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流动的哲学


       为什么孔子的智慧能够历久弥新,不断给后人以启迪?就在于他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并揭示了人类最普遍的真理,我们将于下面逐步解读。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水,流转不息,灵动变化,滋润万物。

智者从其千转万变而不穷的特性中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孔子说:智者不惑。

伟大的武术哲学家李小龙也从水的特性中获得启发,如其所言:

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为茶壶的形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那些杰出的人都善于观察和比喻,使人和物产生一种连接,就比如文字的发明也是一种比喻,虽然无法抵达事物的核心,但可以藉由文字的载体与之产生连接,但我们不能执着文字的表象,因为文字只是对事物本身的一种模仿,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德国诗人歌德也为水写过一首不错的短诗:

《水的颂歌》

一切都从水里产生! 

一切都被水保持! 

海洋,给我们你永恒的统治。 

如果你不遣送云霓, 

不施舍丰富的清溪, 

不让河水流来流去, 

不完成滔滔的江水, 

哪里会有山岳、平原、世界? 

是你保持那最清新的生机。 ​

孔子也赞赏水有九德,伟大哲学家老子更是说过“上善若水”及其七德。

这些伟大的哲人和文学家总是善于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哲学,这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当然,如果是科学家和一般民众对于水的的观察,则是另一种观感,主要取决他的角度。


“仁者乐山”又是什么原因呢?取其厚重不迁,高山仰止,承载万物之意。

山水合为一体,则兼有变与不变之理,即仁且智则为圣,儒家有三达德“智仁勇”,为何独缺勇呢?因为“仁者必有勇”,老子亦言“慈,故能勇,”智慧的高层总是相通的。

而“学”字则贯穿了“智仁勇”三德,

如孔子所言:“好学近乎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

孔子本人又是如何认识并实践“智仁勇”三德的?我们将重点分析。

首先是:“好学近乎智,”论语第一篇就是学而篇是很有深意的,体现了儒家学以成人,学以成圣的旨意。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形容自己则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而且他认为弟子里只有颜渊是唯一好学的,可以看出儒家对学的重视,儒家另一部经典《荀子》第一篇也是《劝学》

 在孔子的时期,“学”的材料主要是五经六艺。五经是:

《诗经》(代表文学)、

《尚书》(代表历史)、

《易经》(代表哲学)、

《礼经》(代表社会规范)、

《乐经》(代表音乐);

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指的是礼节要有分寸节度,

“乐”指的是众人协作,不同而和,

“射”是指向“目标的确定”,就如射箭,

“御”则是“主体的操作”,

“书”是经典的文化教养,

“数”是“论理逻辑的思辩”。

以上包括了传统所形成的经典与技能。

一、学要与思配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光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学习是思考的材料,思考则是提炼这些材料,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达到温故而知新,则可以出师矣。

如果只是光思考而不学习,孔子也是不赞成的。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当你遇到困难想不通,撑不下去的时候,不如去学习,学习是把人抛到一个更广阔的时空里,个人的困难在广阔的空间和悠长的历史中就变得渺小了,整个地球甚至银河系都只是宇宙里的一粒微尘,何况是微尘里的一个小小人类呢?这样一想便很容易自宽了。但是人虽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能从现实中找到热情和所爱,那就找到了一粟之沧海。

二、学要与实践配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认真实践,不也觉得高兴吗?

孔子称赞唯一好学的弟子颜渊:

“不迁怒,不贰过”,

有不善, 未尝不知。 知之, 未尝复行也

可以看出好学是一种行为的表现,不只是书本的知识。

实践也是检验知识的标准,是把知识转化为能量的途径,各种科学知识也是通过具体的实验,从而发明创造出产品而改变人类的生活。

孔子有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熟读《诗经》三百篇,授予他政治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派他出使外国,不能独当一面;这样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李白也有一首诗对这种书呆子进行讥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李白的这首诗是相当泼辣的……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非常注重实践的,

孔子甚至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在前,学在后,行动是更好的学习方式。学以致用是目的,《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提醒我们知识要逐步的转化到行动上。

读书正是为了让我们走出书本,建构更美好的人生。

《易经》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中庸》亦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两部经典都把学的最后目标定义在了“行”上,可以看出实践对我们文化的重要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这个道理。

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在其《通书》说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更是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人要在事上磨炼,才能“静亦定,动亦定”等观点,这些观点是非常深刻的,是儒家学问历来的传统。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实践在儒家里面的重要性,李泽厚先生也说儒家有“实践理性”的特性。

最后分享一首:

赫伯考夫曼的《行动诗》

你一直告诉别人

说有一天你会成功

其实你只是在自夸

好让别人看得起你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你的理想是否实现

你成就了多少大事呢?

