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座德国最美的城市,在战争的疯狂中毁于一旦

我目睹过德累斯顿的毁灭。我见过这座城市先前的模样,从空袭避难所出来以后,我又见识到了它被轰炸后的惨状,我的反应之一当然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

——冯内古特

1945年2月13日,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一夜之间,德累斯顿化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对亲历者冯内古特来说,这一事件呈现出残酷的黑色幽默:“耗资巨大,计划周密,最后,却毫无意义。”

人们不禁想问,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切曾经美好

德累斯顿位于德国东部,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蜿蜒的易北河穿城而过,带来欧洲各处的风尚。

这里,文艺复兴气质与东方风格共存,哥特式大教堂与巴洛克建筑呼应,哲学家把这里称作“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当属始建于17世纪的历代大师画廊,数不胜数的杰作收藏于此:拉斐尔、提香、鲁本斯、伦勃朗……

参观此地的歌德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走进这座圣殿,惊讶之情远超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


(西斯廷圣母)
(历代大师画廊)

之后数个世纪,文学与艺术家纷至沓来,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下,德累斯顿也在孕育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如果说建筑与绘画描摹装点了这座城市的静态之美,那音乐与歌剧无疑赋予了德累斯顿飘逸与灵动的生机。

建于1841年的森帕剧院见证了德国歌剧的黄金年代,瓦格纳与施特劳斯先后在此奉上了多部享誉世界的剧目与交响诗。

(森帕歌剧院)

值得一提的是,德累斯顿还是欧洲制瓷工艺的发源地,这里出产的瓷器以其优雅恬适的格调迅速赢得了整个西方的青睐。

20世纪50年代,诗人埃里希·卡斯特纳回忆道:“德累斯顿充满了艺术和历史,过去和现在彼此和谐相处。”

堕落与湮灭

1945年初,二战已接近尾声。没人会想到,这座满是艺术瑰宝的城市,将成为盟军大规模轰炸的目标。但毁灭的种子,其实早已种下。

纳粹掌权后,法西斯主义席卷了德累斯顿的每个角落,所有公共建筑都披上了万字符,满大街都是党卫军和其他爪牙。

即便与第三帝国的首都相比,这里的狂热程度也更胜一筹。

在纳粹“优生学”的指导下,仅在1935年,德累斯顿就实施了8219例绝育手术(同年柏林共6550例)。从战前至1945年,城中犹太人口数从6000多锐减至不到200。

艺术与教育同样不能幸免。

1933年,第一届“堕落艺术”展在德累斯顿举办,希特勒亲临现场,参观那些被当局贬斥为病态与堕落的艺术作品。

(希特勒参观堕落艺术展)

在所有的校园里上,向元首“表忠心”、高喊“希特勒万岁”成为日常;从幼童到少年,各种各样的纳粹组织毒害着幼小的心灵。

(纳粹少儿组织德国少女联盟)

虽然地处后方,但德累斯顿并没有远离战争,从前生产相机、显微镜和打字机的工厂,如今全数为了服务战争而开足马力,源源不断地向前线供应着军需。

1945年2月,劫火终于降临。一夜之间,上千架轰炸机将4000多吨炸药倾泻而下,将曾经的梦幻之城化为炼狱。

余波与争议

轰炸过后,德累斯顿的废墟犹如一座巨大的坟墓,当绝望的幸存者在瓦砾砖石间寻找亲人的踪迹时,轰炸的惨烈程度也随着新闻报道为英美民众所知。

纳粹当局率先发动舆论攻势,戈培尔将伤亡夸大十倍,声称有20余万平民死于轰炸,咒骂盟军的行动是“恐怖袭击”。


(轰炸前后的城市)

英国媒体也震惊于空袭的结果,《每日电讯报》写道:“德累斯顿的灾难史无前例……一座伟大的城市从欧洲的面孔上被抹去。”

而对英国空军而言,他们已经为了赢得战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每3名航空兵中,只有1人能活着完成30次轰炸任务。

