌忠烈斥奸顽之教化戏,如”铁莲花”、”香莲钏”,声容如旧,风韵弥佳,说明其艺术造诣全面多样。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魏长生离京下扬州, 组“春台班”演出并传授其各种独门技艺, 又赴苏州戏班向当地伶人和昆曲子弟传授演技和“跷工”以及其创新的化装艺术 —“梳水头贴片子”。他善于传情、动人倾听的艺术特点也随机播种到大江南北的梨园, 他新创的西秦腔,“徽伶尽习之”,并对一百年后形成的京剧艺术起到了催生和创始作用。

清嘉庆五年,魏长生第三次出川,献艺北京。时年已57岁。这次复出,在“三庆部”挂牌主演, 兼青衣, 花旦,武旦于一身,能戏甚多,如“背娃进府“的表大嫂,”香莲钏“的秦香莲,”滚楼“的黄赛花,”烤火“的尹碧莲,”卖胭脂“的王桂英,”庆顶珠“的肖碧莲,”铁弓缘“的陈秀英,”富春楼“的陈三两等都是他常演的角色。魏长生(魏三)与王存才(蒲州梆子伶人),余玉琴和筱翠花(本名于连泉)并称中国戏剧跷功四大名家。

魏长生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逝, 在最后一次演出“背娃入府“时,抑气低微处可闻落针之息,腔调高昂,声裂九天游云。台下叫好不绝,莫不叹为观止。幕闭, 魏长生已溘然殉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腔宗师魏长生(6)
【艺术】一代名伶魏长生 ‖ 李刚明 刁觉民
魏长生——他让秦腔走向了全国
【长安万年】之三百四拾九:艺术大家魏长生,清代将秦腔艺术推向顶峰的花旦
西北秦腔名家生平简介(一)_曹斌锋
京剧的来源 不可不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