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来的警报:19世纪匈牙利的近代化

一.举步维艰:匈牙利近代化的前夕
在匈牙利人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争取民族解放而忙碌之时,欧洲基督教世界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三十年战争”,而这场战争与匈牙利密不可分。早在15世纪初期,西吉斯蒙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时兼任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波兰国王,从此开始了对波希米亚的统治。到17世纪初期,在胡斯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波希米亚新教信仰逐渐壮大。1609年7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时也是波希米亚国王)鲁道夫二世签署了大诏书,给予波希米亚新教徒以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然而在1617年,斐迪南二世当选为波希米亚国王(并于1618年当选为匈牙利国王和1619年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一名虔诚、狂热的天主教徒,刚上台就撕毁了鲁道夫二世签署的大诏书,推行顽固的宗教政策,拆毁新教教堂、迫害新教徒,禁止波希米亚新教徒进行任何宗教活动,激起了波希米亚人的强烈不满。1618年5月23日,愤怒的布拉格群众爆发起义,将斐迪南二世派驻的两名钦差大臣从20多米高楼上扔出窗外摔死。这次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了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在此之后,波希米亚自行选举腓特烈五世担任波希米亚的新国王,并进攻奥地利逼近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和神圣罗马帝国自然不能容忍这一行为,迅速组织起天主教联盟并出兵征讨,在1620年11月8日白山战役中彻底击败了波希米亚人。腓特烈五世流亡尼德兰。虽然波希米亚的反抗斗争被神圣罗马帝国镇压下去,但它却将欧洲各国卷入了战争,西班牙、波兰、丹麦、英国、尼德兰、瑞典、巴伐利亚公国、撒克逊公国和帕尔马公国等大大小小的国家都相继参战。
自从马扎尔人迁徙到匈牙利平原定居并建国之后,欧洲每有大事发生,都少不了匈牙利的身影。在早已被一分为三的匈牙利中,东南部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信仰新教的贝特伦加博尔大公趁机向哈布斯堡王朝开战,出兵占领了大片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匈牙利领土,并于1620年重新召开匈牙利国会,选举他为匈牙利国王。尽管贝特伦加博尔大公志在恢复匈牙利王国之势,但由于国内信仰天主教的绝大多数贵族坚决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出面干涉,他最终被迫放弃了匈牙利国王的头衔,仍回去当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在“三十年战争”期间,贝特伦加博尔两次向哈布斯堡王朝开战,并在1626年一度占领了所有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匈牙利领土,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1630年,贝特伦加博尔去世,继任者拉科西久尔吉一世继续奉行贝特伦加博尔的政策,联合瑞典出兵进攻哈布斯堡王朝,志在收复哈布斯堡王朝占领下的匈牙利西部地区,但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干涉下中途罢兵。


欧洲“三十年战争”前期,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进展顺利,哈布斯堡王朝大有一统天下之势。然而,在1635年,西欧大国法国参战,并使得战局发生逆转。令人震惊的是,信仰天主教的法国竟对同样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开战。这表明欧洲三十年战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宗教战争,交战双方不再以宗教信仰为准绳来划分敌我,而是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划分敌我。类似情况还出现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接近尾声的16431644年,同样信仰基督新教的丹麦和瑞典,因利益冲突爆发了丹麦-瑞典战争
最终,在1648年,斐迪南二世的长子、时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斐迪南三世提出议和,并获得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于是,交战各方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对欧洲和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欧洲大规模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不再以宗教信仰冲突为由的开端。此外,它还促进了民族国家思潮的兴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的概念、国家领土、主权和独立等原则,并逐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该条约被视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具有里程碑意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指由该条约所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此外,民族国家思潮和主权国家概念对处于分裂局面和外族统治下的匈牙利产生了极大触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很多基本概念和原则成为了匈牙利日后争取民族解放、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也为匈牙利走向近代化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文本及签署仪式

