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韩信失败的原因

闲话韩信失败的原因

吴玉叶

 

在《史记》的诸多篇“列传”中,我留心看了一下,作者司马迁是十分重视淮阴侯韩信的。不仅单独给他列传,而且还给了他很长很长的篇幅;还在文后记述说,他曾去过淮阴,在那里还了解过韩信的有关情况。

司马迁认为:“假如韩信能学一些圣贤之道,懂得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那他的功劳,就差不多能和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子孙后代都可以祭祀不绝。但他没有朝这方面努力,而是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还要谋反,最终被诛灭了宗族。如此下场,也是应该的啊!”

我认为,司马迁的这番话失之偏颇。

凡熟悉楚汉之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项羽和刘邦僵持不下的时候,韩信的作用尤为重要。项羽曾派人来游说,希望韩信能与之联手;或静观虎斗不要插手,以造成三分天下、三王并立的局面。韩信的好友蒯通也劝韩信说,目前刘、项两王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上,您最好能抓住这次时机,三分天下……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如此的诱惑,韩信却最终作出了效忠于汉王的决定。对此,韩信是这样解释的:“汉王待我十分友好,把他的车子给我乘,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古人说:乘过人家车子的,就要给人家分担祸患;穿过人家衣服的,就要给人家分担忧愁;吃过人家饭的,就得替人家卖命,我怎么可以图私利而违背道义呢!”

韩信在刘邦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机遇光顾自己之时,竟能作出如此的决定,难道能说他不懂得圣贤之道,不懂得谦让吗?如果他要是不懂的话,就会二话不说,立即接受蒯通等人的建议,便从此和刘、项平分天下了。哪还会等到刘邦一降再降他的职务,最终被一个女人(吕后)诱杀呢!

至于说他夸耀自己嘛,——我认为,这与他失败没有关系。略通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和左宗棠也都爱自夸,他们年轻之时,一个自比管仲、乐毅,一个自比今亮(即“当今诸葛亮”)。事实证明,他们都没有因自夸导致失败,却反而成功了;并且也没因此对自己的道德人品有任何伤害。为什么呢?因为事实验证了他们所说并非自夸,而是名副其实、实事求是。

如果把不懂得圣贤之道,不懂得谦让这顶帽子戴在刘邦的头上,我认为倒十分合适。刘邦从来不读圣贤之书,——还竟然当众把一个儒生的帽子抓来当尿壶。像他这种人,又怎能屑于圣贤之道呢!——他不懂圣贤之道,可也没有因此而亡啊;相反,还一统天下做了皇帝。这样看来,——不要说韩信懂得圣贤之道了,即使不懂得又有何妨呢,因为我们从刘邦身上已经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是与懂不懂圣贤之道没有关系的啊。

说起韩信在天下已定之时谋反……我认为问题并不出在他该不该上,而是由于他虑事不周、疑心和警惕性不够,以及过于相信他所尊重的萧相国了。

事情是这样的。

汉王十年,巨鹿郡的郡守陈豨造反。刘邦就亲自带兵去平乱,韩信假称有病,没有跟随,却暗地里派人给陈豨送信说,你尽管发兵打仗,我会从这儿帮助你。于是,韩信就和家将们趁着黑夜假传圣旨,释放了许多囚徒,想领着这批人来偷袭吕后和太子刘盈。不慎泄密。吕后接到密报想召见韩信,又怕韩信的党羽太多,一下子不能制服,就找萧何商议。萧何就为吕后出了一个计策:派一个人冒充是从皇帝那儿来的,说陈豨已经被皇帝捉住杀了;所有在朝的列侯、群臣都要向吕后朝贺。萧相国就“劝”韩信:“你虽然生了病,但也要勉强一下,进宫向吕后道个贺吧。”韩信便来到后宫,结果给吕后预先埋伏的武士杀了。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但可以从中看出韩信的几点失误:一是行事不密,刚刚行动,就让吕后得知了;二是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也显得过于缺少警惕和疑心了,竟然对吕后之计没有半点警觉和怀疑;三是过于相信萧相国了,所以才……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如果韩信行事再保密一点,多些警惕和怀疑之心,也不轻信萧相国的话,而是快速地采取行动,控制住吕后和太子,或先吕后一步,杀了她和太子,然后再和陈豨互为内应,事情又该怎样呢?我想,就未必被人所杀,还很有可能恰恰相反。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赞同他造反,——尽管刘邦一再不信任他,一再使计,一再降低他的职务,他造反也在情理之中。我只是就司马迁对韩信失败原因的归纳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而已。

要是让我看啊,说心里话,我倒是觉得韩信落得这么个下场,关键就在于他对待刘邦的态度上不够果断,不够彻底。啥意思呢?就是说,他忠于刘邦不够果断,不够彻底;反叛刘邦也不够果断,不够彻底。如果他能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得果断和彻底些,都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古通今:“汉初三杰”昭示后人,规划人生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1页
擒韩信,造“人彘”,杀亲孙,吕后的狠毒由此人一手造成
历史上真实的吕后,不只是凶狠残暴,司马迁对她高度评价
为什么刘邦临死之前要除掉救命恩人樊哙?
诱杀韩信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为什么《史记》中的记载前后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