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大教授刘后滨:历史学本科生应该这样学习

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学习历史学27年的一些体会和经历。我是1984年上的大学,迄今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关于基础训练与本科阶段的学习方法,我分四个环节讲:第一个环节讲如何记笔记,这个问题我想讲得具体一些;第二个环节讲如何安排课外阅读;第三个环节讲如何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业;第四个环节讲如何复习、考试。

第一个环节讲如何记笔记。我概括大学的笔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内容实录型,另一种是听课灵感札记型。授课内容实录型笔记,是考试时最紧要、最有用的。如果授课老师讲得有趣一点,授课内容实录型笔记还有点意思;如果授课老师照本宣科、念教科书,每句话念三遍,做实录型笔记就会把人闷死。我的课堂不要求做实录型笔记,因为实录型笔记其实对老师来说很可怕,这个年级“实录”完了,下个年级借来看,一看连笑话讲得都一样,老师多没长进啊。我的课堂也没法做实录型笔记,学生都说我的思维太跳跃,东拉西扯,这是我的缺陷,很难改变。

在我看来,如果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背熟,考试的时候也只能得六七十分,只证明有很好的记忆力。我比较喜欢听课 灵感札记型笔记,就是听老师在课上讲了很多东西,突然触动了自己的某根神经,在某天晚上思考这个问题,有个呼应,就会冒出很多思想火花。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火花、灵感记下来,但一定不要用碎纸片,因为碎纸片记完以后有可能再也找不到了。还是要有一个完整的笔记本,但记录的内容主要是自己个人的想法、灵感,让自己开窍的东西。在课堂笔记中,要注意记住史料线索,因为很难记全老师念的一段话、一段史料。要记住的是史料的线索,比如某句话出自《贞观政要·政体》,另一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某卷某年,等等。有了线索以后,补充史料是很容易的。记下史料线索不仅有利于完善、补充史料,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扩充阅读领域。关于某件事的记载,史料出自何处,初入门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或者不全知道,记录线索后,顺藤摸瓜,才会真正进入学术研究的体系,才知道找什么书、去哪里找书。

展开剩余81%

知道找什么书、去哪里找书,什么内容在什么书里有记载,这其实是很好的要求。学问好的老师不是什么都记得住,他们也是人脑不是电脑,但他们知道读书的门径。我的很多老师都属于这种特别厉害的,可能记不住某件事情,但知道到某某书里去找有关这件事情的记载,一找真的有,就在那本书里。为什么会如此准确?因为人家读过此书,对书很了解,然后长期积累印象很深。记下有些线索,比自己盲目地找要好,现在有电子检索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记笔记要记住史料线索,留下继续扩大阅读的门径。

还要记老师讲课的逻辑框架和思维方式,尽管是灵感札记型的,但大的框架需要记,而且要记得完整。课后要琢磨:老师列这个大框架,背后有什么逻辑?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偶尔翻看一位同学的笔记,真是灵感札记型的,乱七八糟,还在笔记上画小人,他对我说老师您这个神态蛮好玩的。他记的就一点框架都没有,大、小标题都没有。我想大、小标题还是要有,然后在框架下写自己的灵感。此外, 还要记在课堂上引起自己思考的问题。不要小看这些问题,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入门的初学者问的基础问题或许就是引领自己一步步走向深入的开始。我在全校选修课的试卷上一定会设置一个题目,而且分数还占得不低,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你所思考过的10个问题。你在若干年后回忆时,翻开自己的大学笔记本,看到当时记了n个问题,心里真会觉得自己的成长历历在目,而且真会觉得没有白过:我当时就想过这么好的问题啊!当年可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但以后再思考时就会有别样的体悟。可能过很多年以后再拿起来,就有了另外的收获。

有很多人的成名文章或者代表作,往往是在大学本科阶段产生的灵感。举个例子,田余庆先生一篇有名的文章是论孙吴建国道路的,他是因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怎么论述这个问题的?我记得田先生说过,他年轻时读《历史纪年表》,看到曹丕称帝在公元220年,刘备称帝在221年,孙权称帝在229年。一般人也许觉得这不是问题,但孙权称帝为什么要晚七八年?你说七八年不算事,可同时代的竞争者,要当皇帝,晚七八年怎么能不算事?我们年轻时想这个问题好像很傻,可是因为这个问题,田先生写出来好几篇重要文章。在年轻时把问题攒在那里,随着阅历的丰富和对人生、社会理解的加深,就会把问题想明白。以上是关于如何记笔记的几点体会。