二:民族的曙光:民主思想渐盛的匈牙利
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哈布斯堡家族与匈牙利贵族之间的暂时合作也趋于终止。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哈布斯堡家族与匈牙利贵族都是旧秩序的坚定捍卫者,面对共同的敌人,但这远远不足以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1804年,哈布斯堡家族建立了奥地利帝国,从传统国家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也纳体系建立之初,哈布斯堡家族和奥地利帝国在整个欧洲都较为强势。弗朗茨二世采取加强皇权专制措施。1812年早期,弗朗茨二世关闭了匈牙利国会,并采用奶奶玛丽·特利莎女王和伯父约瑟夫二世在1765-1790年对匈牙利实行直接统治政策,绕过匈牙利国会和贵族阶层发布诏令来对匈牙利进行管理。这使得匈牙利人特别是贵族阶层再一次失去了国会这个表达意见的重要窗口。1825年,为了镇压当时奥地利帝国境内的意大利北部独立战争,弗朗茨二世急需匈牙利提供金钱和兵源,但匈牙利贵族们软硬兼施,极力抵制奥地利帝国新摊派的赋税和征兵数额。这导致弗朗茨二世只好重新召开国会,讨论征税和募兵问题。在国会上,各地贵族代表既不顾弗朗茨二世征税和募兵的要求,又不理会民间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愿望,而仅仅是讨论如何恢复传统法令、如何维护贵族们的传统利益。当一名国会代表费尔舍比吉·帕尔发言中提到关心农民境遇的问题时,竟招来场下全体代表的一片嘘声。不过这次国会还是对匈牙利的发展有那么一点儿贡献:会议上讨论了建立科学院和博物馆、发展科教事业、普及匈牙利语等文化方面的议案。1825年11月3日,当国会讨论建立匈牙利科学院的问题时,一名担任骑兵军官的贵族青年伊斯特万·塞切尼直接大手一挥,捐赠了一年的工资,多达6万多银福林(当时的匈牙利货币),促成了建立科学院的议题顺利通过。19世纪中叶,伊斯特万·塞切尼还出资修建了多瑙河上连接布达和佩斯两座城市的第一座桥梁,为布达佩斯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上半叶,匈牙利人通过大力推广、发展匈牙利语来宣泄民族独立的情绪,并使得匈牙利语获得了长足发展。早在18世纪末期,匈牙利境内各大学就设立了匈牙利语教研室。到19世纪时,匈牙利语已经成为中学必修课;1830年,政府职员按规定必须懂得匈牙利语;1836年,匈牙利语成为匈牙利境内司法过程中正式使用的官方语言;1844年,匈牙利语通过法律规定成为匈牙利境内的统一语言。


从1840年开始,民主思想就不断渗透到匈牙利。拉约什·科苏特创建了《佩斯公报》,积极传播有关平等和政治自由的学说。在某些匈牙利地区,人们不断召开会议,但社会进步缓慢。1843年,匈牙利各郡向议会提出要求所有公民在税收方面一律平等的建议未被通过。大约在同一时期,年轻诗人裴多菲·山多尔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歌颂国家和自由的激情颂歌:“从前,匈牙利是一片海洋,所有陨落的星星无论是北方、东方还是南方的都在这里熄灭。匈牙利曾经辉煌如同消失已久的彗星,在几个世纪后将再次耀眼而具有震撼力。”

三:星火燎原不可阻挡:1848年革命时的匈牙利
1847年至1848年间,匈牙利国会在波利尼召开。这是传统贵族阶层召开的最后一届国会。在国会上,各方代表对匈牙利的前途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观点主张。甚至有代表要求奥地利帝国皇帝在以后的国会开幕词中使用匈牙利语演讲。但此次国会和以往历次国会一样,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突破。与会代表们争执不休,却并没有通过任何有意义的议案。
就在匈牙利人在国会上争吵无果之时,奥地利帝国乃至整个欧洲又陷入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震荡。1848年1月,意大利爆发革命,揭开了1848年革命序幕。由于意大利北部地区长期被奥地利帝国占据,奥地利帝国成为意大利统一最大障碍。因此,意大利掀起了反抗奥地利帝国统治的革命运动。
革命首先在西西里爆发,随后迅速蔓延到那不勒斯、托斯卡尼、皮埃蒙特、米兰、热那亚、威尼斯、伦巴第和帕尔马等地。罗马城的共和主义者在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率领下,一度占领罗马城,成立了新的罗马共和国,迫使教宗出逃。1848年2月,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这使得资产阶级革命风暴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


