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说文之三十八——诗词里的抒情(一)

诗词里的抒情(一)

诗词里的抒情(一).mp318:41
来自老赵论语说文

上期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其中景与情的关系。

眼儿媚

[南宋]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答案

词的上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渲染了孤寂压抑的气氛,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 (春)愁 (烦恼、惆怅等) ,下阕写景色彩艳丽,鸟语花香,更反衬了主人公的无限惆怅。

诗词里的抒情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左传》中说“诗以言志。”《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诗人之志的,这里的“志”,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抱负志向。《毛诗序》中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诗人的情感志向在心中郁结、萌动,最终诉诸语言,就是诗。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诗必须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没有情感的诗,就不是真正的诗。这一期,我们就来讨论诗词中情感的抒发问题。

所谓“抒情”,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在情感的文学活动,具有主观性、个性化、诗意化的特点。每一个诗人所惯于使用的抒情方式,各有不同,每一首诗所使用抒情方法,也千差万别;但是从诗词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上划分,抒情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今天我们和大家聊一聊间接抒情。

古诗词讲究含蓄内敛,所以诗人们往往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于写景、状物、叙事之中,这就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就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间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情景相生、托物言志、借古抒怀等。

情景相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在上一期讲诗词中的情与景的关系是我们已详细和大家介绍了,这里就不在赘述。今天主要谈托物言志和借古抒怀。

一、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简言之,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和写景的山水田园诗不同。山水田园诗,往往通过不同的自然景物(即意象)组合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构成一种特定的意境氛围,它常常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诗人爱憎、悲喜。而托物言志的诗词,则侧重于描摹一个特定的事物,通过细致刻画描摹物象的某一特征,借助比兴、联想、象征等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诗人欲言之志。这里的“志”,可以是诗人人生追求、理想志趣,也可以是某种人生哲理。

一首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哲理。

托物言志的诗词的所托之物,既可以是自然景物的动植物,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物象,诗人总是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它们身上的某一种特质,进而通过联想,去比附个人的志趣、人生的哲理。松的四季常青、竹的宁折不弯、梅的傲雪迎霜、蝉的餐风饮露、牛的朴实坚韧,都可以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

下面,我们以“蝉”为例,看看唐代“咏蝉”三绝是如何借“蝉”这一物象来“言志”的。

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三首诗都以“蝉”为所托之物像,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古人认为: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高洁品质的象征。因此这三首诗都以蝉自喻,抒发了对高洁品质美好追求。但是,由于三人的地位、遭遇、性格的不同,三首诗虽同为咏蝉,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还是迥然不同的。

清人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尤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冰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虞世南作为开国重臣,为唐太宗所信任,他的“咏蝉”表现的是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并以此自律,表达的是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声名远播的人生道理,是居高致远的人格力量;骆冰王因上疏论事而获罪下狱,诗人以蝉自喻,表达的是诗人高洁品性无人了解的愤懑;李商隐身为李氏没落贵族,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不得重用,他以蝉自喻,表现的是诗人徒有高洁品性,却无人赏识、重用的悲哀与无奈。

从这三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来看,我们在分析诗人所言之志的时候,即使物象相同,我们也要从物象的特征入手,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遇、社会地位、时代背景去具体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切不可胶柱鼓瑟,拘泥不化。

二、借古抒怀

所谓“借古抒怀”就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载体,诗人思接千载,勾连古今,由古及今,由历史而现实,或借古讽今以古为鉴讽喻现实,或抒发诗人个人的志向抱负,或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之感。

所谓借古讽今,是诗人间接抒发关注社会悲悯人生的情感的重要手段。就是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来讽喻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高度关注社会动态、民生疾苦,以诗词的形式总结历史兴衰的经验教训,以达到讽喻社会尤其是统治阶层的目的,从而表现出诗人主体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

汴河怀古

[唐]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晚唐诗人皮日休的一首怀古诗。开篇两句否定了世人的普遍认识,这就是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最后两句,从反面着笔,说如果没有水殿龙舟的事件,隋炀帝的历史功绩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从而明确地指出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贪图享乐、不恤民情,委婉地告诫晚唐的统治者要从隋炀帝身上吸取历史教训,要关心百姓疾苦,不要贪图享乐。

诗人通过历史兴衰来借古讽今之外,还常常通过歌颂历史人物的伟大功绩,来抒写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或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胸怀抱负,或委婉地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无奈。比如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的名作《蜀相》,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通过对诸葛孔明的高度赞扬,表现住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再如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描写周瑜“小乔初嫁”的少年得意、“羽扇纶巾”的儒雅风流、“樯橹灰飞烟灭”的赫赫功绩,来对比自己中年丧妻、满头华发、被贬黄州的人生境遇,虽有旷达洒脱之语,但怀才不遇的凄凉仍然流露于字里行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息,历史中的英雄豪杰,不过是江上的一叶扁舟,终将湮没;不变的只有江水的奔流、两岸的青山。诗人在寻访历史遗迹的过程中,遥想当年的历史画面,对比眼前的现实场景,难免会产生物是人非、历史兴替的无限感慨。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

本期试题

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托物言志诗鉴赏
咏物抒怀诗
[转载]托物言志诗的鉴赏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学案
咏物诗鉴赏干货
诗词曲区别及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