时间与机会不断的提供给你

你又掌握多少呢?

为何如今依然未见你成功?

事实上,不是你缺少机会

而是,你根本不曾行动过!


希望大家在适当的时候都能放下书本,做些当务之急的事情,从而改善丰富自己的人生。

三、学的心态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这种心态,天下人都能成为他老师,这确实是他伟大的地方,他还能入太庙每事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贡说孔子学无常师,任何人任何事都能找到学习或反思的地方,向师襄学琴还能让老师都佩服的向他行礼,孔子以天下人为师,到最后反而成了万世师表,成为了天下人的老师。

鲁哀公有次问孔子:“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

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也应当效法天道一样,永不停息向前运转。

有些人就如永动体

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

他可能受伤,也可能跌倒

即使在磨难中

他也在酝酿更远的路途

对于他而言

只有前方才是路 


孔子从十五岁志于学后就没有人停下来过,

正如他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正是这样的人。


接下来谈谈孔子的一贯之道“仁。”

《论语》是部格言对话录,里面大都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看似杂乱无章。但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他自己本人也在论语里两次提到吾道一以贯之。如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曾参理解的一贯之道是“忠恕”这显然不是孔子的思想。

理由有三:

一、忠恕,违道不远——《中庸》

说明忠恕不是道,只是接近道。

二、

孔子比曾参大46岁,曾参当时的年龄不会超过27岁,曾参又比较迟钝,(柴也愚 参也鲁--论语·先进) 作为当时最有智慧和博学的人,他最重要和深刻的思想,一个27岁以下又有些迟钝的小伙子要理解估计是比较困难的。

好比现在一个小于27岁并且还有一点迟钝的年轻小伙子,要了解透测当前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不容易的,包括高材生子贡都无法理解,曾参年轻时要理解也是很难的。

三、孔子公开说没有人理解他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虽然说忠恕不是孔子一贯之道,因为忠恕只讲“人我之间”的关系,但人可以通过实践忠恕改善自己的生命。


《论语》里讲“仁”有109次,每次都不同。甚至同一个学生樊迟三次问仁,三次答案都不同。“仁”并无清楚的概念规定,随对象和情境而不同。

“仁”既远(“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又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既易(“有一日用力于仁者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又难(“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即爱人(“仁者爱人”)

又恶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即简单(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又复杂(“未知,焉得仁”等等)。

孔子说自己与古代圣贤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无可无不可”,可以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灵动通达的智慧,即有山的厚重坚定不移,又有水的灵动变化。兼变化不变于一体,则能适应任何环境。《中庸》曰: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荻行乎夷荻,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就是说君子在任何处境都能做该做的事,而安然自得。

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集大成。可谓是知己矣。

而根据傅佩荣老师的研究,仁就它的内涵来说,包括人之性(人性向善)、人之道(择善固执)、 人之成(止于至善)三个层次;

就运用的方式与范围, 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知识(形式)的统一;

二在行为(人我)上是统一的;

三是打通生死;

四是天人一贯。

因为人性向善,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有责任择善而固执,最后要止于至善。内涵中的三个层次都与“善”有关,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判断“适当”与否,要参考三点:

一、内心感受要真诚、

二、对方期许要沟通、

三、社会规范要遵守。


能够实践“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就能掌握“真诚”的意义了。澄清了这些观念,就很容易应用在生活中。

根据傅佩荣老师的研究:

仁的内涵还揭示了人生四大领域的关系即:

与己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界的关系,与神明超越界的关系

一,对自己要约:修养始于约束自己

进而化被动为主动,走上光明大道;

如: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论语·雍也篇》


二,对别人要恕: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平等心尊重及关怀别人,还须进而立人达人;

如: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三,对物质要俭:珍惜一切资源,推及保护自然生态,这是今天十分重要的观念;

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篇》

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八佾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


