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人文:清明拜山之——南方二次葬俗的寄冚习俗

寄冚,这个名词,对于现在很多人都已经陌生了。一般只有那些地理先生,和老一辈,中一辈的人才有所知道,了解了其中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环境的改变,这种传统的丧葬习俗如今渐渐发生变化,并且只在某些地区还在流行了,大多数地方,年轻一辈已经不在意了。

寄冚这种习俗,实际上是伴随着二次葬这样的丧葬文化存在的,是其中的一环。

二次葬,这是一种曾经在江浙,闽粤桂,等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丧葬习俗。简单说就是故人逝去后,过三五年,又重新挖出来,把遗骨重新检拾好,进行一番传统的祭礼后,重新移地安葬。

这种葬制,在外人看来有些奇特,或是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被认为有点“惊耸”,“骇人听闻”的。

因为古话都有说:入土为安。一般情况下,人逝下葬后,那就是盖棺定论的事情了,这方为“安”。如果隔个几年检骨再葬,那是“非孝子仁人所忍的”,是受世俗所责的。所以,非必要是不可能迁骨移葬的。

那有些地方再挖出来移地再葬,并成为一种风俗,习俗,这又算怎么一回事呢?

道光《桂平县志》中关于二次葬的记载

关于二次葬,不同地方,不同民族,民间中其实有很多种说法,大体来说,主要是两种意思。

一按传统的思想来说,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要适应阴间的环境,是一个过程,在安葬的时候,从风水学中的五行八卦之类来安放这个坟茔的位置,看会不会影响到死者的安宁以及家族的运势。过几年后,循例是三年,再重新审视一下这个过程,如果真的有什么影响,那这第一次葬就被视为只是一个临时的安排,那就要再进行二次安葬,以确保死者得到真正的安息,家族的运势昌盛季。

二按人与自然的规律来说,逝者安葬三年以后,在自然界的各种条件作用下,肉体腐化干净,同时,流行二次葬的南方地区气候温热湿潮,土中的棺木也很容易朽坏,那各种虫蚁蛀完棺木,必定也会把故人的遗骨也跟着蛀坏,蛀没。于是,二次葬就成为了一种必要。

出于对故人遗骨的保护,对故人的情感,把故人的遗骨重新捡出来,放到金埕中,择地再葬,这一习俗就慢慢就流传下来。

在传统中,安葬起坟做墓,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那是十分讲究的,有着特定的仪式与说法,是家族中一件重要的大事。后人总希望找一个风水宝地,让故人真正的实现“入土为安”。

要实现二次葬,就得重 新找个宝地。但山水易得,宝地可不好遇,不是那么好找的,可是循例三年,五年,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又不得不先把故人重新检骨,放到金埕里。那这金埕怎么办,放哪呢?

这就是寄冚了。

寄冚,其实就是在找到宝地安葬先人的遗骨之前的暂存地,简单的就是靠山挖个洞,把装有先人遗骨的金埕放进去,一般埋一半,露一半。

这种寄冚坑以前清明拜山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在山间路边可以看到,但由于时代环境变化,一般只在乡村中容易看到,也有的地方一般就把金埕存放于村头村尾某个少有人经过的大树底下,用砖瓦架好,盖好。

桂平某村头树下全是金埕

其实,更重要的是和现在推行的丧葬方式有关系,如火葬的推行,土葬在一些城镇已经是明令禁止了,直接就是装盒了,人们在没找到宝地安葬故人时,故人骨灰也没地可放,干脆就存于殡仪馆,等过个传统的三年,五年再找地直接取回安装,就省了捡骨与寄冚这些传统项目。

换句话说,骨灰存放于殡仪馆,也是寄冚这种习俗在新时代的一种表现方式。

无论以前的那些各种习俗,风流是如何流传,现在又是如何的变化,其中包含的都是仁义礼智信之类的优良文化传统。

可以流传的,继续流传;不可以流传的,就当是对过去的历史的一种认识吧。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广西人文:清明拜山之——坟后面的土堆,叫后土,为什么也要拜

广西人文:桂平二次葬风俗——清明时节雨纷纷,执金重葬正当时

广西人文:清明拜山之——太公在哪里

广西人文:清明时节彩色广西——家家户户开染房,有色糯米饭飘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057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五章 十神之间作用 第七节 空亡、墓库
​钱品见人品,不要让钱害了你
戊日主—金不换大运详解【梁湘润】
民间道术类书籍《鲁班造福经全书》上中下2册182单页,基本有解法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32-【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
欣赏-宋-欧阳修词-【蝶恋花】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