1848年3月开始,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比利时和爱尔兰等国相继爆发革命。在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中,以奥地利帝国境内的革命运动最为轰轰烈烈。意大利首先爆发反奥地利革命,随后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匈牙利和捷克相继爆发了反奥地利革命。甚至首都维也纳也爆发了反对帝国政府的革命。
1848年3月13日,维也纳爆发了革命。参与革命的人群包括崇尚自由主义的贵族、中产阶级和广大底层人民群众。他们高喊打倒梅特涅的口号,要求实行民主改革,并筑起街垒,与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展开战斗。随后,斐迪南一世召见梅特涅询问情况时得知外面爆发了革命,但他却生气地问道:他们经过允许了吗?在赶到皇宫的众臣劝说下,斐迪南一世接受建议外出避难,并将皇位传给侄子弗兰茨·约瑟夫。弗兰茨·约瑟夫毕恭毕敬地跪在伯父斐迪南一世面前,斐迪南一世将双手放在弗兰茨·约瑟夫的头上比划了一个圣十字架手势以示向上帝请求祝福,随后拥抱并亲吻了弗兰茨·约瑟夫完成传位仪式。之后,斐迪南一世匆匆离开维也纳,前往布拉格,并在布拉格城堡度过余生。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即位后面对局势岌岌可危,被迫做出让步,解除了梅特涅的所有职务。他成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也是之后奥匈帝国的建立者和茜茜公主的丈夫。


1848年3月15日,匈牙利革命爆发。在此之前,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发生了革命事件,激发了匈牙利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独立意识。消息传到匈牙利后,装多菲·山多尔当即高呼:革命的风暴已经在我们的邻居那里掀起,我们还犹豫不决吗?不!我们要行动起来!明天就行动起来!后天就已经晚了!"于是,3月15日清晨,佩斯城一群青年在装多菲、山多尔和科苏特·拉约什等领导下揭竿而起,高举牙利三色旗,向匈牙利最大的兰德纳印刷厂进发。革命队伍夺取了印刷厂,并印刷出了裴多菲创作的诗歌《民族之歌》和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十二条》。
随后,匈牙利革命队伍成立了公安委员会。奥地利帝国新上台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忙于扑灭首都维也纳的熊熊革命大火,无暇顾及匈牙利。于是,他同意成立匈牙利责任内阁,授权匈牙利贵族中思想主张较为温和的包贾尼·拉约什组阁,并任命革命领导者之一的科苏特·拉约什担任财政部部长。


然而,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妥协只是缓兵之计。同年9月,奥地利帝国克罗地亚总督约西普·耶拉契奇统军率先进入匈牙利境内,企图平定匈牙利革命。1848年12月18日,阿尔弗雷德·坎迪杜斯·费迪南率领军队进入普雷斯堡,并于12月27日占领了拉布。随后的1849年1月1日,匈牙利国防委员会被迫放弃佩斯,撤退到荒漠之地德布勒森。几天后,匈牙利军队撤退,佩斯立即被阿尔弗雷德·坎迪杜斯·费迪南占领。包贾尼·拉约什被逮捕,军事法庭成立,恐怖统治在佩斯蔓延。
与此同时,在特兰西瓦尼亚的波兰人约瑟夫·贝姆打了一场神奇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年轻诗人裴多菲·山多尔壮烈牺牲。长时间以来,裴多菲·山多尔的同胞们都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开了人世。许多年后,有报道称裴多菲·山多尔在被俄罗斯人囚禁三十年后即将返回匈牙利。这引起了匈牙利人的愤怒。尽管有俄罗斯军队帮助奥地利军队,但赫曼施塔特最终落入了约瑟夫·贝姆的手中。奥地利人和俄罗斯人撤退到瓦拉几亚。在匈牙利南部,米克洛什·派采尔重新占领了塞尔维亚的部分领土。
 

