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开学了 班上后进生的转化 就这样做起……(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做)

暑假快要结束啦!我们的好老师暑期阅读营也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

“教师思想力”修炼:经典共读

三位名师,

带您共读三本教育经典,

向三位教育大家

(孔子、苏霍姆林斯基、杜威)

学习致敬!

今天我们为您请来的名师是王木春老师。王木春老师将与您共读《给教师的建议》、学苏霍姆林斯基!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当老师的?原来教育的核心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

名师王木春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好老师

“耐人思考的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作者极少使用我们常说的'差生’一词来指称学生,更多的是用'后进生’。这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

——王木春(福建省特级教师,首批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长期从事教育随笔写作,近年致力于民国教育文献的研究和编撰)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王木春老师三次读《给教师的建议》,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学到的关于后进生转化的秘籍吧!

秘籍一: 到书架跟前去

在我所接触的中外教育家中,很少有像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反反复复地强调书籍在教育学生中的地位。在他看来,“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后进生 “一般地说就是那些没有学会阅读的少年 ”,“阅读不单纯是一种基本技能,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他所指的阅读,不仅读文学作品,还要读科普和传记,而后两类更重要。现在有人不知不觉就把阅读局限在人文书籍,是十分片面的。

1、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

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使苏霍姆林深信,对于很多儿童,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他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于是,他在任教三至四年级和五至八年级时,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 ”挑选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用鲜明、有趣、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和科学定义。

苏霍姆林斯基从三年级到七年级教过一个学生费佳。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在其他年级里也有和费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孩子。于是,苏霍姆林斯基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 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但要求动脑筋思考。起初,费佳只是简单地读读这些习题,就像读关于鸟兽、昆虫、植物的有趣的故事一样。过了不久,费佳就明白了:这些故事就是习题。这孩子对其中一道最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且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帮助下解答出来了。解题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一点使费佳感到惊奇,同时感到自信。接着,苏霍姆林斯基还给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 100本书和小册子,可供这孩子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后来又给费佳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 200本)。有些书和小册子是跟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另一些书并没有这种直接联系。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他后来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如何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这种阅读,是“对后进生个别施教”的重要方法。

2、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理智和心灵,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去自学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为此,他强烈地主张“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书开始的”,而且读书习惯越早养成越好。

当下,农村的后进生比较多,其中一个因素就与他们的阅读量偏少有关。

有意思的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个时代,书籍已经面临着跟其他的信息源(电影、电视、录音带等等)进行竞争的局面。因此,即使在那些有好书供学生阅读的地方,书籍也会经常被摆在书架上,成为“沉睡的巨人 ”。

除了读纸质的书本外,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后进生要读另一本书,那就是大自然。

秘籍二:“思维课”——“到大自然去旅行”

刚才例子中讲到的后进生彼嘉,他笨得无法把苹果、篮子、树木这三样东西联系在一起。面对这种学困生,苏霍姆林斯基的办法便是给他上“思维课”。

很多教师认为,多给这些学生补课就行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他说:“不要强迫儿童尽量长久地死抠书本,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

小学生彼特里克在算术上是个很迟钝的孩子,他有个致命特点,就是不能理解算术应用题的题意,即各种条件。按普通老师的做法,是去帮他解读题意了。但苏霍姆林斯基不这么做。他认为首先要使这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理解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实质。于是,他把几个和比特里克差不多性质的孩子带领到自然界里去,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观察和对比各种事物、各种属性和各种现象,教他们看出事物的相互作用。

目的就是使孩子们理解数的依存关系,相信这些依存性并不是什么人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实地存在的。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观察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的情形。每过一会儿,就有一辆汽车装着小麦离开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的谷箱需要几分钟才能充满谷物呢?孩子们很感兴趣地看着表:需要 17分钟。人们怎样安排自己的工作,才能使联合收割机不因谷箱装满后无法把谷物运走而中途停下来呢?现在离谷箱充满只剩下 5分钟、 4分钟、 3分钟了,孩子们紧张起来:大概联合收割机终于不得不停下来了。还剩下 2分钟,正好这时候从树林后面开出一辆汽车。汽车从这里开到收购站正好需用一小时。

这就是说,人们考虑到了距离和时间之间的依存关系。他们安排用来运走谷物的汽车数,正好能使联合收割机不停顿地工作。苏霍姆林斯基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假如汽车从田地开到收购站的时间不是 1小时而是 2小时,那么安排运送谷物的汽车应当是更多呢还是更少?

