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驱逐舰英杰列传·美国篇》No.5:壮绝萨马海|战列舰|巡洋舰|美军



(温馨提示:本文约5800字,配图21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44年10月,日美海军以菲律宾莱特岛为中心展开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10月25日清晨,由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统率的日军主力舰队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萨马海。由于日军引诱战术成功及美军部署失误,在日军战列舰重炮和目标莱特岛滩头之间仅有代号“塔菲”的美军护航航母编队,其中“塔菲3”已经处在日军舰队的炮击范围内。这是一场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对决,对日军而言胜利似乎唾手可得。然而,为航母护航的美军驱逐舰群发起了舍身忘我、视死如归的绝地反击,有力阻止了日军舰队的突击,创造了美军驱逐舰部队在太平洋战争中最为壮烈无畏之一幕,而带头冲锋、英勇战沉的就是弗莱彻级驱逐舰“约翰斯顿”号。

第五代驱逐舰

1939年秋,欧洲战火重燃,远东局势也由于日本的扩张而更趋紧张,保持中立的美国加速战备,扩充海军规模,更新舰艇装备,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海军开始研究第五代舰队驱逐舰。此时《华盛顿条约》业已失效,在后条约时代美国海军到底需要怎样的驱逐舰,这个问题在海军内部引起了争论。起初,海军总委员会针对第四代驱逐舰本森级暴露出的问题倾向于走小型化路线,在1500吨级吨位上实现各项性能的均衡配置,除了较强的舰炮和鱼雷武备外,在防空反潜能力上要有所提升,具备伴随航母行动的高航速以及适应远海作战的续航力和稳定性。


■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侧视及俯视线图。

1939年10月16日,总委员会举行新型驱逐舰的设计听证会,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经过深入探讨后达成共识,新型驱逐舰将配备5门高平两用舰炮,搭载12枚鱼雷和28枚深弹,达到38节航速,续航力和稳定性也要较上一代驱逐舰有所提高,但是小型化舰体难以满足上述要求,势必要向大型化方向改弦易辙。基于听证会的结论,海军修造局于11月以西姆斯级为基础提交了6份设计草案,均未获通过,而一份非正式设计案却引起注意,相比其他方案最大的不同是放弃沿用多年的艏楼船型,重新采用平甲板船型,在控制增重的同时提供足够的船体强度。设计部门基于这份方案进行细致研究,完成了新型驱逐舰的最终设计方案,其排水量已达2100吨,于1940年1月27日获得海军部长批准,一代名舰弗莱彻级驱逐舰就此诞生。


■弗莱彻级驱逐舰的舰体剖视图。

弗莱彻级定型后,美国海军在1940年度就向包括巴斯钢铁公司、波士顿海军船厂等12家企业订购了119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追加了56艘,使最终建造数量达到175艘,是美国海军历史上单级数量最多的驱逐舰。弗莱彻级首舰于1942年6月建成服役,立即开赴西南太平洋前线。从1943年开始,弗莱彻级陆续批量服役,成为太平洋战争中后期美国海军驱逐舰部队的绝对中坚,而本文主角“约翰斯顿”号就是1943年入役的弗莱彻级之一。


■1943年3月25日“约翰斯顿”号在西雅图塔科马船厂下水。

“约翰斯顿”号于1942年5月6日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塔科马造船厂开工,1943年3月25日下水,同年10月27日建成服役,以内战时期的海军军官约翰·约翰斯顿命名,首任舰长也是末任舰长为欧内斯特·埃文斯海军中校。“约翰斯顿”号标准排水量2050吨,满载排水量2700吨,舰长114.76米,舰宽12.1米,吃水5.4米,安装4台锅炉和2部减速齿轮蒸汽轮机,输出功率60000马力,航速37节,燃油载量491吨,续航力为5500海里/15节,舰员编制为329人。“约翰斯顿”号沿舰体中线配置5门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舰炮和2座533毫米五联装鱼雷发射管,防空武器包括10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和7门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反潜武器包括6座深弹抛射炮和2条深弹滑轨。在服役当天,埃文斯向全体舰员发表演讲时引用了美国海军英雄约翰·保罗·琼斯的名言:“我们将要历经血战,我们前方危机四伏,任何心存怯懦的人最好现在就滚下去!”


