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为何宁可被骂,也要把蓝玉除掉?答案就在朱允炆的母亲身上

崇祯十七年,八月九日,成都城西北发出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锦江楼被张献忠的士兵炸塌了。

刹那间,攻城者蜂拥而入。

八大王张献忠趾高气扬登上城头,脸上露出带着胜利者的笑容。

这时候,张献忠发现在城楼不远处,竟然屹立着一座小庙,他好奇地走了进去。

小庙正中央端坐着一个全副武装的将军,面容栩栩如生。张献忠一边赞叹工匠手艺巧夺天工,一边伸手去触摸。

这一摸把他吓了一跳,将军的须发、眉毛,以及口鼻都跟真的一样。这尊人像哪里是什么泥塑的工艺品,简直就是真人。

张献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让士兵到处打听,寻找答案。不问不知高,一问吓一跳;这尊将军塑像竟然是明朝开国元勋蓝玉。

而塑像内部以石膏填充,外面罩着的,竟然是蓝玉的人皮。

听人这么一说,张献忠恍然大悟,不禁感叹道:都说朕是魔王,跟朱重八相比,朕只能说是徒弟了,他连亲家都不放过,倒是比朕凶残多了。

他说得没错,蓝玉是朱元璋麾下猛将,其外甥女是太子朱标的老婆常氏。

既然如此,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手段还如此残忍?

这一切,还要从朱元璋接班人说起。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帝王接班人不是靠选举而是靠继承,是在皇帝儿子中指定的,通用原则是嫡长子继承。

大明第二代、皇长子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最符合接班人的标准。

同时,朱元璋是打江山的马上皇帝,是个铁血统治者,但是他不希望继任者跟自己一样残暴。因为自己百年之后,大明的工作要转移到休养生息和经济建设中去,不再搞大清洗了,不需要铁腕治国了。

而朱标宅心仁厚,是不可多得的仁慈皇子。

比如哪个大臣或者弟弟犯错的时候,他不但不落井下石,还会冒着被批评的风险,出面为他们求情。正因为这一点,朱标深得人心,他的兄弟们、众皇子对他还非常拥护。

所以说,朱标成为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

早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13岁的朱标就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从此之后,朱元璋便迫不及待为他建立培训班,对他进行上岗前培训,让他学习帝王术。

培训师囊括了大明军政精英,他们是: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常遇春、冯胜、胡美、廖永忠等班底,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子培训班,阵容超豪华。

照这样下去,权力肯定平稳交接,大明一定会更加兴旺。

然而,世事无常,天有不测风云,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突然在37岁那年去世了。

37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皇宫的食品最安全,也最营养,皇子的保健医生诊疗水平最高,那里的医疗配置也最先进,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太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

其实朱标的死纯属命薄,里面什么阴谋也没有,但是严格地说,跟秦王朱樉有点关联。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次子,幼年的时候非常聪慧,还非常英武,这一点十分像朱元璋。但是也许是朱元璋只顾着培养太子朱标,忽略了对次子的教育,让朱樉这棵正直的小苗越长越歪。

尤其是被封到陕西之后,这小子整天不务正业,光干坏事,弄得西安老百姓怨声载道,提起秦王就骂娘。

他上任的时候,朱元璋再三交代:“关内百姓,由于元朝政府腐败,让他们吃了不少苦;而我们推翻元朝的时候,他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出力不小。”

“现在天下太平了,应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减轻他们的负担,大规模的基建就不要搞了。”

可是朱樉这小子将老爸的话当做耳边风,在宫中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没少让老百姓骂娘。朱元璋得知之后非常不安,把朱樉召回南京。

并且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派太子朱标受命到陕西巡视,调查一下秦王到底在那里干了些什么。

朱标巡视归来后,为秦王说了不少好话,朱元璋才让朱樉回西安。

然而也许因为朱元璋每天给朱标的学习任务太重了,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朱标体质太差。这次陕西之行让朱标染病,一直都没有恢复好,在次年四月,撒手人寰。