这些孩子开始动脑子,然后作出正确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懂得了:应用题并不是空想出来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现实的生活里。

经过很长时间的这种观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让彼特里克注意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解决的那许许多多的应用题。终于,有一天,彼特里克独立地解出了一道应用题。这孩子兴奋极了,他开始激动地解释应用题里说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后来,这孩子连放学的时间也等不及,就跑回去跟母亲分享他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叙事完这个案例后说:“彼特里克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自豪。这是人的尊严的源泉。没有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受到自豪感,就谈不上培养出真正的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作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也许,一个孩子在 1年、 2年、 3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思维就像一朵花,它是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让我们教会儿童思考,在他们面前展开思维的最初的源泉——周围世界吧。”

读到这里,当时我也很感动。这个笨笨的比特里克长大后是否有出息,在我看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学校里获得求知的快乐以及做人的尊严。

秘籍三:心爱的角落——学生在某领域获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转化后进生的办法,还有一个很值得一提,就是在学校里有各种课外小组(或学习小组),苏霍姆林斯基给它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心爱的角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在实践中,他把课外小组分两类:学科小组,学科外兴趣小组。

1、 “差生 ”巴甫里克的转变过程

书中那篇《一个“差生 ”的 “思维的觉醒 ”》,详尽地讲述了 “差生 ”巴甫里克的转变过程:从一个被认为 “思维迟钝的儿童 ”终于变成了人们眼中的 “未来的学者,天才的园艺家 ”。

巴甫里克刚入学的时候,是活泼的、好动的、好奇心强的孩子,但不久,他就变得沉默寡言,过分地守纪律、听话和胆小了。原因是在入学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巴甫里克就感到,他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比如他分不清字母的区别,记不住简单的短诗。女教师专门为他把那首短诗一连读了好多遍,他也用心地记忆,但是还是徒劳无功。女教师开始愤怒地指责他,这更让他感到痛苦和畏惧。

巴甫里克十分艰难地从四年级(小学)毕业了。在五年级,巴甫里克的生活里也出现了一点新的东西:在许多课堂上,已经不像在小学时那样只要求听讲和记忆,而且还要求动手做一些事情。这种课是巴甫里克喜欢的。但他最感兴趣的是植物课。那位植物学教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他不仅要求学生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掌握教材 ”,而且让学生去自己获取知识。他要每一个学生都缝一个布口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 ”,准备上课时使用。学生们从布袋里掏出的东西,有各种枝、叶、根、茎、花和种子。所有这些,老师都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加以比较,并且画下来。

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他会做的事 “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 ”。比如,在一节植物课上,学生们在学习用各种方法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上去。教师注意到,巴甫里克是非常精确地切开砧木的树皮,把幼芽跟插条分离开,同时对它仔细地察看起来。他在思考能不能不经过嫁接就培育出树苗。老师告诉他:“可以的,但这非常困难,只有米丘林式的经验丰富的园艺家才能做得到。”放学以后,教师领着巴甫里克到暖房里去,详细地告诉他,应当怎样准备和进行这一场有趣的试验。

经过巴甫里克的努力,试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后来那位生物教师对全校老师说,“要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试验者,是未来的学者,天才的园艺家!他不单纯是要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且是在探索、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当然,他用的是自己的方法,还带点稚气”。

这件事情后,巴甫里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身上那种害怕、拘束、犹豫的表现消失了。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仅积极,而且有独立的思考,甚至提出许多问题,让教师们简直找不出时间回答他。大家把巴甫里克发展中的这一变化称为“思维的觉醒 ”。中学毕业后,巴甫里克进了农业学院,后来成为农艺师。

从巴甫里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教育规律,那就是,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某个领域里找到天赋、获得成就感,是多么重要。

2、如何让 “每个学生在某个领域里获得幸福 ”?

给学生自由活动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不应让学生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要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为此,他的学校规定学生上半天学习,下半天自由活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我记得周有光先生 1920年前后在常州中学读书,学校上午上三节,每节五十分钟,下午是游艺课,而且可以自己选课,假如你喜欢古典文学,可以选古文;喜欢书法,可以选书法;喜欢打拳,有两位老师教打拳,一位教北拳,一位教南拳;喜欢音乐,可以选音乐,音乐有国乐、外国音乐两门。著名的音乐家刘天华就在学校教音乐,还在学校搞一个军乐队,每到下午 4点,就在学校里一面演奏一面绕一个大圈子,听到军乐声,大家都休息了。而游艺课是不用考试的。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常州中学的学生水平却很高,尤其英文。学生到大学里,都能自如地运用英文了。

学校要创设条件“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心爱的事物”,即兴趣点。

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给学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源:有装备很好的工作室和工作角:四个技术创作工作室,三个小工场,一个无线电实验室,一个自动化和遥控技术活动室等等。设有一个“少年建筑家 ”之角。在电工学专业教室里,为各个年龄期的学生设置了工作位置。有一个小型的陶器工厂,孩子们制作出器皿和各种各样的小瓷像。有两个暖房,绿色实验室,果树园圃,养蜂场,等等。

兴趣小组的广泛开展,推动了课内成绩的提高。例如,在机械化、电工学、模型设计和制作方面有明显兴趣的学生,对物理教学大纲中已有的某些章节学习得更加细致,并且准备补充学习一些教学大纲中没有的材料。学校同时配置了相关的参考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差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转载)
【上清走笔146】不遗余力转化“后进生”|彭 珉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论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