■1943年10月27日,在“约翰斯顿”号舰尾甲板举行入役仪式。

在完成试航和训练后,“约翰斯顿”号开赴中太平洋前线,参加了1944年2月的马绍尔战役,在夸贾林和埃尼威托克环礁的登陆战斗中提供对岸火力支援。1944年3月,“约翰斯顿”号转战所罗门海域,在加罗林群岛、布干维尔岛等地执行岸轰和反潜巡逻任务,并在5月15日协同友舰用深弹击沉了日军伊-176潜艇,拿下首杀。1944年7月,“约翰斯顿”号重返中太平洋方向,参加关岛战役,伴随“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炮击日军岸防阵地,仅在7月30日一天就发射超过4000发炮弹,摧毁了诸多日军炮兵阵地和碉堡工事。关岛战役后,“约翰斯顿”号又在9月间的佩莱利乌战役中为护航航母编队护航,并在次月的莱特岛登陆中继续扮演这一角色,并迎来了服役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刚刚建成的“约翰斯顿”号,摄于1943年10月27日。


■1944年9月在菲律宾海上接受补给的“约翰斯顿”号。

决战莱特

1944年6月,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海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日本海军航母机动部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基本丧失了进攻能力,日军谋划的“绝对国防圈”随之瓦解,马里亚纳群岛也成为对日战略轰炸的前进基地,使日本本土完全暴露在B-29轰炸机的威胁之下。围绕下一步战略进攻的方向,美军高层发生了激烈争论,尼米兹上将主张进攻台湾,而麦克阿瑟力推反攻菲律宾,最后在罗斯福总统亲自斡旋下采纳了麦克阿瑟的方案,主攻菲律宾。日军大本营也苦心研究对策,针对美军可能的进攻目标制定了捷号作战方案,包括四个子方案,其中捷一号作战正应对美军登陆菲律宾的情况,意图纠集海军剩余主力决一死战。


■1944年7月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中)与尼米兹(右)、麦克阿瑟(左)及其高级幕僚在“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上合影。

1944年10月18日,美军以28万地面部队、200艘舰艇、3500余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哈尔西上将领衔的第3舰队以快速航母特混舰队为核心在莱特岛以东洋面待机,准备与前来反击的日本海军舰队展开对决;由金凯德中将指挥的第7舰队以旧式战列舰和护航航母为主支援登陆作战。日军大本营于18日傍晚发出启动捷一号作战的号令,联合舰队几乎倾巢而出,阵容包括7艘战列舰、2艘航空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4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和35艘驱逐舰,分为数个编队开赴帝国海军最后的决战场。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在莱特岛涉水登岸,兑现了“我要回来”的诺言。

捷一号作战的兵力部署极为复杂,主要分为三支作战力量: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基本是空架子的航母机动部队在菲律宾东北海域充当诱饵,将美第3舰队主力从登陆地区引开,为水面舰队炮击登陆场创造机会;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主力经锡布延海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从北面直取莱特岛;由志摩清英中将、西村祥治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一部和第二游击部队合兵一处,经苏里高海峡从南面进攻莱特岛;栗田中将的主力部队拥有包括2艘大和级在内的5艘战列舰、10艘重巡洋舰的强大实力,但日军舰队严重缺乏空中掩护。