朱元璋出身草根,当过和尚,经过多年奋斗好不容易建立大明,登上皇帝宝座,可谓志得意满。

然而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被看作是大明希望的朱标,竟然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朱元璋的打击可想而知。

按说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应该选择从皇子中选择接班人,这符合封建社会一贯的继承原则,也有利于大明稳定。

当时皇子们一个比一个强势,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资历。比如皇三子晋王朱棡、皇四子燕王朱棣都是呼声最高、人气很旺的太子人选。

但是因为朱元璋太欣赏朱标,在他身上付出太多,收不回来。爱屋及乌,朱元璋将所有的宠爱都转移到了自己的孙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身上。

朱允炆也和父亲朱标一样,熟读儒家经典,仁和宽厚。因此朱元璋就将这个皇孙定为接班人,让他继承皇位。

这样做可不是明智举动,堪称危机四伏。

朱元璋让朱标继承皇位符合嫡长子继承,皇子们就是不服,也无法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将皇位传给皇孙朱允炆,就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原则,为大明权力过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把资历和能力都不错的皇子们放到一边,选择自己的孙子,皇子们很难心服口服。

朱元璋何等精明,他料到了这一点,为此要精心谋划,保证自己百年之后,权力能顺利交接。朱元璋诛杀蓝玉,也是这个谋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朱元璋让朱允炆接班,既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原则,也不符合嫡长孙继承原则。

朱标的正妻是常遇春的女儿,即使选择孙子接班,也要在常氏的儿子中选。而常氏有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熥。长子朱雄英在八岁的时候夭折,但在朱标死后,次子朱允熥活得好好的,年龄只比朱允炆小了一岁。

朱允炆是朱标的妃子吕氏所生,名义上不属于朱标的嫡长子。

换言之,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接班,既违背了嫡长子也违背了嫡长孙继承制,会面临极大的阻力。

这个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皇子们,一方面就是将军蓝玉。

蓝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他是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

因此,朱标太子妃常氏是蓝玉的亲外甥女,论辈分太子朱标是蓝玉的外甥女婿。

出于私心,常遇春早年曾经向朱元璋推荐过蓝玉,说他是个人才。当时朱元璋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最不缺的就是战将,比如徐达、常遇春、汤和、朱文正、李文忠、邓愈、沫英等等。

显著位置已经被这些人占据,没有蓝玉的一席之地。不过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脱颖而出。

洪武四年(1371年), 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在战斗过关斩将,所向无敌,一举攻克固若金汤的锦里(今四川成都)。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在徐达军中担任中锋,像一把尖刀直插野马川(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将扩廓帖木儿的铁骑打得鬼哭狼嚎,把扩廓吓得心惊胆战,抱头鼠窜。

洪武七年(1374年),捕鱼儿海之战中,蓝玉独当一面,又亲自带兵攻占了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了元国公贴里密赤等高层59人。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蓝玉再创辉煌,与沐英扫平了西番,不但击毙了叛乱者,还将始作俑者全部生擒,缴获战马两万余匹,牛羊10头。

蓝玉军事才能遂一发不可收,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随大将军冯胜征讨元太尉纳哈出,战斗中蓝玉冒着漫天飞雪,亲率轻骑发动闪电战,开展斩首行动,奇袭元军大营,将元平章果来击毙,将其子不兰溪俘获,余部全都归降。