为尽快结束战争,摧毁纳粹负隅顽抗的战斗意志,针对大城市的战略轰炸才被提上日程,包括丘吉尔在内的英国高层批准了这一计划。

英国空军上将亚瑟·哈里斯是轰炸的积极推动者,他说道:“德国余下所有城市的价值,都抵不上一个英国掷弹兵的骨头。”这番话让他获得了“屠夫”的外号。

(制定轰炸战略的哈里斯上将)

然而,当德累斯顿毁灭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丘吉尔对轰炸产生了怀疑,他在备忘中写道:“纯粹为制造恐怖而轰炸德国城市,这一策略应该重新评估。”他担心战争让英国人也变成了“野兽”,被非理性的暴力夺去心智。

战后,甚至出现了将德累斯顿轰炸与纳粹暴行混为一谈的说法,称其为“大屠杀”,这一观点得到了有力的回击。一位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写道:

“当我们看到德累斯顿的火焰和废墟时,我们的看守和我们所遇到的德国人民的士气明显消沉了……这场轰炸给了我们新的希望和力量,使我们能够撑过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就在那天晚上,我们以汤代酒,向我们的盟友致意。”

争论并没有随着战争的远去而消逝,德累斯顿此后一直反复刺激舆论,甚至到今天仍然有右翼势力企图利用轰炸将德国人塑造成受害者,将法西斯主义的罪责撇干净。

守护与纪念

在纷繁的争论之下,德累斯顿轰炸的真相反而因不同立场间的指责和怨恨变得扑朔迷离。长久以来,人们只能从官方的记录和报告中了解这一事件。

但随着一份份文件的解密和调查研究的积累,还原空袭的完整经过成为了可能。而近年来,德累斯顿当地的档案馆也一直在尽最大努力,收集着证词以及亲历者的记述。

这些资料来源各不相同。有军队高层间的往来通信,也有一线飞行员的切身经历。有事发时尚且年幼的人讲述的故事,也有亲历那场恐怖灾难的成年人留下的日记、书信和只言片语。

这些档案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夜晚,而且是一座非凡城市经历的非凡历史时刻。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许多故事此前从未为人知晓。

通过多方搜索与走访,英国历史作家辛克莱·麦凯为我们展现了二战期间盟军最具争议的轰炸行动的前因后果。从天上到地下,从前线到后方,从计划到执行,这个故事由其关键参与者以及亲历灾难的幸存者为我们讲述。

在麦凯的书中,德累斯顿往日典雅文明的辉煌、残酷狂热的纳粹时代、毁灭与重建的艰难时期,一直到如今的和解与复兴,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现在,是时候拨开重重迷雾,去见证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以及那些破碎的生命在其后的新生。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轰炸发生的那一夜——在德累斯顿,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是时候看看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简介】

辛克莱·麦凯(SINCLAIR McKAY),英国记者,历史作家,文学评论家,《每日电讯报》《星期日邮报》专栏作者。

麦凯长期研究英国战时档案,作品多反映英国航空兵与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的贡献。代表作为《布莱切利园的秘密生活》。

【目录】

前言 时光中的城市
第一部分 怒火将至
第一章 在那天之前
第二章 在州领袖的森林里
第三章 理性的废黜
第四章 艺术与堕落
第五章 玻璃人和物理学家
第六章 “小伦敦”
第七章 末日的科学
第八章 适宜的大气条件
第九章 冲洗
第十章 魔鬼不得休息
第二部分 恐怖之夜
第十一章 黑暗之日
第十二章 警报拉响前的五分钟
第十三章 坠入深渊
第十四章 影与光
第十五章 晚上10:03
第十六章 灼伤的眼睛
第十七章 午夜
第十八章 第二波
第十九章 在死者间
第二十章 第三波
第三部分 劫后余生
第二十一章 亡者与梦游人
第二十二章 灼热的坟墓
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含义
第二十四章 亡魂的乐曲
第二十五章 反冲
第二十六章 “斯大林风格”
第二十七章 美好与纪念
致谢
图片来源
部分参考文献
注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灭城市只需一瞬间而重建呢?
从伦敦到德累斯顿(下)
806. 投还是不投?——德累斯顿大轰炸(上)
二战战败后德国为何能迅速复兴?
肃然起敬——德累斯顿(64天东欧骑游57)
德累斯顿的巴洛克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