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古诗词打开中国传统节日,方知古典文化之美

元旦假期刚过,还有一个多月便是春节假期,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便是拿着新一年的日历看每个节日的放假日期,并且在很长时间里都乐此不疲,总是缠着爷爷给我讲传统节日,农历和阳历还有二十四节气,或许,在那时我的心里便被播下了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现在我已然感觉到它在生根发芽成长。

提到中国传统节日,一下子便可列出很多: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中秋……它们能够流传至今我想除了书籍史料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式便是通过作为文学作品的诗词,诗词的存在让我们即使是跨越了历史的长河依然可以与古人心灵相通,是穿越古今的情感纽带。

今天我们就用诗词打开中国传统节日,领略古典文化之美。

春节:正月初一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爆竹声中辞旧岁,

辞旧迎新又一年,

冬去春来,风和日暖,

一杯屠苏酒,浓浓团圆情,

旭日东升,

阳光普照千家万户,光辉灿烂。

是时候将门上辟邪的旧桃木取下,

换上新的桃符,辞旧布新,

迎接万象更新,

欣欣向荣的一年。

元宵节:正月十五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

满城灯火,一阵东风吹来,

如千树万树春花盛开。

从天而降的礼花,

犹如空中泻下的星雨。

豪华的马车,从飘香的街道行过,

凤箫声悠扬婉转,明月光皎洁明亮,

鱼灯、龙灯舞动了一夜,花市灯如昼,

热闹非凡,不见停歇。

人们笑语晏晏,沉浸在

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良辰美景中

通宵达旦。

寒食节:清明节一两天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风细柳斜,

满城春花烂漫,

春色浓郁,已是落花时节,

傍晚时分天色未晚,

皇宫已经吩咐人

点上蜡烛,生火做饭。

这与民间禁火、吃冷食不同,

作者对这一现象

委婉地做出讽刺。

清明节:公历4月4日或5日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暮春时节,烟雨霏霏,

都说无边丝雨细如愁,

这雨不是夏日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疾风骤雨

也不是秋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的凄风冷雨,

它是“天街小雨润如酥”

那样的细雨,

有着“做冷欺花,将烟困柳”

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清明原该是

家人团聚,踏青游春,

或上坟扫墓的日子,

可游子却独自一人远走他乡漂泊在外,

加上这纷纷细雨,更加重了

游子内心的纷乱愁绪,

于是借问酒家

求以安慰。

端午节:五月初五

浣溪沙·端午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

初夏时节,天气渐热,

端午临近,将开展浴兰活动,

参与者人山人海,民俗氛围浓厚,

词里隐约可见苏轼侍妾朝云的影子,

写出了浴兰节令习俗的淳朴纯真美。

“彩丝系臂”有辟邪驱鬼的作用,

“云鬟挂符”有“辟邪护身”的作用,

端午祈愿健康长寿,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

七夕:七月初七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上,

浅浅河汉,遥遥两星,

虽咫尺天涯,

但可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约会胜过人间

那些看似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柔情缱绻如流水绵绵不断,

重逢的佳期如梦影虚幻缥缈。

分别时自是不忍看那鹊桥路,

是了,有情之人如果

两情相悦,两心相许,

又何必在意是否朝朝暮暮

都能在一起卿卿我我呢?

至死不渝的坚贞情意

不会因为时间的长久而减淡,

也不会因为地理的阻隔而削减。

爱情应该是圣洁而永恒的,

也是高尚的,超凡脱俗的,

这是一种超越了外物阻扰的爱情,

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

揭示了爱情的真谛。

中秋节:八月十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迎来了圆满,人却未团圆,

与其怨恨月亮总是别时圆,

不如换种心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管是在天涯海角,还是故土家园,

皆能共享清辉,

又何必执着于是相聚还是别离?

只要我们平安,

便能长长久久欣赏皓月皎洁,

也终有团聚的一天。

重阳节:九月初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

独在异乡,倍感思亲,

茱萸遍地,菊花飘香,

原是该登高的日子,

却与兄弟亲人天各一方,

故乡远在千里外,

却无法团圆。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

小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阳气初动,冬去春来,

是时候准备春衣,

待腊月尽去,便是春回大地时,

河岸舒柳,梅花报春,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的风景与故乡相差不远,

乡愁渐起,虽然回不去,

但请喝下这杯中酒,

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珍惜眼前。

除夕:腊月三十

除夕

明 于谦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除夕,

爆竹声声,烟火年年,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又将是新一轮辞旧迎新,

岁月周而复始,

不应只是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物是人非,

还应相信,

岁月虽然不居,

生活却总有美好相待!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信筒里的传统节俗典故
传统节日诗词
描写节日的古诗词和描写节日的古代名句
传统节日与诗词鉴赏
与节有关的古诗词(关于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传统节日知多少?(附:传统节日备考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