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运六气解方剂——当归四逆汤

      〖组成〗

 当归(12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 炙甘草(6克)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原文

❶ 《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❷ 《医宗金鉴》:此方取桂枝汤君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佐细辛味极辛,能达三阴,外温经而内温脏;通草其性极通,善开关节,内通窍而外通营;倍加大枣,即建中加饴用甘之法;减去生姜,恐辛过甚而迅散也。

分析

《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温热暑疫全书》)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三方均是在桂枝汤基础上演化而来。其中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受寒,寒凝经脉的手足道冷及疼痛证;若在当归四逆汤证基础上兼见呕吐腹痛者,乃寒邪在胃,宜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素体虚弱,微受风邪,邪滞血脉,凝涩不通致肌肤麻木不仁之血痹。

五运六气解

     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己土升,肝气升达气血于上;戊土降,肺金不散气血于脏腑,全赖中气升降。病机关键有二:

  1.血虚由患者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脾胃虚弱,气血不能滋养四肢,故而四肢厥冷。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

  2.寒凝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体。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血虚与寒邪相互作用,血得温热则行,遇寒则凝泣,故而血虚时寒邪侵入,土虚金胜,使四肢逆冷。

  故治有二:1.补血(健运脾胃)2.散寒通脉,方中所用药物不外这两端。

肾阳至春由肝木之气发动而化雷火,上济于心化心火而合心阴,使心不过寒;四象旋转,实耐中气,已土左旋,戊土右降以转中轴,以运四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在脏为肝”,肝禀厥阴风木之气而生,其气应风,其体多血而偏温,其用为升发,其治当以温升为助。厥阴主肝为血室,以辛味能通达三阴经,外温肝经内温脏腑;以辛温通络之品利水温肾阳;以甘草大枣温中焦使脾肝肾三阴得温,土胜肝气通达,四肢得温。

药物

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栓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

    ✪“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当归辛温而润,还有点儿甜味,是补血药,当归、芍药补血,加当归以补血通脉。肝脉血虚受寒,寒滞肝脉,所以必须加桂枝、细辛、通草通阳以散寒,与当归、芍药相配还有调和营卫、调和气血的作用。这个方子大枣用得最多,用二十五枚,赵本作十二枚;细辛祛寒止疼,能治骨节疼,能开痹气。脉细欲绝,所以用细辛以祛其寒邪,同时又怕它伤血,所以多用大枣补津液,补脾胃,使细辛不会发生流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运用医案 | 道医网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当归四逆汤
经方:当归四逆汤(手足逆冷,血虚调养)
精研经方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医案
二哥讲当归四逆汤与四逆汤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