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抱的孩子和不怎么抱的有什么区别? 有三点优势, 别盲目拒绝

刚出生的宝宝究竟要不要抱呢?

有朋友问,小时候经常被抱的孩子和不被抱的孩子有哪些区别呢?

基于科学的严谨性,从孩子从小的行为影响来追踪到孩子成人以后好像不太现实,但是婴儿小时候究竟要不要抱,短期来看,很明显拥抱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能量”。

婴儿期的宝宝,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孩子抱多了是不是独立性就会差,真相是,孩子抱得越多可能优势也会更明显。

作为父母,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为什么总是想要抱抱。尤其是婴儿期的宝宝。

为什么孩子总是想要抱抱?

哭是婴儿期宝宝唯一的沟通方式,而止哭最快的方式就是抱起宝宝,为什么宝宝这么喜欢被抱起来呢?

生理需求

婴儿喜欢被妈妈抱着,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从温暖的羊水中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和自己呆了十个月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每一张面孔都是陌生的,说的话就像火星语言,孩子完全听不懂,这个时候婴儿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肚子饿了,就哭几声吧。屁屁不舒服,也要哭几声。后来宝宝发现只要自己一哭就有人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就能够被抱起来,所以一旦有生理需求,他会用哭声告诉家里人:我需要被抱起来。

点击加载图片

十月怀胎,宝宝被温暖的羊水包裹着,羊水里是恒温的,而且羊水紧紧包裹的感觉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但是出生之后,环境的变化会让宝宝不适应,当被抱在怀里的时候,被妈妈紧紧拥抱的感觉就好比在羊水中的感觉,所以很多宝宝会在被抱起的那一刻哭声停止。

想要被抱是因为孩子在告诉家长,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尤其是3月龄前的宝宝,湿疹、红屁股甚至冬天鼻子的不通气,都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而妈妈的怀抱会让宝宝感觉到安慰,这也是一旦孩子生病,总是需要被抱在怀里。

精神需求

恒河猴实验告诉我们灵长类动物的成长需要三个变量,分别是抚触、运动和玩耍。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其同事进行了一场关于恒河猴的实验,在猴宝宝刚刚出生的第一天便和妈妈分离,在以后的165天中,这只猴宝宝和两个妈妈在一起,分别是奶瓶妈妈和绒布妈妈,事实上这两个妈妈都是用铁丝做成的,一个上面铺着绒布,另一个上面架着奶瓶。哈洛以为猴宝宝会更喜欢奶瓶妈妈,但是事实上猴宝宝明显更喜欢绒布妈妈,一天中除了肚子饿了,其余时间这只猴宝宝都会呆在绒布妈妈身边,如果绒布被拿走,猴宝宝还会生气发脾气。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实验对象是后期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这个实验在人类身上仍然能够成立,所以抚育孩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抚触,多和孩子亲密接触,对于小婴儿来说,多抱抱宝宝就是最好的抚触。

写在基因里的编码决定的

婴儿为什么喜欢抱,这可能是我们人类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不是孩子想要选择的。

在《北鼻的异想世界》中,神经科学家沙拉-劳埃德-福克斯(Dr.Sara Lloyd Fox),使用一个便携式大脑赛扫描仪,来分析只有一周大的新生儿亚瑟大脑中的活动,以便来了解婴儿与他人之间建立交流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先天的。

研究人员给亚瑟观看了两幅图,一副动态的人脸像,一个机械玩具,结果证明当亚瑟在看动态的人脸的时候,大脑中涌入了大量的氧气,证明亚瑟的大脑在快速的活动,由此证明与他人建立关系是新生儿天生的能力。

点击加载图片

而新生儿的视力只有15-20厘米,恰好就是抱在怀里宝宝眼睛看妈妈的距离,所以说孩子天生喜欢被抱着。

既然婴儿天生就喜欢被抱着,经常抱孩子能够带来哪些好处呢?

经常被抱的优势

经常被抱安全感充足

经常被抱的孩子他们的安全感更充足,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这个世界中,或者说孩子的独立性会更好。

婴儿阶段的安全感被称为一级安全感。

一级安全感中包括物质安全和精神安全。

当婴儿饿了哭的时候,妈妈就能送来香甜的奶水;当尿布脏了不舒服的时候,就能够被及时更换;当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能够被抱起来。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需求可以被及时满足,婴儿会获得第一级物质安全感。

获得物质安全感之后,婴儿会开始寻找精神安全感,当他感到母亲会无条件的接受自己、包容自己、接纳自己,让孩子感觉到幸福,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会建立第一层精神安全感。

《善解童贞》这本书的作者胡萍写到:婴儿和母亲的交流是通过眼神、身体、交流等,当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之后,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和母亲是共生的。所以一级安全感是婴儿朝向母亲,二级安全感是婴儿朝向世界。一级安全感越好,孩子的二级安全感构建也会越容易。

