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是玄学还是真有用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学中防病救疾的独特治疗模式之一,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中记载:“灸,灼也,从火音也。灸乃治病之生,以艾燃火,按而灼也”。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艾灸有烧灼熏煨之意。

  

《本草从新》载艾叶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所以,临床上多治疗寒湿性疾病。

所以,艾灸并不是中医黑口中所说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否则千百年来也不可能流传自今依然欣欣向荣。

那么,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厘清湿气这个概念。

一、什么叫湿气?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

中医认为,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二、现代人为什么湿气重?

1. 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脾胃运化不动)当堆积久了,身体就会负荷,然后变成脾胃差,小孩子积食,发烧……

2. 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 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外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4. 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现代人大便正常的很少?

三、湿气停留在身体不同位置的后果

1、湿气停留在皮肤外面:《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当人体出汗的时候遇到外界的湿气会让皮肤生疣。人体出汗的时候外界的湿气太盛大家都会感受到,我们一般也会想办法避免,可是来自于身体自己的湿气很多人就不懂得了,身体出汗以后,这些汗水如果一直停留在身体表面,比如附着于自己所穿的衣物上面,让皮肤局部变得潮湿一样会有可能让皮肤生疣,所以,人去运动的时候最好带着干毛巾,如果出汗很多的时候尽量早点擦拭,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流出的汗水造成的湿气。

2、湿气停留在皮肤下面:汗水未曾透发停留在皮肤下面会让人感觉到皮痒不止,身体强壮的人可能皮痒一下就过去了,但是很多本身抵抗力不是很强的人就可能遭殃了。同气相求,当外界湿气比较盛的时候,这些潜伏在皮肤底下的汗水就会出来作怪,让身体痒不可耐,大部分的皮肤病就是因此而来的,避免的方法就是记住流汗的时候切记不要汗出当风和流汗的时候对着冷气。

3、湿气停留在肌肉里面:脾主四肢,主肌肉。人体湿气很盛的时候,湿气就会停在肌肉里面,肌肉没有能力把湿气代谢掉,人的感觉就是身重、汗出。正常的人身上的水,新的水要去取代旧的水,这就是新陈代谢。可是肌肉中间有湿挡到,新的水就没有办法去代谢旧的水,旧的水停在那边排不出去,所以病人就会有脉浮身重的现象,而且还会人不断在流汗。避免的方法就是经常运动,让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只要肌肉里面的湿气能够经常被代谢掉,他们就没有机会妨碍身体。

4、湿气停留在关节里面:关节里的湿气也有从皮肤来的,也有从身体内部来的,当湿气和风结合之后就变成了风湿关节炎,当湿气和风、寒结合就变成了痛风。要预防这个只能从预防湿气和风邪两手一起来了,湿气只有跟风邪结合才能对关节起作用,如果少了一个就无法起作用了。关节以内包括血管、身体内部的湿气就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去掉的,除了注意饮食方式和生活环境,还得依靠药物来帮忙了。

5、湿气停留在血管里面:血管的容积是固定的,当湿气停留在血管里面,湿气不受心脏指挥,只会占据血管的空间,这个时候心脏收发血液的时候就得耗费更多的“阳”,表现在具体的症状上面就是人很容易疲劳,如果湿很甚的时候,人甚至走几步就得休息一下。湿在血管里面就是所谓的痨症,血液的新陈代谢有一定的量,如果血管有湿沉在里面,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速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造成人无法及时补充能量,人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的支持,后果可想而知。

6、湿气停留在上焦:平常比较壮的人,胸腔比较湿热一点,肌肉的发达也需要湿气的支持。但湿气太多的时候,胸中的痰就会被湿气缠住,身体无法自行排出,发展到最后,痰、湿和水结成一团,硬邦邦地梗在胸隔。人吸气的时候,是肾脏起作用,将空气从鼻子外面吸入身体顺着督脉直抵命门,同时横膈膜也要下降压迫肝脏,可是湿痰梗在胸膈的时候,横膈膜就降不下来,一吸气就要马上吐出来,人的呼吸就变得非常短促,而横膈膜没有下降,上面的阳气一样无法下降,这个时候整个人都会变得非常的烦躁。而那些湿气和痰最后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结胸。