■莱特湾海战交战形势图,展现了日军计划的复杂性和双方的四场主要战斗,标记4的区域是萨马海战的战区。

1944年10月22日,栗田舰队由文莱启航踏上坎坷未卜的征途,次日在巴拉望水道遭遇美军潜艇伏击,接连损失了3艘重巡,栗田司令官落水获救,将旗舰转移到“大和”号上。10月24日,栗田舰队在锡布延海又遭到美军第3舰队舰载机的猛烈攻击,在五轮空袭后“武藏”号战列舰轰然沉没,其余战舰也多有损伤。迫使栗田一度调头试图脱离美军航母的打击范围,这一动作被哈尔西误判为退却。10月24日下午,小泽舰队终于被美军发现,哈尔西果然上当,率领主力北上追歼小泽,而从南面开进的西村、志摩舰队也已暴露,当晚在苏里高海峡中被金凯德的战列舰群打得灰飞烟灭。


■1944年10月24日在锡布延海遭遇美军飞机猛烈空袭的“武藏”号战列舰。

让美军始料未及的是,栗田舰队在24日入夜后再度调头,于25日凌晨未受阻碍地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驶入萨马海。就总体而言,尽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日军达成了预想的战场态势,哈尔西的航母和金凯德的战列舰均被从莱特岛海域引开,美军可谓中门大开,现在能够阻挡栗田舰队前进的仅有第7舰队由托马斯·斯普拉格少将指挥的第77.4特混大队(TG 77.4)所属护航航母及驱逐舰部队,明显缺乏抗击强大水面突击的能力,问题是栗田能否抓住契机,达成作战目标?

塔菲3号

10月25日日出时分,在萨马岛以东60海里处巡弋的TG77.4升空舰载机开始例行巡逻警戒,1架飞机于6时37分发现了向南杀来的栗田舰队,随后发出警报,斯普拉格闻讯后立即向麾下各舰通报敌情,开始进行战斗准备。当时TG77.4分为三个编队,呼号分别为塔菲1号、塔菲2号和塔菲3号,其中塔菲3号距离日军最近,该编队由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少将指挥,下辖6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和4艘护航驱逐舰。


■1944年10月25日晨杀入萨马海的“大和”号战列舰及一艘重巡洋舰。

早在6时30分塔菲3号就被日军“矢矧”号轻巡洋舰的瞭望哨发现,15分钟后旗舰“大和”号也在35000米距离上确认目标。自从出击以来屡遭痛击却无力还手的日军胸中早已憋着一口恶气,眼下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机会,顿时亢奋异常,激动之下将美军编队误判为快速航母舰队。由于担心美舰高速逃脱,为了争取时间,栗田顾不上变换战斗队形,命令各舰从现有位置直接投入进攻,于是4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一窝蜂似地向塔菲3号猛扑过去。6时57分,日军重巡率先展开突击,随后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加速接敌。6时58分,“大和”号的460毫米巨炮第一次向敌方舰船发出怒吼,其余3艘战列舰也纷纷跟进开火,一时间塔菲3号周围的海面上腾起五颜六色、高低起伏的水柱。


■这幅图充分显示了萨马海战中交战双方的实力差距,自上而下分别是“大和”号、“长门”号、“约翰斯顿”号驱逐舰和“拉德罗”号护航驱逐舰,美军驱逐舰的吨位甚至不及大和级的一座主炮塔。

无需上级的指示和飞行员的报告,克利夫顿·斯普拉格也很清楚自己碰上了什么样的对手,他在6时57分下令编队向东转向寻找云雨区的掩护,同时呼叫友邻编队出动舰载机支援。然而,美军护航航母航速仅有18~21节,而日军中最慢的“长门”号都有25节,显而易见比速度塔菲3号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被屠戮的命运。危急时刻,担负护航的“约翰斯顿”号犹如好莱坞电影里的英雄般提身而出,在埃文斯舰长的指挥下调转舰首向日军迎面冲去,他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通过舰内广播传递给每一名官兵:“伙计们,我们正与绝对优势的敌人搏斗,把生死存亡抛在脑后吧!”