第二个环节讲如何安排课外阅读。我觉得学生阶段是最好的读书时期,要学会将心思放在读书上。我当年毕业时写赠言,一个女同学(现在是有名的学者)跟我说她的爱好就是“四书”:买书、读书、藏书、荐书。她说的这个“四书”,我觉得是对大学校园生活很到位的概括。我们那时上大学很穷,都拿助学金,一个月十几块钱,可是买书可能花掉10块钱,然后就没钱吃饭,有时一个月的后半个月到处蹭饭。但买到一本书会特别高兴,有一次我有一个同学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书展上看到陈寅恪的书,5角钱1本,他买了10本,花了5块钱,伙食费一个月才12块钱,那这个月他怎么办?他把书送给同学,互相推荐,大家给他方便面交换。

读书不完全等同于查书,尤其是通过电子检索可以查到自己需要的一些材料,但如果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书,学术境界就不会很高。所以,无论如何,一开始就要强迫自己完整地读几本书,养成坐冷板凳的习惯。少儿阶段需要养成良好的人格基础,本科阶段则要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什么样的本科教学称得上一流?关键看这所学校师生的读书品位和学术习惯。在一所大学里,老师和学生从来不进图书馆,老师只知道通过检索材料拼凑论文,学生只在考试时看八股式的教材,这样的大学肯定建设不了一流的本科。

图书馆藏书的质和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本科阶段一定要多进图书馆,要去书架边多走几圈,让自己身上充满书香和书卷气。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图书。我以前参加宿舍卫生检查的时候,发现历史系同学的宿舍藏书最多,大部分到四年级时,床上堆了两排书,都没地方睡觉。我上课喜欢开列书单,记得给94级同学上课时,有个男同学听我讲这些,就跟我斗嘴,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按您的要求这么读,会读成书呆子。我情急之下回应说:你没有资格跟我说这个话,你即使成为呆子,也不是因为读书呆的,你连翻书皮的功夫都没有做到,什么书放哪里、长什么样,你翻过吗,更不要说了解里面的内容了。那句话给他印象特别深,他后来死活要读硕士、读博士。以后每次见我就感概地说:老师你说的也对,可那时听了你的话真的很烦,逆反心理重。

学生肯定要读书,那如何安排课外阅读?首先要掌握目录学的知识和各种检索手段,目录学是学史的基本功。历史系著名唐史专家沙教授(也是我的前辈)每次见到我就说:我没有机会给本科生讲课了,你一定要把“四把钥匙”教给学生。“四把钥匙”是邓广铭先生提出来的,指目录学、地理学、年代学、职官学,读历史书没有这些基本知识是读不懂的。

课外阅读方面的第一点是掌握一点目录学知识,要学历史文献学,要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然《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总得翻一翻。后人也编了很多可供检索的目录书,还有各种检索手段,包括电子文献和数据库的检索。

课外阅读方面的第二点是培养学术鉴别力。在读书时,包括在用电子手段检索期刊和图书时,有的文章需要仔细读,有的文章过过眼、看看标题就可以了。怎么才有这样一种能力,如何鉴别,怎样在阅读中提高学术鉴别力?这个操作起来很难,既要有引导,还要有讨论。读书需要沟通和交流,读书是要有圈子的,有机会跟老师沟通就更好了,另外还有师兄师姐。在学术鉴别方面,有人批评一种眼高手低现象,我认为眼高手低总比眼低手低好,尤其对刚入大学的人来说,是应该眼高手低的。眼界在一开始时就要高,要知道什么是大师,什么能让人高山仰止,如果一开始就眼低手低,那眼界就很难高起来。眼界要高,要有学术批判力,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

课外阅读方面的第三点是要善于阅读经典、善于做札记。研读经典之作,要注意论著里的经典结论和经典史料。好的书不要只看结论,更要看人家怎么用史料,怎么展开论证。刚开始阅读学术著作时,最怕看那些大段引用史料,然后半天才推出一个结论来的书。其实,史料的征引范围和排列方法、逻辑结构,都需要在读书过程中加以体会,甚至不妨从模仿开始。以上讲的是如何安排课外阅读,关键是静下心来读书。

