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任型家庭的危害
 

《激活少年的心》

  1

这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最为典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放任型家庭”的教育形式有多种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之一,是家长违背少年成长过程中变化、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观察研究自己的子女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对少年子女的要求不断地拔高,使少年子女始终处于心理的恐惧状态之中,以考试成绩为例,子女考试成绩从70考到了80分,下次要他考90分……;考试成绩的名次排在班级由20名进到15名,他要下次考试成绩名次排到班级前10名……;子女的考试成绩比邻居家的张同学好了,他会说你还没有赶上前面那排房子家中的李同学好……

这种的结果是父母对少年子女不停地一味的责骂或是唠叨,使他们始终处于家庭软暴力的摧残之中。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少年子女受到的软暴力的摧残,远远高于家庭的强暴力的摧残。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少年子女太多的唠叨,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对少年子女的永远不满足,也是对自己的永远的不满足。

“成都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父母的唠叨被中学生例他们诸多最不幸之一,”我在对我校2010-2011学年八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他们也把父母对她们太多的唠叨例为最不幸的事情这一。

事实上,每一个少年子女他们的学习能力、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属于善于学习识记能力强的那一类的,这一类型的少年子女比较适应中国式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好。

有的属于理解能力强的那一类、有的属于动手能力强的那一类的……。

撇开教育的方法不谈,少年子女先天的资质总是存在着差别,“先天资质才是根本”(82)这个根本表现在少年子女身上,就是有的属于“学习型”的,有的属于“工具型的”……。“放任型家庭”的父母不顾自己上中学子女的先天资质,一味地与他人上中学的子女比学习,不仅是只比学习,并提出的要求没有止境。“放任型家庭”的父母对少年子女的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舍本求末”只能是伤人自伤。

“放任型家庭”的父母的这种对已处于少年的子女的做法,使他们永远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于是,使他们很自卑,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由于尽管自己很努力的学习,但考试成绩始终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放任地要求无止境)被父母斥责,导致少年子女与家长的矛盾,更严重的是导致家庭悲剧。

少年子女是非常渴望得到自己的父母的肯定的。但,“放任型家庭”的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子女,自己不思学习,自负地在子女面前讲,“我当年如何如何优秀,就你初中这点数学题不要太容易了……。”言下之意,“你怎么这么笨啊!”只是这样的话对已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子女难于启口。这些自负地父母,根本不了解现今的中国中小学教材“深而窄是世界第一。”

一味地拿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与他人家子女的学习成绩相比,并不断地拔高,是不承认差别的家庭教育。不承认差别的教育,是中国家庭教育失败的根瘤之一,也是少年子女痛苦,家长痛苦的根瘤之一。因为,“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83

2

“放任型家庭”对少年子女教育方式表现之二,父母对少年子女学习成绩考的差,不是静心的观察研究子女,不是静下心来坐下来同子女一起分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原因,而是一味的唠叨、责骂,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有这么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的案例,是很值得“放任型家庭”的家长们借鉴的,——“小灰雀与海鸥的故事。”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就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第一;而他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21名?”

“回家后他问妈妈:‘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地认真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面对儿子的疑惑,母亲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灵。然而,得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也许会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她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太勤奋’;‘和别人比起来你还不够努力’等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人,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她没有这样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他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表示对儿子的进步表示奖赏,母亲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和儿子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子说,‘你看,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的起飞它们拍两三下翅膀就升上了天空,而海鸥则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上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横跨大洋的还是海鸥。’儿子恍然明白了母亲的话,从此不再计较名次,最后考进了清华。”(84

3

“放任型家庭”对少年子女的教育表现形式之三,是家长对少年子女行为的失控。举个案例来讲,八年级学生何某,家离学校有两公里,骑自行车上学有20分钟就足足可以了。学校早读时间是945分,何某每天8点不到就骑车去上学;下午630分放学,何某每天差不多快9点才到家。早晨去上学到校,下午放学到家,有四个小时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像何某这样的学生有许多。何某就是钻这个时间的空档,去网吧打游戏。有资料表明,问题少年的产生,就是少年这样处于无人监管,尤其没有父母的监管下产生的。

试想,何某一天在校上课时间一节课40分钟,上八节课,夏日有午休,时间长一点,何某在校时间不到八小时。

何某的父母对他的行为有所怀疑,问他,“你天天上学去这么早,放学回来这么晚,在学校干什么?”何某总是编造一些谎言,说在学校做作业什么的,轻松地就把家长忽忧了。

在家访中,班主任对何某的父母说,何某上课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降,何某的父母方知自己的儿子骗了他们。

何某问题的产生,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放任。既然你父母对自己的儿子行为有所怀疑,为什么不能打个电话问一问班主任,学校的上课时间,放学的时间呢?或者到学校了解一下何某的问题呢?

班主任工作很忙,教学任务重,管理者四、五十个学生,或者更多,要班主任的工作面面俱到,这是对班主任的不公平。然而,何某则认为,孩子交给学校了,就应当由学校管理,好像与他们没有关系了。

像何某的这样的父母不是少数。学校是学知识的地方,教孩子守规矩,如何做人的主要是家庭的责任。像何某的这样的父母,往往借口自己的工作忙,无暇管孩子。若是何某的父母真的关心何某,打个电话问一下班主任花不了几分钟吧?但调查表明,像何某父母这样的家长,大都是在麻将桌上下不来,斗地主忘了回家吃饭的主。

家庭是教育少年子女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自身就在麻将桌上下不来、斗地主顾不上回家吃饭,自己的少年子女上课迟到,到网吧上去玩游戏,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4