■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海战中奋力释放烟幕掩护航母的美军驱逐舰。

当“约翰斯顿”号返身迎战时,日军舰队还在127毫米舰炮射程之外,埃文斯决定释放烟幕掩护航母撤退,并以之字航行向日军舰队靠近,舰上的一名军官后来形容道:“我们就像没带弹弓的大卫冲向歌利亚一样。”在炮火中艰难穿行了10多分钟后,“约翰斯顿”号终于将日舰纳入主炮射程,于7时10分在极限射程上向距离自己最近的“熊野”号重巡洋舰猛烈开火,在之前频繁的岸轰行动中该舰炮手们早已练就了扎实的操炮本领,尤其擅长急速射,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射出200多发炮弹,数次命中目标。7时20分,双方距离缩短至鱼雷射程,鱼雷长贝克德尔少校一声令下,10枚Mk 15型鱼雷脱膛而出,直奔日军舰队。打出鱼雷后,“约翰斯顿”号急速转向驶入烟幕中隐蔽,几分钟后当它从烟幕中现身,瞭望哨清晰地观察到“熊野”号前部舰体激起高大的水柱并伴以浓烟和火焰,鱼雷命中!“熊野”号舰首被炸烂,航速锐减到14节,歪歪斜斜地脱离了战列,其他日舰为规避鱼雷也纷纷变向,打乱了追击的节奏。


■这幅画作表现了“约翰斯顿”号向日军舰队发起勇猛冲锋的场面。

日军舰队终于注意到勇猛的“约翰斯顿”号,开始转移火力对它展开集火攻击。7时30分,“约翰斯顿”号舰体后部被来自战列舰的3枚大口径炮弹击中,一台主机被毁,重要线缆管路被切断。仅仅30秒后,“约翰斯顿”号又挨了3枚152毫米炮弹,使情况更为恶化。在连续重击下,“约翰斯顿”号舰桥被毁,罗经失灵,雷达故障,弹片还削掉了埃文斯舰长左手的两根手指,但他用手帕自行包扎后从容地转移到备用操舵室继续指挥。“约翰斯顿”号的舵机室也被摧毁,那里的惨状就像“被卡车碾成肉饼的小狗”。由于动力中断,3门后部主炮只能以人力操作。幸运的是一片低垂的雨云飘过,为“约翰斯顿”号提供了片刻喘息,舰员们抓紧时间抢修战损。

壮绝死战

7时50分,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少将命令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阻击日舰进攻。“霍埃尔”和“希尔曼”号遵令行动,而身负重创的“约翰斯顿”号已耗尽鱼雷,仅剩一台主机还在运转,航速下降至17节,已经无法跟随友舰进攻,但埃文斯舰长毫无退缩之意,命令道:“我们将跟随友舰,提供炮火支援!”在豪气冲天的誓言下,“约翰斯顿”号再度发起冲锋,一边机动规避炮火,一边逼近目标。由于战场上烟雾弥漫,能见度差,“约翰斯顿”号险些与“希尔曼”号相撞,所幸及时避开。为了避免误击,埃文斯命令除非目视敌舰否则不得开火。8时20分,一艘日军战列舰突然从“约翰斯顿”该左舷方向的烟幕中冲出来,相距仅有6300米!“我死都不会认错那高塔般的桅楼!”枪炮长哈根毫不迟疑,下令开火。“约翰斯顿”号在40秒内射出30发炮弹,在日舰高耸的上层建筑上绽放出几朵死亡之花。日本人显然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反击火力毫无准头。