第三个环节讲如何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业。课堂提问是一种积极参与的形式,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不该问的。但我也提醒同学们,不是什么问题都拿出来提,一定要在努力查阅资料、查阅工具书、独立思考之后提问。提问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体现了一个人的学术品位。例如可以问老师能否告诉某个领域有哪些重要学者、哪些重要著作,但不能接着问这些书到哪里去找,更不应接着问在图书馆哪个地方、哪个架子去找。我希望同学们提问是经过一番思考和努力的。譬如,大学生一般不应问老师某个字怎么念,可以自己查工具书,《辞源》《辞海》放在手上还是要翻一翻,至少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是必备的。读历史的人,问老师某个繁体字怎么念,这是不行的。等从历史系毕业的时候,就要习惯读竖排繁体的书,不要一看就头疼。事实上这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躺着看书竖排版更好看。以上说的是提问要做好准备,要思考,要动脑筋。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一种很好的融入方式,教师也要学会引导。有的同学课堂讨论总是不发言,不发言的原因一方面是害羞、不自信,另一方面是根本没兴趣。我觉得课堂讨论要积极参与,要在学习中找到自信。读书一方面要谦虚,同时也不要被所谓的大师吓倒,学术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本科阶段要做成一两件让自己得意的事情,哪怕做一篇作业,在某个课堂讨论上做个发言,自己很得意,老师、同学都很满意很肯定,那就是一件长自信的事。要在自信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时候,不要说语无伦次的话,例如“因为所以但是不过你明白了吗”。在提问、课堂讨论和写作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术规范意识的养成。什么叫学术规范意识?比如看到一本特别有启发的书或一篇文章,当时就记在笔记本上,或者脑子里已经记住,可是根本没有记是谁说的和它的出处,等以后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已经10年过去了,你会觉得那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自然就写进去了,而没有出注。可是人家通过专门软件进行检索,发现你抄袭。所以,一定要养成一种意识,做札记时一定要注页码,这样会省很多功夫。注明在哪本书哪一页看到这个,否则等想找到这个材料出处而忘了页码的时候,就痛苦死了,翻来覆去似曾相识,就是找不到具体在什么地方见过。如果从本科阶段就养成习惯,看到重要的话都把页码记下来,再回去找时就省事多了。有很多人吃过这方面的亏。我再强调一次,遇到新资料、新观点要有随手记笔记的习惯,注到页码,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第四个(也是今天最后一个)环节讲如何复习、考试。进入大学以后,对考试的理解要改变,考试之前要复习,而不是复印笔记。复印笔记没有用,复习是为了梳理课程内容的大线索。尤其是一年级、二年级的课,学生未必能通过课堂讲授现场理出清晰的线索。老师讲得断断续续,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强调的重心都不同。通过复习,梳理整个课程的大线索,复习时更需要记笔记,复习过程是不断地重新思考、重新写作的过程。

如果结合教材进行复习,“中国史纲要”课程就不是按照断代来复习,而是按照专题来复习。例如,从汉代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直接跳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再跳到隋唐五代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教材是按照断代分章的,但它有些相同的专题,按专题复习,就会拉出一些历史发展的线索。复习完以后,不管怎么考,脑袋里都有一套对中国通史的基本看法,就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而不是背教材和背笔记。

复习过程中除了要对大的课程线索进行梳理,还要寻找和填补知识的缺漏。在复习过程中,有的内容老师讲了,有的老师没讲,比如过去记笔记时,有些史料没补全,尤其是某一段特别有价值的核心史料,想去追究它,就可以在复习时查找,进而填补知识的缺漏。要通过复习把阅读所得和课堂所学变为自己的知识。我想在考前要做的工作就是这样的,把所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不管是读书读来的还是课堂上听来的,要学会用自己的话把所学内容说完整。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一些重大问题和线索要用自己的话说完整。同时在复习和考试阶段,要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为在梳理大线索和补知识缺漏时,一定会有思考。包括在考试时,历史学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能够提出一些有创见的问题,得分就不会低。我认为问题的积累重于知识的积累,当然也不能不读书就胡思乱想。 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想得很多,读书太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指导小学生搞好语文课外阅读
一种精神的回归
优秀学习习惯
【原创】历史保研学子经验谈
把求知放第一位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