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2021年高考新高考全国Ⅰ卷名师下水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新高考全国Ⅰ卷。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 “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下水文   

君子虽体异,善假“炼”而强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关于“体育之效”的精彩论断,诚如斯言,每个人的身体天赋虽不相同,但如果通过科学的训练,即可使弱者增益其所不能,化贫为丰,转弱为强。

善假于“炼”,我们必将拥有坚强的体魄与不屈的精神。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如女乒名将邓亚萍,当年身体条件不好,被教练认为根本不适合打乒乓球,但她刻苦努力,以超人的意志不断“炼”自己的球技,终于一鸣惊人,独霸球坛,改写了乒乓球史上以高个子选拔球员的标准;又如中国女排,虽不具备领先世界的身体素质条件,但“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们,一日一日的拼搏之“炼”,最终成就了女排胜利的辉煌,亦成就了伟大的女排精神。

善假于“炼”又岂止限于身体的强壮?学业的成功,国家的强盛,难道不是都“炼”出来的吗?

想想我们自己,也许“生而弱”,记忆力不行,身体不行,学习环境不好,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弱”下去的理由!而应该成为我们拼搏去“炼”以成就强大的自己的动力!匡衡生而贫穷,可谓一种弱,但他发奋努力,勤奋读书,终成一代经学家;(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贝多芬26岁失聪,可谓是一种弱,但他不停钻研,勤奋作曲,终成一代音乐家;霍金21岁患病被禁锢于轮椅之上,可谓是一种弱,但他不息思考,勤奋探索,终成一代科学家。他们的勤奋不就是弱者的勤自锻炼吗?他们的成功不正是善假于“炼”而强吗?

想想我们国家,也是“生而弱”,建国之初,“一穷二白”的我们党领导我们人民不等不靠,努力拼搏,“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一段段光荣奋斗的历史,铸就了一座座民族精神的丰碑。这不正是“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真实写照吗?

所以,我们还能再抱怨自己的“弱”吗?我们还能再依仗自己的“强”吗?“天行有常”,人的身体是天天变化的,人的生命是天天变化的,国家社会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我们不应关注天生为弱或天生为强,君子体虽异也,善假于“炼”而强。

但是,仅仅靠“炼”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刻苦的“炼”,我们还要注意“善”。因为善用其“炼”固然能转弱为强。但是如果不善于“炼”,滥用其强,终究会将强消耗殆尽,转为至弱。因为身体是变化的,即使是强者的身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何况有些人还滥用其强?你有明亮的双眼,但是滥用眼睛不知保护,眼镜会加上鼻梁,镜片会一天天加厚;你有灵敏的双耳,但是天天承载过高的音量,听力会减弱,甚至会失聪;强壮的身体因为缺乏锻炼,会变得肥胖或孱弱。所以“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若不善假于“炼”,强者亦将行而不远。

所以,我们应善假于“炼”来炼就我们强壮的体格,善假于“炼”来成就我们人生的辉煌,善假于“炼”来为我们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乙卷),师者试水|转载
金汇昆:青年志强,家国芬芳——新高考全国1卷下水文
名师谈高考作文 | 质朴中见厚重,思辨间显新意
王新民:强者(一位语文老师的高考下水作文)
高考作文首现伟人100字体育见解:精辟总结体育五大精髓
【教师专栏 】 陈佾生 || 2021年高考教师下水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