■这幅画作表现了“约翰斯顿”号遭受日军集火攻击,遭受重创的场面。

在痛击日军战列舰后,“约翰斯顿”号避入烟雾,此时该舰已经远离己方航母,周围都是日本战舰,距离在6300米到11000米不等。8时30分,“约翰斯顿”号观察到“甘比尔湾”号航母正遭受日军重巡的蹂躏,于是前往支援,试图吸引火力。8时40分,“约翰斯顿”号又发现“矢矧”号带领4艘驱逐舰正准备占据鱼雷发射阵位,一旦攻击得手塔菲3号将在劫难逃。此时“约翰斯顿”号多数武器都已失灵,无法同时对付多个目标,于是埃文斯决定集中火力攻击“矢矧”号,以期打乱日军指挥,吸引日军驱逐舰回援,为友舰撤退赢得时间。“约翰斯顿”号向“矢矧”号猛冲并持续射击,连连命中,果然令对手队形混乱,匆忙射出的鱼雷无一命中。


■战后根据亲历者的证言绘制了“约翰斯顿”号战斗损伤示意图。

几番冲杀下来,“约翰斯顿”号也气息奄奄,全舰仅剩1门前主炮还能使用,舰内通信系统完全损毁,埃文斯舰长只能通过人力传话坚持指挥,操舵也只能以人力维持,然而没有人放弃战斗,最后的主炮依然坚持装弹射击,直到被海水淹没炮口才停息。在生命中的最后半小时里,“约翰斯顿”号遭到日舰的近距离围攻,纷飞的炮弹几乎把上层建筑夷平,10时10分,“约翰斯顿”号开始倾斜下沉。在三个小时的殊死搏斗后,这艘奋不顾身的驱逐舰迎来了谢幕时刻。埃文斯舰长下令弃舰,就在幸存舰员在海中挣扎求生时,1艘日军驱逐舰驶近,日军水兵正转动机关炮对准海面就要痛下杀手,然而即将发生的暴行被一声大喝制止:“混蛋!不要做没必要的事!”让美军官兵难以置信的是,在日舰舰桥上一位军官正向沉没的“约翰斯顿”号敬礼,那个人就是著名祥瑞舰“雪风”号的舰长寺内正道中佐。


■萨马海战交战形势图,表现了日美舰队的航行路线及损失舰只的沉没位置。

在顽强的后卫战中,“约翰斯顿”、“霍埃尔”和“罗伯茨”号被日军击沉,其余护航舰也都伤痕累累,人员损失惨重,其中“约翰斯顿”号全舰伤亡过半,包括埃文斯舰长在内的186名官兵牺牲,但他们的倾力守护为塔菲3号赢得了生机,除“甘比尔湾”和“圣洛”号外其余4艘护航航母均得以幸免。更重要的是,在美军驱逐舰的拼力反击和舰载机频繁空袭下,栗田紧张的神经终于绷不住了,最终下达了著名的反转命令,率领残兵败将退出战场,从而挽救了莱特岛登陆部队的命运。


■1943年10月27日出席“约翰斯顿”号入役仪式的埃文斯舰长(右),他被追授荣誉勋章。

“约翰斯顿”号在萨马海战中的表现无疑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驱逐舰部队顽强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的完美典范。战后,美国海军授予“约翰斯顿”号最高集体荣誉——总统集体嘉奖,同时追授埃文斯舰长荣誉勋章,同时将一艘基林级驱逐舰再度命名为“约翰斯顿”号,将一艘迪利级护航驱逐舰命名为“埃文斯”号。2019年10月,“约翰斯顿”号的部分残骸在菲律宾海沟6220米的海底被发现。2021年3月,残骸主体部分在6460米处被发现,舰首舷号清晰可见,目前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沉没深度最深的战舰残骸。


■“约翰斯顿”号的舰名由一艘基林级驱逐舰继承。


■2021年3月从深潜器上拍摄的“约翰斯顿”号残骸舰首,舷号清晰可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途岛之战:山本五十六犯下严重错误,日军损失4艘航母!
太阳旗坠落——莱特湾海战
日军赢面,美军赚里——圣克鲁斯:耗尽日本未来的大海战!
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系列 之二十四: 莱特湾海战(中)
莱特湾海战:二战巅峰海战,美日航母大决战
《燃烧的太平洋》仙人掌与铁底湾:瓜岛战地游记(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