安德拉西·久洛

然而,匈牙利的独立事业又面临新的危险。就在三个星期前,维也纳的《官方公报》宣布,沙皇尼古拉一世已经把俄罗斯军队交给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指挥,以便他能镇压起义的臣民。这等于公开宣称奥地利帝国是软弱的,但实际上承认了俄罗斯帝国是被压迫的斯拉夫人抵抗匈牙利人的天然保护者。法国的弗拉迪斯拉斯泰莱基和安德拉西·久洛都试图支持匈牙利人,但没有取得什么成果。1849年6月4日,俄罗斯军队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在多瑙河上击败了已经在意大利声名远扬的匈牙利将军尤利乌斯·雅各布··海瑙,并向佩斯进军。在伊万·帕斯基耶维奇指挥下,十万名俄罗斯士兵进入加利西亚;与此同时,五万名俄罗斯士兵向特兰西瓦尼亚推进。这段时间,格尔盖伊·阿尔图尔的行动非常可疑,他一方面假装与敌人作战,另一方面又准备与其谈判,以恢复君主政体。在危难时刻,德布勒森议会宣布匈牙利各民族平等,但为时已晚。1849年8月11日,拉约什·科苏特将独裁政权交给格尔盖伊·阿尔图尔。1849年8月13日,格尔盖伊·阿尔图尔带着二万三千人和一百三十门大炮在维拉格斯向俄罗斯军队投降。这是逃跑的前兆。约瑟夫·贝姆、拉约什·科苏特和那些逃脱的人越过匈牙利边界进入士耳其。1849年9月27日,匈牙利起义军领袖克洛普卡不得不交出几乎坚不可摧的科莫恩要塞。伊万·帕斯基耶维奇在写给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信中说:“匈牙利,就在陛下脚下。”随着科莫恩的陷落,匈牙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攻破了。面对这场胜利,如果能怀有一颗仁慈之心,那将是明智和慷慨之举。毕竟,这场胜利是以外国干预为代价得来的。但实际上,匈牙利成立了很多委员会征服者的复仇残忍无情。包贾尼·拉约什在佩斯被枪杀,投降的匈牙利将军要么被枪毙,要么像罪犯一样被绞死。随后的处决让人想起血腥的“埃佩里斯大屠杀”。而且据格尔盖伊所述,阿尔图尔虽然逃脱了死刑,但被关押在克拉根福堡垒中。那些逃到土耳其的人也受到迫害,奥地利和俄罗斯都要求引渡这些人。然而,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拒绝了两国的要求。从此时起,匈牙利人对土耳其人产生了好感,并随着他们仇恨俄罗斯和与斯拉夫有关的事情而大大加强。1849年3月23日,再次努力后的卡洛·阿尔贝托,又在诺瓦拉战败,随即退位给儿子维克托·埃马纽埃尔,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王国。奥地利帝国再次在意大利北部建立统治,被征服的匈牙利同样平息了下来。不过,匈牙利人会倾尽一切力量再次发起反抗,或者等到时机成熟,会再次争取民族独立。