后因冯胜犯错误,朱元璋让蓝玉“总管军事”,封蓝玉为大将军。

洪武二十一年,蒙古残留势力将脱古思贴木尔推上皇位,不断扩军备战,在北疆骚扰,气焰嚣张,企图卷土重来。

朱元璋闻讯大怒,决定出兵讨伐。

朝堂上,大将们面面相觑,没有人主动请战,因为大家都有了豪宅名车,娇妻美妾,有太多的不舍。

关键时刻,蓝玉再次挺身而出。朱元璋大喜,立即调拨15万军队归他指挥。

蓝玉率师日夜兼程再次展开闪电战和斩首行动,连夜抄袭敌营,将元太尉蛮子斩与马下,脱古思贴木尔及太子闻风丧胆,仓皇逃命。

蓝玉不给对方喘息机会,率军穷追猛打,生擒元皇次子、皇妃、公主及王公、平章等要员3000余人,缴获军用物资数以万计。

捷报传入京师,朱元璋乐得合不拢嘴,随即诏令嘉奖,封蓝玉为凉国公。

由此可见,蓝玉为巩固明朝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说他是大明的定海神针也不为过。

既然如此,朱元璋为什么会认为蓝玉是朱允炆政权的障碍?

前面说了,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是常氏的亲舅舅,朱标的舅舅。

正因为如此,蓝玉被看作是朱标的保驾护航者。

旁观者清,蓝玉看出朱元璋死后,能挑战朱标权威的,只有燕王朱棣,这个皇子不是省油的灯,野心勃勃。

因此他悄悄向朱标建议,瞅准机会制造个交通事故或者火灾,除掉朱棣这个心腹之患。

可是朱标心本善良,下不去手,没有采纳蓝玉的意见。

而朱棣当时已经掌握了大明的特务组织锦衣卫的领导权,锦衣卫类似于苏联的克格勃,绑架暗杀非常得手,情报能力也超强。

此事很快就被锦衣卫探知,报告了朱棣,朱棣随即汇报给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惩处蓝玉,因为这样做符合大明利益,蓝玉这样做没毛病,朱标就是法定接班人嘛。

朱标死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为什么?

因为按照嫡长孙继承原则,蓝玉的外甥女常氏的儿子朱允熥应该接班,但是朱元璋却让吕氏的儿子朱允炆接班,显然触犯了蓝玉的利益,蓝玉就成为朱允炆潜在的敌人,是影响大明稳定的主要根源。

虽然蓝玉嘴上没说,但是朱元璋肯定要学会假设,要懂得未雨绸缪。一旦朱元璋死了,蓝玉跟朱允炆掰手腕,后者绝对不是对手。

蓝玉军事才能无人能敌,常氏的儿子又有合法性,到时候肯定是一呼百应。朱允炆一来性格软弱,一来没有魄力,三没有人为其保驾护航,外公家也没有背景,根本斗不过蓝玉。

此时的朱元璋已是六十五岁高龄,属于风烛残年,随时都会与世长辞。这时候朱允坟却只有十五岁,一旦蓝玉出面搞事,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保证自己死后,政权掌握在自己孙子朱允炆手中,蓝玉这个障碍,必须清除。

蓝玉啊蓝玉,别怪朕残酷无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古今历来如此,自古以来皇帝们都是这样做的,也不是朕首创。

为了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只能这样了,至于后世如何评价,如何骂我,就不管那么多了,反正朕又听不见。

这是朱元璋一贯的思维特点和行事风格,他不能不替儿孙们做长久打算,也算是替国家社稷做长远打算,哪怕最后会背负上嗜杀的恶名。防患于未然,杀人立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杀人总有无数个理由。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一,锦衣卫指挥蒋瓛出面揭发蓝玉,企图在皇帝出行时暗杀皇帝,另立朝廷。随即,蓝玉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剥皮实草”听起来残忍,其实也是朱元璋的一种“仁慈”。因为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朱元璋念及蓝玉的功劳,“大发慈悲”,于是手下留情,碎剐改成剥皮。

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的整张人皮利利索索剥下来,留了全尸,算是给了蓝玉面子。

不仅如此,朱皇帝还贴心地把人皮送往蓝玉女儿蜀王妃那里,留作“记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王朱棣:朱标去世,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无缘储君之位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他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朱元璋为什么必须杀开国功臣
朱标究竟有多恐怖?他不死朱棣不敢篡位,中国历史险些被他改写
皇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朱棣起兵靖难,从太子朱标去世后,就注定的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