点击加载图片

经常被抱孩子大脑发育更快

婴儿大脑的发育在出生之前是长数量,大脑细胞不断分裂,出生后开始由数量变为质量。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大脑细胞约有100-180亿个,出生之后大脑细胞数量量不在增加,相反这个时候大脑的神经元开始增加,这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建立网络,大脑使用的越多,网格越复杂,而孩子的大脑会越聪明。对于小婴儿来说,如何增加宝宝大脑的使用率?恒河猴实验中哈洛已经指出,陪孩子玩耍,孩子太挑不会玩耍的时候,只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刺激,听觉、视觉、触觉等等。

所以背抱起来的孩子更有优势,因为他看得更多、听的更多、感受到的更多。

抱孩子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基础的人际关系

上文提到的《北鼻的臆想世界》种,新生儿亚瑟的实验证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是婴儿天生具备的,并不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孩子更喜欢和大人互动。

这个结果恒河猴实验中同样有提到。哈洛发现,只有绒布妈妈陪伴的猴宝宝长大后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其它后群中。后来他把实验进行了更改,设计了一只可以陪玩的“妈妈”,每天陪猴宝宝玩一个半小时,这样养育的小猴没有任何心理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著名的静止脸实验,当妈妈不在理小宝宝的时候,孩子刚开始会吸引妈妈的目光,妈妈没有变化;宝宝继续吸引,妈妈仍然部位所动,孩子开始变得崩溃,大哭。

同样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父母需要及时回应宝宝,一旦孩子发现自己被忽视,长久下去会切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而从小就能得到妈妈及时的回应,这是帮孩子在建立人生第一层社交关系,也是在帮助孩子学会建立关系。

抱与不抱别走进误区

抱孩子≠抱睡

很多妈妈说孩子抱的多了就放不下了,但是这里的抱孩子并不等于是抱睡,经常抱孩子指的是需要及时的安抚小婴儿的哭泣,而不是随时随地都在抱着孩子,如果婴儿经常被抱睡当然会养成抱睡的习惯,所以经常抱孩子并不是指一定要抱着孩子入睡。

点击加载图片

抱孩子是建立在宝宝需求之上的

什么时候抱孩子?在孩子需要被抱起的时候。比如孩子饿了,孩子需要安抚,孩子需要陪玩。但是千万不要矫枉过正,孩子明明睡得很好,却总是抱在怀里,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骨骼发育。

抱的频率和独立性成反比

婴儿大运动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当孩子能够翻身、独坐、爬行、走路,孩子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这个时候抱孩子的频率应该是越来越少,只在最需要的时候去抱孩子。抱得过多,会影响到孩子独立性,比如很多妈妈说,孩子喜欢被抱,不喜欢走路;不喜欢爬行。孩子的独立性和活动范围有关,当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孩子的独立性也会越来越好,这个时候尽量少报。

抱是鼓励不是限制

我们经常抱孩子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给孩子及时的安慰,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独立性,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所以说抱是鼓励孩子走出去,而不是限制孩子走出去,想要抱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问问自己,这个行为是鼓励孩子还是限制孩子。

点击加载图片

抱孩子应该遵循的原则

0-3个月,无条件的抱孩子

宝宝出生后的前三个月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孩子需要被无条件的接纳才能够感受到妈妈的爱,从而建立一级安全感。所以在3个月前的宝宝,对于孩子的一切需求父母应该无条件的去回应孩子,满足孩子,只要孩子需要多抱抱只会有益无害。

4-6个月,回应式的抱抱

4-6个月的宝宝他们清醒的时间更长,开始了大运动的发展,所以孩子需要更多的应该是父母第一时间的回应和陪玩,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尝试先回应宝宝,弄明白孩子的真实意思,也许他只是想要父母陪伴而不是抱抱。因为当孩子完全独立之后,父母的抱抱也会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父母的宝宝也是随着孩子的月龄增加逐渐减少。

7-12个月,鼓励式抱抱

半岁之后,宝宝开始学会爬和走,他们能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他们需要的抱抱也会越来越少,但是在独立性的路上,宝宝们能力有限精力无限,有太多的事情想做而做不来,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受到挫折,比如走路摔跤,玩具不能拿出来等等,父母的抱抱应该第一时间来安慰孩子,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鼓励。

有妈妈说孩子总会长大的,抱一天就少一天,所以不要总是苦恼孩子总是求抱抱,除了对孩子发育有好处,我们抱孩子的时间真的会越来越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家宝宝为什么不肯睡?一觉到亮就是睡眠好?一篇帖读懂西尔斯睡眠大法
想让孩子成为学霸,很简单,父母只需做到这一条!
婴儿哭闹请马上抱起来安抚
“孩子要少抱,别惯坏了”,专家:想要孩子人格健全,还真要多抱
哈利哈洛《恒河猴实验》揭秘:孩子需要的这3种爱,比母乳更重要
当孩子想要抱抱,你的第一反应竟影响孩子一生,别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