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

        但是你真的理解佛教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称传授佛教的地方为寺庙吗?什么是“寺”?什么是“庙”?这两个字放在一起,难道是说他们其实是一个意思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寺”和“庙”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别再混淆了。

       用来祭祀供奉的庙

        如果要说历史的悠久程度的话,那么庙比寺要早很多年,最开始庙是用来祭祀的场所。如果大家对这个概念还不清楚的话可以参照一下祠堂,想必不少人对这个概念会更加清楚。

祠堂也属于庙的一种,只是普通百姓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祠堂,而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则称为太庙。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不仅用来供奉祖先,也有专门供奉圣贤以及神灵的。古代对于神灵是比较迷信的,也相信人在死后会化成鬼神继续投胎。

所以为了纪念一些作出重大贡献的文人志士,会为他们专门修建庙,让他们在死后继续享受世人的供奉。例如,我们知道的关帝庙和岳庙等。用来祭祀神灵的庙也不在少数,就像关公庙和土地庙。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其实庙与佛教根本没有一点关系,那么寺和佛教又有多少关系呢?

      官员办公的寺

实际上寺和佛教也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尤其是在汉朝以前。相信不少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注意过,有一些官员办公的地方都会称为寺,例如鸿胪寺、大理寺这些。其实这些寺和佛教并没有关系,只是单纯的官员用来办公的地方,他们是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的办事机构,当时共有9个寺。

那么佛教又是如何传进来的呢?相传汉明帝曾经梦见过一个身高六丈、金光四射的金人,还是一个西方人。当时就有官员说,西方有一个神称为佛,大概汉明帝梦见的就是这个佛吧。

汉明帝觉得自己和这个佛还挺有缘,于是就派去人到西方请来了两个印度高僧。当时接待印度高僧的地方正是鸿胪寺,鸿胪寺也就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机构。

很快印度的佛法在朝野内外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于是汉明帝就在9个寺之外又另外设了一个寺,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白马寺。这个寺是真正的佛教寺,专门用来翻译佛教的经书,并且向大众传授佛法。白马寺的建立是中国首次引入佛教文化,之后佛教文化就在中华大地上快速地发展起来。

历朝历代特都修建了特别多的寺庙专门用来接受人们的香火供奉,甚至在有些朝代佛教寺庙的地位一度十分的高。

虽然如今随着现代化思想的发展,不少人已经对所谓的佛教文化看得比较透彻,但是这也不妨碍大家信奉佛教。据说平时没事的时候念念佛抄抄经文还有利于延年益寿、休养生息。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我们身边都有不少的佛教信徒。

       寺和庙没有关系

看完上面关于寺和庙的解释,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吧,它们与佛教文化在一开始一点关系都没有。寺最初只是官员办公场所,而庙则是供奉祖先、供奉神灵和名人志士的场所。随着历史的迁移,佛教文化传进来之后,就有了专门用来传授佛教文化的机构,即为白马寺。

即便如此,它也只是众多寺中唯一一个与佛法有关系的机构。可是如今寺庙已经口耳相传,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这两个看似没有关系的字合在一起就成了佛教的专门场所。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文化发生偏差。就比如有一些字词,如今看来是这个意思,可是若放在几百年几千年前,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消失,或者演变为了其他的文化。甚至有一些文化根本就没有道理,只是大家约定俗成而已。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太过于深厚,可以说想要完全理解透是不可能的。况且还有一些更为久远的文化,目前仍然在发掘和探索的过程中。可惜的是,有些文化在时间的洪流中已经被冲散了,关于这些文化的奥秘,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寺”和“庙”是有区别的,可千万不要走错门,别拜错了!其实,很多
庙会 | 数千万人参加的“迷信大集会”,为何如此昌盛?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有何区别?别再弄混了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大佛殿
错得最离谱的一个成语,和尚听后会大呼冤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