“放任型家庭”对少年子女的教育表现形式之四,他们上中学的少年子女因学习差等问题被老师请到学校,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孩子上中学了,他们学的知识,我们也不懂”。这样,以这个为借口,推卸家长对己是少年子女的教育责任。这样的父母的观念有一个极大的误区,好象学校、老师要家长教他们子女的学习。教学生的课本知识,这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学校是少年学习课本知识的主要场所,家庭的基本责任是教会少年子女如何做人。少年个性个性主义化,少年子女回到家,家长要对他们起到有效的监督、引导作用。少年子女之间差别的产生在极大的程度上,就在于他们从学校回到家中之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产生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少年子女起到有效的监督、引导作用,使少年子女“做好成人的准备”(85), 少年子女便会走正道,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每天都要检查儿子、女儿的作业。当儿子、女儿上中学后,她仍然坚持这样做。开始的时候,上中学的儿子、女儿有些不愿意,对他们的母亲说,“你又不懂,检查什么啊?”这时,这位母亲便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不懂你们做的题,但你们的作业写的认不认真,本子上老师批的是‘√’还是‘×’,我还是看得懂的。”这样她上中学的儿子、女儿乖乖地把本子拿出来,给母亲检查。

虽然这位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但对上中学的儿子、女儿的学习实现了有效的监督、引导他们做事要有认真的良好习惯,于是,她的儿子、女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学习也不断地进步,高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这位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实现了对已是少年的儿子、女儿有效的监督和引导,使得子女对她尊重、敬畏。母亲认真,使儿子、女儿认真,母亲执着,使儿子、女儿执着。少年子女的家长们,你是怎样做的,你的子女就是怎样做的。大凡家庭教育就是这样的。

生活就是这样,说复杂它就复杂了,说简单它就简单了。做父母的都不愿意或放弃对少年子女的监督和引导,那么还有谁会对你的少年子女去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

父母是少年子女永远的保护神,呵护者。

 “放任型家庭”对少年子女教育的表现之五,是父母只注重少年子女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少年子女的品德、毅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商教育。

少年的变化、发展是个性个性主义化,是多向性。学习成绩固然对少年子女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应试教育”的要求。但是,诸多的非智力因素如品德、毅志力的教育对少年成长是更加的重要。比如“复旦大学”“黄山门事件”十八位大学生对救援他们的民警坠入悬崖而牺牲的冷漠就是一个例证。

“复旦大学”的骄子们,不谓学习不好,但他们在中学阶段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他们非智力因素诸如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缺失,使他们不知在危险处境惊吓的状态中被救援后,如何处理救援者的牺牲。客观地讲,要骄子们在惊吓的状态下处理好为救援他们而牺牲的民警这一问题,也是社会的一种不宽容。

少年个性个性主义化,往往表现的很单一,表现自我又不知怎样表现,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试错,这种状态下少年品德的形成,需要对他们个别的引导,而学校的教育则是大众化的,则又是以教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对少年个人品德的形成进行很具体的指导。

少年变化、发展的个性个性主义化的多向性,需要个别进行具体化的指导,这项任务只能由少年子女的父母来承担,于是少年子女的父母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千万不要仅仅寄托于他人,更不要仅仅寄托于学校,学校承担不了这个生命之重。

“应试教育”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应试教育”的大缺陷是在于学生学习是为了一级升一级的做准备,缺失成人教育,缺失自我个性个性主义化中的诸如品德、毅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商教育,于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则是少年变化、发展多向性个性主义化形成的最好的教育场所。

5

“放任型家庭”的表现之六,是家长认为自己的少年子女“就这样”。许多家长当他们上中学的子女,因学习成绩差、纪律差,尤其是学习成绩差,被老师请到学校在办公室交流、沟通时,往往说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是什么样啊?这类“放任型家庭”的家长对少年子女的放任,是认为子女没有多大前途了,对子女没有多大的信心或者失去信心,任他们“破罐子破摔”。

我在201012月对我校八年级四个班160多位学生的调查问卷中,问“你认为最不幸福的事是什么?”有近三层的学生写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对自己没有信心。”

少年重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有许多少年在儿童形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到了少年时期一时很难改变,许多少年子女的父母对他们缺乏必要的耐心而不愿为子女付出更多的精力,于是就以“就这样”的态度放任不管。

少年是一个看似独立,但又是非独立的时期,他们渴望着父母的关爱,对染上不良习惯的少年子女给予呵护,不要以“就这样”的态度放弃少年子女,挽救子女是父母不可推托的责任。

我在2008-2009学年,任初三(4)班班主任期间,有一位姓洪的男生,上初一的时候,因父母的溺爱,经不起他人的鼓动,非要到城里去上寄宿制学校。由于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引导,从此不思学习,并染上许多的恶习,没有办法,他的父母被迫把他转回本学区上学,上九年级。

但这位姓洪的男生回本学区上学,一开始时仍不思悔改——仍然是不思学习,经常旷课、早恋、打架斗殴等,并不服老师的管教,甚至与老师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于是,他被学校多次停课反省,他自己也不愿意上学了。

就是这样一位“差生”的母亲,不言对少年子女的放弃,他每一次被停课反省,他母亲都苦口婆心的劝导他,一次次地向学校领导、上级领导痛苦流滴的为他求情,要学校再给他一次机会。

也许这位伟大的母亲感动了上帝,使她的儿子醒悟了,姓洪的这位男生重新回到学校后,变得想学习了,关心同学、关心班级,最后在中考中考出了好成绩,考上了高中。

父母对少年子女的不言放弃,就像这位姓洪的男生的母亲的爱子之心和行动,可说是“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少年子女“就这样”一个话生生的教材。“放任型家庭”的父母对少年子女“就这样”的放任,是产生“问题少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1b54dd0100wtql.html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从青少年犯罪谈养不教 父之过
监控里14岁儿子的另一面: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你有多对,就有多错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358:何谓“家庭教育”?
【转载】家庭教育知识100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