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财,从银行从业者的角度自述,我怎么看待理财产品和理财行为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经常作为我们银行从业人在日常营销中的口头禅。

理财的概念,实在是太宽太泛,涉及的领域又杂又多,但我想,跟老百姓关系最贴切的理财方式仍当属银行系理财。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聊聊我知道的相关信息,姑且当作流水账或者茶余饭后的谈资吧。(以下的角度均从作者本人的理解和银行系出发,仅代表作者本人的个人观点,不能以偏概全的去理解,若存在误导性行为,请告知,我将修正)

1、理财经理或理财营销人员的专业性。在银行内部的营销序列内,产品的发布是自上而下,从后台产品部门到一线营销岗位。产品的定位、相关收益、宣传方式和宣传文案、宣传工具等基本也是统一的,所以当你看到你的朋友圈出现文案类似的理财产品或用以证明专业度的自媒体工具时,请不要讶异,因为一线的营销人员,他们除了无奈,更多的是不专业,没法对产品特点进行区分,没法体现自己的观点,更多的只是借用一些自媒体工具或他人之说来丰富自己朋友圈的专业度,用以证明你来找我买理财的话,大可放心。

再者,一线营销人员——也就是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甚至于柜员岗位,因为有行内任务指标的压力,即便不懂也要营销。这里并不是说他们都不专业,但是你可以问问他们基本的知识,比如净值产品、比如基金产品的投资方式(除了定投、定额)还有啥,全年的市场主线是啥,黄金的K线图怎么看,哪里是支撑,哪里是压力,哪里可以做差价,哪里趋势破可以先离开等等。。。很多人是不清楚的。一方面碍于日常工作已经很忙了,没法去研究,也不想去研究,因为即便去真的研究了很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懂;一方面行内规定,某些岗位不能炒股,这是出于风险考虑,但是试问,K线图最基本的学习途径就是股票市场,而基金、黄金、甚至于净值型产品,哪个不需要用到K线图。在与专业客户交流的时候,如果自身都不懂不专业,如何让客户去信任你并把钱交给你。

所以,无奈的是,只能上行下效的统一文案,你发啥我发啥,上面对市场的解读是啥我就说啥,反正只要理财能卖出去,任务能完成就行。(这只是说我亲身经历的身边情况,不代表他行从业者也这样,也不代表我所在的全行都这样,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还有一些高级的贵宾理财经理是专业的)

2、理财产品的种类。银行系的理财产品太多了,很丰富。从最基础的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活期宝(像某付宝的余某宝,这就是一种净值型理财)、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货币型理财、基金理财(这里又分很多种类)、黄金(纸黄金)白银等期货。。。(这里不谈保险类理财,我有偏见,只能两个字概括,LJ,保险的作用就是对标的安全进行保障保险,理毛线才,很多从业者或代理从业人员都可劲的忽悠)。还有他行代销产品(基本大同小异,基本是本地没有那家银行,而代销的产品收益较高,门槛也高,不会对本行产品有冲突,能弥补产品种类缺陷,还能赚点中间业务收入)

基本人群购买的种类也比较固定。

比如货币型理财产品、包括大额存款和结构性存款,购买人大多是年纪较大的客户,他们对收益的追求是稳中有赚。

基金产品,这类型的客户一般是年轻人,上班族,他们追求具备一定风险的投资行为,又因为不够专业,选择相信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

黄金白银,这类属于专业门槛较高的理财品种,一般具备营销资格的理财经理会比较专业,而购买人群属性是收入较高且较为稳定的。

3、理财收益或收益率。

自发文之日,银行系的普遍性理财收益在3.7%-3.8%左右,相较去年是偏低的。但是这类的理财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基本都能达到预期收益,虽然规定不能宣传保本保息。

基金,这个···反正洗脑式的营销语言就是定投,抛物线盈利,买的时间一定要长,等股市好了,你就盈利。。。如果你信了,那么你就入戏了。为啥主推基金,因为基金的费用高啊。

其他的就不说了,基本大同小异。

按我的百万资金纯用于配比,我选择50W货币型理财产品,30W配置基金产品(这里是配置,不是傻瓜式定投,根据市场主线,吃波段),20W用于炒股。

这是我作为一名多年银行从业者的理财观,主观态度很明显,但都仅仅代表个人观点,请不要放大,如果有让你觉得不太舒服的请轻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目前最稳健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新规来了:银行理财不能保本了
2015年最傻的理财:把钱放银行
手里有五万现金,怎么理财?
银行卡里有几千块钱,如何赚钱?
悟空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