7、湿气停留在中焦:脾胃本身就处于中焦的位置,平时津液都存在脾脏里面,湿太盛的时候,脾脏无法蠕动而且又被撑大。脾胃是表里关系,正常的时候就好像跷跷板一样,脾胀胃缩,胃胀脾缩,当脾无法动弹的时候,就影响了胃的蠕动,人就会心下满,感觉到胃胀的现象。这个时候在外症上就表现为舌苔又白又厚,或是肚子很大、或是大便比较黏稠。当脾脏被撑大以后也会将横膈膜顶起来,人体平衡系统的根就在横膈膜,当横膈膜被顶起之后,人就会感觉到晕眩。湿气太多身体无法容纳的时候也会自行排出,这个时候就表现为无缘无故流汗,当然,脾脏功能削弱以后,身重、肌肉无力也是必然的现象。

8、湿气停留在下焦:下焦如渎,下焦本来浊物就非常多,湿气太多的时候就更加麻烦,湿气像浆糊一样将浊物搅成一团,重重地挤压在膀胱之上,汗尿同源,肺部和膀胱本来直接相通,当肺部和膀胱之间的联系被隔断之后,人体内的汗水容量变少,于是人不容易出汗同时小便也会不利。排汗是人体排热的重要工具,无法排汗就自然无法排热,所有的热都聚集在身体里面导致人体湿热太甚,表现在舌诊上舌苔很厚很腻、腐质比较多。肛门的伸缩自如是靠血液中的“阳”,可是湿热隔绝了下焦以后,肛门口的血液循环也会变慢,这个时候肛门就会保持封闭的状态,大便要出来的时候肛门无法自行打开,导致出血,这就是所谓的痔疮。

9、湿气把五脏都包住:如果人的体质比较寒,寒气会让湿气也变寒,而湿气又会阻止体内的阳气化寒,寒湿相助成势,本身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寒湿就很容易聚集在五脏的周围,当寒湿太盛的时候,寒湿会进一步隔绝脏腑之间的联系,导致五脏无法接收到消化系统的营养。这个时候所有的营养就直接进入大肠排出体外,我们看到的外症就是时时下利,关脉小细沉紧,舌头白白滑滑,舌苔黏厚,而人的四肢肌肉就会渐渐萎缩,只有一个腹部在不断胀大。

四、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1、出现红疹:艾灸后局部出现红疹,说明湿气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观察后如果无大碍的话可以继续艾灸,红疹会随着体内湿气的排出而慢慢消失。

2、排气增加:艾灸可以健脾胃,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可能会出现肚子咕咕叫、排气增加的情况,而且放屁拉屎都很臭,说明湿气正在排出

3、出很多汗:一般湿气会随着汗液的排出一起排出,艾灸过后出大量汗有可能是因为在排湿气,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后出汗不可立刻洗澡,因为此时毛孔张开,容易造成寒气入侵,建议4个小时之后或者第二天再洗澡。

五、艾灸为何不能天天灸?

正常人不能天天灸。

1、艾灸是通过点燃艾条后近距离刺激皮肤上的穴位,天天艾灸的话容易出现皮肤灼伤,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2、艾灸是属于慢性的调理,讲究循序渐进的原理,应该按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慢慢增加艾灸的频率,不可不顾自身身体的情况而去一味追寻艾灸的量。

3、艾灸的时候皮肤的毛孔会处于张开的状态,体内的正气也会有一定的流失,天天艾灸的话可能会损耗自身的正气,艾灸后需要休息几天来进行身体的恢复,效果才会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内的“湿”更可怕,五个“排湿穴”,帮你去除湿气很方便
连续的阴雨天,记得艾灸中脘穴
湿气重的人,脸上会发出5 个信号,有两个以上,该赶紧祛湿排毒了
为啥拔火罐吃红豆薏米粥,湿气却越来越严重?
扶阳灸法 | 湿疹的治疗
湿气重的人,身体有5种表现!去除体内的湿气,不妨试试这3个妙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