拉约什被枪杀

1850年,奥地利元帅海瑙在国内外遭到反对声中下台,结束了对匈牙利的军事占领。随后,奥地利政府任命亚历山大·巴哈来重建战后的匈牙利。尽管巴哈不像海瑙那样采取残暴手段清算革命者和反对势力,但他仍然延续了海瑙的严苛政策。巴哈提出,哈布斯堡家族应该借助刺刀的威力重建一个统一的帝国,重新划分匈牙利行政区域,取消州的区划并实行军事管理。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平息之后,奥地利警察和宪兵遍布帝国境内每个角落,尤其是在匈牙利和伦巴第两地最为密集。巴哈规定每逮捕一名匈牙利爱国者就可领取相应赏金,因此警察和宪兵四处搜捕匈牙利爱国者,在他们眼中这些爱国者头上简直写着黄金白银。巴哈政权将天主教视为统治匈牙利的精神支柱,借助奥地利帝国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深厚友谊,巴哈极力拉拢匈牙利境内的天主教会,协助自己监督匈牙利人的反抗。此外,一小部分匈牙利旧贵族也被拉拢到巴哈政权的政府机关中担任不太重要的职务,帮助巴哈政权及其背后的奥地利帝国统治匈牙利。当时有位评论家讽刺巴哈政权有“四大产业支柱”:站着的军队、坐着的官吏、跪着的神甫和无孔不入的秘密警察。
巴哈政权对匈牙利的统治政策不仅限于匈牙利民族,而是适用于匈牙利境内所有少数民族。1848年革命期间,一些匈牙利境内少数民族如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在奥地利帝国欺骗下加入了奥地利帝国一方对匈牙利人作战。但战争结束后,海瑙、巴哈以及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立即给予他们与匈牙利人一样的待遇,撕掉了虚伪的面具。这也从反面促进了匈牙利境内少数民族与匈牙利主体民族更密切地团结在一起,为此后的全体匈牙利人争取独立自主增添了力量。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在当时,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巴哈政权不可能在所有制度上都保持守旧。在经济方面,巴哈政权仍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巴哈政权继承了1848年匈牙利人实施的废除农奴法普遍纳税法等经济法令中的一部分条例,并于1853年颁布地租法,允许农奴通过向地主缴纳赎金的方式来获得土地,并重新对农奴土地进行丈量和估价,统一规定赎金数额。同时,巴哈政权与奥地利帝国政府逐步取消了奥地利与匈牙利之间的关税壁垒,促进了两国经济的融合,对匈牙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匈牙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巴哈政权和奥地利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为建立奥匈帝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1853-1856年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奥地利帝国政府采取了两面态度,一方面宣扬与沙俄的传统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向英法暗送秋波,导致沙皇俄国与奥地利帝国之间的关系疏远。此时,意大利爆发了撒丁王国领导的统一战争,匈牙利人不能放弃独立的机会。1859年正值匈牙利文字改革家考津奇·费伦茨一百周年诞辰之际,匈牙利各地举行了具有政治性质的降重庆祝活动,匈牙利语言、文学作品再度风靡。由于担心匈牙利再次爆发革命,奥地利帝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示好的举措,例如拨款赞助匈牙利人的庆祝活动和大力支持匈牙利文学作品的出版事业。外交上、政治上、军事上接连失利导致奥地利帝国陷入困境,特别是经济负担愈加沉重。这使得巴哈政权在匈牙利难以为继,在1859年巴哈被迫辞职,巴哈政权垮台。

四:强敌之下的无奈选择:奥匈合并
重建奥地利帝国摇摇欲坠的大厦是一项危险而艰巨的任务。在普奥战争期间,匈牙利人骄傲地保持冷漠。随着奥地利帝国的战败,匈牙利人不会接受任何不承认其民族独立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平等的方案。
然而,奥地利帝国既不能在德意志或意大利产生影响力,也不能指望通过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来统治马扎尔民族了。因此,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从德累斯顿召集了萨克森政治家和奥托·冯·俾斯麦的对手弗里德里希·裴迪南·冯波伊斯特,并在其帮助下,签订了《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即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之间的双重协议。由于意识到匈牙利已经有了高度的民族存在感,哈布斯堡要实行中央集权是不可能的。因此,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波伊斯特同意将匈牙利王国分离出去,这样就有可能使匈牙利王国成为盟友,并在其帮助下抵制其他国家建立联邦国家的要求。为此,弗里德里希·裴迪南·冯·波伊斯特(奥匈帝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开启了与匈牙利议会的和谈。


