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一穴:阳溪穴主调鼻炎耳鸣癫痫及精神病等,效果非常棒

阳溪穴

1.所属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

2. 主调病症

1.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齿痛,结膜炎,角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3. 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头痛,咽喉肿痛等。

3. 位置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4. 穴位图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阳溪穴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拇指尽处是穴。

阳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拇指上跷,手腕桡侧,当两筋(拇长伸肌肌腱与拇短伸肌肌腱)之间凹陷中取穴。

解剖位置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阳溪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腕背支。分布着桡神经浅支。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桡动脉的背支经过。手背深筋膜在腕背侧增厚形成腕背侧韧带,针穿该韧带在拇短、长伸肌腱之间达桡侧腕长伸肌腱背侧。以上该穴三肌(腱)均包有指腱鞘,并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前方。皮肤→皮下组织→伸肌支持带(拇长、短伸肌腱之间)。浅层有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经过并分布;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动脉分布。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

阳溪穴的作用

阳溪穴意义:大肠经气血在此吸热蒸升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穴内经气由天之中下部上炎至天之天部。

特异性: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

功效作用

吸收天部之热并向天部提供水湿。阳溪穴有清热散风,通利关节的作用。阳溪穴有祛风泄火、疏筋利节作用。手阳明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均与头、目、耳、齿有联系,故阳溪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癫、狂、痫证多由心、肝痰火蒙蔽清窍所致,阳溪为五输穴中的经穴,五行属火,火乃肝之子、土之母,泻之可清心肝之火,补之可健脾祛痰,故阳溪可用于癫、狂、痫证的治疗。

阳溪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经穴,有清泻阳明、舒筋利节的作用。所治症,略同合谷。

阳溪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耳聋,耳鸣,舌本强,吐舌,齿痛,龋齿痛,咽喉肿痛,鼻衄,鼻鼽,泄泻,消化不良,癫狂,痫证,肩臂疼痛,半身不遂,偏瘫,腕痛连肘,腕臂痛,肘臂不举,手腕疼痛无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五指拘挛,掌中热,身热,热病心烦,疟疾,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等。

阳溪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腕部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衄、鼻鼽、龋齿痛、咽喉肿痛、半身不遂、肘臂不举、热病心烦、癫狂痫等。现代又多用阳溪治疗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偏瘫、小儿消化不良等。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

阳溪穴配合谷穴治头痛。阳溪穴配印堂穴、太阳穴治前头痛。阳溪穴配阳谷穴,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作用,治目赤肿痛。阳溪穴配合谷穴治咽喉肿痛。阳溪穴配阳池穴、阳谷穴治腕关节痛。阳溪穴配解溪穴,有宁心安神作用,主治心悸怔忡。阳溪穴配解溪穴、神门穴,治惊悸、怔忡。阳溪穴配大陵穴、太冲穴,治目赤肿痛。阳溪穴配三间穴、间使穴、膈俞穴,治呃逆。阳溪穴配列缺穴,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腕部腱鞘病。阳溪穴配偏历穴、列缺穴,治头项痛。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而后温灸,热则泻针出气。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采用''恢刺''法或短刺法。

注意:针刺阳溪穴不能过深,以免损伤筋膜,造成腕部活动受限。随身艾灸仪温灸20~30分钟。注意:阳溪穴禁瘢痕灸。

想要更多了解穴位与对应病症及如何调理的读者可在评论区留言

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学:阳溪穴
常用穴位取穴法
太渊 咳嗽,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手太阴肺经按摩穴位图
阳池穴
手阳明大肠经 人体经络示意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