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风云 46】封人请管仲吃饭,为何遭到了管仲的嫌弃?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春秋三百年,风云际会,尽在其中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春秋史

这是【中国大通史

春秋风云】第 46 篇文章



晚年的时候,管仲回忆自己的往事,说:“...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
潜藏在管仲内心深处的,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好胜心。这种好胜心,可以是虚荣,也可以是上进心,全看旁人如何解读。
一路上,虽然管仲身心自由,但毕竟还是被装在囚车里面,估计伙食也不好。押解的人还真以为等到管仲回到齐国,国君就会立即杀死他,想着以节约粮食的目的而饿到了他。
到了齐鲁边境的绮乌,管仲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便向守卫边疆的封人讨口饭吃。封人并非是人名,而只是一个官名。
当地的封人估计早就听到了风声,从结果来看,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利己主义者。他知道管仲回去是要当大官的,而不是进监狱的,于是准备了好饭好菜招待管仲。
就在管仲狼吞虎咽的时候,封人来到了他的身边,悄悄地问:“如果你回到了齐国,国君重用了你,你将怎么报答我呀?”
管仲边吃边说:“如果真如你所说,我在齐国得到了重用,那我肯定是任用贤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奖赏有功劳的人。我还能拿什么回报你呢?”
管仲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配!
这段记载源于《韩非子》,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战国时期各诸子都喜欢讲故事,用以前的名人来讲故事,这些故事未必真的发生过,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可信度不高。但极具有文学性与艺术性,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安在他们头上,非常符合他们的人设。
抛开管仲日后的成就来看,看上去好像他和封人也没什么区别。早年做生意,他欺负出钱出力的鲍叔牙,总是拿大头,后来当士兵,畏首畏尾,跑路起来比谁都快。任谁来看,管仲都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封人呢?更何况,封人请他吃饭,要点回报,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知恩不图报是一项高贵的个人品质,但知恩图报也是芸芸众生心中所摆脱不了也无法割断的基因使然。正因为此,能够克制住基因的冲动,方才显得伟大。就算到了现今社会,请人吃一顿饭就要求回报,也是不太能获得周围人认可的事情。
管仲之所以是管仲,而不是封人,就在于格局。管仲的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实际上是另有目的,按鲍叔牙的话来讲,他做生意图大是因为要使自己活下去,上战场跑路最快是因为家里有老母要照顾。
而封人呢?纯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额外的欲望,这些欲望并非刚需。
这样因为一顿饭就索取回报的人,日后大概率也会因为其他的两顿饭而出卖自己的朋友。我认为,管仲的自私是一种消极的自私,而封人的自私是一种积极的自私。
近几年来,利己主义在国内盛行一时,国人学到了一个新词“自私”,亚当斯密说,人是自私的。自从道金斯《自私的基因》风靡国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自己人生的标签。
的确,世人都自私,自私并没有什么不对。但自私也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比如,我今晚要回家休息,但朋友们邀请我出去吃饭,我不想去,以一种借口推脱。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私,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却并非伤害到了别人的利益。再比如,我知道朋友的一件私密事,有人请我吃一顿饭,希望我能出卖这个消息。若是我为了一顿饭而做了,的确也是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也属于自私的范畴,但这种自私是一种积极的自私。
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为了保命,没有去救同伴,而是自己先跑了,这是消极的自私。同样的,我为了自己能活命,将同伴一脚踢开,自己抢先获救,而同伴则因为慢了几秒钟而葬身火海,这是积极的自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标榜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我相信他们想要告诉别人的是“消极的自私”,但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分不清自私指的究竟是什么。懂得拒绝是消极的自私,损人利己是积极的自私。这点还是要区分一下的。
无疑,从客观事实来讲,封人对管仲有小恩,索取点回报也是人之常情。中国自古以来的裙带关系亦是如此,人总是会亲近对自己好的人,而疏远对自己不好的人。历来的皇帝身边,为何总是奸人不断,不是因为这些奸人真的各个都有能力,而是懂得如何讨好别人。
人毕竟还是感性的动物,可很多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同时代的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他们的理性克服了感性。管仲看出来了,封人的能力有限,而他此次招待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日后能得到鲤鱼跃龙门般的提升。于公来讲,这对齐国毫无意义。况且管仲胸中早已有了一张蓝图,需要有能力的人协助他一起完成,若是提拔了封人,必然会占用一个本可以给其他人的位置。
大人物的很多行为,看起来好像有些不近人情,并非是他们冷漠,不懂得感恩,而是因为他们的理性战胜了感性。
管仲是一个以理性为主的人,而齐桓公刚好相反,大家在之后都能看到。管仲临死前告诫齐桓公,要远离四个小人,一个不惜杀了自己的孩子,只因为齐桓公无心说了一句,自己想吃人肉,易牙也;一个舍弃亲人与祖国来投奔齐桓公,开方也;一个将自己阉了来讨好国君,竖刁也;一个信口开河,自以为是,整天宣称自己已经掌握了生死之道,常之巫也。
至少就前三个人来讲,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行为难道不是对国君忠诚的表现吗?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满足别人的利益,此等舍小我为别人的人,在寻常人看来,是很好的朋友,是忠诚的对象。但站在理性的角度来看,大忠之后必潜藏着大恶。
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怎么可能会爱别人呢?
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人往往屈从于自己的感情,一厢情愿地相信他们肯定会时刻对自己好。
在他们行为的背后,潜藏着另一种恶。
很多女生会抱怨,有些男的在追自己的时候表现得好好的,甚至超出了她的预期,可结婚后却发现变了样,自己反而会因为一言不合而遭遇家暴。在“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背后,还潜藏着一条幽暗的人性,千方百计地讨好,不是因为有多爱你,而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内心的欲望。
康德说,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封人请管仲吃饭,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而并非将对管仲好当成最终的目的。易牙等人亦是如此,齐桓公也只是他们的手段。
古往今来,我们都在这条路上犯错,而且未来,亦会如此继续犯错下去。

精美书籍已上线,欢迎大家抢购: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识小人,怎样用小人,管仲如是说
假如公子纠登上齐国君位,管仲能举荐鲍叔牙吗?齐国能否称霸?
两公子夺君位,此人装死,却成功当上齐国国君
管仲齐桓公之死
神童故事
​《春秋》——“管鲍之交”传千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