1867年初,由安德拉西:久洛领导的匈牙利王国同意成立独立内阁以保障其政治独立。1867年6月8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加冕为匈牙利国王,确保了匈牙利的历史权利。这标志着奥匈帝国政府的基本体制建立。该国是一个二元制国家,由两个完全平等的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府,但由一个君主统治。官方名称是奥匈帝国。匈牙利王国由构成圣斯蒂芬王冠领地的省份组成:匈牙利本士、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塞尔维亚和军事边界。奥地利帝国包括其余十七个省份。匈牙利被称为外莱塔尼亚,奥地利则被称为内莱塔尼亚。内莱塔尼亚名称源自莱塔河,该河构成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边界。
《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规定了匈牙利王国的一般权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加冕仪式和加冕宣言体现了这些权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解释说,由于局势所迫,自己没能提前加冕,并重申了前任君主对匈牙利宪法、独立、特权和领土完整做出的承诺。弗朗约瑟夫一世承诺将亲自行使行政权,废除巴拉丁伯爵的职位。如果匈牙利议会因预算表决被解散,新议会将在一年内召开。国防是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的共同事务。匈牙利议会只负责处理本国事务,而财政、军队和外交事务则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共同处理。两国金融负债则需要进行特别商议。


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会设立一个特别部门来处理整个奥匈帝国的共同事务。来自奥匈帝国两个议院的代表团将负责安排与奥议会代表团对所有共同事务进行谈判。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的代表团成员数量相同,分别在佩斯和维也纳召开议会。双方讨论公共事务时,都要使用最合适的文字和语言。共同内阁由两个代表团管理,两个代表团主要职责是讨论共同预算问题。两个代表团可行使自己的主权,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议会被解散,则其代表团也就被解散了。匈牙利王国不对未经其议会同意而签订的债务负责,但愿意承担共同债务的部分份额(百分之三十)。匈牙利王国接受奥地利的关税制度,并将收入用于奥匈帝国的共同防御事业。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统一货币,但匈牙利在铸币上保留使用本国语言的权利。
匈牙利贵族特别要求奥地利皇帝必须在匈牙利举行加冕仪式,才能正式成为匈牙利国王,以此来证明匈牙利在奥匈帝国中的地位和特权。同时,匈牙利人还要求在匈牙利首都设立一个拥有立法权的议会,并保证匈牙利人在其中占多数,这个议会制定的法律必须能够通行于历史上曾归属过匈牙利王国的所有地区。
为了显示匈牙利与奥地利是合作关系,并强调匈牙利国家的命运由自己决定,1867年5月,匈牙利国会进行了一次投票,在209票赞成、89票反对的结果下通过了成立奥匈帝国的提案。同年6月8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加冕为匈牙利国王,伊丽莎白皇后加冕为匈牙利王后。加冕典礼在匈牙利隆重举行。像庆祝盛大节日一样庆祝国王和王后的加冕。至此,以奥地利皇帝暨匈牙利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奥匈帝国正式成立。

五:夹缝求生:评析匈牙利艰难的近代化
19世纪上半叶,奥匈两国的工业化、土地改革以及文化普及等社会变革,为民族运动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较长时间内,多数民族运动的目标是通过帝国政治结构的联邦化改造实现民族自治。这些运动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弱势民族争取平等的民族生存和发展权利;二把反对集权主义作为目标;三是目标从捍卫民族语言和文化权利转向民族自治和自决的政治目标。通常,民族运动初期目标是要求保护民族文化和语言,这是维护民族特性的基础。之后出现了要求政治参与、民族自治与自决等高级目标。在民族运动中存在多种社会利益冲突,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等。直到“一战”爆发前较长时期里,帝国中弱势民族自决的目标不是要求建立独立国家,而是要求实现有限自治并由本身成员来控制自己的事务。这一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在于,日耳曼和马扎尔两个主要强势民族希望维持自己的特权和既有利益,不愿与其他弱势民族分享平等权益。这导致民族间出现了不可逆的矛盾关系,其结果是帝国内部民族矛盾恶化,社会关系结构向分离的方向发展。这也间接导致了匈牙利人寄予厚望的奥匈二元制帝国在短暂的50年后走向了崩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立但没完全独立,二元制奥匈帝国下的匈牙利——匈牙利简史25
奥地利历史:奥匈帝国的建立,一种不得已的折衷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奥匈帝国亡国一百年祭
奥匈帝国诞生,茜茜公主发挥怎样作用?历史细节常被我们忽略!|匈牙利|茜茜公主|奥地利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奥匈帝国变形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