四,对神明要敬:对祖先、神明与超越界(至上神)都要心存敬畏,由慎独开始培养深刻的宗教情操。

如: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子曰: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伦语·八佾》


再看孔子与天的关系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子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

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子曰: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篇》


人与天的关系,展示孔子深刻的宗教信仰,孔子最谨慎的三件事(齐、战、疾。——《论语·述而》),第一件就是齐,齐通斋,在古时斋戒就是为了祭祀,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天”是孔子的祷告对象,孔子在两次生命最危急的时刻,都把天抬出来,认为自己背负天命,无惧任何迫害,如果剥离了孔子与天的关系,那他整个思想也就没有了根基。这也是孔子一贯之道里最重要的部分。孔子从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到乐天命,从而进入化境。

再论三达德之“勇”

孔子是如何看待“勇”的?

子曰:勇者无惧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子曰:恶勇而无礼者

基本上孔子不赞成蛮勇,孔子弟子里面子路是最勇敢的,经常受到孔子的敲打,

子路是那种空手要打死老虎,徒步就要穿越大河的猛男,晚年63岁时为了尽忠,勇猛的扑向敌人而壮烈牺牲了,“勇”字贯穿了子路的一生。

在春秋乱世,这种性格很容易有这种结果,这也是孔子早已预料到的,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常常对子路进行敲打,也是出于爱护子路的心思。

子曰:仁者必有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勇者有坚不可拔的意志,但首先必须以仁为基础,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只有兼有智仁的勇才是孔子所赞赏的。

孔子谈勇最好的一段话出于孟子,

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子·公孙丑上》

意思是: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

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怎能不害怕呢?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也向前走去。


这段话常常被误会为是孟子所说,其实是孟子转述曾子从孔子那里听来的话,这段话即使历经千载依然豪气干云让人振奋。


庄子在《秋水》中也转述了一段孔子谈勇的话: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孔子的经历也确实印证了他所说的这些话。

孔子对勇的看法是极为深刻全面的,他认为一个人即使勇力振世,也要守之以怯。

从孔子一生的经历中我们也能窥见他的勇敢和坚强。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丧母,晚岁丧妻丧子(唯一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并且唯一的哥哥也先他而且。颜回、子路(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也是道统传人,子路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的相继离去,更是天丧斯文的恶兆,挣脱不去的梦魇。并且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断粮七天几乎饿死,弟子们都病的起不来。周游诸侯国,没有一个国君愿意用他,他一生所有的政治努力都失败了,无一例外。

如果早知要经历如此艰辛的路程,是否在开始的时候依然有勇气启程?

如果孔子知道自己一生要经历如此多的磨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是否依然有勇气来到这个世上?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求仁得仁,又何怨? ​​​

如此伟大的圣德遭遇如此不幸?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他还能不“怨天尤人”而自得其乐,所以他成为“圣人”。塑造了一个民族,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最后我们以一首诗结束这个话题。

恐惧

鲁米


每个人都能看到,

他们如何擦亮了,自我之镜,

这由我们所得到的渴望完成。

不是每个人想要成为国王!

在每个人中,有着不同的角色

和许多选择。当遇到麻烦,

一个人打点行礼,起身离开,

另一个人则留下

体会心中更深的爱

在战场,一个人惊恐的逃命

另一个,同样害怕,却转身

更勇猛地战斗。

——

每个人都有恐惧,但真正的猛士会超越恐惧,激发出更深的勇敢,我常常想:“也许只有那些不怕死敢于献身理想的人,才能干出一番伟业。”

那些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忘我挺身而出的人,都是真正的勇者。


最后谈一谈孔子的中庸思想,这思想历来被误解很深。

很多人以为中庸是明哲保身和稀泥,这可以说是极大的误解。中庸是三达德“智仁勇”的完美结合。

孔子在《论语》里有两段提到和中庸相关的段落: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是非常难做到的,孔子甚至认为比治理好国家、辞掉高官俸禄,踩踏上刀山都要困难(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动态的均衡,就如平衡木运动员在窄窄的木条上运动舞蹈,充满了一种艺术的美感,而不失去其重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只要稍有差池就会跌落舞台。


中庸就是在任何处境都能做到最正确最该做的事,这对智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你首先判断什么是最正确最应该的事。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庸。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也是中庸,


