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书画家遇到真正的高僧

书画家、文学家遇到真正的有修持高僧,我们来看看艺术家在他们眼中是怎么样的,到了什么层面。

五祖弘忍和宫廷画师

《六祖坛经》说: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变相,及五祖血图,流传供养。(后来神秀写了首偈子。)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问,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让宫廷画师卢珍来画画,因为神秀写了偈子,就叫他别画了,在他看来画楞伽变相,及五祖血图如同《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已。

六祖慧能与方辩

《六祖坛经》说: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对于这个西蜀来的这个僧人方辩,善于雕塑,为六祖大师塑了一尊像,六祖笑着评价只是:“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六祖看来,造像艺术和佛性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大随与贯修

《五灯会元》里记载

禅月贯休禅师,有诗曰:“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大随和尚举问曰:“如何是此心?”师无对。﹝归宗柔代云:“能有几人知?”﹞

禅师作诗说:“禅客之间相逢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这心有谁能理解呢?”大随和尚提出问题说:“怎样是这心呢?”禅师没有作答。(归宗柔代为作答说:“能有几个人理解呢?”)

南怀瑾《南禅七日》中这么解释:

贯休禅师是个高僧、诗僧,画也好、诗也好,样样好,悟道没有呢?那就不知道了。有一次贯休禅师去看另一位禅师,他就给这位禅师写了两句诗:“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大家都是参禅修道的人,彼此相逢这麽一弹指间也不说话,此心能有几人知,换句话说,明心见性、悟道的能有几个啊?这是我给他加的注解。文学家的笔下看起来好像大彻大悟,词章之美,文字之好,说的都差不多,其实差得太远了,文学跟禅分不开,可是境界差得太远。

这位禅师是讲真实见地修持的,一看贯休禅师的诗,晓得他没有悟道,不跟他谈文学了,说:你这两句好得很,我问你!

贯休和尚说:请问!

如何是此心呢?

怎麽叫作“心”呢?贯休就愣住了,半天答不出来,这位禅师哈哈一笑说:

你来问我。

贯休也同样问:

如何是此心呢?

禅师答:

能有几人知!

然后拂袖进去了,还是他的话,到了一位悟道的禅师手里,用法就不同了。

中峰明本与赵孟頫

元朝禅师中峰明本怎么看赵孟頫的艺术?他在写给赵孟頫的《勉学赋》中说:“古人学才学艺,而极于达道;今人负学道之名,反流于才艺……今之学者,惟以本具之说相牵,而不思真参实学之究竟。”

这不是建议赵孟頫不要只是钻在书画笔墨当中,那只是小道、技术,学才艺还得通于道。以此勉励赵孟頫由才艺而进于学道。

趙孟頫 行書《吴门帖》(致中峰和尚尺牍)

赵孟頫对此赋亦极为欣赏,曾书写一过并作序,称赞此赋“言言皆实,乃学人吃紧用力下工夫之法门也”,学者于此能有所得,可以为“暗室之薪烛,迷途之向导矣”。

元代书画家中的领袖,同时的人应不会这么直接批评他,中峰明本却让他心悦诚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茶道与佛教
禅门开悟诗二百首 杜松柏 著
农禅并重 普茶的意义
翠峰寺里三高僧
193.令滔首座悟道因缘
禅诗——悟道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