孔子赞美大舜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这是舜对中庸最好的注脚,他自己则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中庸就是用中,在过度和不及中找到那个最正确最善的点,这个点因人,情境而不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的因材施教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中庸》所说的“发而皆中节。”这需要高度的智慧、勇气、和仁德。所以孔子说中庸是非常罕见和难做到的。


西方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中庸是最高德性。如其在《尼各马科伦理学》所言:


在行为中同样存在过度、不及和中间。德性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这里过度和不及产生失误,而中间就会获得并受到称赞。这两者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

由此可以断言,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 ……

 德性作为对于我们的中庸之道,它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受到理性的规定,像一个明智人那样提出要求。中庸在过度和不及之间,在两种恶事之间。在感受和行为中都有不及和超越应有的限度,德性则寻求和选取中间。所以,不论就实体而论,还是就所以是的是的原理而论,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又如:他在《大伦理学》所言:

过度与不及二者均与中庸相反。因为中庸是对过度而言的不及,也是对不及而言的过度。因此,挥霍者说慷慨者是吝啬鬼,而吝啬者又说慷慨者是挥霍的人;鲁莽者和轻率者把勇敢者称为懦夫,而懦夫又把勇敢者叫做轻率者和疯子。


再如《大伦理学》:

德性是什么,我们已考察了。(因为它似乎是情感的某种中庸,所以,要想在道德方面获取好声誉的人必须在每种情感上保持中庸。因此,做有德行的人是不容易的;因为很难在每一场合中都把握住中庸,例如,人人都可以画圆,但要在已经画出的圆中发现圆心却困难。同样,动怒很容易,与此相反的不动怒也不难,具有中庸状态就难了。一般地说,在每一情感中,我们发现,中庸周围的状态较容易,但中庸本身却很难,但我们之被称赞,恰恰是基于中庸。因此,德行很稀少。)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异同,相同的是两者都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是难得和稀少的,是过度和不及中那个最完美最善的点。

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把过度和不及都认为是恶的,孔子则比较包容,比如他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他认为狂狷虽有过度和不及,但也是有其优点。亚里士多德对中庸则有很多论证分析,这是中西哲学显著的不同点。

最后分享一下

傅佩荣老师对《中庸》的精彩总结,摘录如下: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天所赋予的即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向善的)。

顺着本性走的即是人的正路( 顺着向善要求走,就是要择善固执)。

修养自己走在正路(择善固执)上的即是教化。

所谓“中庸”,即是指“择善固执”这种“人之道”而言。

“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具体落实于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  

至于“三达德”(智仁勇),

则是择(智之事)

善(仁之属)固执

(勇之行)的方法。

“中庸”即是“用中”,“用”为“择而固执”(兼智与勇而言),“中”为“善”(仁之发用)。如此,《中庸》之体系可谓完备。


总结:谈了这么多,其实真正要深究,也无法给孔子的哲学一个明确的定义(无论是中庸,还是智仁勇)只能做些书面的解释。因为它是实践的,而面对人生千变万化的事物,你无法生搬硬套书本知识去解决,否则就变成了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了,所以孔子说他自己是“无可无不可,”孟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就是说他的哲学是一种流动的智慧,因人因事因物而不断流转,寻找那个最善的点,但其中的真诚是永恒不变的,否则就变成儒家最痛恨的“乡愿”了。


所以,我们无法从伟大的圣贤那里学到东任何具体的东西,只能学到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孔子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问仁问孝,答案都不一样,樊迟三次问仁,三次答案都不一样,我们如果去问孔子,得到的答案也会和那些弟子不一样。

我们学了任何智慧,都需要面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磨难,而这种磨难是独一无二的,

无法生搬硬套任何思想去解决,只能自己想适当的方法面对,但古人的态度和精神是能借鉴的,只有学到活的智慧,才能有活的生命。让知识活起来,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力行。

那孔子的思想适合现代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但适合现代,更适合于千秋万代,因为他留下了一种永恒的精神,就是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向善精神,而我们也从孔子身上看到了人的典范。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总结的很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文化与人格--吴和鸣
[国学经典]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
儒家“君子”理想再审视:当代需具备哪些素质?
涂可国: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八大社会气象解读
孔孟之道判释
《四书》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隐藏着哪些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